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六位球星出人意料的生涯絕響

愛琴海畔的絕唱中, 縈繞著米奇-奎因的紛紛擾擾;

北約克郡的寒風下, 佇立著蘇格拉底的戰慄身軀;

阿賈克斯的故事裡, 訴說著克魯伊夫的愛恨情仇;

還有喬治-貝斯特, 等等……

從左上起順時針:

紐卡舊將米奇-奎因最終亦是身披黑白條紋戰袍, 在希臘退役;

約翰-克魯伊夫一身紅白, 閃耀費耶諾德;

克拉倫斯-西多夫終老巴西;

喬治-貝斯特暮年遠征澳洲;

蘇格拉底亮相約克郡的業餘聯賽。

1) 米奇-奎因(PAOK足球俱樂部, 1995-96)

人們不曾想過, 像米奇-奎因這樣的老派前鋒會選擇遠走他鄉。 他是個粗壯的利物浦人, 綽號“相撲手”, 因為他常搖晃著小肚子, 毫不掩飾他對餡餅和啤酒的喜愛。 那麼他怎麼會在33歲時, 在希臘北部的PAOK塞薩洛尼基俱樂部退役呢?“我在希臘踢一個賽季, 就能掙以前所有薪水的兩倍。 ”啊, 原來如此。 作為一個高產的射手, 他和考文垂隊解約後仍想踢球,

也有數家英格蘭俱樂部拋出了橄欖枝;但他最終加入了希臘超級聯賽, 這在當時可是件盛事。 俱樂部為他接機, 給他獻花, 他興奮地走下飛機, 迎接數百名球迷的山呼萬歲, 一切完美如斯。

然而那賽季開始沒幾個月, 時任荷蘭籍主教練阿裡-漢就離職去了費耶諾德, PAOK隊的狀態也急轉直下。 在1995年10月至次年2月間, 球隊接連炒掉了三位教練。 “俱樂部主席被口誅筆伐, 以至於開車出門都得帶槍防身。 ”奎因解釋道。 不過, 他對傳控足球的害怕, 絲毫不亞于對持槍主席的害怕。 “(傳控足球)簡直可怕。 光是過半場, 就要傳70腳球……你要是覓得良機, 然後射失了, 媒體就會把你黑成狗。 ”奎因在2月離隊, 並在媒體上批評球隊運營混亂, 除非上場比賽吸引了大批觀眾,

否則很多球員都拿不到工資。 他的得分效率依舊很高, 在15場比賽裡打進了7球。 從此他就掛靴了。

2) 約翰-克魯伊夫(費耶諾德俱樂部, 1983-84)

離開巴賽隆納之後, 克魯伊夫在美國各隊輾轉三年, 意興闌珊, 又回到了阿賈克斯, 想為職業生涯畫上完滿的句號。 哪怕年已三十有五, 克魯伊夫仍然才華橫溢, 他用華麗的左腳策動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帶領兒時的母隊所向披靡, 拿下1983年的荷甲和荷蘭杯雙冠王。 然而季末, 他竟沒有得到俱樂部的續約合同, 不難想像, 這對他是多大的打擊。 他熱血沸騰, 以身犯險, 越過了足球世界中最兇惡的鴻溝, 與費耶諾德簽約。

克魯伊夫的費耶諾德2-8輸給了阿賈克斯, 但奪得了雙冠王

克魯伊夫披上費耶諾德的戰袍, 這種違和感讓媒體們目瞪口呆, 也讓死敵球迷間舉止失措。 克魯伊夫的新隊友們一開始都有所提防, 或許是仍然不確定他此舉的動機;但隨後他們就建立起了默契, 贏下了前6場比賽中的5場, 接著去到客場挑戰阿賈克斯。 然而在國家德比中,

費耶諾德被8-2血冼, 看臺上亦爆發激烈衝突。 難道轉會後的克魯伊夫將就此面臨萬丈深淵嗎?

