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安陽城建檔案丨安民館長帶您領略安陽城波瀾壯闊的城市發展歷程

市城建檔案館館長 安民

開欄的話

城市建設檔案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圖文留存, 是城市發展變遷和城市建設成就的真實記錄。 洹水安陽名不虛, 三千年前是帝都, 古都安陽有著3300多年的建城史, 承載著先民的夢想, 文明的光焰綿延不息, 發展不輟, 不斷從輝煌走向輝煌。 在我市大力推進城市建設提質發展的新時代, 讓歷史告訴未來, 樹立文化自信、復興名城古都, 方能引領城市發展。 為此, 《安陽晚報·家園週刊》聯合安陽市城建檔案館推出《安陽城建檔案》欄目, 特邀我市文史研究者、安陽市城建檔案館館長安民帶您一同領略安陽城波瀾壯闊的城市發展歷程。

世界文化遺產——殷墟(資料圖)

■3300多年輝煌顯赫建城史

在2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 洹河上游就有原始人類聚居, 被定名為“小南海文化”。 西元前1300年, 商代第20位國王盤庚遷殷, 在安陽傳位八代十二王曆254年。

商王朝由此步入鼎盛時期。 殷商時期, 安陽成為有著廣袤疆域和長期定居的商代晚期的都城。 燦爛的殷商文明以甲骨文、青銅器、都市營造、周易文化著稱於世, 躋身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記憶名錄。

殷商都城依託洹河而建, 面積約36平方公里, 形成了以宮殿宗廟區為中心的環形、分層、放射狀分佈的總體規劃佈局, 規模宏大。 瀕河而建的殷都宮殿建築以土木為主要建築材料, 開創了庭院式宮殿建築的先河, 對中國歷代宮殿宗廟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以宗族為單位的居民, 成片分佈, 並鋪設了陶制排水管道。 其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生活方式, 一直延續至今。 殷墟王陵區也是中國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

代表了中國古代早期王陵建築的最高規格與形制。 殷墟考古發掘被視為中國近代田野考古學的發端, 列入20世紀中國考古100項重大發現之首。 使古都安陽具有了3300多年的建城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