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昌樂一中陳雨筱,巾幗風骨,不讓鬚眉

墨梅之清氣, 不比紅梅遜色半分, 岩松之虯幹, 不比陸松遜色半分。 固然, 女子的風骨, 從不比男兒遜色半分。

誠然, 在人們的普遍觀念中,

沙場與政局這兩種最能體現風骨的場合自古就是男人的秀場, 可我們不能忘卻那幾抹紅袖添香。 古有花木蘭, 穆桂英掛帥出征, 今有電視連續局《火鳳凰》等展現女兵風采。 放眼國際, 英國鐵娘子柴契爾夫人,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 莫不是以女性魅力馳騁沙場、縱橫政局。 看吧, 即使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 女子的風骨也路以獨當一面。 真可謂“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

當然, 風骨之韌不光體現於沙場、政局, 在閨閣之中, 在舞榭歌台之上, 自有番天地。 時至今日, 我們仍能讀到一些由著名學者蔡文姬整理的史籍。 她的一生, 說不盡的繁華寞落。 因董卓大亂, 她被送往西北少數民族作為戰爭的犧牲品, 又因袁紹之戰, 曹操將她接回中原。 三次易夫, 與兩個兒子分隔兩地幾十年, 西北到中原, 成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蔡文姬卻沒有抱怨上天的不公, 回到中原後憑記憶整理了被董卓殘害的四百多部史書典籍。 真可謂“千磨萬擊還堅韌, 任爾東西南北風。 ”

而現在, 世人對女子的評價, 總是選擇性失憶, 忽略她們的風骨。 顏寧說過:“我只是一個科學家, 請不要在前面加上‘女’字。 希望有一天, 男人與女人能真正平等, 女人們的風骨與男子一樣令人豎起大拇指。

女子的風骨, 是李香君血濺桃花扇;女子的風骨, 是薛濤面臨節度使堅守貞潔;女子的風骨,

是居里夫人從那幾十噸焦渣中提煉出的那一克小小的鐳。 歷史的洪波湧起, 我們總能看到那幾處婀娜身影, 不林男兒遜色半分。

不管是墨梅抑或是岩松, 那種風骨, 那種堅韌的品格都需要我們每一個女孩子去學習、去效仿。 畢竟巾幗, 從不讓鬚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