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農村一些“有錢”人也會爭當“貧困戶”?聽聽老農怎麼說

提起貧困戶, 在農村, 我們不難想到那些家徒四壁, 經濟條件十分困難的人。 對於這些人, 國家每年都會發放數額不等的困難補助, 來幫助他們生活下去。 然而, 在農村, 還有一些生活條件不錯, 生活水準早就在貧困線以上的人, 卻也想要通過“努力”來爭當“貧困戶”。 這是為什麼呢?農村老農的話或許說到了點兒上。

一、懶惰思想在作怪 在農村, 大多數人都是勤勞樸實的, 但不排除有各別人因各種原因養成了賭博, 酗酒、好吃懶做等不良習慣, 每天不想著通過自己的勞動去生活, 卻只想著如何能不勞而獲。 當發現做貧困戶來錢比較容易時, 就毫不猶豫地去爭當貧困戶了。

二、“攀比”效應 同一個村子裡, 當有人因評上“貧困戶”而得到國家補貼時, 就會引起大家的關注。 而如果這種“貧困戶”是通過不正當競爭得來時, 本來就有些不平衡的心理就會立刻放大, 就會產生“攀比”效應, 使得更多人去爭當”貧困戶“。

三、“虛假”貧困戶的存在 ”虛假“貧困戶的存在可以說在老百姓當中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 形成了很壞的示範效應, 使一些沒有生活壓力的人極力想要通過不正當手段去擠佔扶貧資金和社會資源。 這種非法行為是國家嚴厲打擊的。 國家審計署此前報告指出, 截止2017年10月底, 已經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18萬人, 重新識別補錄貧困人口9.51萬人, 970人被追責, 問責, 93%的問題得到整改。 以後, 國家對這些人的打擊力度只會越來越嚴。

其實說實話, 貧困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懶惰畏難攀比的思想。 對於那些真正困難的地方, 國家已經決定把貧困人口大量搬遷。 那些過了貧困線不是貧困戶的人, 就不要再爭當做“貧困戶”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