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投資出不出山海關無定論,但吃貨大可關外走一走

近期#雪鄉宰客#、#毛振華控訴亞布力#事件讓「投資不過山海關」再次被頻繁提起, 這句話也許阻擋了許多生意人的步伐, 但絕對不會被另一些人放在眼裡:投資可以不過山海關, 但吃貨必須得過!

每到元旦和寒假, 就會有人藉口去東北漠河看極光, 去哈爾濱賞冰雕, 但其實呢?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忙著吃肉(長肉)呢!

天寒地凍, 冰雪交加的時候, 東北菜館就是這個星球上比家還溫暖的地方。

1.鍋包肉

東北要是沒了鍋包肉, 那簡直就像北京沒了烤鴨。 鍋包肉是清朝光緒年間, 官廚鄭興文為款待俄羅斯人發明的。 如果你想知道一家東北菜館的基本功怎麼, 那就點一道鍋包肉。

鍋包肉其實原名鍋爆肉, 只因老毛子強烈的口音而以訛傳訛成了鍋包肉。

沒想到, 那酸甜勁脆的背後, 不僅有溜肉段的憨厚, 竟然還蘊含著一絲絲異域的風情。

2.醬骨頭

南方人吃螃蟹的細緻是出了名的, 沒有「八大件」那怎麼吃?東北人對醬骨頭也有同樣似海的深情。

透明塑膠手套穿戴好, 一手擎起大棒骨, 一手撚著小吸管, 堅定地直搗向骨髓深處, 有股施虐後的快感!

只見食客的雙頰輕輕一收, 那顫巍巍的髓肉就像坐了高鐵一樣, 呼嘯著沖向了那萬劫不復的深淵……

3.酸菜

不是每個東北的女服務員都叫翠花, 但她們耳朵裡聽得最多的詞肯定是上酸菜。 北京人屯白菜吃一冬, 東北人屯白菜吃一年。

包酸菜餃子,燉白肉火鍋,生津酸爽一級棒,怪不得東北菜的量都這麼大,都怪酸菜這麼勾胃口!

4.延吉冷面

一碗正宗的延吉冷面,先讓我咽下口水,黑冷面是用麵粉、澱粉加蕎麥面混合壓制,湯是用蔥、薑加醬油外帶蘋果、梨的汁水一起調成。

面出鍋先過涼水,再倒入湯,加白醋和特製的辣醬,非常刺激。肉片和酸菜唇齒相依,鵪鶉蛋和冰渣比翼齊飛。

一口冰爽的蕎麥面,一筷子香辣的明太魚絲,一串酥脆燙口的肉串,麵館裡食客大口吸溜的分貝,簡直不要太高哦……

5.哈爾濱紅腸

哈爾濱曾經有市徽的時候,市徽上方是由五瓣白丁香花和六瓣雪花花蕊組成,代表哈爾濱市市花和北方寒冷的天氣……

但我以為,整這些沒用的幹什麼,應該直接三根哈爾濱紅腸排列成 H 形就得了!

CNN“14道海外華人最想念的中國名小吃”不是浪得虛名。過年少不了,待客少不了,送禮少不了。白米飯配上兩三片紅腸,能吃好幾碗!

6.凍柿子、凍梨、凍……

一入冬,東北三省就變成了三座天然冰箱。不管是梨還是柿子還是別的什麼草莓黃桃,只要是擱外邊,全都哢哢的給凍成「雨花石」。

不過別急著下口,把凍柿子放到水裡歡一小下,拿勺子挖一口遞到舌頭上,冰冰的,甜甜的,脆脆的,沙沙的,秒殺全世界所有冰沙!

作為解酒佳品的凍梨有一句專門的歇後語:年三十晚上的凍秋梨——找削呢?雖然賣相確實不太好看,但心裡真的是甜的很!

最後隆重介紹凍葡萄,化凍之後皮特別好剝,找那種沒有葡萄籽的,一口一個,簡直就是天然的霜淇淋球!跟凍香蕉一起做成冰沙,超級好吃!

7.烤冷面

鍋包肉是大廚和俄羅斯人碰撞出的火花,烤冷面則是小攤老闆和學生友誼的豐碑。閉著眼睛走到學校門口:加雞蛋,整根腸,香菜洋蔥都要,酸甜口的……

有時候連這種黑話都不用講的,你往那裡一杵,老闆看你的拖鞋就知道你是哪個宿舍的人,吃什麼口味的烤冷面,知道不,這就叫默契!

