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時評丨安陽迎來國家衛生城市第二次屆滿複審:鞏固成果 只有進行時

鞏固“創衛”成果 只有進行時

編者按

全國愛衛會對國家衛生城市實行動態管理, 每滿3年複審一次, 對不合格的城市撤銷命名。

今年, 我市將迎來國家衛生城市第二次屆滿複審。 每一次複審, 都是對城市的一次大考, 這是對我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 本期《時評》與您聊聊“創衛”那些事, 希望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 用行動守護咱們的家園環境, 共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 人人共用幸福美好生活。

制度保障

■大考不是一場突擊戰

黃亞明

在安陽眾多的城市名片中, 國家衛生城市這張國字型大小名片的收穫過程最為艱辛。 2011年, 我市成為國家衛生城市新標準出臺後河南省第一個榮膺此稱號的地級市, 這是舉全市之力、歷經10年努力奮鬥而來的, 十年磨一劍, 這個來之不易的榮譽讓這張城市名片更顯彌足珍貴。

今年, 我市將迎來國家衛生城市第二次屆滿複審。 每一次複審, 都是對城市的一次大考, 這是對我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 迎接國家衛生城市複審不是一場突擊戰, 不能搞形式, 走過場, 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 要想在此次大考中取得好成績,

除了對照複審標準, 緊盯薄弱環節,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外, 還要建立長效機制, 鞏固“創衛”成果。

成事貴在堅持。 鞏固“創衛”成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全市上下要堅守“創衛”的初心不變、持續加強城市管理的力度不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初衷不變, 認真總結“創衛”工作中的好經驗、好機制、好做法, 用制度規範工作、提升工作品質, 形成常態, 用長效管理機制和考核機制保障“創衛”成果。

只要思想不滑坡, 辦法總比困難多。 鞏固“創衛”成果, 不能有絲毫懈怠思想, 因為稍微“鬆口氣”“歇一歇”, 影響“創衛”成果的市容環境、公共衛生、交通秩序等問題就有可能反彈。 對全市廣大黨員幹部來講, 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大的病變。 我們要始終保持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把“創衛”當成一項長遠的民心工程, 抓緊抓好。

鞏固“創衛”成果不是一句空話, 不是喊喊口號, 在街上掛幾條宣傳標語就能解決問題的。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 涉及城市建設與管理的方方面面, “創衛”標準高, 要求嚴, 內容細, 這要求我們必須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 付出百倍努力, 要以刮骨療毒的勇氣去根治城市髒、亂、差的頑疾。

鞏固“創衛”成果只有進行時, 沒有完成時。 國家衛生城市是城市環境衛生方面的最高榮譽, 是一個城市建設發展水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創衛”的最終目標是改善安陽生態環境、提高城市管理水準、完善城市功能、為群眾創造更好的宜居宜業環境,

這個目標要實現非一時一地一人之力可以為之, 必須舉全市之力共同推進。 城市是我們的家園, 為了實現人人共用美麗家園的夢想, 每一位市民都應珍惜國家衛生城市這個來之不易的榮譽, 鞏固“創衛”成果, 擦亮這張城市名片。

健康宣傳欄內容沒有更新

宣傳教育

■健康知識要“進家走心”

高咪

在迎接複審工作中,宣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宣傳教育不到位,將極大地阻礙各項工作的開展。我市自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來,就在車站、廣場和公園等公共場所設立了許多健康教育宣傳欄,並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取得了廣泛的關注和突出效果。

筆者感觸最深的是,近年,我市多個公園建起了健康主題公園。“日行一萬步,健康一輩子。”“走健康之路,步健康人生。”舒適的塑膠跑道,溫馨的提示語,還有每隔一段距離標注的運動步數,讓市民鍛煉了身體,學到了健康知識,宣導了健康生活方式。另外,健康主題公園還同時設立健康小屋,配備了腰圍尺、血壓計、輪椅等便民器材,深受市民喜愛。

目前,正值迎接國家衛生城市複審的關鍵期,我市的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是全市上下歷經10年奮鬥而來的,來之不易、彌足珍貴。要守護我們的勞動成果,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我們要對照複審標準,緊盯薄弱環節,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通過每一位市民堅持不懈地努力,規範文明宣傳,創新宣傳方式,讓城市真正整潔有序、面貌一新。

