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厲害了,我的“人民”

作者:河 流

文藝當與時代同行, 党的十八大以來, 反腐敗成為中國政治舞臺的重要內容, 也成為牽動人心的時代命題。 暴力強拆、官商同謀、官匪勾結、裙帶關係等敏感問題, 一股腦地被端上螢幕, 標誌著沉寂十年的反腐敗題材劇高調復蘇, 與現實中轟轟烈烈的反腐敗行為相交輝映。


《人民的名義》的熱播, 成了近期社交媒體最熱的話題之一, 並引起年輕人紛紛“追劇”。 這部被業界譽為“史上最大反腐劇”, 無論是人物設定、背景格局還是社會深度, 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 反面角色的人物設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國級。 除了跌宕起伏的劇情、精彩的表演, 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 它反映著當前中國反腐敗鬥爭的實踐, 回應著反腐敗的民心所願。

其實, 與現實生活中波濤洶湧的貪腐案相比, 劇中的“反角”級別、官場廝殺、利益輸送等等, 並不特別新鮮,

似乎也很難拽得住觀眾。 此劇編輯劇周梅森此前就曾說過, “能夠公佈出來的腐敗案件的廣度、深度遠遠超出了作家的想像, 生活遠遠走到作家藝術想像的前面去了。 ”


既然如此, 《人民的名義》為何還能成功地成為話題中心並引領輿論?這一方面與藝術產品的“公共性”有關。

一部反腐劇一旦播出, 評價、衡量它的尺度, 就不再是單向的劇情展示、價值輸出了, 而是必須要經由觀眾的互動才能完成“共謀”。 劇中的情境與觀眾的體驗相遇、碰撞, 會有觸動、有衍生、有想像, 進而共同完成對作品的形象塑造與價值詮釋。 能不能找到一個契合點, 能不能讓民眾的心聲與作品產生共鳴, 本來就是檢驗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


以往的案情披露固然觸目驚心, 但貪錢幾何、房產幾處、情婦若干, 以及心路歷程等等, 往往只是結果的呈現, 沒有豐富的細節, 缺乏過程的展現。 而電視劇則不同, 不只是有血有肉、有內在邏輯, 觀眾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而參與其中。 也因此, 往往有著更大的教育、感化意義。 而這, 也是判決書或庭審實錄區別於藝術作品的根源所在。


另一方面, 也是社會公眾對現實反腐敗的深刻期許有關。 儘管《人民的名義》只是一部非寫實的電視劇, 但因為反映的反腐敗這一公眾高度關注的題材, 其所承載的是人民長久以來的不平、不滿, 甚至還被人賦予“改變國家”的殷切期許, 因此也就很容易讓人產生某種現實“代入感”。 畢竟, 至少十多年來, 如此貼近現實的反腐劇已經基本看不到了。

這也難怪, 人們不只一一“還原”劇中角色, 為其找“原形”, 還“碎碎念”劇中的臺詞, 以為“尺度大”的佐證。 比如,劇中貪官侯德汗被檢察官侯亮平反駁:“你這種人,就是專門用來對不起人民的!”

又如,劇中省委書記沙瑞金說某貪官:“科學家的名字一個都叫不出,再偏遠的女幹部的乳名都知道,每天晚上都跟女幹部喝酒,總要喝倒幾個。”還有,劇中省委副書記高育良說:“中國目前的政治生態,就是一把手,幾乎擁有絕對的權力。”等等。


這些臺詞,儘管均有特定的情境,但切往往在讓觀眾會心一笑的同時,一切盡在不言中。並不是反腐劇的言論尺度大,而是貪官的行為太出格、太戲劇化了。隨著黨風廉政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持續推進,人們對反腐敗的認識也不斷深入。“老虎”、“蒼蠅”一起打,讓反腐敗只是一陣風、走過場等觀點不攻自破;對侵蝕百姓利益之舉堅決打擊,讓老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及家人意識到,清廉是最好的“護身符”,經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鐘才能“治未病”。雷霆的行動、強力的震懾,助推了政治生態好轉,正如周梅森所說,“改善土壤,改變政治生態,理順關係,讓能幹的人得以發揮,讓正氣得以張揚”。


事實上,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當前,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要真正實現“不能腐”和“不想腐”,還要依靠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繼續推進。對於我們這個把“人民”二字銘刻於心的政黨來說,“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反腐敗永遠沒有劇終。

比如,劇中貪官侯德汗被檢察官侯亮平反駁:“你這種人,就是專門用來對不起人民的!”

又如,劇中省委書記沙瑞金說某貪官:“科學家的名字一個都叫不出,再偏遠的女幹部的乳名都知道,每天晚上都跟女幹部喝酒,總要喝倒幾個。”還有,劇中省委副書記高育良說:“中國目前的政治生態,就是一把手,幾乎擁有絕對的權力。”等等。


這些臺詞,儘管均有特定的情境,但切往往在讓觀眾會心一笑的同時,一切盡在不言中。並不是反腐劇的言論尺度大,而是貪官的行為太出格、太戲劇化了。隨著黨風廉政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持續推進,人們對反腐敗的認識也不斷深入。“老虎”、“蒼蠅”一起打,讓反腐敗只是一陣風、走過場等觀點不攻自破;對侵蝕百姓利益之舉堅決打擊,讓老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及家人意識到,清廉是最好的“護身符”,經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鐘才能“治未病”。雷霆的行動、強力的震懾,助推了政治生態好轉,正如周梅森所說,“改善土壤,改變政治生態,理順關係,讓能幹的人得以發揮,讓正氣得以張揚”。


事實上,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當前,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要真正實現“不能腐”和“不想腐”,還要依靠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繼續推進。對於我們這個把“人民”二字銘刻於心的政黨來說,“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反腐敗永遠沒有劇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