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城中村開拆後,建築垃圾如何處理?江幹有新招~

城中村改造需要拆除原有房屋, 這必將產生大量的建築垃圾。 那麼, 這些建築垃圾要怎麼處理?江幹有新招!

就是↓

在全市首推

“兩小一拆”建築垃圾統收統運工作模式

提升城區環境品質

2017年5月, 江幹全面啟動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暨“兩小一拆”統收統運工作。

怎麼做?

你瞭解什麼是“兩小一拆”嗎?“兩小一拆”, 即社區裝修垃圾、小型工程建築垃圾、拆違工地建築垃圾的簡稱。

前期江幹在閘弄口街道紅梅社區、閘弄口社區2個社區啟動“兩小一拆”建築垃圾統收統運試點, 現逐步覆蓋全區63個社區。

這三類建築垃圾,

以後都要由專車清運, 實行統一密閉、統一顏色、統一標識、統一納入智慧化管理系統。

統一運輸的建築垃圾, 都集中送到資源再生利用場, 目前江幹區已建了3處, 通過碾壓、再造等方式, 製作成制磚、水混層用料, 再生利用讓建築垃圾“變廢為寶”。

但是, 如果你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築垃圾, 這將得到相應處罰。 一經發現, 將由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並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對個人處200元以下罰款;如物業公司委託沒有資質的車輛, 起步罰款1萬元。

這項工作開展後, 成績如何?

2017年, 全年道路街巷建築垃圾清運費用比2016年下降57.5%;路面渣土傾倒杭州市數字城管採集量比2016年下降89%。 同時, 資源化再利用率大幅提升。 2017年, 全區共清運“兩小一拆”建築垃圾21573車, 計75506噸, 回收利用率約為75%。 就地資源化再生利用城中村改造拆遷建築垃圾51.8萬噸, 有效解決了建築垃圾運、銷過程中的系列環境問題。

厲害!

垃圾處置,

我們一直很認真!

2017年, 我們還這樣做了:

九堡街道

參與垃圾分類 兌換積分禮品

垃圾分類一小步, 城市文明一大步。 2017年12月, 九堡街道新江花園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 活動現場, 居民們按照“換卡辦卡-算積分-禮品兌換”的流程參與活動。 本次活動共有350餘戶家庭參與, 累計兌換4851個雞蛋、302個鴨蛋、59塊肥皂、26盒牙膏和13包紙巾。

活動得到居民一致好評, 大家紛紛表示會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丁蘭街道

兄弟社區走訪交流共提高

2017年12月, 丁蘭街道下轄社區一行20餘人實地參觀四季青街道城星社區, 交流學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經驗。 大家實地走訪城市之星及悅府兩個社區, 觀看垃圾分類視頻, 學習定時定點及實戶制做法, 參觀垃圾清運集置點和垃圾分類宣傳角。 通過與兄弟社區的學習交流, 發掘優勢、提煉亮點, 共同為各自社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新思路、新做法、新靈感。

筧橋街道

垃圾分類 我們在行動

正所謂“垃圾分類, 從娃娃抓起”, 為進一步提升孩子們垃圾分類意識, 2017年12月, 筧橋街道東港社區聯合紅星之家社會組織開展垃圾分類減量宣傳活動。 活動設置垃圾分類小遊戲(環保成語接龍)、有獎知識競答、垃圾分類徵文和環保繪畫等環節, 寓教於樂, 讓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學習掌握垃圾分類知識。 同時, 工作人員現場分發垃圾分類宣傳資料, 講解垃圾分類的知識和垃圾減量的意義, 發放綠色環保袋,把垃圾分類的新理念傳遞千家萬戶,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凱旋街道

垃圾分類知識競賽拼一拼

為更好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進一步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凱旋街道景曇社區於2017年12月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知識競賽活動。社區的工作人員現場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指導居民如何準確區分餐廚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的問題皆來源於日常生活,大家積極搶答,參與其中,通過知識競賽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居民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閘弄口街道

垃圾分類 人人參與

2017年12月,閘弄口街道蘭苑社區開展 “垃圾分類 人人參與”為主題的宣傳活動。與往日垃圾分類活動不同的是,本次參與人群全是殘疾人。因為殘疾人平時出門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相對較少,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瞭解也比較有限,故社區特地開展此次活動,進一步助力殘疾人投身垃圾分類工作中。

四季青街道

推進企事業單位垃圾分類

之前說的都是社區學校的垃圾分類宣傳,下面我們來說一說企事業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2017年12月初,區治廢辦聯合錢江新城執法中隊、四季青街道對錢江新城假日酒店、錢新幼稚園、新城實驗學校3家單位進行垃圾分類檢查指導。社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轄區單位的聯合協作,做好日常垃圾分類檢查監督工作,同時完善垃圾分類容器設施,提高垃圾分類的投放準確率,將垃圾分類的舉措落到實處。

垃圾分類刻不容緩,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爭做環保先鋒。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在此呼籲居民朋友們儘快行動起來,讓垃圾分類的理念和行動切實走入每一戶家庭,真正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習慣,學在其中,動在其中。

發放綠色環保袋,把垃圾分類的新理念傳遞千家萬戶,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凱旋街道

垃圾分類知識競賽拼一拼

為更好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進一步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凱旋街道景曇社區於2017年12月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知識競賽活動。社區的工作人員現場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指導居民如何準確區分餐廚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的問題皆來源於日常生活,大家積極搶答,參與其中,通過知識競賽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居民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閘弄口街道

垃圾分類 人人參與

2017年12月,閘弄口街道蘭苑社區開展 “垃圾分類 人人參與”為主題的宣傳活動。與往日垃圾分類活動不同的是,本次參與人群全是殘疾人。因為殘疾人平時出門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相對較少,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瞭解也比較有限,故社區特地開展此次活動,進一步助力殘疾人投身垃圾分類工作中。

四季青街道

推進企事業單位垃圾分類

之前說的都是社區學校的垃圾分類宣傳,下面我們來說一說企事業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2017年12月初,區治廢辦聯合錢江新城執法中隊、四季青街道對錢江新城假日酒店、錢新幼稚園、新城實驗學校3家單位進行垃圾分類檢查指導。社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轄區單位的聯合協作,做好日常垃圾分類檢查監督工作,同時完善垃圾分類容器設施,提高垃圾分類的投放準確率,將垃圾分類的舉措落到實處。

垃圾分類刻不容緩,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爭做環保先鋒。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在此呼籲居民朋友們儘快行動起來,讓垃圾分類的理念和行動切實走入每一戶家庭,真正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習慣,學在其中,動在其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