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江學者性騷擾學生被撤職!高校如何打破受害者的集體沉默?

近日, 大家都被某大學女學生實名舉報某長江學者性騷擾女學生的事件刷屏了。

除了陳述自己的經歷以外, 羅茜茜還找到了7名受害者, 有的持續被騷擾長達兩年, 甚至有學生懷孕, 公開舉報信發表後, 又有兩名受害者聯繫羅茜茜。

此次事件之所以能如此快地得到解決, 除了當事人抱團奮起“反抗”, 保留證據(錄音和證詞)提供了有利的支援外, 學校的做法也非常重要。 在舉報事件僅僅過去10天后, 學校就迅速作出了回饋, 對該教授做出了嚴肅的處理。 該校也因此圈粉無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當事人羅茜茜是在12年後看到有同為受害者的女性站出來說話後,

才下定決心實名舉報, 從中也能看出她的許多擔憂和顧慮。

而且, 在看到對該教師的爆料帖之前, 她正巧看到了一則新聞:由美國女演員艾麗莎•米蘭諾發起的“Me too”運動正愈演愈烈。 “Me too”——“我也是”(受害者), 特指“性騷擾”受害者。

當時, 《紐約時報》剛剛發佈了美國金牌製作人哈威•韋恩斯坦對多名女性性騷擾的調查報告, 美國社會震動。 對此, 艾麗莎•米蘭諾在社交網路發佈了一張螢幕截圖“Me too”, 鼓勵那些遭受性騷擾或性侵犯的女性出面表態, 以讓更多的人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隨著越來越多女明星站出來指認哈威•韋恩斯坦, 這位好萊塢曾經最具權勢的電影人聲名狼藉, 也被所在影業公司正式解雇。

這兩件事有很大的相似性。 那麼, 對高校而言, 在面對象牙塔中的陰暗地帶時, 應該採取哪些措施消除受害人的顧慮, 讓他們不再集體沉默, 勇敢發聲呢?

校園不可承受之重

2015年9月21日, 哈佛前教務長黑曼給福斯特校長發出一封14頁的公開信,

代表防止性騷擾工作小組向校長彙報在春季學期對全體哈佛在校學生發起的一次問卷調查。 信裡的調查結果讓校長看完以後深感不安, 並下定決心要改變現狀。

而需要改變現狀的美國大學遠遠不止哈佛一所, 參加這次校園性騷擾調查的還有26所高校, 包括耶魯、哥大、布朗等常春藤大學。 除了學生志願參加的問卷調查, 美國教育部通過民權辦公室正在對100多所高校的相關政策進行合規性審查, 裡面包括斯坦福等名校。

在美國大學裡影響最廣泛的法律是1972年教育修正案裡的第九條, 而它被當成法律武器來與校園裡的性騷擾開戰, 是近期才發生的事情。 2011年美國教育部民權辦公室用“親愛的同事”開頭發佈了一封致高校的公開信,

指出性騷擾是一種罪行, 侵犯了學生在受教育過程裡不受性別歧視的合法權利。

這封信還警告高校如果不履行第九條裡規定的義務, 就有失去聯邦政府撥款的風險。 2011年, 耶魯大學的16個本科女生根據第九條集體投訴耶魯大學的校園環境對女性不友好, 校方沒有在推動性別平等方面履行應盡的義務。

2012年, 艾姆赫斯特學院對性騷擾的處理受到質疑。 女生安吉•艾皮方羅公開了被性侵的個人經歷。

“為什麼我們不能知道校園裡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對性騷擾保持沉默?”

艾皮方羅發出的這些質問引起了社會共鳴。

哈佛的每個學院都有專門負責第九條的人員, 以教育學院為例, 學生受到性騷擾, 根據第九條, 如果對方也是學生, 那麼她可以向負責學生工作的兩位主管報告;如果對方是教師, 那麼她可以向管理教師的一位主管報告;如果對方是其他員工, 那麼她可以向負責人力的一位主管報告。

也就是說在哈佛教育學院, 共有四人可以處理基於第九條的報告。女生入學比例的上升,性別相關話題的爭議性,以第九條為代表的法律法規都促使高校不能再對性騷擾保持沉默,與之相關的調研也提上了日程。

哈佛與其他26所高校參與的這次問卷調查在2014年秋季就開始醞釀。調查的總發起者是美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以下簡稱 AAU),技術支持方是協力廠商研究公司Westat。這次調查被稱為《AAU針對性騷擾的校園環境調查》。2015年4月到5月,這27所高校的近78萬學生收到了調查邀請。

