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規模時代 平庸是最好姿勢

晚10點檔的地鐵線, 安靜的有些單調, 對面一個晚歸的女孩, 合上筆記型電腦將頭後仰深深地打一個哈欠, 年輕的臉上, 寫滿疲憊。

每天, 數以千萬計的人群匯入地鐵, 匆匆的腳步是快節奏生活的行走映射, 在速度面前, 沒有什麼可以留住匆忙的腳步。

“北京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在提醒我們生活其實就是很大的改變。 ”在最新一期《十三邀》中, 羅大佑看著窗外灰濛濛的北京的天空感慨道, “覺得我們在這個快速的年代無法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

無論接受與否, 速度與規模, 早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主色調, 改變我們生活的每一座城市,

也改變房地產行業。

從2017年, 千億房企軍團已擴容至17家, 前三強房企更是齊齊突破5000億元銷售額大關。

規模意味著話語權的時代, 依舊是房地產這個行業一個超級重要的戰略目標, 已經成為不少房地產企業而言發展的紅線、生存線,

小而美在房地產行業已經成為階段性產物。

從1998年商品房從零起步, 到如今13萬億體量的極速上升, 在市場、政策、城市化共同作用下, 房地產迎來高速增長的黃金年代, 在地產大時代, 任何一個立志做大做強的巨頭房企, 只要順勢而為, 用足杠杆, 規模不想搞大都難。

規模最大並不意贏得尊重, 即便是武俠世界, 武功第一也未必是江湖老大。 同樣, 地產江湖中, 銷售額第一也未必真的能成為大家公認的老大。 在《成果管理》中, 德魯克“大不等於領先。 這是因為它在產品系列的發展、市場的供應或技術的應用上無法做到與眾不同, 更不用說獨一無二了。 ”

作為第一個建立了徹底職業經理人制度的知名房企, 萬科在企業管理方面對整個房地產行業的貢獻毋庸置疑。

行業內幾乎所有創新模式都來自萬科, 比如說物業管理、萬客會、快速開發模式, 這些創新奠定了今天的格局。

可是, 當我們仔細比照5000億俱樂部的新貴們, 無論碧桂園還是恒大, 其背後增長秘密, 還是把傳統模式用到極致:找錢、拿地、賣房, 接著循環往復。

在13萬億巨大體量的房地產行業, 房地產龍頭依舊會增長, 只是其增長模式將由原來的“領先增長”轉變為“平庸增長”。

平庸的還有產品, 5000億的第一陣營房企, 無論是恒大還是碧桂園, 在產品創新上沒有更多新穎之處。 在中國最核心的一線城市, 我們看不到與排名相匹配的偉大產品。 千篇一律速食產品, 雖然可以快速匹配規模與速度,

但很難出精品, 如果沒有精品, 越往後走品牌辨識度和市場競爭力就越弱。

反而, 泰禾、金茂、綠城、金地一些處於中等規模的房企, 在產品上已經讓5000億俱樂部的房企望其項背。

對於速度與規模的迷戀, 往往讓我們忽視其他因素, 比如說責任, 作為行業標杆的價值似乎已經褪色。 環保部日前在其官網發佈關於《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海南省回饋督察情況》的公示, 其中包括恒大海花島、融創日月灣等填海造島專案, 成重點批評對象。

偉大的公司, 都以不同的方式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福特T型車讓普通人也可以開始擁有汽車,讓全世界的汽車製造都以流水線的方式生產, 微軟留給世界更多的卻是作業系統對於人類生活產生的革命性影響,

遺憾的是, 碧桂園、恒大們留給我們的, 卻是讓每一座城市變成高度相似的網紅臉。

規模時代, 平庸起來賺快錢是最好姿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