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部電影不需要有臺詞,電影的每一秒截成圖片都能讓你窒息

青藏高原、川藏線、騎行、無人區……這些是很多文藝青年的裝逼必備詞彙。 我就聽過30多歲的女文青講自己七八年前的探險旅行, 講如何騎行到達拉薩, 如何遇見磕長頭的人, 隻字不提用了什麼條件換得了半路搭車到達終點。

我並不鄙視理想和信仰, 也不鄙視九死一生去探險的人, 甚至還有點佩服。 但鄙視那些自我感動的人。 真正的靈魂觸動、真正的朝聖都是內修於心的, 就像電影《岡仁波齊》, 平平淡淡、無聲無息, 一步一長頭, 不自我感動是它最高級的品質。

(《岡仁波齊》劇照)

旅行探險類紀實散文集《北方的空地》有著不自我感動的高級品質, 原著作者楊柳松走出荒原後說:“事實上, 走出荒原沒有想像的幸福感, 或是什麼成就感, 甚至是一種輕度的抑鬱和迷茫……我們所期望的終點並不存在。 ”

(《北方的空地》作者楊柳松)

電影《七十七天》是從《北方的空地》改編而來, 但這部電影有點自我感動——所有的情節都是在描述這次探險有多麼不容易, 男主有多麼九死一生, 但男主總能在關鍵時刻奇跡般地生還。 為什麼要有這麼一場苦哈哈神經兮兮要死要活的旅行探險?電影並沒有說。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

好在, 這部電影裡邊有太多美得令人窒息的風景, 電影的每一秒鐘, 都像一張張的風景畫。 所以, 我們就當這部電影是在表達“殘酷美學”吧——在最殘酷的大自然中苦苦掙扎, 形成了一張張最美的風景畫。

(男主所穿越的羌塘高原, 是60萬平方公里的無人區)

不管是遠景中景近景, 人物風景山水, 這部電影幾乎每一幀都可以截屏下來做屏保, 如果參加攝影大賽“自然類”, 至少能獲一個最佳人氣獎;與此同時, 許多有過高原旅遊情結的人, 看到這部電影也會歡欣鼓舞,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文青也會指著電影中的某一個路標說自己親吻過)。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主人公在高原騎行)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主人公身後走過一排藏野驢)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男主角走過一個山口)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男主在夕陽下的湖邊搭帳篷)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夜幕中孤獨而寧靜的帳篷)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高原上的土撥鼠)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沙塵暴來臨)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羊卓雍錯)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江一燕飾演雙腿殘疾的姑娘)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遭遇藏野牛)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兩隻狼一直尾隨男主)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狼發起了進攻)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旱獺)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行走在冰湖上,宛若走在天空中)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羌塘無人區最美的星空)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生命最後時刻,男主出現了幻覺)

所以,有人說這部電影不需要臺詞,有這一張張風景就足夠了。沖著這些美景,應該給電影打3星。

電影的另一個優點是:感情戲份處理得足夠克制。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男主與女主在岡仁波齊神山腳下)

男主“楊”跟女主的相遇、結伴同行,乃至於踏上未知兇險旅程時的告別,都簡單而平靜,甚至至始至終都只是個相遇,而沒有愛情。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淡淡的告別)

男主在羌塘高原無人區救了一隻萌萌噠小狼崽,為孤寂、殘酷的旅行增加了一點溫情,但也僅僅只是增加了溫情,並沒有過度渲染。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男主在洪水中救了一隻小狼崽,並與他同行)

沒有在感情戲上用力太多,也許是因為:在那樣艱難的旅行探險中,活著、生存比情啊愛啊要重要得多。

電影結尾其實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楊到底有沒有走出羌塘無人區?電影並沒有正面地、明確地回答。

按照我的理解,他是沒有走出來的。女主角的雙腿康復一樣,“楊”走出了無人區都是一種美好的想像。從這個角度看,電影還算講點邏輯,不違背它“偽紀錄片”的性質。

最後想探討的是:人為什麼要旅行?其實是為了找到少年的感覺。

很多時候,少年時代是人類的“黃金時代”——最美好的時代。少年時代有力氣,有衝動,有愛,沒有世俗和算計。也許,你在少年時代就騎著車去了很遠的地方,回來後告訴你心愛姑娘,你看到了最美的星空——這樣的事情沒有意義,你卻發自內心想做,就有一種攔也攔不住的衝動。這樣的事情,只發生在人的少年時代。

而全人類的少年時代,就是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那時候人類渺小而脆弱地存在於這個星球,與風霜雨雪、虎豹豺狼等等做鬥爭,艱難地活著,為躲在山洞裡的家人狩獵食物。人類作為食物鏈的一環雖然艱難,雖然渺小脆弱,但也簡單而純真,是曼妙大自然的一部分。