完全不會。 年輕的新星路德-古利特冉冉升起, 和克魯伊夫並肩, 率隊連續15場不敗, 並贏下了其中12場。 賽季接近尾聲時, 阿賈克斯隊來訪費耶諾德, 克魯伊夫不會再次留情了。 彼時他在球隊的戰術討論裡已有一席之地, 費耶諾德的邊衛踢法很先進, 這使得他們的陣型難以捉摸。 這次, 阿賈克斯拿他們沒辦法了, 費耶諾德在15分鐘內就憑藉古利特和克魯伊夫的進球2-0領先。 最終他們以4-1獲勝, 朝冠軍又邁進了一步。 我們絕不能低估這場勝利給克魯伊夫帶來的滿足感。 同年費耶諾德還捧得荷蘭杯, 克魯伊夫親手奪回了他一年前為阿賈克斯得到的兩座獎盃, 把它們放在了費耶諾德的陳列櫃中。它們昂然矗立,流光溢彩,訴說著克魯伊夫正面懟回阿賈克斯的事蹟。幹得漂亮!現在他終於可以退役了。

3) 特裡-麥克德莫特(科克城俱樂部和希臘人競技俱樂部,1985-87)

作為5次聯賽冠軍和3次歐洲冠軍杯得主,34歲的麥克德莫特接到了前紐卡隊友托米-凱西迪的電話,問他願不願意來賽普勒斯,為凱西迪執教的希臘人競技踢球。那時麥克德莫特每週末都飛一次科克城,和人結伴出去喝一晚上的酒,第二天早上現身科克城主場(Turners Cross),並領走一個裝有薪水的牛皮紙信封。對他來說,就這麼結束自己輝煌的職業生涯,未免顯得不夠光彩,也不夠健康。另外,他和隊友也不在一個點兒上。“我們之間差距太大了,”他說,“我和過去在利物浦一樣跑位,但和隊友卻聯繫不上,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會傳球找我。”

青絲唯漫捲,玉面若君顏。麥克德莫特並不喜歡炎熱的氣候,但還是決定一闖賽普勒斯。他是想來幫老夥計一把,而凱西迪相信有他在中場梳理,可以啟動前熱刺和萊頓東方的前鋒伊恩-莫爾斯(Ian Moores)——他在此前一個賽季剛剛加盟希臘人競技。麥克德莫特一開始發揮得並不順利。“特裡的踢球特點就是跑動,”凱西迪說,“可是烈日炎炎,四月不息,他完全跑不動。後來有一天給我打電話,激動地說:‘下雨啦!’就這樣,最終他帶領球隊問鼎聯賽。”他們同時也贏得了杯賽冠軍,這是俱樂部歷史上第一次榮膺雙冠王。儘管麥克德莫特十分討厭這裡的氣候,但他還是多呆了一個賽季。光彩奪目亦好,不見經傳也罷,他就這樣走完了職業生涯,於1987年謝幕。

4) 克拉倫斯-西多夫(博塔弗戈俱樂部,2012-14)

西多夫是唯一一位在三家不同的俱樂部都奪得歐冠的球員,而博塔弗戈只是裡約四巨頭裡名氣最小的球隊,因此,西多夫的加盟對博塔弗戈來說可是件大手筆。在這之前,36歲的他被阿萊格裡排除出了米蘭的主力陣容,因為囧叔希望打造一支更年輕的球隊。儘管有些荒唐,但阿奎拉尼和大博阿滕這些中場球員往往更受青睞。西多夫離開聖西羅時,並不缺少來自歐洲的追求者,但他為何選擇了博塔弗戈呢?一部分是因為,他對巴西國家隊崇拜頗深。“當年我和父親一起看1986年世界盃,當巴西隊輸給法國隊後,他還會帶我出去,安撫我的心情,”西多夫解釋道,“我怒極而泣,因為這是濟科最後一屆世界盃了。對當時的我來說,他就是足球的一切啊。”

西多夫代表博塔弗戈對陣弗拉門戈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西多夫的家庭傳承。他出生於蘇利南,那裡與巴西的北部接壤,最終回歸南美無可厚非。他也想在生涯暮年自由地踢球,他做到了。你很少能看到一名37歲的老將在比賽中如此頻繁地前插,但在阿維蘭熱球場一年半的時光裡,西多夫邁動強壯的雙腿,越過歲月的痕跡,一次次地衝刺到禁區前沿。他打進了24球,他的運動能力也遠遠超過了絕大部分同齡球員,證明他仍可以滿場飛奔,追逐皮球。他為年輕的隊友們注入了爭勝的熱血,鼓舞他們贏下了裡約杯[1],並在巴甲聯賽中名列第四,入圍南美解放者杯。讓他的生涯絕唱更為浪漫的是,他在生涯最後一場比賽——3-0擊敗克里西烏馬一役中打進了第三球。“我心如止水,安然退役。巴西敞開胸懷迎接我,我永難忘懷。”賽後西多夫還是難掩淚水。他的影響力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他不在的第二年,博塔弗戈便降級了。