有5所高校的答題率超過了30%,最高的達到53%,就是哈佛大學。調查發現,接近三分之一的哈佛本科女生遇到過性騷擾。難怪這個調查結果會讓哈佛前教務長黑曼寫信給福斯特校長,難怪福斯特校長會對這個結果深感不安,立即公開了調查結果並採納了黑曼在信裡提出的建議。

調查對性騷擾的定義是“未經同意的性接觸”,涉及的範圍較廣,除了強姦、強姦未遂,還包括未經同意的身體接觸,例如發生在擁擠的舞廳,在男女混合的運動比賽裡等,也包括未經同意的其他接觸,例如跟蹤、反復邀請對方去喝咖啡或吃飯、給對方發黃色笑話或圖片等。

哈佛計畫這麼做

黑曼在長信裡,依據調查結果提出了六點建議:

1.發生在哈佛學生身上的性騷擾讓人難以接受,需要動員全校立即採取行動。

2.需要關注同性戀、雙性戀等特殊群體,因為調查資料表明他們更容易成為性騷擾的對象。

3.需要更加嚴格地限制學生在校園裡喝酒,因為使用酒精是性騷擾常用的手段。

4.需要留意經常發生性騷擾的場所。調查資料表明在哈佛校園裡的性騷擾,75%以上發生在宿舍(通常美國大學生宿舍是單人或雙人間),15%以上發生在兄弟會這樣單一性別的學生組織裡(這些團體在校園裡有自己的地盤,關起門來組織聚會、飲酒,不受校方或警方的監管)。

5.需要鼓勵旁觀者勇敢地站出來,制止性騷擾的發生。如果在聚會或活動裡發現有女生因為喝酒或受到其他脅迫而面臨危險,旁觀者都該及時提醒並伸出援手。在宿舍如果發現可疑的行為或聲音,旁觀者也該查看或及時通知校警。

6.需要讓學生知道在遇到性騷擾後可以向誰求助,並有信心向校方報告。資料表明只有16%的哈佛本科女生非常相信校方會採取行動來處罰騷擾者,這個數字遠低於AAU調查裡私立大學的平均值(25%)。在遇到性騷擾後,只有24%的哈佛學生知道到哪裡可以獲得幫助,而AAU調查裡私立大學的平均值是30%。

根據這些調查結果,哈佛專門推出了一個與性騷擾相關的教育網站,簡稱share,即英語裡“分享”的意思。這個網站從報告、安全、支持、醫療四方面向遇到性騷擾的哈佛學生提供幫助。以醫療為例,網站上詳細地列出了在遇到性騷擾的24小時裡、5天裡以及任何時候可以做的事情。

在24小時裡,如果懷疑被下了迷藥,要馬上去校醫院接受治療。如果要留下證據,那麼不要洗澡,不要換衣服,找個朋友、老師、校警或專門的“防止性騷擾辦公室”人員陪同去校醫院。

防止性騷擾辦公室有24小時熱線隨時提供支援。任何時候都可以在校醫院接受心理諮詢,以及檢查是否懷孕或感染性病。以安全為例,大的校車有固定的車站,差不多24小時提供接送,從早上5點到第二天的4點,還可以用手機App查校車的到站情況;小的麵包車通過電話預約,從晚上7點到淩晨3點,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需要停靠,例如從圖書館到宿舍樓門口;還有校警可以提供專人護送。美中不足的是這些接送都只限於校園內部,如果學生去校外參加聚會或者租房居住,那麼就無法使用校車或校警的護送了。

“作為一名教授,一名哈佛前教務長,同時也是一名哈佛學生的家長,我對這所學校懷有特別的感情,這也讓我深感有義務來解決這個違背我們最根本的使命與價值觀的問題。”黑曼在長信的結尾強調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重視與責任感。

面對象牙塔中的陰暗地帶,正視它、瞭解它——這是第一步。此外,高校還應思考,如何盡最大可能消除性騷擾事件發生的條件,如何安撫受害人導致其不再受到精神上的二次傷害,如何讓“元兇”得到應有的懲罰。

共有四人可以處理基於第九條的報告。女生入學比例的上升,性別相關話題的爭議性,以第九條為代表的法律法規都促使高校不能再對性騷擾保持沉默,與之相關的調研也提上了日程。

