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還在指望通過“磨耳朵”讓孩子學英語?原來我們都做錯了!

開篇想問問, 孩子的英語啟蒙, 你怎麼看?相信大多數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加入英語課堂, 近距離接觸外教帶來的純正口語訓練。 那麼, 課後, 孩子又該如何學英語呢?

今天要分享的, 是一個近幾年非常流行的說法—“磨耳朵”。

什麼是“磨耳朵”

關於“磨耳朵”, 我沒有找到官方的定義。 大概可以分為精磨和粗磨。 粗磨就是, 對於一門外語的學習, 在沒有系統教學的背景下, 通過視頻或是音訊, 反復播放, 希望聽者可以從中培養語言環境, 刺激口語的提高;精磨即在有特定需求的背景下, 反復播放相關視頻或是音訊。

今天我們要說的, 就是孩子在學英語過程中使用的“磨耳朵”方法—粗磨。

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朋友, 反復強調給孩子“磨耳朵”有多重要, 有人覺得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 有條件你就打開英語錄音, 日積月累, 孩子一定會磨出語感的。

我也試驗過, 孩子在玩的時候,

就打開原聲動畫語音。

但是我很快就發現, 一切並不像想像的那般“美好”。 孩子根本聽不到英語, 確切的說是根本沒在聽!英語在這種環境下只是充當了背景音的作用, 除了吵, 還是吵。

(當然, 我不知道我這種“磨耳朵”的方式是不是正確, 但我覺得應該有一部分人會跟我用同樣的方法。 )

“磨耳朵”有用嗎?

1、沒有任何語言學專業人士說passive listening是有效的。 就好比一種療法沒有經過醫學研究人員和一線的醫生肯定過一樣。

2、磨耳朵屬於一種無效輸入。

3、輸入的音訊如果是幾乎聽不懂的, 屬於一種無效輸入。

4、通過無效輸入學習母語和外語, 最多只能學到非常蹩腳的語言。

5、年齡越小, 就越難通過磨耳朵獲得有效輸入, 而不是正好相反。

6、很多聲稱磨耳朵有奇效的文章的來源可疑。 人云亦云的情況很多。

來設想一個場景, 假設你想學一門外語(好比你的孩子要學英語, 大家都沒有基礎), 你去上了幾堂基礎課程(好比你的孩子學會了26個英文字母, 會了一點簡單發音), 然後你開始每天聽一些簡單的原聲音訊。 試問, 幾個月之後甚至更久之後, 你就能說好這門語言了嗎?我試過, 答案是, 我做不到。 因為我聽不懂, 那些聲音對於我, 就像是天書一樣, 即使我天天聽, 我一樣聽不懂, 語感也是, 我只能營造出一種類似於法語發音是圓潤的, 日語發音是清晰停頓的這種印象。

說了這麼多, 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英語教育人士Thomas Demerath指出, 用英語故事或新聞來磨耳朵的確是在家裡為孩子營造英語環境的一個最簡便的方法。

但是, 磨耳朵是一種無意識的泛聽, 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而且前提是孩子能夠聽懂並理解其中的大部分內容。 如果孩子若想提高英語聽力, 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精聽更加重要。

這個道理其實並不難理解。

我敢說, 所有成功的外語學習者都會告訴你:學外語一定要多讀多聽。 可是, 我們到底要聽什麼, 讀什麼?答案是:聽、讀你能理解的東西”。 如果聽、讀的內容你不無法理解, 那麼它就是無效的輸入, 對你的語言學習不會起到多大作用。

關於幼兒是否可以通過看視頻來習得母語, 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實驗, 這些實驗主要關注幼兒是否可以通過看視頻來學到新的詞彙。 大量的研究結果顯示:兒童是在與成人的互動中學會語言的;幼兒通過看視頻學到的詞彙非常非常有限。 (參看 Roseberry et al. (2014) 有關這個問題的文獻回顧)

兒童年齡越小, 就越難以通過看視頻學習新的詞彙;即使三歲以上的孩子, 已經聰明到可以從視頻學到一點詞彙, 他們從視頻中學到的東西,還是遠遠不如與成人的面對面交流中學到的多(Roseberry et al., 2009)。

接下來的這個實驗就很有針對性地探討了這一觀點。

華盛頓大學的 Kuhl 教授和她的團隊在2003年就做了一個實驗,來驗證這個猜想。這個實驗涉及三組九個月至十個月大的美國嬰兒:

第一組,嬰兒在四周之內上十二節“漢語課”,每節課25分鐘。課程內容是這樣的:一個來自臺灣的老師給這些孩子讀漢語的繪本,並和孩子玩玩具。

第二組,嬰兒上相同時間的“英語課”,上課內容與第一組的相似,只不過由漢語改成英語。

第三組,嬰兒觀看“漢語課”的視頻或者聽課程的音訊。

四周過後,研究人員測試這三組嬰兒,辨別漢語裡 c 和 x 兩個聲母的能力。結果顯示,第一組上“漢語課”的孩子的辨音能力,明顯強於第二組上“英語課”的。應該說,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

那麼第三組嬰兒呢?他們觀看漢語的音訊或者聽漢語音訊,這有助於他們分辨漢語語音的能力嗎?答案是:否。經過四個星期的“視頻/音訊學習”,第三組嬰兒分辨漢語 c 和 x 的能力並沒有提搞,他們的表現和第二組嬰兒差不多。說白了,對於第三組嬰兒,這四個星期的課算是白上了。