8.米腸

知乎上有個問題叫:在德國的超市里不應該錯過的好吃的有哪些?有網友推薦:血腸,切片夾麵包很好吃的,這個很多中國童鞋第一眼都接受不了,幾年以後非常愛。但不要以為只有德國有血腸,東北那旮嗒也有,是殺豬菜的必備菜色。

血腸是朝鮮族的風味小吃,另一個名字叫米腸。其實就是把糯米、大米、豬血加鹽和花椒灌進豬小腸裡製成。

蘸鹽吃,放在排骨湯裡熬米腸湯,或者加辣醬做成炒米腸,出鍋就蘸一點蒜醬就放在嘴裡,私以為是與泡菜並列的東北亞下飯神器!

9.肉皮凍

這是用豬皮精心熬製成的葷果凍,輕盈剔透,口感冰涼有彈性,是東北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涼菜。

為什麼,解膩啊!通常都是一桌菜裡面下的最快的,不得不得再來一盤,不信你觀察一下?

10.粘豆包

很少有人知道,豆沙包是滿族人發明的!一粘豆包黃面的白麵的都有,黏黏糊糊的蘸點白糖,幾乎是所有東北人的最愛。大家子圍起來包豆包的熱鬧程度跟包餃子是一樣一樣的。

吃不完的粘豆包還可以煎炒烹炸,最後再撒上白糖,反正怎麼做都好吃!

豆麵卷子算是半開放式的粘豆包,外面一層絨絨的大豆粉香氣撲鼻,有點像北京的驢打滾!

11.齊齊哈爾燒烤

齊齊哈爾是個很好的週末度假目的地,真的,你不用幹別的,三頓烤肉就值了。跟你說,齊齊哈爾人回老家的時候,一般不先回家,顧不上啊,得先拎著行李吃一頓家鄉的燒烤,這才算真正回家了。

似乎從來沒有哪個城市像齊齊哈爾一樣能讓烤肉這麼有群眾基礎,每個齊齊哈爾的家庭主婦都有自己的烤肉“秘方”。為什麼齊齊哈爾燒烤做的這麼好吃?無他,手熟爾。

在東北,沒有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頓。(好像全國都這樣了)

12.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據說是闖關東的山東人帶到東北的,但這道用幹蘑菇、雞肉和粉條製成的東北名菜已經傳遍大江南北——通過速食麵的口味。

東北燉菜中,小雞燉蘑菇的地位其實非常崇高。傳說在早年間的瀋陽,這道菜可是年三十的主菜,也是招待來客的大菜。曾有句老話說:“姑爺進門,小雞斷魂。”意思就是新姑爺陪媳婦回娘家,老丈人家一定做小雞燉蘑菇。

如果你看到這裡餓了,不妨去樓下便利店或者外賣App上買一份小雞燉蘑菇味的速食麵,即使現在身體不在東北,至少也可以精神上假裝在東北過年。

13.東北亂燉

吃東北燉菜無須擔心菜肴不夠,大盆大碗地端上來,用東北話就是你使勁造吧。東北亂燉就是東北菜中的轟炸機!

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各種肉……東北亂燉裡到底有什麼?各家有個家的說法。但不得不說,看這葷素搭配,應該是東北菜裡最營養的一道無疑。

這是道在東北人人小時候都能吃得到的美味,也是在餐廳裡不知道點什麼的時候可以閉著眼睛選的美味。唉?這不是新疆大盤雞的角色麼?

14.大連海鮮餃子

為什麼海鮮餃子經常是韭菜餡的?如果你問問住在海邊的人,他們會告訴你:韭菜既能去除海鮮的腥,又能激發海味本身的鮮,所以海鮮館子裡多用韭菜來提味兒。

在大連吃海鮮餃子,經典款有韭菜海腸水餃,海腸依然保留著鮮活狀態的脆嫩彈牙,輕輕一咬便有濃厚的鮮甜味道彌漫舌尖,韭菜醉人的香氣膠合甘鮮的汁液縈繞唇齒。

蟹黃餃子則是滿滿一大口流油的蟹黃,外加各種諸如豬皮肉等製成的誘人餡料,恨不得讓人一口賽兩個進去,令人大呼過癮!

