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這場消費電子領域的黑科技對決,中國品牌表現如何?

消費電子行業的風向標——2018國際消費電子展(CES2018)於2018年1月9日至1月12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 全球最前沿的技術、設備都將在這裡集中亮相。 人工智慧、汽車以及中國品牌的“黑科技”將是本次展會的熱點。

從近幾屆展會來看, 中國品牌正逐漸佔領CES。 百度、阿裡巴巴、騰訊、科大訊飛、華為等中國品牌, 在這次展會上都發佈了體現其全球化戰略的拳頭產品, 展開一場真刀真槍的“黑科技”對決。

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汽車圈有哪些看點?

本次展會上, 無人駕駛、電動汽車、網路互聯、人車交互等新興技術依然是重頭戲, CES儼然已經成為汽車行業展示最新車型和未來技術的重要平臺。 那麼, 本次展會上中外汽車品牌都有哪些“黑科技”?

BYTON拜騰首款車型BYTON Concept在本次展會上進行了全球首秀。 BYTON Concept採用了業界領先的手勢控制技術, 在車內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用簡單易行的手勢控制大屏。

比如用手抓取一個地點, 拋進大屏中央的地圖裡, 即可啟動導航。 車載中控屏長125釐米、高25釐米(50寸), 後座設有兩個娛樂屏, 反向盤中間還有一個8寸的觸控屏。 最引人注目的是橫貫中控台的共用全面屏, 可以根據環境光照的變化來調整明暗度, 確保不會令駕駛員分心。 提供兩個版本的電池和續航選擇, 後驅版本續航為400公里, 四驅版本續航可達520公里。

日產汽車將在本次展會上展示其最新研發的“腦控車”技術, 該技術利用大腦解碼技術來預測駕駛員行為, 並檢測駕駛時的不適感。 當你想轉動方向盤時, 車輛會提前0.2-0.5秒幫你打輪。 當你注意力不集中時, 車輛會幫你刹車或輔助停車。

目前, 在諸多利好政策推動下, 國內外車企都在智慧互聯以及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密集佈局,

以期搶佔先機。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 到2025年, 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開始進入市場, 2020年智慧網聯車型市場規模將接近千億元。

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中國人工智慧強勢登陸CES

近來中國對人工智慧的積極關注以及大力投入,

使得中國AI全面爆發。 資本大量湧入, 政策不斷加持, 各企業趨之若鶩, 中國完全掌握了彎道超車的良機, 中國AI在CES 2018上的表現自然也受到了全球的關注。 本次展會上, 中國品牌的“黑科技”都有哪些?

中國品牌在這次展會中, 主要展示了自動駕駛和人工智慧技術, 這也是本次展會的兩大熱點。

百度Apollo2.0系統能夠實現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 例如在自主變道時打開轉向燈。 今後還將逐漸豐富自己的駕駛能力, 開放了安全服務, 強化了自定位、感知、規劃決策和雲端模擬等能力, 能夠實現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 作為國內首個完成路測的無人駕駛系統, 百度展示了中國在全球自動駕駛行業創新的步伐,

為國內自動駕駛技術研究指明了方向。

作為騰訊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重磅產品, 日後在與電視、耳機、汽車、可穿戴等領域的合作中, 騰訊叮噹語音助手將説明各類消費廠商更快實現智慧化。 目前已涵蓋新聞、賽事、票務、快遞、音樂、股市、文學等領域的服務。 當你詢問足球比賽結果時, 叮噹會在1秒內給出本場比賽的比分。

華為的旗艦產品Mate 10 Pro則代表了國產品牌手機的最高水準, 擁有出色的電池續航, 如果你想看視頻看到沒電, 那你需要連續不斷的用華為Mate 10 Pro播放視頻十多個小時。 還擁有難以置信的快速超級充電能力, 採用4.5V/5A安全快充的HUAWEI SuperCharge超級快充技術, 可以在30分鐘內充電58%。

中新社發 CNSPHOTO 攝

深圳企業為何最多?

據展會網站統計,大約10%的參展公司,即約500家,名字中都帶有“深圳”的字樣。例如深圳市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此外,東莞和北京的公司也有78家和44家。參加本次展會的中國公司總數為1300家,深圳企業佔據了整個中國參展團的半壁江山。

目前,歐美市場流行的許多數碼產品都是在深圳生產,深圳企業在全國創新版圖中也佔有相當的份量。騰訊,華為,中興,比亞迪都是不同領域中的佼佼者。深圳從OEM(代工廠)時代開始,然後進入模仿製造的第二個階段,最終崛起,這些優秀的企業都成為了深圳的城市名片。

領英聯合清華大學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深圳是繼上海、北京之後,國內數字人才數量第三多的城市。目前,深圳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綠洲”,數以萬計的科技型企業和科技工作者,遍佈新能源汽車、無人機、基因檢測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創新專利,這些都是深圳完成蛻變的基礎。此外,深圳數字人才國際連接度高達22%,已成為吸引全球創新人才的“中國矽谷”。

作者:王賀

編輯:楊佳欣

中新社發 CNSPHOTO 攝

深圳企業為何最多?

據展會網站統計,大約10%的參展公司,即約500家,名字中都帶有“深圳”的字樣。例如深圳市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此外,東莞和北京的公司也有78家和44家。參加本次展會的中國公司總數為1300家,深圳企業佔據了整個中國參展團的半壁江山。

目前,歐美市場流行的許多數碼產品都是在深圳生產,深圳企業在全國創新版圖中也佔有相當的份量。騰訊,華為,中興,比亞迪都是不同領域中的佼佼者。深圳從OEM(代工廠)時代開始,然後進入模仿製造的第二個階段,最終崛起,這些優秀的企業都成為了深圳的城市名片。

領英聯合清華大學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深圳是繼上海、北京之後,國內數字人才數量第三多的城市。目前,深圳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綠洲”,數以萬計的科技型企業和科技工作者,遍佈新能源汽車、無人機、基因檢測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創新專利,這些都是深圳完成蛻變的基礎。此外,深圳數字人才國際連接度高達22%,已成為吸引全球創新人才的“中國矽谷”。

作者:王賀

編輯:楊佳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