“拆違”垃圾長期堆放影響市容

共建家園

■安陽是我家 整潔靠大家

鄧嫻

有一句話說:安陽是我家,整潔靠大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主人翁的姿態把安陽這個大家庭清掃好、整治好、建設好,使安陽能以乾淨整潔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家是溫馨的港灣。通常我們會把自己的家收拾得乾淨整潔,把物件歸置得妥妥帖帖,有條件的還會把家佈置得溫馨浪漫。如此勞神費力,不外乎是為了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提升生活幸福指數。乾淨整潔的家庭環境總會受到親朋好友的稱讚。

對待安陽這個大家庭,我們也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小家一樣,細心清掃,耐心規整,精心佈置,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創造出乾淨、整潔、舒適的環境。

作為安陽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要切實負起責任,摒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主動作為,做到不亂投亂放垃圾,不亂停亂放車輛,不為城市添亂,不為家園抹黑。愛護公共設施,講究社會公德,自覺維護公共環境衛生。日常生活中,做到說文明話,辦文明事,走文明路。嚴格要求自己,提醒教育他人,以文明行為影響身邊人、帶動身邊人,形成“安陽是我家,整潔靠大家”,人人關心家園、愛護家園、建設家園的氛圍。企事業單位、個體經營者也要積極行動起來,自覺加入到家園建設中來,在保證“自掃門前雪”的前提下,有能力的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更多的人。

家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建設美麗家園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都要把這座城市當成自己的小家去關心、愛護,不污染、不破壞,用實際行動維護好家園環境,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創造出環境優美、整齊有序的美麗家園。

圖為1月10日,市道路綠化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對文明大道東段的綠化帶進行切割、整修。規劃齊整的綠化帶內出現一條人為踏出的小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條小路經常補栽,補好了就又踩沒了。”記者觀察發現,小路往東10米就是大路,綠化帶裡側是經營各種業務的門店,過往的消費者、經營者圖方便踏出了一條小路。

告別陋習

■多走一步路 文明近一步

高咪

前段時間,筆者在幼稚園門口等待孩子放學。一輛紅色的名牌車呼嘯而至,車上下來一個穿著體面的女士,她手裡拎著一個垃圾袋。本以為她會把垃圾扔進不遠處的垃圾箱內,沒想到卻直接將垃圾袋扔進草叢,揚長而去。這幾年城市的面貌越來越美,道路越來越寬,然而個別不和諧的畫面卻破壞了城市文明的整體形象。

筆者在個別居民社區看到,垃圾桶周邊的衛生死角依然存在。不少市民丟垃圾時不願多走幾步,快到垃圾桶旁時就隨手一拋,結果垃圾箱內的垃圾寥寥無幾,垃圾箱外的垃圾堆積如山。“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我們在許多公共場合都會看到這麼一句話。向前走一小步,本是“舉足之勞”的事情,為什麼在有些人看來是舉步維艱?如今,講文明的道理大家都懂,扔垃圾也會用塑膠袋包起來,倒垃圾也能朝垃圾桶方向走去,只可惜,距離文明只差了那麼一點點,正是這種“退一步”的做法讓垃圾失去歸屬感,雜亂地抛灑在垃圾箱周圍還破壞了周圍的環境衛生。

相比倒垃圾這件事,公共場所一些陋習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隨地吐痰、車窗拋物、傾倒髒水……這些行為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而且已經嚴重影響到城市的生活工作環境。國內一些城市已經將這些行為列入法規,並依據對環境影響的嚴重程度,逐漸加重處罰金額。例如,《東莞市環境衛生管理規定

廁所革命

■讓方便之事更方便

高倩

漫步城市街頭,稍微留意便會發現,又一批“高大上”的公廁在我市亮相,有古樸雅致的古建式公廁,有3D列印造型的移動公廁,有色彩豔麗的時尚公廁,還有現代氣息濃郁的星級公廁等。

十多年來,小公廁在我市發生了幾次大變革。2001年,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市的旱廁逐步改造成水沖式廁所,實現了標準化。2006年,作為市政府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公廁免費落到了實處。如今,我市的公廁建設按照設計科學化、設施人性化、外觀景觀化、管理精細化的總體要求不斷推進,新建公廁做到了“一廁一景”。

廁所雖不登大雅之堂,但關乎人人。這些年,每一次公廁變革都改變著市民的生活,都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提升了人們的幸福指數。公廁建設成為黨與政府關心群眾疾苦,為百姓服務、與百姓方便的最好例證。小廁所體現了大民生,體現了黨和政府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帶領人民群眾不斷創造美好生活的決心與成效。

習近平同志曾強調,要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正因為有了以往補齊短板的努力,才有了現在我市包括“城中村”與機關廁所等在內的千餘座公廁,才使全市二類以上公廁數量達到261座,有了方便殘疾人和婦女兒童的公共設施等。

