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騰訊視頻馬延琨:“創造力”是一種精神圖騰

當AlphaGo大勝世界圍棋冠軍、機器自主創作成為可能、無人駕駛的汽車已經開上了北京的五環……“創造力”便成為橫亙在人類面前的一道山峰。

創造力, 不僅研發了人工智慧, 也鑄造了人工智慧碾壓人類技藝的奇跡。 我們開始反思, 什麼是創造力?

我們曾沾沾自喜, 審時度勢的反應與創新, 是我們優於機器的特質。 而當人工智慧的發展遠遠超越了人類自身的進化速度, 我們也開始警惕:我們會不會被機器所取代?會不會被機器所超越?抱以觀察的同時, 我們得出結論:唯有具備不斷創造新鮮事物的能力, 方能安身立命。

而縱觀當今綜藝影視界, 創造力更是勝者為王的關鍵元素。 可惜, 中國綜藝市場起步較晚, 我們享受數字經濟等現代科技的紅利, 我們擁有朝氣蓬勃的生產力量和市場體量, 歡呼雀躍的同時, 我們也在思考, 我們的驅動力是什麼?我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哪裡?我們堅持並為之奮鬥的目標是什麼?

慶倖的是, “創造力”所到之處, 支持者眾, 得利者眾, “創造力”終被日漸重視。

伴隨中國國民經濟實力發展, 加強文化軟實力成為從中央到地方, 從政府到企業的一個發展課題。

可以說, 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礎, 是各類創新不竭的精神動力, 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原生動力。

富於創造力, 文化方能創新。 創造力, 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碰撞, 是本土元素與世界因數的融合。 只有紮根腳下這塊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 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 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 ”今天談及創作創新, 我們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尊重歷史、敬重傳統, 同時海納百川、推陳出新。

文化的創造力, 不僅需要政府一方、一個人或一家企業的共同努力, 而是需要我們每個社會因素、每個生產力都以己之力去協同創造。

文化的創造力, 需要篤定堅韌的自信和直面失敗的勇氣, 允許失敗, 也經得起失敗。 教訓歷練後的創造力, 才能在文化復興下, 持續飽有蓬勃朝氣, 才能將源源不斷的內容生產變得健康和陽光。

富有創造力的文化作品, 也不是一個人或一家企業的專利, 而是普羅大眾的共用。

於視頻行業而言, 其創造力, 體現於兩點;創造IP(智慧財產權), 創造核心價值。 未來的文娛產業, 既要擁有創造IP的決心, 也要擁有去創造核心價值的決心。 我們用技術的力量、產品的力量、內容的力量,

以更好的體制和平臺, 不斷發現優秀文化、打造核心價值、。 用優秀文化的核心價值不斷反哺平臺, 實現IP的創新, 實現行業持續向前的不斷發展。

這是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 經濟社會的歷史大轉型, 正呈現在中國與所有中國人面前。 每一個個體, 都與整個社會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文化, 成為其奮鬥實現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

騰訊視頻致力於開拓新的元素, 創造原生內容。 不僅創造內容, 也為創造內容的人才提供平臺。 不僅是簡單盲從的歡呼者, 也不只是坐享其成的追隨者, 更不是怨聲載道的悲觀者, 騰訊視頻一直在思考、行動、變革。

回眸2017, 騰訊視頻所有的腳印與觀察, 思考與努力,

都成為一個個可視可覺的聲光電影呈現於大眾眼前。

展望2018, 相信騰訊視頻會繼續努力, 追蹤動態變幻, 呈現主流觀念, 創造高質內容, 展示智慧能力。 期待其繼續努力, 讓大眾聽到世界的聲音, 讓中國的聲音傳到世界。 持續致力於推動行業的邁進, 共振文化的力量, 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一切, 源於創造力。 騰訊視頻, 一直在行動。

(文章出自《電視指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