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魚兒說——二胎時代,倆寶頻頻過招,家長怎麼辦

有家長問:家有倆男寶, 一個四歲, 一個一歲半, 每天因為各種小事打架, 有時候不說話, 光憑氣場和眼神就能打起來, 請問老師, 這種情況可以如何改善?

現在很多家庭有了兩個或更多個孩子, 面對倆寶之間的頻頻過招, 家長在教養中該做到哪些?

怎樣減少大寶嫉妒情緒?

通常, 小寶的到來, 很容易引起大寶的嫉妒心理, 特別是當大寶是六歲以下的幼兒時。 那麼如何幫孩子很好地處理這種嫉妒情緒?

首先,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孩子小, 您可以委婉地替他說出。 說出後, 告訴孩子這是什麼情緒、它很正常、媽媽很理解你的感受。

此外, 做好下面幾點或許會有幫助:

一、儘量不要將大寶送出去由他人照料

很多家長打算要二胎, 但由於精力有限, 計畫將大寶送去老人家裡由老人帶, 自己好安心照料新生兒。 但是, 這樣做, 非常容易讓本來就有嫉妒心理的大寶, 更加確認了自己的猜疑:媽媽不要我了, 媽媽對我的愛減少了。 還有些家長想:既然老大有些嫉妒, 而小寶又年齡小, 只有餵養任務, 那不如多讓保姆或老人照顧小寶, 自己多帶大寶。 這樣似乎解決了大寶的嫉妒問題, 但媽媽與小寶間的親子連接又會受到影響—我們都知道, 孩子出生後, 跟媽媽間建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究竟有多重要!

所以, 最好請人來家裡幫忙,

而不是把大寶單獨交出去。 可以請阿姨做家務, 或把老人接到家裡來, 使得兩個孩子仍然都在父母的照料之下。 對於孩子來說, 從第一時間起, 就有手足間的各種互動體驗, 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親情感受。 這種全家人共同面對一個新情況、共同解決問題、互相幫助支持的家庭經歷, 將是孩子可以珍藏一生的親情回憶。

二、鼓勵大寶與父母一起為迎接小寶而做準備

如果您家二寶還未出生, 您可以鼓勵孩子加入自己, 一起為迎接弟妹而做準備。 這樣, 我們使得孩子參與進來, 當孩子有所投入之後, 他也會更自然地珍惜自己和爸媽的付出, 認同自己作為哥哥或姐姐的角色。 參與的程度, 要依大寶的年齡而酌情。

三、“媽媽也曾經給了你同樣的愛”

媽媽可以多與大寶分享當年他小時候的事兒。 給大寶看看當初的照片和錄影。 讓他清楚, 現在對小寶的各種呵護照顧, 媽媽當初也是同樣對待他的, 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和同理心, 也可以讓孩子重溫當小寶寶的感受,

滿足大寶的心理需求, 補足了媽媽的愛, 然後, 他就可以出發, 去更好地當哥哥或姐姐。

四、關注大寶的情緒, 不等於對他沒有任何要求

有了小寶寶, 有些家長似乎心裡總有一些對大寶的歉疚感。 而這時, 如果大寶三至五歲,

也正好是處理不好情緒、容易發脾氣的階段;於是, 家長就對大寶沒有任何要求, 一味地縱容讓步。

我們需要明確幾點:即便沒有小寶寶, 孩子在六歲以下也都會有各種情緒問題, 都需要家長好好引導。 家長要清理好自己的內心——有小寶是好事、喜事, 不論大寶怎樣反應。 這不是讓我們對大寶虧欠的事情。 他要學會接受這個新的事實。 對於四歲以上的孩子, 我們有要求、有界限, 這才是幫他成長。 我們不要讓自己的縱容妨礙孩子的成長。

五、給大寶心理“加油”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 多參與他的遊戲、多認同他的努力和進步、給他安排有趣的活動等等, 而不是通過對他放鬆要求和過度滿足。 如果大寶真的對小寶寶特別有抵觸情緒, 那麼家長要反思,在之前這幾年對大寶的教養哪裡需要改善。通常,如果家長給孩子的愛很充分,孩子心裡就會有很多愛可以“支付”,給弟弟妹妹、給他的玩偶、給小朋友、給家人!

怎樣減少兩個孩子發生爭執和衝突?