公廁建設是國家衛生城市複審的必考專案。眼下,迎檢的序幕已經拉開,深入推進“廁所革命”需儘快提上日程。這項工作不僅是政府有關部門的責任,更是全體公民的責任;既需要有關部門加大對硬體設施的投入與建設,也需要群眾自覺抵制陋習,主動參與文明宣傳。當“廁所革命”深入推進,當小公廁既有裡又有面,兼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時,市民如廁將會更便利,生活品質將會更高,幸福感將會更強。

漫“話”

■“禁”記在心

邱峰 繪

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不能僅靠牌子上的提示,更要靠自覺、自律意識。

■車窗拋物要不得

李雪 繪

垃圾雖小,衛生事大。隨手一拋丟掉的是文明,是責任。城市環境污染了,何談個人衛生?

麻辣微評:眾說“創衛”複審

最近,迎接“創衛”複審工作引發了眾多網友熱議。

網友“半支煙”

“檢查一次徹底整治一次,要是能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別說三年複審一次了,就是每年複審一次也不用慌張。”

網友“nancy”

“‘創衛’不但要加強硬體設施建設,軟實力也要跟上,一些市民的素質急需提高,在公共場合吸煙,故意破壞花草等行為要禁止。”

網友“花花”

“支持‘創衛’複審,一複審,城市就能來個‘翻箱倒櫃’式的大清掃,徹底乾淨乾淨。”

微友“A86862”

“‘全民洗城’活動我們最歡迎,每週固定時間上街保潔,有助於愛護共有家園的意識在群眾心中紮根。”

宣傳教育

■健康知識要“進家走心”

高咪

在迎接複審工作中,宣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宣傳教育不到位,將極大地阻礙各項工作的開展。我市自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來,就在車站、廣場和公園等公共場所設立了許多健康教育宣傳欄,並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取得了廣泛的關注和突出效果。

筆者感觸最深的是,近年,我市多個公園建起了健康主題公園。“日行一萬步,健康一輩子。”“走健康之路,步健康人生。”舒適的塑膠跑道,溫馨的提示語,還有每隔一段距離標注的運動步數,讓市民鍛煉了身體,學到了健康知識,宣導了健康生活方式。另外,健康主題公園還同時設立健康小屋,配備了腰圍尺、血壓計、輪椅等便民器材,深受市民喜愛。

目前,正值迎接國家衛生城市複審的關鍵期,我市的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是全市上下歷經10年奮鬥而來的,來之不易、彌足珍貴。要守護我們的勞動成果,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我們要對照複審標準,緊盯薄弱環節,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通過每一位市民堅持不懈地努力,規範文明宣傳,創新宣傳方式,讓城市真正整潔有序、面貌一新。

“拆違”垃圾長期堆放影響市容

共建家園

■安陽是我家 整潔靠大家

鄧嫻

有一句話說:安陽是我家,整潔靠大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主人翁的姿態把安陽這個大家庭清掃好、整治好、建設好,使安陽能以乾淨整潔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家是溫馨的港灣。通常我們會把自己的家收拾得乾淨整潔,把物件歸置得妥妥帖帖,有條件的還會把家佈置得溫馨浪漫。如此勞神費力,不外乎是為了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提升生活幸福指數。乾淨整潔的家庭環境總會受到親朋好友的稱讚。

對待安陽這個大家庭,我們也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小家一樣,細心清掃,耐心規整,精心佈置,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創造出乾淨、整潔、舒適的環境。

作為安陽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要切實負起責任,摒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主動作為,做到不亂投亂放垃圾,不亂停亂放車輛,不為城市添亂,不為家園抹黑。愛護公共設施,講究社會公德,自覺維護公共環境衛生。日常生活中,做到說文明話,辦文明事,走文明路。嚴格要求自己,提醒教育他人,以文明行為影響身邊人、帶動身邊人,形成“安陽是我家,整潔靠大家”,人人關心家園、愛護家園、建設家園的氛圍。企事業單位、個體經營者也要積極行動起來,自覺加入到家園建設中來,在保證“自掃門前雪”的前提下,有能力的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更多的人。

家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建設美麗家園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都要把這座城市當成自己的小家去關心、愛護,不污染、不破壞,用實際行動維護好家園環境,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創造出環境優美、整齊有序的美麗家園。

圖為1月10日,市道路綠化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對文明大道東段的綠化帶進行切割、整修。規劃齊整的綠化帶內出現一條人為踏出的小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條小路經常補栽,補好了就又踩沒了。”記者觀察發現,小路往東10米就是大路,綠化帶裡側是經營各種業務的門店,過往的消費者、經營者圖方便踏出了一條小路。

