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打贏藍天保衛戰丨治霾藥方對頭,效果顯現了(澎湃新聞)

新年伊始, 冬日的陽光斜斜地灑進北京市西城區, 環保部那座淡綠色的大樓裡。

早晨8點半, 在9層的一間辦公室裡, 半頭銀絲的田為勇背對著陽光, 正坐在電腦前流覽全國的空氣品質資訊。

田為勇是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 這天他的心情不錯: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實現了全域散煤清零。

2016年10月20日,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第七次會議上提出要在京津冀核心區劃“禁煤區”。

隨後出臺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2017年10月底前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和小燃煤鍋爐“清零”任務。

“整個北京周邊是改造最徹底的, ”田為勇說, “過去冬天農村一家一戶的小煙囪, 直排到大氣裡污染環境, 所以不解決散煤污染的問題, 也很難解決冬季霧霾。 ”

田為勇表示, 2017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全年重點抓“散亂汙”, 秋冬季重點抓散煤, 今年將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機動車的治理上。

“按目前的各項措施繼續推進, 北京的PM2.5年平均濃度降到55微克每立方米使使勁兒應該是可能的, 但若想再繼續降, 那就必須對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運輸結構進行重大調整, 這將是更複雜的過程。 ”

2017年6月, 田為勇(左二)在長江流域調研飲用水源地違法違規問題清理整治情況。 受訪者提供

天幫忙, 人努力, 北京的空氣品質已不再完全靠天吃飯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霧霾高發一直是這五年來大氣治理的棘手問題。 秋冬季的重污染天氣會使空氣污染指數迅速抬升, 抵消全年的努力。

2015年冬季, 北京首次啟動重污染紅色預警, 此後, 每逢重污染天氣預警時,

環保部便派出督查組進行現場檢查。 那時候地方政府在制定應急預案時, 納入的企業少, 即便是納入到名單中的企業, 在應急啟動時也以各種理由, 未落實到位。

2017年, 環保部針對秋冬季重污染天氣實施“兩提”, 一是提前兩天預警;二是直接提高一個應急級別回應。

田為勇分享了一組資料:在2017年之前, “2+26”城市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中的企業共九千多家, 應急預案的執行率大概僅50%;2017年, 納入企業的數量增加到五萬多家, 經過持續檢查, 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應及時啟動的限產、停產執行率從96%、97%逐步升到99%。

2017年11月4日至11月8日, 京津冀地區出現了一次區域性重污染天氣過程, 環保部下發統一預警指令, 建議“2+26”城市於11月4日零時同步啟動橙色預警,

區域聯動應急, 共同應對。

這是2017年入冬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首次啟動聯合預警, 環保部隨即發佈督查、巡查令。

田為勇說, 那次的重污染天氣過程實際上很嚴重, 按正常情況下北京的PM2.5奔著300-400去了, “為什麼公眾沒有感覺到污染那麼嚴重呢?‘兩提’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

他介紹, 2017年11月4日, 環保部派出28個督查組、102個巡查組在“2+26”城市中地毯式地檢查了企業應急預案的執行情況, 重污染天氣時, 峰值降下來了。

田為勇表示, 過去, 北京冬天刮北風污染小, 刮南風空氣品質就會變差。 今冬空氣品質不錯, 很多人說是因為北京的風多, 田為勇說“不是北京的風多, 是因為刮什麼風都沒有大問題了, 刮北風更好, 刮南風刮一段(時間)是沒有問題的,

過去只要刮南風就不行。 ”

他認為, 北京市2017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幅度如此之大, 能達到58微克每立方米, 仍然有不小的“天幫忙”的因素, 但空氣品質的好壞, 已不再完全靠天吃飯了, 因為整個區域的污染排放總量降下來了。 這說明各個地方的減排措施都落實了, 重污染天氣的時候各地應急舉措也都起到作用了。

“綜合施策、嚴懲重罰”

