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漫談生與死!

從知世事以來, 我就知道人有生.老.病.死, 這是極其自然之事。 對生死二字既淡漠又無視, 覺得死亡只是電影戲劇中的表演, 英雄的犧牲,

活人的倒地, 只是在做戲。 死亡對年輕的我們來說, 仿佛還很遙遠。

隨著年歲地增長, 看到身邊一些親朋好友一個個逐漸離去, 心中時不時地泛起傷感的漣漪;近年來, 離去的親朋好友越來越多, 走的越來越密, 他(她)們消失得這麼迅速, 走得那麼突然!增添我無限的悲切與傷感!我才感覺到死亡離我們是那麼的近, 是如此的真實, 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能決定的。 心中又湧動著許多無賴與感懷!

人生苦短, 人生如夢。 從哇哇墜地的嬰兒, 到白髮蒼蒼逝去的老者, 幾十年人生如轉瞬間, 更何況早年夭折, 中年早逝的人群。 人生就是一場戲, 從開幕到謝幕;人生就是一個夢, 南柯一場黃梁未熟。 我們都是:來時歡喜去時悲, 枉在人間走一回。 不管你生前是榮華富貴, 還是高官偉人, 都得骨化輕風肉化泥, 繁華散盡, 墳塚壘壘。 生前的財富留給社會, 英名存入史冊, 自己只能是:三魂七魄隨風去, 一命嗚呼到黃泉。 偉人名士尚可史冊垂青雁過留聲, 我等平民百姓, 只能是默默無聞地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因而自已對死亡產生恐懼, 對人生感到悲觀。

去年底母親病逝, 面對親人的離別悲從衷來, 凝視她安祥的遺容, 悲痛的心中萌發出新的感慨:死亡也許不是那麼可怕, 死亡是撒手, 是解脫, 是安息!正如佛經中所說:死亡使死者脫離了紅塵的苦難, 到達了西方極樂世界;也如《聖經》所講:死亡使逝者脫離人間地獄, 升入天堂, 在伊甸園中與上帝同在。 因此我們生者不應該悲哀, 應該歡欣, 效法莊子面對妻子的死亡鼓盆而歌, 為死者的亡靈大唱挽歌!

因而, 我們面對死亡不是恐懼與悲哀, 是坦然處之。 我們的生死觀, 從少年的漠視, 到中年的恐懼, 再到晚年的坦然。 人類認識觀告訴我們, 認識初期:山是山水是水;認識的中期: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認識的晚期是:山是還是山, 水還是水。 認識觀的晚期才標誌著人心智的成熟!

因此使我想到, 我們降生在這個世界上, 有其偶然性, 又有其必然性, 既來之則安之, 就應該遵循這自然的法則, 順其自然, 經歷生老病死這一人生歷程,

平安自然地度過此生。

生雖然沒有象夏花一樣絢麗, 卻要象秋潭一樣平靜心清;死沒有“飲刀成一快!"“我自橫刀對天笑”的慷慨悲壯, 卻要有視死如歸, 談笑而去的境界!做到活著珍惜, 死有何妨!

活在這個世界上, 應該愉快的過好每一天, 珍惜關愛每個親情與友情。 這世間上雖然是紅塵苦海,卻還是有春花秋月,陽光明媚。此社會雖然是充滿爾虞我詐,人心莫測,仍然有人間真情,溫暖人心。拂去霧霾,享受陽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隱去紅塵苦海,顯現賞心悅目的世界,把死亡看成人生走向極樂世界的起點!不負不悔生前,憧憬希望未來,這才是大徹大悟豁達開朗的生死觀!

這世間上雖然是紅塵苦海,卻還是有春花秋月,陽光明媚。此社會雖然是充滿爾虞我詐,人心莫測,仍然有人間真情,溫暖人心。拂去霧霾,享受陽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隱去紅塵苦海,顯現賞心悅目的世界,把死亡看成人生走向極樂世界的起點!不負不悔生前,憧憬希望未來,這才是大徹大悟豁達開朗的生死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