告別陋習

■多走一步路 文明近一步

高咪

前段時間,筆者在幼稚園門口等待孩子放學。一輛紅色的名牌車呼嘯而至,車上下來一個穿著體面的女士,她手裡拎著一個垃圾袋。本以為她會把垃圾扔進不遠處的垃圾箱內,沒想到卻直接將垃圾袋扔進草叢,揚長而去。這幾年城市的面貌越來越美,道路越來越寬,然而個別不和諧的畫面卻破壞了城市文明的整體形象。

筆者在個別居民社區看到,垃圾桶周邊的衛生死角依然存在。不少市民丟垃圾時不願多走幾步,快到垃圾桶旁時就隨手一拋,結果垃圾箱內的垃圾寥寥無幾,垃圾箱外的垃圾堆積如山。“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我們在許多公共場合都會看到這麼一句話。向前走一小步,本是“舉足之勞”的事情,為什麼在有些人看來是舉步維艱?如今,講文明的道理大家都懂,扔垃圾也會用塑膠袋包起來,倒垃圾也能朝垃圾桶方向走去,只可惜,距離文明只差了那麼一點點,正是這種“退一步”的做法讓垃圾失去歸屬感,雜亂地抛灑在垃圾箱周圍還破壞了周圍的環境衛生。

相比倒垃圾這件事,公共場所一些陋習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隨地吐痰、車窗拋物、傾倒髒水……這些行為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而且已經嚴重影響到城市的生活工作環境。國內一些城市已經將這些行為列入法規,並依據對環境影響的嚴重程度,逐漸加重處罰金額。例如,《東莞市環境衛生管理規定

廁所革命

■讓方便之事更方便

高倩

漫步城市街頭,稍微留意便會發現,又一批“高大上”的公廁在我市亮相,有古樸雅致的古建式公廁,有3D列印造型的移動公廁,有色彩豔麗的時尚公廁,還有現代氣息濃郁的星級公廁等。

十多年來,小公廁在我市發生了幾次大變革。2001年,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市的旱廁逐步改造成水沖式廁所,實現了標準化。2006年,作為市政府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公廁免費落到了實處。如今,我市的公廁建設按照設計科學化、設施人性化、外觀景觀化、管理精細化的總體要求不斷推進,新建公廁做到了“一廁一景”。

廁所雖不登大雅之堂,但關乎人人。這些年,每一次公廁變革都改變著市民的生活,都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提升了人們的幸福指數。公廁建設成為黨與政府關心群眾疾苦,為百姓服務、與百姓方便的最好例證。小廁所體現了大民生,體現了黨和政府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帶領人民群眾不斷創造美好生活的決心與成效。

習近平同志曾強調,要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正因為有了以往補齊短板的努力,才有了現在我市包括“城中村”與機關廁所等在內的千餘座公廁,才使全市二類以上公廁數量達到261座,有了方便殘疾人和婦女兒童的公共設施等。

公廁建設是國家衛生城市複審的必考專案。眼下,迎檢的序幕已經拉開,深入推進“廁所革命”需儘快提上日程。這項工作不僅是政府有關部門的責任,更是全體公民的責任;既需要有關部門加大對硬體設施的投入與建設,也需要群眾自覺抵制陋習,主動參與文明宣傳。當“廁所革命”深入推進,當小公廁既有裡又有面,兼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時,市民如廁將會更便利,生活品質將會更高,幸福感將會更強。

漫“話”

■“禁”記在心

邱峰 繪

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不能僅靠牌子上的提示,更要靠自覺、自律意識。

■車窗拋物要不得

李雪 繪

垃圾雖小,衛生事大。隨手一拋丟掉的是文明,是責任。城市環境污染了,何談個人衛生?

麻辣微評:眾說“創衛”複審

最近,迎接“創衛”複審工作引發了眾多網友熱議。

網友“半支煙”

“檢查一次徹底整治一次,要是能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別說三年複審一次了,就是每年複審一次也不用慌張。”

網友“nancy”

“‘創衛’不但要加強硬體設施建設,軟實力也要跟上,一些市民的素質急需提高,在公共場合吸煙,故意破壞花草等行為要禁止。”

網友“花花”

“支持‘創衛’複審,一複審,城市就能來個‘翻箱倒櫃’式的大清掃,徹底乾淨乾淨。”

微友“A86862”

“‘全民洗城’活動我們最歡迎,每週固定時間上街保潔,有助於愛護共有家園的意識在群眾心中紮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