一、關照大寶情緒

比如,在物品、活動的安排上,多考慮他的需求。得到家長這樣關照的孩子,不會感到自己的地位被小寶寶取代了。這樣他會更安心做哥哥姐姐,把父母對他的關愛,傳遞給弟弟妹妹。

比較年幼的孩子,在爸媽有了小寶寶後,甚至會在各方面表現得比自己年齡小半歲,就是有“退行”表現。他似乎也渴望當一回小嬰兒。這時,家長不要總是說:你是大孩子了,你都是哥哥或姐姐了……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我們一定要記得他的年齡,他真的仍然還是小幼兒,他的能力並不會因為有了另一個寶寶就一下子有怎樣的飛躍。與其總是說“你都是哥哥姐姐了”,不如我們把這句話做出來—做好第一條,當真給他哥哥或姐姐的地位和“特權”。

二、避免比較兩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我們要學會去欣賞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愛每個孩子。比如,平等不一定就是均等。我們給孩子的物品或活動安排,要有兩人一樣的,也要有兩人不同的。我們跟孩子,既有全家一起活動的時間,也有分別單獨共處的時間。

兩個孩子爭搶,有時他們所爭搶的,只是家長的偏愛和關注。所以,我們要從最初就讓他們明白這樣兩點:或許方式不同,但爸媽同樣愛他們每個人;他們任何一個也不能獨佔爸媽的愛。他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他們要共用爸媽的愛。

切忌用一個孩子來教育另一個孩子。許多家長把這作為很便利的一種管教方式。但是,這樣做比較會鼓勵孩子間的對立和競爭,而且,家長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他們倆都是獨特的個體,沒有可比性!有研究發現,如果家長總是誇獎子女中的一個,那麼,另一個孩子往往會有意(有時是潛意識裡故意)去做與對方相反的一面—這成了他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他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

三、教給每個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愛對方

中國古人說“兄道友,弟道恭”,意思就是,老大因為能力強,所以除了有“特權”和地位,還要對弟弟妹妹多承擔、多謙讓、多帶領呵護;排行小的孩子,除了受到大家更多的照顧也要多學習、多尊重哥哥姐姐。這樣,兩個孩子,是以不同的方式在尊重對方、愛對方。

我們要讓孩子看到,每個孩子,都應對手足心存敬意和謝意——他們的存在,讓孩子有了更多的親情陪伴、更多學習交往、解決問題以及提高情商的機會,有了更多美好的童年回憶!

四、利用衝突,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於孩子間的爭執,家長的著眼點不要只局限於誰對誰錯上,要想辦法利用衝突事件,幫助孩子發展在他的年齡段可以發展的一些能力。

當兩個孩子哭著來告狀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分別說出事情的經過、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要求或期望。當兩個孩子都講清並聽到對方的想法之後,再鼓勵他們自己思考解決方法。

如果家長著眼于發展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那麼過一段時間,孩子也稍大一些時,再有爭執,家長可以給他們空間自己去解決,而不是第一時間就參與、裁決。這樣,孩子們逐漸可以學會,遇到衝突不是告狀,而是自己想辦法。手足間的每一次小衝突,都是你幫他們學習交往和解決問題的好機會。

怎樣處理好手足競爭?

處理好手足競爭,先看兩個孩子的年齡差。

研究發現,兩個孩子間的年齡差,對於他們形成怎樣的關係和性格,有很大的影響。年齡差較大的孩子間,競爭通常不是特別激烈,他們更容易有較多的關愛和較強的情感紐帶。

對於年齡差比較小的兩個孩子,家長要知道,當家裡迎來新的小寶寶時,老大也仍然是個小寶寶。他甚至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真的搞清——這個新寶寶不是哪天就送走,而是將永遠住在這裡了!這種新的生活方式給他帶來的危機感,或許會持續很久,讓老大必須緊張地捍衛自己的地位,吸引爸媽的寵愛。

對於兩個年齡相近的孩子間的競爭和爭寵,家長可以注意這些:

一、不貼標籤

多強調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我們不給每個孩子貼標籤。我們愛的是每個孩子本身,而不是他們的表現。

二、對待孩子適當有區別

我們給兩個孩子的物品和活動,不要總是一樣的,而是要區別對待。他們可能學不一樣的才藝,鼓勵他們有不同的愛好。他們都需要從小就明白—他要做他自己。

三、與每個孩子有單獨相處的時間

父母與每個孩子單獨相處,是他們可以給孩子加油的好辦法。我們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他在父母心中是獨一無二的。

希望家長在兩個孩子有衝突時,改變“護大還是護小”這樣的思路。我們不是要護著哪個孩子,而是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年齡階段、能力水準、性格特點,來提出與之相符的要求,幫助他成長。

兩孩的教養,看起來很複雜,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學會接納每個孩子,愛這個獨特的他,而不是愛你理想中的小孩,愛你理想中的某種表現;如果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給每個孩子以支持,來幫他成長為最好的他自己—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好這一切。

我們以同樣的量、不同的方式,愛著每個孩子。相信,孩子們也會以同樣的量、以他們自己特有的方式,愛著我們。

那麼家長要反思,在之前這幾年對大寶的教養哪裡需要改善。通常,如果家長給孩子的愛很充分,孩子心裡就會有很多愛可以“支付”,給弟弟妹妹、給他的玩偶、給小朋友、給家人!

怎樣減少兩個孩子發生爭執和衝突?

