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相信直播答題是在大撒幣,那才真是大SB

“知識來沖頂, 獎金任你領”, 這是《沖頂大會》的口號, 讓人一時覺得直播答題是“天上砸下的餡餅”, “分分鐘讓知識生錢”。 然而, 在這場互聯網“燒錢贏用戶”的大戰裡, 對於用戶來說則是“最虧本的知識變現”。

如果你有廣博的知識儲備, 那麼多數直播答題贏得的獎金不能與你的時間成本對等。 女子贏得百萬是極少數的個例, 在每場上線人數70萬-300萬不等的情況下, 最後的人均獎金往往不夠你的一頓午餐, 更無法達成“一夜暴富”的美夢。 而在“拿錢”的漫漫長路上, 有意外手抖, 有冷門偏題, 有無處不在的硬廣告和軟廣告,

還有主持人大段大段或繁雜、或無聊的解釋。 最重要的是, 你有豐富的儲備, 完全不必要把時間浪費在上述環節裡。 你忍心讓自己超強的知識變現能力被“蠅頭小利”侵蝕殆盡?

如果你的知識不夠, 那這裡非但無法讓你得到系統、有益的知識, 而且只能以最快的方式教會你街坊鄰居拌嘴的新詞, 茶餘飯後嘮嗑的談資。 試想, “身經百戰”的你終於在一次次歷練後脫口而出很多問題的答案, 如“哆啦A夢裡的胖虎是什麼星座”“小米手機MIX2和iPhone8 PLUS的螢幕到底哪個大些”。 然後, 當你興致勃勃地把二郎腿一翹, 用沾沾自喜地語氣問隔壁的老伯:“你知道《向日葵》和《拿煙斗的男孩》哪幅畫更貴嗎”, 他可能除了訕訕一笑就是滿臉漠然, 甚至還會立刻轉身而去。

既然全民的答題狂歡讓人的注意力和時間盡失而受益極低, 那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知識變現”?

先要獲取“知識”本身, 即“真知”, 才會有機會去實現高收益。 “真知”散發著沉澱的醇香。 它不是選擇題題庫, 不用死記硬背和物理外掛, 不靠連蒙帶猜和渾水摸魚, 而是通過日積月累地精雕細琢與勤懇實幹。

學習“真知”, 貴在“善假於物”, 站在巨人的肩膀, 研習前人的著作, 在此基礎上考證延展, 開拓新的學習境地;貴在“鍥而不捨”, 如荀子在《勸學》中所雲:“(故)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 長期的、系統的積澱能讓學習真正融會貫通, 從而“以不變應萬變”;還貴在“用心一也”, 專一、踏實地探索未知, 深耕自己的專業領域,

以期有所建樹, 化知識為造福社會的源動力。

這些, 直播答題APP都給不了, 只能依賴長期的學習與努力。 但只有如此汲取知識, 方能實現“變本加利”的知識變現, 受用深遠。

文/茅羽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