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業強市“宜興聲音”|外練“拳法”內修“心訣”,在更高品質中實現更好發展!

《產業強市“宜興聲音”》

今天為您帶來

《外練“拳法”內修“心訣”,

在更高品質中實現更好發展!》

2017年, 全市上下深入踐行“產業強市”主導戰略, 緊扣目標任務, 落實關鍵舉措, 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 提升產業集聚力、吸引力, 以專案為抓手, 一著不讓推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2017年1—11月份經濟運行情況

看!鷹普機械的“外功拳法”

日前, 位於我市環科園的鷹普機械傳來好消息, 企業不久前與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公司——美國卡特彼勒達成合作, 成為其長期供應商。 而在此之前, 企業還先後與全球最大的船用發動機公司——美國康明斯、全球最大的電氣公司——美國通用公司攜手合作。 幫助鷹普機械打開廣闊國際市場的, 正是企業去年年中引進的“大馬力發動機缸體”項目。

2017年的新項目銷售額達2億元, 占企業全年銷售額的50%。 目前, 總投資約3.5億元的船用大型柴油發動機缸體項目也在全力建設之中。

近年來, 我市一以貫之推進企業技術改造, 積極引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工藝革新、裝備更新, 尤其鼓勵企業運用資訊技術實施技術改造, 加快向智慧製造轉型。 出臺鼓勵企業裝備投入、智慧改造貼息政策, 完善項目推進機制, 建立智慧裝備專案庫, 全力促進技改項目加快建設。 東方環晟、中廣潤、昱輝陽光等骨幹企業紛紛引進國內外先進裝備, 優化生產工藝, 提升綜合效益, 目前全市已有6家企業建成省級示範智慧車間。

讀!俊知集團的“內功心訣”

如果說,裝備提升是企業發展的“外功拳法”

那麼自主創新便是企業強大的“內功心訣”

從“集俊以知,共贏3G”到“集俊以知,和諧共榮”,俊知在積極引進先進生產裝備的同時,更高度重視自主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先後引進、培育了上百名高層次人才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目前,企業已入選“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成為全國天饋系統行業唯一入選企業。在技術中心的主導下,俊知主持參與了75%以上的通信天饋系統國家及行業標準,取得專利數百項,還作為組長單位主持了“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射頻饋線及器件部分的編寫。

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小興,俊知受益於國家對大通信的持續投入,這幾年相繼實施了4G寬頻接入用光纜專案、天饋系統互聯網化工廠建設專案等,在這過程中無錫市重點技術創新計畫給予了288萬元的支援,宜興市促進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政策在裝備貼息等方面也給予了鼓勵。這些暖心的支持,提振了企業加大投入的信心。

在更高品質中實現更好發展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創新主體規模持續擴大、智慧財產權戰略務實推進、政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化、科技金融結合支撐有力、創新創業環境切實優化。

2017年R&D(研究與開發)占GDP比重達3.0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0%,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8件。截至目前,組織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23家,前兩批共公示84家,通過率近70%,遠高於全省平均水準;新認定省高新技術產品達253只,安琪兒環保等3家企業入庫省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畫,高科石化等12家入庫科技企業成功實現掛牌上市;全年新增校地產學研合作項目147項,國際技術合作項目11項。除此之外,今年我市231家企業獲得省企業研發獎勵資金3384.77萬元,獎勵資金數位居全省縣級市第二。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

不間斷的裝備改良升級和科技創新工作

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

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採編:藍靈、夏璐

如果說,裝備提升是企業發展的“外功拳法”

那麼自主創新便是企業強大的“內功心訣”

從“集俊以知,共贏3G”到“集俊以知,和諧共榮”,俊知在積極引進先進生產裝備的同時,更高度重視自主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先後引進、培育了上百名高層次人才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目前,企業已入選“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成為全國天饋系統行業唯一入選企業。在技術中心的主導下,俊知主持參與了75%以上的通信天饋系統國家及行業標準,取得專利數百項,還作為組長單位主持了“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射頻饋線及器件部分的編寫。

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小興,俊知受益於國家對大通信的持續投入,這幾年相繼實施了4G寬頻接入用光纜專案、天饋系統互聯網化工廠建設專案等,在這過程中無錫市重點技術創新計畫給予了288萬元的支援,宜興市促進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政策在裝備貼息等方面也給予了鼓勵。這些暖心的支持,提振了企業加大投入的信心。

在更高品質中實現更好發展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創新主體規模持續擴大、智慧財產權戰略務實推進、政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化、科技金融結合支撐有力、創新創業環境切實優化。

2017年R&D(研究與開發)占GDP比重達3.0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0%,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8件。截至目前,組織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23家,前兩批共公示84家,通過率近70%,遠高於全省平均水準;新認定省高新技術產品達253只,安琪兒環保等3家企業入庫省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畫,高科石化等12家入庫科技企業成功實現掛牌上市;全年新增校地產學研合作項目147項,國際技術合作項目11項。除此之外,今年我市231家企業獲得省企業研發獎勵資金3384.77萬元,獎勵資金數位居全省縣級市第二。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

不間斷的裝備改良升級和科技創新工作

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

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採編:藍靈、夏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