談及“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圓滿收官, 田為勇強調, 以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為轉捩點, 環境執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 環境執法的手段非常有限, 僅靠罰款難以起到有效的監管作用。 2015年1月1日, “史上最嚴”《環保法》實施後, 運用法律武器瞄準違法企業, 企業違法成本大大提高。 田為勇說, 就是要通過綜合運用行政的、民事的、刑事的手段, 對嚴重違法企業綜合施策、嚴懲重罰。

《環保法》不僅讓環保執法長了“牙齒”,對違法企業來說更像是長了“獠牙”。

在違法情形嚴重的情況下,環保執法人員可以使用“按日計罰”,讓違法企業難以承擔高額的罰款而面臨破產;具備資質的民間組織同時可以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向企業提起高額的索賠;甚者,多地環保、公安已經形成聯動,重大案件移交公安,直致訴至法院追究刑責。

“包括資料造假都將面臨刑罰,我們對監測資料是非常嚴格的,絕對不允許有任何欺瞞老百姓的行為存在。”田為勇補充說。

“這些突破都是歷史性的,過去都沒有的。”作為“老環保”,田為勇深感近幾年,法律武器不斷“升級”帶來的變化:《環保法》修訂實施後,2016年新版《大氣法》、《環境影響評價法》開始實施,2018年1月1日起《水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也開始正式實施,“這就為環境執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資料可以看出其中的變化,據田為勇介紹,2014年全國環保系統的處罰額度為31億元,2015年是42億元,2016年66億元,2017年的資料還正在統計中,據不完全統計已經達到了115億元。“案件數每年都在翻倍,2017年已經將近23萬件了。”

從各省的情況看,隨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執法力度的加大,河北環境執法處罰額度首次進入前三甲,2017年各省環境執法處罰額度排名顯示,山東第一,河北第二,廣東第三,改變了過去江蘇、浙江穩居前列的局面。

藍天保衛戰首戰告捷為我國污染攻堅戰開了個好頭,田為勇說,未來環保部門還將針對“洋垃圾”、垃圾焚燒發電廠達標排放、全國的飲用水源地違法違規問題清理等問題進行重點攻堅。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對嚴重違法企業綜合施策、嚴懲重罰。

《環保法》不僅讓環保執法長了“牙齒”,對違法企業來說更像是長了“獠牙”。

在違法情形嚴重的情況下,環保執法人員可以使用“按日計罰”,讓違法企業難以承擔高額的罰款而面臨破產;具備資質的民間組織同時可以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向企業提起高額的索賠;甚者,多地環保、公安已經形成聯動,重大案件移交公安,直致訴至法院追究刑責。

“包括資料造假都將面臨刑罰,我們對監測資料是非常嚴格的,絕對不允許有任何欺瞞老百姓的行為存在。”田為勇補充說。

“這些突破都是歷史性的,過去都沒有的。”作為“老環保”,田為勇深感近幾年,法律武器不斷“升級”帶來的變化:《環保法》修訂實施後,2016年新版《大氣法》、《環境影響評價法》開始實施,2018年1月1日起《水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也開始正式實施,“這就為環境執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資料可以看出其中的變化,據田為勇介紹,2014年全國環保系統的處罰額度為31億元,2015年是42億元,2016年66億元,2017年的資料還正在統計中,據不完全統計已經達到了115億元。“案件數每年都在翻倍,2017年已經將近23萬件了。”

從各省的情況看,隨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執法力度的加大,河北環境執法處罰額度首次進入前三甲,2017年各省環境執法處罰額度排名顯示,山東第一,河北第二,廣東第三,改變了過去江蘇、浙江穩居前列的局面。

藍天保衛戰首戰告捷為我國污染攻堅戰開了個好頭,田為勇說,未來環保部門還將針對“洋垃圾”、垃圾焚燒發電廠達標排放、全國的飲用水源地違法違規問題清理等問題進行重點攻堅。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