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南方都市報:審計署曬“打虎拍蠅”成績單,公佈34起審計牽出的腐敗案例

作者:程姝雯

14年前的問題 審計也一查到底——審計署曬“打虎拍蠅”成績單, 公佈34起審計牽出的腐敗案例

南都訊 昨日, 審計署公佈2018年1號公告, 曬出“打虎拍蠅”成績單。 公告顯示, 至2017年12月已有34起審計發現的問題線索有了處理結果。 南都記者關注到, 其中有多起案例都是群眾身邊的腐敗, 涉及扶貧資金、社保基金、財政涉農資金補貼等貪腐問題。

“一追到底” 最早一例追溯至14年前

被外界視作“反腐尖兵”的審計機關, 此番公佈的案件線索, 有的是近幾年發生的, 還有的是十八大之前的。

比如最早的一例, 追溯至14年發生的問題:

據審計公告顯示, 經審計發現, 2004年至2009年, 齊齊哈爾市國土資源局原局長李東義涉嫌違規為一家公司在企業註冊、購地、承攬土地整治項目等方面提供便利, 造成國有權益損失250多萬元。 2015年2月, 審計署將此線索移送黑龍江省紀委調查。 2017年10月, 齊齊哈爾市紀委給予李東義開除黨籍處分。

此外, 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所屬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顧逖泉的問責也追溯至10年前。

據公告披露, 審計發現, 2008年至2012年, 顧逖泉在鋼材採購業務中, 涉嫌通過以次充好、超過市價採購等方式向特定關係人輸送利益, 造成國有權益損失, 並收受賄賂。 在2013年8月審計將線索移送中央紀委調查後, 去年11月, 該案終有定音———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貪污罪判處顧逖泉有期徒刑13年。

就此, 有業內人士向南都指出, 這也對外釋放了一個信號:反腐將“一追到底”, 不設時間限制。

問責力度加大 一案最多追責57人

此番公佈的案例中, 有多起案例還體現了問責力度的加碼, 問責力度最大的一起案例, 一共追責了57人。

公告顯示:審計發現, 2012年至2013年, 興文縣林業局涉嫌使用虛假發票套取林業專項資金70多萬元, 其中30萬元用於送禮、發放獎金。 2015年11月, 審計署將此線索移送四川省紀委調查。 去年9月, 四川省紀委等部門給予57名相關責任人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等處分。

南都記者瞭解到, 在上述案件中, 不僅追責當事人、問責了相關責任人, 也同近年來中央高層多次強調要強化問責、嚴懲“群眾身邊的腐敗”的要求相符。

案例

審計揭扶貧造假:項目改個日期文號就騙一筆補助金

同樣一個項目, 簡單地改個日期、文號, 就“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新項目, 從地方政府騙到又一筆扶貧補助。 昨日審計署發佈的審計案例中有一起, 便揭露出資料造假、騙取扶貧資金的問題。

審計公告顯示, 在2012年至2015年, 雲南省硯山、麻栗坡等11個縣扶貧辦涉嫌審核把關不嚴, 致680多萬元扶貧資金被騙取。

負責此項審計的是審計署駐昆明特派辦。 2016年在對貧困縣進行審計中, 審計人員發現:在個別產業扶貧項目中, 出現了造假騙取套取補貼資金的現象。 “比如政策鼓勵貧困戶種植經濟作物, 給予一定的扶貧資金補貼,

有的縣就出現了虛報種植數量來套取扶貧資金, 實際種了5.15萬株, 虛報種6.9萬株。 ”審計人員介紹說, 有的扶貧項目前幾年就已經完成了建設, 為了騙取套取扶貧資金, 企業竟然把此前的專案資料, 改一個文號, 編一個日期, 又重新上報、繼續申請扶貧補助資金。

就這類現象, 審計署駐昆明特派辦對全省4個州市部分貧困縣的產業扶貧專案補助資金進行“全面體檢”。 審計發現, 有11個縣都不同程度存在通過造假騙取套取扶貧資金的問題。

審計發現的問題, 引起了雲南省相關部門的重視。

公告顯示, 2016年9月, 相關線索移送雲南省監察廳調查, 3個月後, 29名相關責任人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警告、誡勉談話、行政記過等黨紀政紀處分。

上述審計人員告訴南都記者, 自2016年以來, 扶貧審計已成為審計署持續跟蹤審計的專案, 時刻“有一雙眼睛盯著”, 確保精准扶貧和精准脫貧任務完成。

(責任編輯:石敏琦 郭相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