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這些工業老廠房,都納入最新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了

高高的煙囪、斑駁的磚牆、空曠的操場...…

對於不少老成都人來說

工業老廠房是他們無法忘懷的時代記憶

如今, 它們已經成為被保護的歷史文物了

圖為白藥廠舊址

成都市第九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近日正式公佈

共有15處歷史建築入選

工業遺產首次納入保護名

在這批名錄中最大的亮點

就是首次將工業遺產納入保護

原成都機車車輛廠燈光球場

空軍制氧廠舊址

白藥廠舊址

四川機器局碉樓

成為了首批入選的4處工業遺產

這些成都的工業老廠, 你都去過嗎?

快跟隨小編的腳步

在迷離繁華的都市中探尋他們的身影吧

地址:成華區二仙橋街道市民活動中心內

有沒有想起那些夏日的夜晚, 吃著冰棒在燈光球場看大人打籃球的日子?燈光球場修建於1979年, 是成都機車車輛廠職工活動場所。 球場的地下室還有人防工程, 1987年之前一直是地下遊樂場地。 在這片老球場上, 似乎還能捕捉到幾十年前成都產業工人的生活印記。 它見證了成都乃至新中國工業發展的進程, 是工業文明的重要遺存, 同時也是成都近代工業建築藝術發展與審美傾向的歷史標本。

地址:武侯區成雙大道北段509號

這是成都罕見的“空戰”歷史遺存之一。空軍制氧廠舊址由美國人組織設計,在建築上融合了中西方元素,最早建於20世紀40年代,民國時期曾作為國民黨的空軍制氧廠,為臨近的太平寺機場提供服務。今天,這片老舊的廠房仍還作為成都晨源氣體有限公司廠房在從事生產活動,這意味著空軍制氧廠見證了從抗日戰爭到新中國建立和發展的整個歷史進程,記錄了成都乃至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歷史,具有不可複製的歷史文化價值。

地址:錦江區三官堂街31號附1號

灰色的外牆,有的磚頭已經開始龜裂,混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很不起眼,可它卻是成都現存的修建時間最早的近代建築。四川機器局碉樓是清光緒年間(1877年)修建,是四川當時專門研製槍炮的地方,也是四川近代第一座機器製造工廠。史料記載,修建碉堡的磚和水泥都是當年從德國運來,防護能力特別強。成都曾經有4座碉樓,隨著城市飛速建設,三官堂的碉樓是成都市區內唯一的老碉樓。它不但是洋務運動在成都遺存的紀念碑,也是近代本土化工業的見證。

地址:武侯區高攀路26號

白藥廠建於1906年,是清政府在四川最早設立的軍工廠,當時是專門為四川機器局提供火藥而建的,為了保密而取名白藥廠,這也是成都最早製造火藥的工廠。場內有辦公樓、工廠、倉庫等建築數十幢。建築由德國建築師設計,融合了中西方建築元素。辦公樓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融入了很多西式元素,如裝飾浮雕、歐式尖頂等。現在,這裡已經被改造成了非常流行的LOFT風格,變成了成都的文藝孵化園,是文青必來“打卡”的幾個場所之一。

除了首次入選的4處工業遺址

這批名錄中其他的成都老建築

個個都有顏值,有特色,有故事

地址:龍泉驛區柏合鎮二河村3組

這是成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建築,距今已有248年的歷史了。它的主人是移民成都的第一戶客家人——鐘氏家族。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鐘家大瓦房始建,此後幾經擴建,形成了龐大壯觀的瓦房建築群。如今,還能從保存下來的祠堂和屋頂的青瓦中依稀窺見昔日家族的興旺和輝煌。

地址:郫都區古城鎮蜀漢中街36號

圖據©巴山稻草人

古井院修建于清同治年間,是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川西民居風格木結構建築。一踏進這院子,綠樹遮掩、環境清幽,望著老建築上精美的雕刻,好似夢回百年之前。稱它為古井院,是因為前院天井中部有一口銀盤古井,井口約有0.6米,井深5.1米。院內乾淨整潔,所有物品保護得完好無損,現在還有人居住。

地址:新津縣花橋鎮解放街144號

1863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部三萬餘人,在大渡河與清軍作戰失敗被俘,隨即經新津押往成都,夜宿花橋場高升客棧。石達開下榻的種種細節已不為外人所知,但是100多年來,石達開夜宿高升客棧的往事一直為當地人所津津樂道。這座古老的客棧如今已被主人一分為二,前面當作商鋪售賣百貨,後面房屋自家居住。高升客棧,在見證了花橋蠶市繁華的同時,也帶給了現代人太多的遐想。