哈佛與其他26所高校參與的這次問卷調查在2014年秋季就開始醞釀。調查的總發起者是美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以下簡稱 AAU),技術支持方是協力廠商研究公司Westat。這次調查被稱為《AAU針對性騷擾的校園環境調查》。2015年4月到5月,這27所高校的近78萬學生收到了調查邀請。

有5所高校的答題率超過了30%,最高的達到53%,就是哈佛大學。調查發現,接近三分之一的哈佛本科女生遇到過性騷擾。難怪這個調查結果會讓哈佛前教務長黑曼寫信給福斯特校長,難怪福斯特校長會對這個結果深感不安,立即公開了調查結果並採納了黑曼在信裡提出的建議。

調查對性騷擾的定義是“未經同意的性接觸”,涉及的範圍較廣,除了強姦、強姦未遂,還包括未經同意的身體接觸,例如發生在擁擠的舞廳,在男女混合的運動比賽裡等,也包括未經同意的其他接觸,例如跟蹤、反復邀請對方去喝咖啡或吃飯、給對方發黃色笑話或圖片等。

哈佛計畫這麼做

黑曼在長信裡,依據調查結果提出了六點建議:

1.發生在哈佛學生身上的性騷擾讓人難以接受,需要動員全校立即採取行動。

2.需要關注同性戀、雙性戀等特殊群體,因為調查資料表明他們更容易成為性騷擾的對象。

3.需要更加嚴格地限制學生在校園裡喝酒,因為使用酒精是性騷擾常用的手段。

4.需要留意經常發生性騷擾的場所。調查資料表明在哈佛校園裡的性騷擾,75%以上發生在宿舍(通常美國大學生宿舍是單人或雙人間),15%以上發生在兄弟會這樣單一性別的學生組織裡(這些團體在校園裡有自己的地盤,關起門來組織聚會、飲酒,不受校方或警方的監管)。

5.需要鼓勵旁觀者勇敢地站出來,制止性騷擾的發生。如果在聚會或活動裡發現有女生因為喝酒或受到其他脅迫而面臨危險,旁觀者都該及時提醒並伸出援手。在宿舍如果發現可疑的行為或聲音,旁觀者也該查看或及時通知校警。

6.需要讓學生知道在遇到性騷擾後可以向誰求助,並有信心向校方報告。資料表明只有16%的哈佛本科女生非常相信校方會採取行動來處罰騷擾者,這個數字遠低於AAU調查裡私立大學的平均值(25%)。在遇到性騷擾後,只有24%的哈佛學生知道到哪裡可以獲得幫助,而AAU調查裡私立大學的平均值是30%。

根據這些調查結果,哈佛專門推出了一個與性騷擾相關的教育網站,簡稱share,即英語裡“分享”的意思。這個網站從報告、安全、支持、醫療四方面向遇到性騷擾的哈佛學生提供幫助。以醫療為例,網站上詳細地列出了在遇到性騷擾的24小時裡、5天裡以及任何時候可以做的事情。

在24小時裡,如果懷疑被下了迷藥,要馬上去校醫院接受治療。如果要留下證據,那麼不要洗澡,不要換衣服,找個朋友、老師、校警或專門的“防止性騷擾辦公室”人員陪同去校醫院。

防止性騷擾辦公室有24小時熱線隨時提供支援。任何時候都可以在校醫院接受心理諮詢,以及檢查是否懷孕或感染性病。以安全為例,大的校車有固定的車站,差不多24小時提供接送,從早上5點到第二天的4點,還可以用手機App查校車的到站情況;小的麵包車通過電話預約,從晚上7點到淩晨3點,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需要停靠,例如從圖書館到宿舍樓門口;還有校警可以提供專人護送。美中不足的是這些接送都只限於校園內部,如果學生去校外參加聚會或者租房居住,那麼就無法使用校車或校警的護送了。

“作為一名教授,一名哈佛前教務長,同時也是一名哈佛學生的家長,我對這所學校懷有特別的感情,這也讓我深感有義務來解決這個違背我們最根本的使命與價值觀的問題。”黑曼在長信的結尾強調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重視與責任感。

面對象牙塔中的陰暗地帶,正視它、瞭解它——這是第一步。此外,高校還應思考,如何盡最大可能消除性騷擾事件發生的條件,如何安撫受害人導致其不再受到精神上的二次傷害,如何讓“元兇”得到應有的懲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