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新調查!常州農戶2018年糧食種植意向將有這些變化

為瞭解2018年農民種植意向情況

近期常州市物價局組織開展對

金壇、溧陽兩地共26個農調戶種植意向進行抽樣調查。

匯總資料顯示:播種面積逐年減少,

其中:糧食作物、棉花、油料作物播種面積同比下降, 蔬菜瓜果播種面積持平, 其他農作物播種有所增加。

基本情況

2017年戶均耕地面積5.34畝, 比去年略降0.05畝。 受耕地面積減少的影響, 預計戶均播種面積7.79畝, 同比下降0.03畝。

從比重上看, 糧食作物依然是我市主要農作物, 占戶均播種面積57.64%, 其次是其他農作物, 占戶均播種面積33.38%。

從占比結構來看, 受種植效益等因素的影響, 播種呈現“糧食、蔬菜瓜果、其他作物增, 油、棉減”的態勢。

各類農產品種植意向變化情況及原因

糧食作物

2017年糧食作物預計種植面積為4.49畝, 同比減少0.03畝, 減幅為0.66%。 總體而言, 近年來糧食種植面積難擋連年趨減之勢, 農戶主動對外流轉土地, 自己耕種面積趨減。

分地區情況為:金壇地區戶均糧食播種面積4.02畝, 比上年實際4.28畝減少0.26畝, 減幅6.07%。 主要原因是農戶倪壽慶流轉2.3畝耕地規模戶;溧陽地區今年耕地面積基本平穩,而糧食播種面積由於今年小麥冬播天氣好, 以及種植效益也明顯好于上年, 所以糧食作物總體播種面積高於去年,

預計達到5.4畝, 同比高出8%。

稻穀減4.11%

全市戶均稻穀預計播種面積2.1畝, 比上年實際減少0.09畝。 其中:秈稻沒有種植, 粳稻播種預計種植面積為2.1畝, 比上年實際減少0.09畝。 近年來, 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 相比勞務工資標準年年攀升, 辛苦種糧的收益不如打工的收入, 許多農戶尤其是年紀輕的農戶寧可選擇外出打工, 將土地向種田大戶流轉的儘量流轉而不願種田, 大部分散戶就留一些土地種些口糧而已, 其餘的耕地流向規模種植大戶或經濟作物種植戶, 總體趨勢上稻穀呈逐年遞減趨勢。

小麥增2.59%

全市戶均小麥預計播種面積為1.98畝, 比去年實際增加0.05畝。 去年受秋收秋種期間遭遇極端天氣, 造成田間濕爛,

嚴重影響收割進度, 播種後又是陰雨不斷, 不少農戶被迫拋荒, 造成播種面積大幅下滑, 而今年秋播期間持續晴好天氣, 農戶播種面積相比上年有所恢復。

玉米增、其他穀物減、豆類薯類平

全市戶均種植玉米、糯稻、大豆、薯類分別為0.21畝、0.02畝、0.13畝、0.05畝, 比去年實際種植分別增加0.02畝、減少0.01畝、持平。 我市玉米僅有溧陽地區部分農戶播種, 主要用作飼料, 溧陽當地玉米戶均種植面積為0.61畝, 比上年增加0.05畝, 上升8.93%。 大豆和薯類大多利用零散的邊角地和坡地種植, 基本為自食自用, 種植面積變化不大, 但農戶會相應選擇需求的品種適當調整。

油料種植

我市戶均油料作物預計播種面積為0.45畝, 較上年減少0.02畝。 主要種植品種油菜籽戶均種植面積為0.41畝, 比上年減少0.03畝, 花生戶均種植面積0.03畝, 與上年持平, 其他油料作物為芝麻, 戶均0.01畝。 花生,芝麻基本都是自留,自食或送親友,一般不出售。 今年油菜籽收益較去年有了好轉, 但其種植機械化程度低, 現如今調查戶也只是利用零星地塊種植一些滿足了自食自用和饋贈親朋好友而已, 播種面積占比不高,變化也是根據自身意願調整。

經濟作物

棉花種植面積降為零

今年金壇農調戶調整,近兩年都沒有農戶種植棉花,而且種植棉花費時、費工,溧陽的農調戶施德新今年開始也不種植棉花,我市棉花種植面積由戶均0.02畝降至零。

蔬菜和瓜果種植面積持平

預計果蔬種植面積為0.25畝,其中蔬菜0.21畝,均持平。溧陽和金壇的蔬菜瓜果戶均種植面積分別為0.17畝和0.29畝。老百姓越來越注重健康的生活理念,人們的飲食結構向瓜果蔬菜傾斜,相對於糧油來說蔬菜瓜果的價格較高,部分農戶在滿足了自食自用外,樂於把剩下的蔬菜拿到市場上去賣,增加收入,由於耕地面積有限,農戶種植面積基本穩定。

其他農作物面積上升

全市戶均種植面積2.6畝。其中桑田面積為2.48畝,與上年持平。雖然今年養殖收益有所回升,但勞動強度大、不斷上漲的養殖成本、不確定的收益仍直接影響了蠶農的積極性,故桑田面積不變。其他農作物增加主要是今年湯小元增加1畝苗木種植面積,苗木雖生長週期長,但能給農戶帶來較大收益。

