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探‘雙創’時代中國最熱高地”,科技日報專版聚焦浙江創新創業新生態

創新創業, 已是這個時代的重要主題。

“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強化戰略科技力量。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援,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對“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著重闡述, 彰顯了中國對創新創業的重視。

自2014年“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形成了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制度體系。

杭州智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舸就是在這種高密度人才政策浸潤下迅速發展起來的人才典型。 李東舸是“國千”人才, 落地杭州時就因“基於2D視覺的體感操控系統”得到杭州市政府200萬元獎勵支援, 同時獲得杭州市江幹區對該項目的1000萬元的引進配套資助。 “浙江的跳躍式創新環境、政府對於高新技術企業大力扶持和對人才的高度重視, 助推我們的技術成為視覺交互領域的領頭羊。

”李東舸如是說。

對於人才的培育和引進, 浙江展現出了其“狂熱”的執著。 針對越來越多湧入浙江投資創業的海外高層次人才, 浙江省工商局聯合相關部門制定出臺了《關於支持海外高層次人才在浙江投資創業的若干意見》, 在免除相關登記材料、簡化申辦手續、降低名稱登記條件、提高技術出資比例、支援企業做強做大等5方面給予便利。

“在未來科技城的建設過程中, 我們始終堅持把人才作為小鎮建設的第一資源、關鍵一招, 不斷推進體制創新。 ”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管委會招商局副局長屈永輝這樣告訴記者。

此外, 作為引進人才的配置, 2017年9月之江實驗室在杭州成立。 浙江省省長袁家軍“掛帥”擔任理事長,

浙江省財政計畫分期出資50億元, 用於支持重大基礎研究專案實施、大科學裝置建設、高層次人才團隊引進、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實驗室日常運行等。

體制機制順, 則人才聚, 截至2017年12月, 浙江省入選國家“千人計畫”人才672人, 國家“萬人計畫”人才125人, 均居全國第四位;“千人計畫”專家創辦企業400餘家, 已上市或掛牌近30家, 占全國一半左右。

在“育得梧桐枝繁茂”的過程中, 除了“新四軍”不斷壯大, 創新創業“第五軍”——“老外系”也在浙江冉冉升起。 在杭州的國際交流服務中心, 負責來杭證件辦理的負責人也直言, 這兩年明顯感覺前來諮詢如何在杭州創業的外國人越來越多。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資料顯示, 2016年, 中國的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4.7萬億元,

大大領先於美國的2.6萬億元, 其中浙江實現網路零售額10306.74億元, 這吸引了“洋面孔”加入創業大軍。 同時, 浙江資訊經濟的崛起, 也讓互聯網創業成為不少外國創客在浙江創業的選擇。 “這麼多年交流下來, 發現大家都很想留下來, 現在創業的外籍人士大大增加。 ”有著多年服務外籍留學生經驗的、浙江全洲國際外籍人士創業就業服務中心CEO馮青龍說。

對此, 不少人堅信:將矽谷從美國西海岸轉移到中國東海岸杭州, 是完全有可能的。

編輯:甘玲 校對:項明祥 章曉建 施洋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