(人類的少年時代——集體狩獵)

少年時代的人類雖然很可能九死一生,為生存而苦苦掙扎,但這樣的生存方式是生物本能,發自內心想而壯懷激烈,沒有絲毫自我感動,很高級。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其實就是鼓勵人們永遠保存那份少年本質,不自我感動。

最後再說說幾件跟這部電影有關的,你值得瞭解的事情。

1.女主江一燕是零片酬出演本片。

導演兼男主角趙漢唐回憶,在和江一燕在接洽時,劇組已經沒多少錢了。他說:“如果按正常的標準給你片酬,我們就沒有錢拍電影了。”

江一燕告訴他:“你們把錢用在拍攝上,先不用給我了。”

2.野外求生時,尿液並不能補充水分

因為人在極度缺水狀態時,尿液會變成一種污染物濃度很高的液體,喝了之後會加速人體脫水。

3.雖然是一部導演個性化表達色彩很強的電影,但這部電影票房依然過億。

如果要去欣賞羌塘高原無人區的美景,值得一看。

這部電影騰訊視頻上就可以看。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主人公在高原騎行)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主人公身後走過一排藏野驢)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男主角走過一個山口)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男主在夕陽下的湖邊搭帳篷)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夜幕中孤獨而寧靜的帳篷)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高原上的土撥鼠)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沙塵暴來臨)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羊卓雍錯)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江一燕飾演雙腿殘疾的姑娘)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遭遇藏野牛)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兩隻狼一直尾隨男主)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狼發起了進攻)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旱獺)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行走在冰湖上,宛若走在天空中)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羌塘無人區最美的星空)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生命最後時刻,男主出現了幻覺)

所以,有人說這部電影不需要臺詞,有這一張張風景就足夠了。沖著這些美景,應該給電影打3星。

電影的另一個優點是:感情戲份處理得足夠克制。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男主與女主在岡仁波齊神山腳下)

男主“楊”跟女主的相遇、結伴同行,乃至於踏上未知兇險旅程時的告別,都簡單而平靜,甚至至始至終都只是個相遇,而沒有愛情。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淡淡的告別)

男主在羌塘高原無人區救了一隻萌萌噠小狼崽,為孤寂、殘酷的旅行增加了一點溫情,但也僅僅只是增加了溫情,並沒有過度渲染。

(電影《七十七天》劇照,男主在洪水中救了一隻小狼崽,並與他同行)

沒有在感情戲上用力太多,也許是因為:在那樣艱難的旅行探險中,活著、生存比情啊愛啊要重要得多。

電影結尾其實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楊到底有沒有走出羌塘無人區?電影並沒有正面地、明確地回答。

按照我的理解,他是沒有走出來的。女主角的雙腿康復一樣,“楊”走出了無人區都是一種美好的想像。從這個角度看,電影還算講點邏輯,不違背它“偽紀錄片”的性質。

最後想探討的是:人為什麼要旅行?其實是為了找到少年的感覺。

很多時候,少年時代是人類的“黃金時代”——最美好的時代。少年時代有力氣,有衝動,有愛,沒有世俗和算計。也許,你在少年時代就騎著車去了很遠的地方,回來後告訴你心愛姑娘,你看到了最美的星空——這樣的事情沒有意義,你卻發自內心想做,就有一種攔也攔不住的衝動。這樣的事情,只發生在人的少年時代。

而全人類的少年時代,就是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那時候人類渺小而脆弱地存在於這個星球,與風霜雨雪、虎豹豺狼等等做鬥爭,艱難地活著,為躲在山洞裡的家人狩獵食物。人類作為食物鏈的一環雖然艱難,雖然渺小脆弱,但也簡單而純真,是曼妙大自然的一部分。

(人類的少年時代——集體狩獵)

少年時代的人類雖然很可能九死一生,為生存而苦苦掙扎,但這樣的生存方式是生物本能,發自內心想而壯懷激烈,沒有絲毫自我感動,很高級。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其實就是鼓勵人們永遠保存那份少年本質,不自我感動。

最後再說說幾件跟這部電影有關的,你值得瞭解的事情。

1.女主江一燕是零片酬出演本片。

導演兼男主角趙漢唐回憶,在和江一燕在接洽時,劇組已經沒多少錢了。他說:“如果按正常的標準給你片酬,我們就沒有錢拍電影了。”

江一燕告訴他:“你們把錢用在拍攝上,先不用給我了。”

2.野外求生時,尿液並不能補充水分

因為人在極度缺水狀態時,尿液會變成一種污染物濃度很高的液體,喝了之後會加速人體脫水。

3.雖然是一部導演個性化表達色彩很強的電影,但這部電影票房依然過億。

如果要去欣賞羌塘高原無人區的美景,值得一看。

這部電影騰訊視頻上就可以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