地址:都江堰市灌口街道辦離堆公園大門北側

圖據©光影相隨

南橋是南街和復興街之間的一座廊式古橋,原稱“普濟橋”,建於清光緒年間。橋樑結構考究,雄偉壯觀,內有各種彩繪、雕樑畫棟,令人賞心悅目。除此外,南橋上的小吃恐怕是其魅力所在,橋邊河畔是條熱鬧的美食街,有各種小攤飯館及化妝成卡通人物的藝人表演。入暮後的南橋燈光旖旎,是拍夜景的好去處。白天遊完都江堰,晚上到此小坐,吹著江風,愜意無比。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

從2013年公佈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開始

成都已為上百處承載城市文化的老建築

設立了保護標誌,實施了掛牌保護

並積極探索保存利用古老建築的新模式

本文部分內容源自成都全搜索、華西都市報、百度百科

這是成都罕見的“空戰”歷史遺存之一。空軍制氧廠舊址由美國人組織設計,在建築上融合了中西方元素,最早建於20世紀40年代,民國時期曾作為國民黨的空軍制氧廠,為臨近的太平寺機場提供服務。今天,這片老舊的廠房仍還作為成都晨源氣體有限公司廠房在從事生產活動,這意味著空軍制氧廠見證了從抗日戰爭到新中國建立和發展的整個歷史進程,記錄了成都乃至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歷史,具有不可複製的歷史文化價值。

地址:錦江區三官堂街31號附1號

灰色的外牆,有的磚頭已經開始龜裂,混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很不起眼,可它卻是成都現存的修建時間最早的近代建築。四川機器局碉樓是清光緒年間(1877年)修建,是四川當時專門研製槍炮的地方,也是四川近代第一座機器製造工廠。史料記載,修建碉堡的磚和水泥都是當年從德國運來,防護能力特別強。成都曾經有4座碉樓,隨著城市飛速建設,三官堂的碉樓是成都市區內唯一的老碉樓。它不但是洋務運動在成都遺存的紀念碑,也是近代本土化工業的見證。

地址:武侯區高攀路26號

白藥廠建於1906年,是清政府在四川最早設立的軍工廠,當時是專門為四川機器局提供火藥而建的,為了保密而取名白藥廠,這也是成都最早製造火藥的工廠。場內有辦公樓、工廠、倉庫等建築數十幢。建築由德國建築師設計,融合了中西方建築元素。辦公樓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融入了很多西式元素,如裝飾浮雕、歐式尖頂等。現在,這裡已經被改造成了非常流行的LOFT風格,變成了成都的文藝孵化園,是文青必來“打卡”的幾個場所之一。

除了首次入選的4處工業遺址

這批名錄中其他的成都老建築

個個都有顏值,有特色,有故事

地址:龍泉驛區柏合鎮二河村3組

這是成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建築,距今已有248年的歷史了。它的主人是移民成都的第一戶客家人——鐘氏家族。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鐘家大瓦房始建,此後幾經擴建,形成了龐大壯觀的瓦房建築群。如今,還能從保存下來的祠堂和屋頂的青瓦中依稀窺見昔日家族的興旺和輝煌。

地址:郫都區古城鎮蜀漢中街36號

圖據©巴山稻草人

古井院修建于清同治年間,是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川西民居風格木結構建築。一踏進這院子,綠樹遮掩、環境清幽,望著老建築上精美的雕刻,好似夢回百年之前。稱它為古井院,是因為前院天井中部有一口銀盤古井,井口約有0.6米,井深5.1米。院內乾淨整潔,所有物品保護得完好無損,現在還有人居住。

地址:新津縣花橋鎮解放街144號

1863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部三萬餘人,在大渡河與清軍作戰失敗被俘,隨即經新津押往成都,夜宿花橋場高升客棧。石達開下榻的種種細節已不為外人所知,但是100多年來,石達開夜宿高升客棧的往事一直為當地人所津津樂道。這座古老的客棧如今已被主人一分為二,前面當作商鋪售賣百貨,後面房屋自家居住。高升客棧,在見證了花橋蠶市繁華的同時,也帶給了現代人太多的遐想。

地址:都江堰市灌口街道辦離堆公園大門北側

圖據©光影相隨

南橋是南街和復興街之間的一座廊式古橋,原稱“普濟橋”,建於清光緒年間。橋樑結構考究,雄偉壯觀,內有各種彩繪、雕樑畫棟,令人賞心悅目。除此外,南橋上的小吃恐怕是其魅力所在,橋邊河畔是條熱鬧的美食街,有各種小攤飯館及化妝成卡通人物的藝人表演。入暮後的南橋燈光旖旎,是拍夜景的好去處。白天遊完都江堰,晚上到此小坐,吹著江風,愜意無比。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

從2013年公佈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開始

成都已為上百處承載城市文化的老建築

設立了保護標誌,實施了掛牌保護

並積極探索保存利用古老建築的新模式

本文部分內容源自成都全搜索、華西都市報、百度百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