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啥時才能擠進世界軍事大國行列?俄羅斯給出非常中肯的回答!

所有人都知道, 最近幾年中國在高科技上投入的東西越來越多, 也達到了不錯的效果。 比如說正在投入使用的殲20, 它在技術水準上完全可以和美軍的飛機進行比較。 殲-20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中國第四代戰鬥機, 於1997年美國第五代戰鬥機F22猛禽首飛的同年正式立項, 經過工程技術人員的奮發努力和國家的大力支持, 首架技術工程驗證機於2009年製造成功, 並於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黃田壩軍用機場實現首飛。 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佈局。 頭部、機身呈菱形,

垂直尾翼向外傾斜, 起落架艙門為鋸齒邊設計, 機身以高亮銀灰色塗裝。 側彈艙採用創新結構, 可將導彈發射掛架預先封閉於外側, 同時配備專為殲-20量身定做的PL-15和PL-21導彈。

單就飛機的性能來看的話, 兩種飛機可以持平, 但是在運用上, 中國遠不及美國,

那麼中國什麼時候才能和美國一樣呢?首先中國海軍的裝備不足。 雖然看似海軍的各種船隻啊艦隊什麼的增加的很快, 但是都是一些數量上的事, 品質並沒有上去, 因為它很多的技術問題得不到解決。 就比如說發動機的事, 任何的機械類產品, 好不好全靠發動機, 到這卻是中國的短處。 以美軍F-22A隱身戰機所採用的F-119渦扇發動機為例, 它的6級壓氣機、2級渦輪全部採用帶空心單晶葉片的整體葉盤, 3級風扇則全部採用寬弦葉片, 所以它的推重比達到10, 在迎風面積較小的情況下, 最大加力推力超過15噸。

所以, 美軍F-22A隱身戰機能以1.7倍音速進行超音速巡航;而中俄的四代機殲20、T-50只能暫時採用第三代渦扇發動機, 要等待第四代發動機研製成功, 飛機才能真正完成研製。 中國軍事工業以蘇聯技術援助起家, 擅長逆向仿製, 在過去解決了多個領域的"有無"問題, 甚至有輕武器專家以"山寨之王"自居。 對於很多一般裝備, 逆向仿製即便"不知其所以然", 也至少做到"知其然"。 還有中國軍隊的作戰經驗太少了,

雖然在演習中用的彈藥基本上都是實彈, 只是子彈和炮彈都有好幾種類型。 在對於真人之間進行的演習中, 大多用空包彈, 這樣不會對人員造成傷害。 而對於某個固定目標或軍事設施進行演習時, 一般都會用實彈。 因為在目標區沒有人員進行操作, 不會有太大的危險。

當進行各軍兵種聯合演習的時候, 都會使用高技術裝備事先作好計算, 搞好時間差, 防止在演習過程中造成誤傷。 雖然他們也經常進行演習, 但是演習不是實戰, 所有的武器都不會是用真的, 所有的武器都得不到檢驗。 事實是他們並沒有讓這些武器發揮出它們真正的威力來。 綜合考慮美俄發動機在型號研製和技術實力方面的因素, 兩國在航空發動機研製領域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美國可以插手別的國家的內務, 然後在實戰中檢驗自己的武器, 但是中國做不到。 所以中國想要成為軍事大國, 還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