5) 喬治-貝斯特(布里斯班雄獅[2]、奧斯本公園加萊布俱樂部[3],1983;托伯莫爾聯俱樂部,1984)

“儘管已經37歲了,但我的身體狀態依然很棒,”1983年,初抵澳大利亞的喬治-貝斯特如是說道,“當然,我的速度肯定比不過10年前了,但技術上可是與日俱增啊。”從世界上最有天賦的球員之一,淪為一個三十大幾的酒鬼,天天企盼能掙錢還上貸款,貝斯特的墮落令人心痛歎惋。據報導,他在國家足球聯賽(澳超前身)踢三周球,就能掙25000英鎊。布里斯班隊本希望借此吸引觀眾,積累人氣,可惜事與願違。只有3500名球迷來到主場佩里公園球場,觀看了布里斯班2-1戰勝悉尼奧林匹克隊的比賽,也即貝斯特的首秀。據昆士蘭的《郵政快報》報導,比賽十分慘烈,貝斯特的一根手指脫臼,只能“前後調度,罰罰角球”,還要“避免中場的身體對抗,自己尋找空當,埋伏在左邊鋒的位置”等等。但不管怎樣,贏球了就行。

接下來三場比賽,貝斯特意興索然,最終布里斯班0-3負於聖喬治隊,1-1戰平馬可尼隊,又被阿德萊德隊4-0掀翻。“貝斯特跑動和拼搶都不積極,這成為了球隊的掣肘。”《郵政快報》這樣報導。不過他在澳洲之旅中還是收穫了進球,那是在他去到一家名為“奧斯本公園加萊布”的業餘俱樂部,這家俱樂部是由克羅埃西亞移民組建,相當有錢。貝斯特的最後一場正式比賽是在托伯莫爾聯隊,這是他效力過的唯一一家北愛爾蘭球隊,離家很近。4000名球迷湧入了威廉堡公園球場(球隊主場),一睹從洛杉磯飛來的貝斯特。那場比賽,他們0-7輸給了巴利米納聯隊。“他(貝斯特)同意踢這場比賽,也完成了他的任務,這吸引了數千名觀眾。”托伯莫爾聯現任主席雷蒙德-比蒂如是說。事實上,貝斯特就像是足球世界裡一隻上了年紀的外來物種,人們去動物園觀賞他,期待他最後一次登臺獻藝。他們滿懷希望而來,也知道很可能將失望而去,只能在茶餘飯後,追憶貝斯特那優雅的身影。

6) 蘇格拉底(加福斯鎮俱樂部,2004)

“加福斯鎮隊請求換人,換下2號馬特-希金博特姆,換上6號蘇格拉底。”這讓人難以相信,在競技比賽裡,這位50歲的老煙槍,也是前世界盃球星,會在惠特利公園球場披掛上陣,在深秋夜晚的凜冽寒風中踢了13分鐘的中場。“我聽說現在聖保羅有28度!”人群嚷道。儘管早在15年前就已退役,但在踏上草皮的一刻,他仿佛又找回了當年的自己。

蘇格拉底沐浴在北約克郡的刺骨寒風中

加福斯鎮與塔德卡斯特[4]的比分來到了2-2,這時主隊漸占上風。蘇格拉底來到禁區邊緣,腳尖輕點,接著射出一腳電梯球,被客隊門將撲住。“把球傳給蘇格拉底!把球傳給蘇格拉底!”據《約克郡郵報》報導,幾位元老球迷在場邊不斷叫喊。蘇格拉底大概很慶倖隊友沒這麼做。“我一上場就感到頭部一陣劇痛,”賽後他說,“不幸的是,天氣太冷了,我感覺從來沒在這種環境中踢過球。”他之所以會在北部東郡制足球聯賽中短暫亮相,是因為俱樂部老闆兼主席,同時也是索卡托巴西流派足校[5]的創辦者,西蒙-柯利弗德,在推廣自己的足校時見了他一面,並發出了邀請。“我決定下場比賽不讓他出場了,因為他熱身時從更衣室裡搞了兩瓶百威和三根香煙,享用了起來。”在2011年參加蘇格拉底的追悼會時,柯利弗德如是回憶。