15.李連貴熏肉大餅

熏肉大餅是吉林省四平市著名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傳說熏肉按照一個老中醫的建議,用十幾種中藥煮成,乾淨剔透、肥而不膩。這倒是其次,最覺得其實是大餅的做法:

大餅是用煮肉的湯油加麵粉、加調料調成軟酥,抹在餅內起層製成,裡軟外酥層次多,香氣與熏肉渾然一體。

從民國的時候就是遠近馳名,被大家誇讚"大餅卷熏肉,吃起來沒夠"。如今他們家在一些城市也開分店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嘗嘗!

16.明太魚絲

河南人民有辣條,東北人民有明太魚絲。辣味中帶著酸甜,堅韌中帶著酥軟。

一包吃完了,滿嘴的魚香,嘴唇上全是紅色的汁液,但吃辣上癮啊,一包怎麼夠,再拆一包!

包酸菜餃子,燉白肉火鍋,生津酸爽一級棒,怪不得東北菜的量都這麼大,都怪酸菜這麼勾胃口!

4.延吉冷面

一碗正宗的延吉冷面,先讓我咽下口水,黑冷面是用麵粉、澱粉加蕎麥面混合壓制,湯是用蔥、薑加醬油外帶蘋果、梨的汁水一起調成。

面出鍋先過涼水,再倒入湯,加白醋和特製的辣醬,非常刺激。肉片和酸菜唇齒相依,鵪鶉蛋和冰渣比翼齊飛。

一口冰爽的蕎麥面,一筷子香辣的明太魚絲,一串酥脆燙口的肉串,麵館裡食客大口吸溜的分貝,簡直不要太高哦……

5.哈爾濱紅腸

哈爾濱曾經有市徽的時候,市徽上方是由五瓣白丁香花和六瓣雪花花蕊組成,代表哈爾濱市市花和北方寒冷的天氣……

但我以為,整這些沒用的幹什麼,應該直接三根哈爾濱紅腸排列成 H 形就得了!

CNN“14道海外華人最想念的中國名小吃”不是浪得虛名。過年少不了,待客少不了,送禮少不了。白米飯配上兩三片紅腸,能吃好幾碗!

6.凍柿子、凍梨、凍……

一入冬,東北三省就變成了三座天然冰箱。不管是梨還是柿子還是別的什麼草莓黃桃,只要是擱外邊,全都哢哢的給凍成「雨花石」。

不過別急著下口,把凍柿子放到水裡歡一小下,拿勺子挖一口遞到舌頭上,冰冰的,甜甜的,脆脆的,沙沙的,秒殺全世界所有冰沙!

作為解酒佳品的凍梨有一句專門的歇後語:年三十晚上的凍秋梨——找削呢?雖然賣相確實不太好看,但心裡真的是甜的很!

最後隆重介紹凍葡萄,化凍之後皮特別好剝,找那種沒有葡萄籽的,一口一個,簡直就是天然的霜淇淋球!跟凍香蕉一起做成冰沙,超級好吃!

7.烤冷面

鍋包肉是大廚和俄羅斯人碰撞出的火花,烤冷面則是小攤老闆和學生友誼的豐碑。閉著眼睛走到學校門口:加雞蛋,整根腸,香菜洋蔥都要,酸甜口的……

有時候連這種黑話都不用講的,你往那裡一杵,老闆看你的拖鞋就知道你是哪個宿舍的人,吃什麼口味的烤冷面,知道不,這就叫默契!

8.米腸

知乎上有個問題叫:在德國的超市里不應該錯過的好吃的有哪些?有網友推薦:血腸,切片夾麵包很好吃的,這個很多中國童鞋第一眼都接受不了,幾年以後非常愛。但不要以為只有德國有血腸,東北那旮嗒也有,是殺豬菜的必備菜色。

血腸是朝鮮族的風味小吃,另一個名字叫米腸。其實就是把糯米、大米、豬血加鹽和花椒灌進豬小腸裡製成。

蘸鹽吃,放在排骨湯裡熬米腸湯,或者加辣醬做成炒米腸,出鍋就蘸一點蒜醬就放在嘴裡,私以為是與泡菜並列的東北亞下飯神器!