Kuhl 教授的研究表明,嬰兒語音的發展同樣離不開與成人的互動。單純給嬰兒播放視頻和音訊,對於他們的語音的發展起不到作用。

“磨耳朵”該怎麼做?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 Patricia Kuhl教授做過一個實驗,研究方向是Early childhood

learning(早期兒童學習)。她和團隊一起借助MEG開展了一系列實驗室實驗。

結果表明, 小嬰兒是世界公民(the citizens of the world),未被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the culture-bound listeners)。 他們能區別及捕捉所有不同語言的不同聲音,而且這個神奇的能力在寶貝一歲之前會展現的淋漓盡致,之後會逐漸系統性下降,直至青春期後進入衰退。

Patricia Kuhl教授的研究成果中提到Baby take statistics on a new language.' 孩子都是小小科學家,他們在外界語言(無論是母語還是第二語言)輸入的過程中,小腦袋裡不斷進行著各種語言資料統計。’ 這是他們開口說話輸出的必由之路。

Agnes認為,這就好比在大腦中建立一個語料庫(corpus),裡面不斷有語料輸入。不難理解,出現頻率高的語言資料(語料)自然會對聽者產生更顯著、更深刻的影響;並最終轉化為輸出性語言。 我們最先學會的語言一定是在咱們小腦袋中資料統計拔得頭籌的那一門(一般而言就是我們的母語,因為母語環境決定了其毫無懸念地成為語言資料大戶。在這一過程中,母語優勢也隨之得到確立)。

但教授還有一重大發現,

‘Instead of audio or video, it takes human being for babies to take their statistics.’ 只有與人互動的時候,嬰兒才能開始進行自己語言的資料統計,僅靠音訊、視頻不起作用!

所以如果一味的‘磨耳朵’,而忽視語言資料的啟動,那麼即使孩子的小耳朵淹沒在海量的原版音訊中,語言資料統計工作也是原地踏步,事倍功半,語言輸出就更無從談起了。

總結一下,對於“磨耳朵”,最好的方式是直接的互動,主動學習。在有目的的前提下,通過視頻或是音訊得到有效輸入。

(文章部分內容選自網路,不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他們從視頻中學到的東西,還是遠遠不如與成人的面對面交流中學到的多(Roseberry et al., 2009)。

接下來的這個實驗就很有針對性地探討了這一觀點。

華盛頓大學的 Kuhl 教授和她的團隊在2003年就做了一個實驗,來驗證這個猜想。這個實驗涉及三組九個月至十個月大的美國嬰兒:

第一組,嬰兒在四周之內上十二節“漢語課”,每節課25分鐘。課程內容是這樣的:一個來自臺灣的老師給這些孩子讀漢語的繪本,並和孩子玩玩具。

第二組,嬰兒上相同時間的“英語課”,上課內容與第一組的相似,只不過由漢語改成英語。

第三組,嬰兒觀看“漢語課”的視頻或者聽課程的音訊。

四周過後,研究人員測試這三組嬰兒,辨別漢語裡 c 和 x 兩個聲母的能力。結果顯示,第一組上“漢語課”的孩子的辨音能力,明顯強於第二組上“英語課”的。應該說,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

那麼第三組嬰兒呢?他們觀看漢語的音訊或者聽漢語音訊,這有助於他們分辨漢語語音的能力嗎?答案是:否。經過四個星期的“視頻/音訊學習”,第三組嬰兒分辨漢語 c 和 x 的能力並沒有提搞,他們的表現和第二組嬰兒差不多。說白了,對於第三組嬰兒,這四個星期的課算是白上了。

Kuhl 教授的研究表明,嬰兒語音的發展同樣離不開與成人的互動。單純給嬰兒播放視頻和音訊,對於他們的語音的發展起不到作用。

“磨耳朵”該怎麼做?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 Patricia Kuhl教授做過一個實驗,研究方向是Early childhood

learning(早期兒童學習)。她和團隊一起借助MEG開展了一系列實驗室實驗。

結果表明, 小嬰兒是世界公民(the citizens of the world),未被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the culture-bound listeners)。 他們能區別及捕捉所有不同語言的不同聲音,而且這個神奇的能力在寶貝一歲之前會展現的淋漓盡致,之後會逐漸系統性下降,直至青春期後進入衰退。

Patricia Kuhl教授的研究成果中提到Baby take statistics on a new language.' 孩子都是小小科學家,他們在外界語言(無論是母語還是第二語言)輸入的過程中,小腦袋裡不斷進行著各種語言資料統計。’ 這是他們開口說話輸出的必由之路。

Agnes認為,這就好比在大腦中建立一個語料庫(corpus),裡面不斷有語料輸入。不難理解,出現頻率高的語言資料(語料)自然會對聽者產生更顯著、更深刻的影響;並最終轉化為輸出性語言。 我們最先學會的語言一定是在咱們小腦袋中資料統計拔得頭籌的那一門(一般而言就是我們的母語,因為母語環境決定了其毫無懸念地成為語言資料大戶。在這一過程中,母語優勢也隨之得到確立)。

但教授還有一重大發現,

‘Instead of audio or video, it takes human being for babies to take their statistics.’ 只有與人互動的時候,嬰兒才能開始進行自己語言的資料統計,僅靠音訊、視頻不起作用!

所以如果一味的‘磨耳朵’,而忽視語言資料的啟動,那麼即使孩子的小耳朵淹沒在海量的原版音訊中,語言資料統計工作也是原地踏步,事倍功半,語言輸出就更無從談起了。

總結一下,對於“磨耳朵”,最好的方式是直接的互動,主動學習。在有目的的前提下,通過視頻或是音訊得到有效輸入。

(文章部分內容選自網路,不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