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創業者自曝投入2000萬、估值才1000萬!怪誰呢?

追求盈利, 還是追求夢想?相信這是很多創業公司共同面臨的一道選擇題。 將利潤放在首位, 現實中有可能迷失最初的夢想。 反之, 能否生存卻成了最大的現實問題。

在最新一期的《總裁讀書會》節目中, 嗖嗖身邊創始人兼CEO程俊爆料稱, 自己的團隊投入2000萬, 但是資本看到項目還沒盈利, 只給出1000萬的估值, “這就是整個現實的殘酷。 ”而豐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守彬則認為, 企業只追求收入和利潤, 一定是不長久的。 “不自私的人和企業才會長久, 自私的人和企業都會活得短, 那些只為自己的企業發展, 掙昧心錢,

掙黑心錢的企業最終都會‘速生速死’。 ”

編 輯 | 李晶

來 源 | 正和島(ID:zhenghedao)

“如果你對你的人生或者對你做的事情, 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信仰, 成功就在遠處或不遠處等著你, 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要太苛求。 ”

——楊守彬

壹:創業失敗, 歸根結底就兩條

做企業的本身應該追求收入, 追求盈利, 這是正確的。 但實際上你做一個企業只追求收入和利潤, 一定是不長久的。 很多時候實際上, 這兩個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如果你因為追求盈利而忽略一切, 那你的企業就不會長久。 但如果你上來就考慮我怎麼對用戶好, 怎麼對員工好, 就想的這麼簡單和單純的話, 其實盈利是順道的事兒。

所以, 不自私的人和企業才會長久, 自私的人和企業都會活得短,

那些只為自己的企業發展, 掙昧心錢, 掙黑心錢的企業最終都會“速生速死”。 這就告訴我們, 你想做長久的企業, 就要做不自私的企業, 要做有更高的信仰和追求的, 能夠真正維護客戶利益的企業, 才會更加長久。

我觀察了很多企業失敗的原因, 歸根結底就只有兩條:要麼他遠離顧客, 要麼遠離了員工。 一定要想清楚, 這實際上就是企業經營的本質和規律。 消費者根本不關心企業創始人的需求是什麼, 企業應不應該盈利跟他毫無關係, 他關心的就是我的需求得沒得到滿足。 你只要滿足他的需求, 他順道把錢給你們企業就做大了, 這是一個因果關係。

貳:馬雲、約伯斯的成功, 有一個共同點

馬雲從1999年創辦阿裡巴巴的第一天就說,

我們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並且阿裡要做一家為此奮鬥102年的企業。

約伯斯在創立蘋果的時候, 尤其是他在二次回歸蘋果的時候, 他說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我要做對世界有意義的事情, 去做改變這個世界的事情。 他在回歸蘋果之後, 提出來我們要造只有一個按鍵的手機, 所有人都反對, 所有人都質疑他, 嘲笑他, 反而問他說, 你為什麼如此篤定和堅信, 可以做出只有一個按鍵的手機, 約伯斯說, 因為消費者需要。 一個按鍵和二十幾個按鍵, 必然是一個按鍵更方便使用者, 他為此努力了三年多。 他去做這個事情的時候, 並沒有考慮說, 我要做出這個產品, 要給蘋果創造多少收入, 然後會有多少利潤,

這不是他考慮的事情。

經過三年多的時間, 做出了只有一個按鍵的手機, 這就是蘋果進入一個新的公司時代的轉捩點, 因為蘋果造出了全球的第一個真正的智慧手機, 所以蘋果的手機暢銷全球, 股價有非常大的提升。 他做這件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僅僅創造更高的收入, 或者要去拉升股價, 而是認為我要給消費者創造方便, 要去改變這個世界讓它更智慧, 才迎來了蘋果的智能時代。

一個遠大的企業使命和賺錢之間是不矛盾的, 是可以完美結合的, 既有偉大的使命, 同時也可以掙錢。 我們應該有理想, 但現實確實很殘酷。 但是因為殘酷的現實就放棄了夢想的人, 你最後就會變成一個現實的人。 我們看到的那些成功的企業家,

一定是無論在多麼艱難的現實當中, 也不會去放棄夢想, 同時他也會做一個有改變的堅持的人, 他也會在這個階段, 為了那個更高遠的夢想, 在現實的階段我要想辦法創收去維持公司的生存。

三:天使投資決策看什麼?很簡單, 就三點

天使聽概念, A輪看產品, B輪看資料, C輪看競爭, D輪看回報, 過於現實等於短視。

我主要是做天使投資, 天使就是聽概念。 如果一個創業者見到我以後, 能夠把我講暈了, 講服了, 我可能就會投。 他沒有產品, 就只有一個想法, 這是早期投資人, 不需要任何資料就可以給錢。

豐厚資本以及我個人累計投資有將近150家創業公司, 我們在投資這些公司的時候, 百分之百的沒有利潤。 目前死掉的只有兩家, 同時我們投的這些企業當中,有的已經達到幾十億的估值,有一家企業達到年收入50億的規模。那麼投資決策看什麼?很簡單,我就看三點,我們拿車來比喻:

第一,看車手。這個賽車手是不是有經驗的,是不是能駕馭這輛車,他的能力和要做的事情是否匹配。

第二,看跑道。他所在的行業是朝陽產業,還是夕陽產業,這個賽道是很寬又很遠,還是特別窄的小道。如果領域很小,即使做到第一也很小,那就不值得投資,一定要投那些特別寬廣的,特別巨大的產業。

第三,看賽車。商業模式是不是足夠性感,是不是足夠有力量。

我們做早期投資,客觀來講就看這三點。人靠不靠譜,賽道夠不夠寬,車況夠不夠好。

同時我們投的這些企業當中,有的已經達到幾十億的估值,有一家企業達到年收入50億的規模。那麼投資決策看什麼?很簡單,我就看三點,我們拿車來比喻:

第一,看車手。這個賽車手是不是有經驗的,是不是能駕馭這輛車,他的能力和要做的事情是否匹配。

第二,看跑道。他所在的行業是朝陽產業,還是夕陽產業,這個賽道是很寬又很遠,還是特別窄的小道。如果領域很小,即使做到第一也很小,那就不值得投資,一定要投那些特別寬廣的,特別巨大的產業。

第三,看賽車。商業模式是不是足夠性感,是不是足夠有力量。

我們做早期投資,客觀來講就看這三點。人靠不靠譜,賽道夠不夠寬,車況夠不夠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