9.肉皮凍

這是用豬皮精心熬製成的葷果凍,輕盈剔透,口感冰涼有彈性,是東北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涼菜。

為什麼,解膩啊!通常都是一桌菜裡面下的最快的,不得不得再來一盤,不信你觀察一下?

10.粘豆包

很少有人知道,豆沙包是滿族人發明的!一粘豆包黃面的白麵的都有,黏黏糊糊的蘸點白糖,幾乎是所有東北人的最愛。大家子圍起來包豆包的熱鬧程度跟包餃子是一樣一樣的。

吃不完的粘豆包還可以煎炒烹炸,最後再撒上白糖,反正怎麼做都好吃!

豆麵卷子算是半開放式的粘豆包,外面一層絨絨的大豆粉香氣撲鼻,有點像北京的驢打滾!

11.齊齊哈爾燒烤

齊齊哈爾是個很好的週末度假目的地,真的,你不用幹別的,三頓烤肉就值了。跟你說,齊齊哈爾人回老家的時候,一般不先回家,顧不上啊,得先拎著行李吃一頓家鄉的燒烤,這才算真正回家了。

似乎從來沒有哪個城市像齊齊哈爾一樣能讓烤肉這麼有群眾基礎,每個齊齊哈爾的家庭主婦都有自己的烤肉“秘方”。為什麼齊齊哈爾燒烤做的這麼好吃?無他,手熟爾。

在東北,沒有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頓。(好像全國都這樣了)

12.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據說是闖關東的山東人帶到東北的,但這道用幹蘑菇、雞肉和粉條製成的東北名菜已經傳遍大江南北——通過速食麵的口味。

東北燉菜中,小雞燉蘑菇的地位其實非常崇高。傳說在早年間的瀋陽,這道菜可是年三十的主菜,也是招待來客的大菜。曾有句老話說:“姑爺進門,小雞斷魂。”意思就是新姑爺陪媳婦回娘家,老丈人家一定做小雞燉蘑菇。

如果你看到這裡餓了,不妨去樓下便利店或者外賣App上買一份小雞燉蘑菇味的速食麵,即使現在身體不在東北,至少也可以精神上假裝在東北過年。

13.東北亂燉

吃東北燉菜無須擔心菜肴不夠,大盆大碗地端上來,用東北話就是你使勁造吧。東北亂燉就是東北菜中的轟炸機!

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各種肉……東北亂燉裡到底有什麼?各家有個家的說法。但不得不說,看這葷素搭配,應該是東北菜裡最營養的一道無疑。

這是道在東北人人小時候都能吃得到的美味,也是在餐廳裡不知道點什麼的時候可以閉著眼睛選的美味。唉?這不是新疆大盤雞的角色麼?

14.大連海鮮餃子

為什麼海鮮餃子經常是韭菜餡的?如果你問問住在海邊的人,他們會告訴你:韭菜既能去除海鮮的腥,又能激發海味本身的鮮,所以海鮮館子裡多用韭菜來提味兒。

在大連吃海鮮餃子,經典款有韭菜海腸水餃,海腸依然保留著鮮活狀態的脆嫩彈牙,輕輕一咬便有濃厚的鮮甜味道彌漫舌尖,韭菜醉人的香氣膠合甘鮮的汁液縈繞唇齒。

蟹黃餃子則是滿滿一大口流油的蟹黃,外加各種諸如豬皮肉等製成的誘人餡料,恨不得讓人一口賽兩個進去,令人大呼過癮!

15.李連貴熏肉大餅

熏肉大餅是吉林省四平市著名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傳說熏肉按照一個老中醫的建議,用十幾種中藥煮成,乾淨剔透、肥而不膩。這倒是其次,最覺得其實是大餅的做法:

大餅是用煮肉的湯油加麵粉、加調料調成軟酥,抹在餅內起層製成,裡軟外酥層次多,香氣與熏肉渾然一體。

從民國的時候就是遠近馳名,被大家誇讚"大餅卷熏肉,吃起來沒夠"。如今他們家在一些城市也開分店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嘗嘗!

16.明太魚絲

河南人民有辣條,東北人民有明太魚絲。辣味中帶著酸甜,堅韌中帶著酥軟。

一包吃完了,滿嘴的魚香,嘴唇上全是紅色的汁液,但吃辣上癮啊,一包怎麼夠,再拆一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