更多精彩足球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眾體育”

把它們放在了費耶諾德的陳列櫃中。它們昂然矗立,流光溢彩,訴說著克魯伊夫正面懟回阿賈克斯的事蹟。幹得漂亮!現在他終於可以退役了。

3) 特裡-麥克德莫特(科克城俱樂部和希臘人競技俱樂部,1985-87)

作為5次聯賽冠軍和3次歐洲冠軍杯得主,34歲的麥克德莫特接到了前紐卡隊友托米-凱西迪的電話,問他願不願意來賽普勒斯,為凱西迪執教的希臘人競技踢球。那時麥克德莫特每週末都飛一次科克城,和人結伴出去喝一晚上的酒,第二天早上現身科克城主場(Turners Cross),並領走一個裝有薪水的牛皮紙信封。對他來說,就這麼結束自己輝煌的職業生涯,未免顯得不夠光彩,也不夠健康。另外,他和隊友也不在一個點兒上。“我們之間差距太大了,”他說,“我和過去在利物浦一樣跑位,但和隊友卻聯繫不上,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會傳球找我。”

青絲唯漫捲,玉面若君顏。麥克德莫特並不喜歡炎熱的氣候,但還是決定一闖賽普勒斯。他是想來幫老夥計一把,而凱西迪相信有他在中場梳理,可以啟動前熱刺和萊頓東方的前鋒伊恩-莫爾斯(Ian Moores)——他在此前一個賽季剛剛加盟希臘人競技。麥克德莫特一開始發揮得並不順利。“特裡的踢球特點就是跑動,”凱西迪說,“可是烈日炎炎,四月不息,他完全跑不動。後來有一天給我打電話,激動地說:‘下雨啦!’就這樣,最終他帶領球隊問鼎聯賽。”他們同時也贏得了杯賽冠軍,這是俱樂部歷史上第一次榮膺雙冠王。儘管麥克德莫特十分討厭這裡的氣候,但他還是多呆了一個賽季。光彩奪目亦好,不見經傳也罷,他就這樣走完了職業生涯,於1987年謝幕。

4) 克拉倫斯-西多夫(博塔弗戈俱樂部,2012-14)

西多夫是唯一一位在三家不同的俱樂部都奪得歐冠的球員,而博塔弗戈只是裡約四巨頭裡名氣最小的球隊,因此,西多夫的加盟對博塔弗戈來說可是件大手筆。在這之前,36歲的他被阿萊格裡排除出了米蘭的主力陣容,因為囧叔希望打造一支更年輕的球隊。儘管有些荒唐,但阿奎拉尼和大博阿滕這些中場球員往往更受青睞。西多夫離開聖西羅時,並不缺少來自歐洲的追求者,但他為何選擇了博塔弗戈呢?一部分是因為,他對巴西國家隊崇拜頗深。“當年我和父親一起看1986年世界盃,當巴西隊輸給法國隊後,他還會帶我出去,安撫我的心情,”西多夫解釋道,“我怒極而泣,因為這是濟科最後一屆世界盃了。對當時的我來說,他就是足球的一切啊。”

西多夫代表博塔弗戈對陣弗拉門戈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西多夫的家庭傳承。他出生於蘇利南,那裡與巴西的北部接壤,最終回歸南美無可厚非。他也想在生涯暮年自由地踢球,他做到了。你很少能看到一名37歲的老將在比賽中如此頻繁地前插,但在阿維蘭熱球場一年半的時光裡,西多夫邁動強壯的雙腿,越過歲月的痕跡,一次次地衝刺到禁區前沿。他打進了24球,他的運動能力也遠遠超過了絕大部分同齡球員,證明他仍可以滿場飛奔,追逐皮球。他為年輕的隊友們注入了爭勝的熱血,鼓舞他們贏下了裡約杯[1],並在巴甲聯賽中名列第四,入圍南美解放者杯。讓他的生涯絕唱更為浪漫的是,他在生涯最後一場比賽——3-0擊敗克里西烏馬一役中打進了第三球。“我心如止水,安然退役。巴西敞開胸懷迎接我,我永難忘懷。”賽後西多夫還是難掩淚水。他的影響力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他不在的第二年,博塔弗戈便降級了。

