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了!兩位南京教授榮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昨天, 由中國科協、全國婦聯、中國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歐萊雅中國共同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 河海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沛芳、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朱豔等10位女科學家入選。

王沛芳

河海大學王沛芳教授帶領團隊長期致力於水環境品質改善, 針對湖泊、水庫及河流特點, 探尋不同類型污染發生的機制和傳輸過程, 把握水環境治理的技術方法, 因地制宜地研發水質改善關鍵技術。 經過潛心調查與研究, 她的團隊不僅發現了太湖入湖河流及沉積物對湖泊水環境品質影響的規律,

同時還獲得了30多項河流氮磷淨化發明專利, 為有效降低太湖水體中氮磷濃度、改善太湖入湖河流水質、進而減少藻類爆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河海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王沛芳

王沛芳說, 目前我國水環境污染形勢嚴峻,

她目前帶領團隊在南京正在進行光催化方式消除河道黑臭及污染的“終極測試”。 她說, “這種方式主要針對有機物等重度污染的黑臭水體。 ”另外, 她的團隊還在進行一種淨化型水體護坡的設計和試驗, “這種護坡能夠截汙、自己培養微生物、淨化水質, 比生態護坡還要再複雜一些。 ”她說, 這兩項專利有望在今年在江蘇等地的“水專項”行動中應用。

朱豔

另一位獲獎者、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朱豔被譽為“未來農業預測師”。 她將農業資訊學與作物栽培學相結合, 發展基於模型的作物生長監測診斷和生產力預測預警技術, 為國家糧食安全生產及智慧化管理提供數位化支撐。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 朱豔

當下, 全球氣候變化帶來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在這種氣候條件下農作物將受到怎樣影響?朱豔說, 團隊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智慧農業”模型, 將品種、土壤、氣候、管理方式等參數“嵌入”, 如果一個種植區需要更為精准的評估這種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就能夠準確計算。

目前, 水稻、玉米、大豆等重要糧食作物的模型都已建成。 另外, 朱豔說, 他們的這些模型, 還被國內外科學家用來反推氣候變化。

為這兩位“南京驕傲”點贊!

素材來源 | 紫金山新聞用戶端

責任編輯 | 張洋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