一、關照大寶情緒

比如,在物品、活動的安排上,多考慮他的需求。得到家長這樣關照的孩子,不會感到自己的地位被小寶寶取代了。這樣他會更安心做哥哥姐姐,把父母對他的關愛,傳遞給弟弟妹妹。

比較年幼的孩子,在爸媽有了小寶寶後,甚至會在各方面表現得比自己年齡小半歲,就是有“退行”表現。他似乎也渴望當一回小嬰兒。這時,家長不要總是說:你是大孩子了,你都是哥哥或姐姐了……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我們一定要記得他的年齡,他真的仍然還是小幼兒,他的能力並不會因為有了另一個寶寶就一下子有怎樣的飛躍。與其總是說“你都是哥哥姐姐了”,不如我們把這句話做出來—做好第一條,當真給他哥哥或姐姐的地位和“特權”。

二、避免比較兩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我們要學會去欣賞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愛每個孩子。比如,平等不一定就是均等。我們給孩子的物品或活動安排,要有兩人一樣的,也要有兩人不同的。我們跟孩子,既有全家一起活動的時間,也有分別單獨共處的時間。

兩個孩子爭搶,有時他們所爭搶的,只是家長的偏愛和關注。所以,我們要從最初就讓他們明白這樣兩點:或許方式不同,但爸媽同樣愛他們每個人;他們任何一個也不能獨佔爸媽的愛。他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他們要共用爸媽的愛。

切忌用一個孩子來教育另一個孩子。許多家長把這作為很便利的一種管教方式。但是,這樣做比較會鼓勵孩子間的對立和競爭,而且,家長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他們倆都是獨特的個體,沒有可比性!有研究發現,如果家長總是誇獎子女中的一個,那麼,另一個孩子往往會有意(有時是潛意識裡故意)去做與對方相反的一面—這成了他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他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

三、教給每個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愛對方

中國古人說“兄道友,弟道恭”,意思就是,老大因為能力強,所以除了有“特權”和地位,還要對弟弟妹妹多承擔、多謙讓、多帶領呵護;排行小的孩子,除了受到大家更多的照顧也要多學習、多尊重哥哥姐姐。這樣,兩個孩子,是以不同的方式在尊重對方、愛對方。

我們要讓孩子看到,每個孩子,都應對手足心存敬意和謝意——他們的存在,讓孩子有了更多的親情陪伴、更多學習交往、解決問題以及提高情商的機會,有了更多美好的童年回憶!

四、利用衝突,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於孩子間的爭執,家長的著眼點不要只局限於誰對誰錯上,要想辦法利用衝突事件,幫助孩子發展在他的年齡段可以發展的一些能力。

當兩個孩子哭著來告狀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分別說出事情的經過、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要求或期望。當兩個孩子都講清並聽到對方的想法之後,再鼓勵他們自己思考解決方法。

如果家長著眼于發展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那麼過一段時間,孩子也稍大一些時,再有爭執,家長可以給他們空間自己去解決,而不是第一時間就參與、裁決。這樣,孩子們逐漸可以學會,遇到衝突不是告狀,而是自己想辦法。手足間的每一次小衝突,都是你幫他們學習交往和解決問題的好機會。

怎樣處理好手足競爭?

處理好手足競爭,先看兩個孩子的年齡差。

研究發現,兩個孩子間的年齡差,對於他們形成怎樣的關係和性格,有很大的影響。年齡差較大的孩子間,競爭通常不是特別激烈,他們更容易有較多的關愛和較強的情感紐帶。

對於年齡差比較小的兩個孩子,家長要知道,當家裡迎來新的小寶寶時,老大也仍然是個小寶寶。他甚至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真的搞清——這個新寶寶不是哪天就送走,而是將永遠住在這裡了!這種新的生活方式給他帶來的危機感,或許會持續很久,讓老大必須緊張地捍衛自己的地位,吸引爸媽的寵愛。

對於兩個年齡相近的孩子間的競爭和爭寵,家長可以注意這些:

一、不貼標籤

多強調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我們不給每個孩子貼標籤。我們愛的是每個孩子本身,而不是他們的表現。

二、對待孩子適當有區別

我們給兩個孩子的物品和活動,不要總是一樣的,而是要區別對待。他們可能學不一樣的才藝,鼓勵他們有不同的愛好。他們都需要從小就明白—他要做他自己。

三、與每個孩子有單獨相處的時間

父母與每個孩子單獨相處,是他們可以給孩子加油的好辦法。我們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他在父母心中是獨一無二的。

希望家長在兩個孩子有衝突時,改變“護大還是護小”這樣的思路。我們不是要護著哪個孩子,而是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年齡階段、能力水準、性格特點,來提出與之相符的要求,幫助他成長。

兩孩的教養,看起來很複雜,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學會接納每個孩子,愛這個獨特的他,而不是愛你理想中的小孩,愛你理想中的某種表現;如果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給每個孩子以支持,來幫他成長為最好的他自己—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好這一切。

我們以同樣的量、不同的方式,愛著每個孩子。相信,孩子們也會以同樣的量、以他們自己特有的方式,愛著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