5) 喬治-貝斯特(布里斯班雄獅[2]、奧斯本公園加萊布俱樂部[3],1983;托伯莫爾聯俱樂部,1984)

“儘管已經37歲了,但我的身體狀態依然很棒,”1983年,初抵澳大利亞的喬治-貝斯特如是說道,“當然,我的速度肯定比不過10年前了,但技術上可是與日俱增啊。”從世界上最有天賦的球員之一,淪為一個三十大幾的酒鬼,天天企盼能掙錢還上貸款,貝斯特的墮落令人心痛歎惋。據報導,他在國家足球聯賽(澳超前身)踢三周球,就能掙25000英鎊。布里斯班隊本希望借此吸引觀眾,積累人氣,可惜事與願違。只有3500名球迷來到主場佩里公園球場,觀看了布里斯班2-1戰勝悉尼奧林匹克隊的比賽,也即貝斯特的首秀。據昆士蘭的《郵政快報》報導,比賽十分慘烈,貝斯特的一根手指脫臼,只能“前後調度,罰罰角球”,還要“避免中場的身體對抗,自己尋找空當,埋伏在左邊鋒的位置”等等。但不管怎樣,贏球了就行。

接下來三場比賽,貝斯特意興索然,最終布里斯班0-3負於聖喬治隊,1-1戰平馬可尼隊,又被阿德萊德隊4-0掀翻。“貝斯特跑動和拼搶都不積極,這成為了球隊的掣肘。”《郵政快報》這樣報導。不過他在澳洲之旅中還是收穫了進球,那是在他去到一家名為“奧斯本公園加萊布”的業餘俱樂部,這家俱樂部是由克羅埃西亞移民組建,相當有錢。貝斯特的最後一場正式比賽是在托伯莫爾聯隊,這是他效力過的唯一一家北愛爾蘭球隊,離家很近。4000名球迷湧入了威廉堡公園球場(球隊主場),一睹從洛杉磯飛來的貝斯特。那場比賽,他們0-7輸給了巴利米納聯隊。“他(貝斯特)同意踢這場比賽,也完成了他的任務,這吸引了數千名觀眾。”托伯莫爾聯現任主席雷蒙德-比蒂如是說。事實上,貝斯特就像是足球世界裡一隻上了年紀的外來物種,人們去動物園觀賞他,期待他最後一次登臺獻藝。他們滿懷希望而來,也知道很可能將失望而去,只能在茶餘飯後,追憶貝斯特那優雅的身影。

6) 蘇格拉底(加福斯鎮俱樂部,2004)

“加福斯鎮隊請求換人,換下2號馬特-希金博特姆,換上6號蘇格拉底。”這讓人難以相信,在競技比賽裡,這位50歲的老煙槍,也是前世界盃球星,會在惠特利公園球場披掛上陣,在深秋夜晚的凜冽寒風中踢了13分鐘的中場。“我聽說現在聖保羅有28度!”人群嚷道。儘管早在15年前就已退役,但在踏上草皮的一刻,他仿佛又找回了當年的自己。

蘇格拉底沐浴在北約克郡的刺骨寒風中

加福斯鎮與塔德卡斯特[4]的比分來到了2-2,這時主隊漸占上風。蘇格拉底來到禁區邊緣,腳尖輕點,接著射出一腳電梯球,被客隊門將撲住。“把球傳給蘇格拉底!把球傳給蘇格拉底!”據《約克郡郵報》報導,幾位元老球迷在場邊不斷叫喊。蘇格拉底大概很慶倖隊友沒這麼做。“我一上場就感到頭部一陣劇痛,”賽後他說,“不幸的是,天氣太冷了,我感覺從來沒在這種環境中踢過球。”他之所以會在北部東郡制足球聯賽中短暫亮相,是因為俱樂部老闆兼主席,同時也是索卡托巴西流派足校[5]的創辦者,西蒙-柯利弗德,在推廣自己的足校時見了他一面,並發出了邀請。“我決定下場比賽不讓他出場了,因為他熱身時從更衣室裡搞了兩瓶百威和三根香煙,享用了起來。”在2011年參加蘇格拉底的追悼會時,柯利弗德如是回憶。

更多精彩足球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眾體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