糧食種植問題及建議

通過對農戶種植意向的調查,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來看,粳稻、小麥仍然是我市農民的“口糧”,經濟收入則靠“打工”為主。近幾年國家對“三農問題”高度關注,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補貼政策措施,促進農業生產,調動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但就其目前情況來看,仍有不少因素制約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戶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民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從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政策來看,2018年三等小麥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5元,這也是11年來首次下調,再單純依靠敞開收購、依靠托市收購價格來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機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另一方面,隨著物價上漲,在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逐年攀升的狀況下,一旦產量和價格沒有同步遞增,必然帶來收益的減少,而進一步挫傷種植積極性;此外,當前“靠天吃飯”的情況還沒有根本改變,我市的糧食生產近兩年來一直在逆境中掙扎,去年小麥就因為天災原因大面積拋荒。因此建議:

(一)確保口糧的糧食安全。民以食為天,確保口糧安全是國家的重要戰略。最低收購價是適應我國農業以小規模經營為主發展階段的一項行之有效的價格支持政策,有利於穩定農業生產、穩定農業生產心理預期,有利於國家掌控一定糧源、保障糧食供給。

(二)引導種植結構調整。近年來,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的意識不斷增強,不少農戶主動瞭解政策導向、市場供求、科技資訊,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提高農業生產品質和綜合經濟效益。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農業種植結構資訊的引導,通過政策引導、技術示範等手段加強對農村種植結構調整的指導,引導農民向品種多樣化、產品優質化、結構多元化轉變,加強優質農產品的選育、引進和推廣,讓農民種得放心、養得實在,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並適當扶持地方品牌,實現農戶與企業雙贏等等。

(三)採取綜合措施遏制農資價格上漲。近些年,生產成本年年上漲,影響農民增收,進而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因此要採取措施穩控農資價格和生產成本上升。一是國家要儘快採取有力措施從源頭上平抑農資價格。二是提高農資補貼標準或擴大農資補貼範圍。三是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減少盲目用肥。開展科學施肥宣傳,幫助農戶合理用肥,破除習慣性用肥、過量用肥等不良用肥方式,實現節本增效。

【小編工資已與此掛鉤,一

一毛錢,求打賞】

播種面積占比不高,變化也是根據自身意願調整。

經濟作物

棉花種植面積降為零

今年金壇農調戶調整,近兩年都沒有農戶種植棉花,而且種植棉花費時、費工,溧陽的農調戶施德新今年開始也不種植棉花,我市棉花種植面積由戶均0.02畝降至零。

蔬菜和瓜果種植面積持平

預計果蔬種植面積為0.25畝,其中蔬菜0.21畝,均持平。溧陽和金壇的蔬菜瓜果戶均種植面積分別為0.17畝和0.29畝。老百姓越來越注重健康的生活理念,人們的飲食結構向瓜果蔬菜傾斜,相對於糧油來說蔬菜瓜果的價格較高,部分農戶在滿足了自食自用外,樂於把剩下的蔬菜拿到市場上去賣,增加收入,由於耕地面積有限,農戶種植面積基本穩定。

其他農作物面積上升

全市戶均種植面積2.6畝。其中桑田面積為2.48畝,與上年持平。雖然今年養殖收益有所回升,但勞動強度大、不斷上漲的養殖成本、不確定的收益仍直接影響了蠶農的積極性,故桑田面積不變。其他農作物增加主要是今年湯小元增加1畝苗木種植面積,苗木雖生長週期長,但能給農戶帶來較大收益。

糧食種植問題及建議

通過對農戶種植意向的調查,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來看,粳稻、小麥仍然是我市農民的“口糧”,經濟收入則靠“打工”為主。近幾年國家對“三農問題”高度關注,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補貼政策措施,促進農業生產,調動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但就其目前情況來看,仍有不少因素制約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戶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民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從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政策來看,2018年三等小麥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5元,這也是11年來首次下調,再單純依靠敞開收購、依靠托市收購價格來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機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另一方面,隨著物價上漲,在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逐年攀升的狀況下,一旦產量和價格沒有同步遞增,必然帶來收益的減少,而進一步挫傷種植積極性;此外,當前“靠天吃飯”的情況還沒有根本改變,我市的糧食生產近兩年來一直在逆境中掙扎,去年小麥就因為天災原因大面積拋荒。因此建議:

(一)確保口糧的糧食安全。民以食為天,確保口糧安全是國家的重要戰略。最低收購價是適應我國農業以小規模經營為主發展階段的一項行之有效的價格支持政策,有利於穩定農業生產、穩定農業生產心理預期,有利於國家掌控一定糧源、保障糧食供給。

(二)引導種植結構調整。近年來,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的意識不斷增強,不少農戶主動瞭解政策導向、市場供求、科技資訊,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提高農業生產品質和綜合經濟效益。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農業種植結構資訊的引導,通過政策引導、技術示範等手段加強對農村種植結構調整的指導,引導農民向品種多樣化、產品優質化、結構多元化轉變,加強優質農產品的選育、引進和推廣,讓農民種得放心、養得實在,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並適當扶持地方品牌,實現農戶與企業雙贏等等。

(三)採取綜合措施遏制農資價格上漲。近些年,生產成本年年上漲,影響農民增收,進而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因此要採取措施穩控農資價格和生產成本上升。一是國家要儘快採取有力措施從源頭上平抑農資價格。二是提高農資補貼標準或擴大農資補貼範圍。三是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減少盲目用肥。開展科學施肥宣傳,幫助農戶合理用肥,破除習慣性用肥、過量用肥等不良用肥方式,實現節本增效。

【小編工資已與此掛鉤,一

一毛錢,求打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