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摩拜:在新型組織下生長出的文化力

2017年1月, 我剛加入摩拜的時候, 業務覆蓋十幾個城市, 人力資源部總共只有不到10個人。 到現在, 摩拜業務覆蓋到全球12個國家200座城市(包括中國), 員工人數發展到幾千人, 人力資源部增加到近百人。

2017年4月14日, 摩拜單車日訂單量超2000萬。 從0到2000萬日訂單的突破, 摩拜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這麼快速的成長, 時間對於團隊來說是壓縮的, 給予HR團隊的時間也是非常有限的。

摩拜HR團隊工作強度大在業內是出了名的。 所以我一直都很nice(笑), 因為我知道大家都太不容易了。

有時我也擔心這樣高強度會影響戰鬥力, 反而是團隊跑過來開導我“這麼高強度的工作大家都能扛下來, 還有什麼做不了!”所以是我常常被他們所感動和激勵, 就是很正能量。

一同“打過仗, 踩過雷, 撐過來”的協同關係, 是無比牢固的, 在這樣高速增長的組織中, 對每個人都提出了成長的要求, 大家互相支持,

快速學習, 滿足組織的需求, 享受成長的狀態。 這個團隊我很喜歡, 也有信心。

除了對於HR團隊的挑戰外, 摩拜這樣快的一個業務速度以及城市擴張速度, 組織層面上, 很多新老問題都在疊加出現, 也面臨很多挑戰。

我們從事的事業無前路可依, 組織需要應對很多不確定性, 組織邊界以及職責流程是多變且不清晰的, 而且需要做很多創新的事情, 才能確保我們的一個領先的位置。

所以我們對於人的要求, 首先是能用很多創新的思路與方法去解決問題, 而且必須能夠接受挑戰性的工作, 適應業務發展要求。

我們發現, 此時此刻用傳統的偏剛性的管理手段, 其實是失效的。

我們對於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求非常高,

更多是需要用願景去激發人的能動性和智慧, 帶動整個組織, 完成業績, 使每個人在這裡面極高地去發揮他自己的作用與價值。

所以我們要重新回歸, 去考慮文化力在整個新的組織形態下的影響。 重塑文化力的項目, 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新組織形態下文化的新視角

做HR要有業務的眼界, 有專業的深度, 還要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 某種程度上, HR本身就是成就他人的角色, 找准定位很關鍵。

HR的策略不能一味照搬其他所謂先進公司的經驗, 一定要根據企業當前的發展階段和核心任務來定。 做企業文化專案也是如此。

摩拜HR團隊是個很年輕的團隊, 算是一個只有12個月的團隊。 我剛來的時候, 團隊文化、組織招聘、ER、SSC、體系、流程等等全都沒有。

我們在那時到往後做整個文化價值的遞進跟延伸的時候, 首先要看清楚的是今天企業所處的階段。 今天的摩拜, 我們依然認為處於早期成長階段, 處於往成熟期過渡的階段。

所以在對文化的解讀中, 對於創始人言行表現,

還有它所具有的差異性、獨特性和競爭力, 我們希望能夠著力更多, 從而能夠去定義和詮釋我們的文化究竟是什麼, 而不只是牆上那幾個文化關鍵字。

文化對於企業的價值, 影響範圍其實是非常廣泛的, 因為它會影響到我們的用戶、員工、潛在雇員和利益相關者。

今天我們不只是在輸出我們的產品,同時還在輸出我們的核心使命以及價值觀給這個社會。

文化,從外在表達上,我們可能看到的是產品服務以及一些人員的行為,還有空間環境。

但是從內在來看的話,價值觀是持續去影響戰略的制定、生成以及落地,以及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商業品牌和雇主品牌多方位的理解。

所以整個企業文化和雇主品牌,我們希望它要發揮的作用就是:第一,要統一思想,塑造行為;第二,要凝聚人心,同時,對外能感召客戶。

摩拜文化價值體系:

啟動組織、支撐戰略、賦能個體

下面就是我們做了很多調研和思考而提煉出來的摩拜文化價值體系。(瞭解學習完整版摩拜文化力項目思考過程,請進入氫課平臺www.qker.com,覺得不錯,請為摩拜文化力項目點贊投票哦!)

文化與人才:對人才的期待

我們共創出來,對個體有兩個期待,一個是超越期待,另外一個是持續成長。

之後我們希望把它再往下沉一步,讓它成為一個可傳播的點,或者是可傳播的一種文字。我們又集合了很多的同事一起,再次做共創。

對於超越期待,我們達成兩個理解,第一個就是一定要出色,同時對於困難不妥協。另外一個,我們用一個詞表示——miracle worker,我們希望每個人都是奇跡的創造者,是造夢的人。

對於成長的期待,我們希望它能夠朗朗上口,能夠變得更發自內心,更貼近自然,然後更輕柔,沒有那麼生硬,所以我們希望它的表達能夠有一種自然的感覺。

基於此,我們覺得持續成長有三個部分:

第一,打開天線,擁抱未知;

第二,希望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到了我們這片土壤裡,能夠破土而出,肆意生長;

第三,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在這裡,享受打破認知的重生感和探索未知潛能的興奮感,因此帶來他對於持續成長的渴求。

文化與組織:對組織的期待

我們希望組織裡有很多手段是可以幫助到個人成長的。所以高速增長如何賦能個體,然後來啟動組織,就需要我們從原來嚴格的職能分工變成“項目制”,甚至說“去中心化、自組織”這樣的一種形態,讓更多的人去把握一些機會。

我們去執行、反思、總結,形成一個學習閉環,然後實現突破,獲得成長。

我們有很多自發多維的培訓機制,比如在崗學習、輪崗培養、績效提升計畫PIP、共創會、導師輔導、繼任者計畫、技能培訓等。

在營造創新的土壤方面,我們有一個項目叫“Mo創客計畫”,就是有很多老大難的問題,還有一些大家認為很重要的問題,可以在後臺進行回饋。

我們會抓取很多員工的解決方案,用他的解決方案去幫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等於是發動全員的力量,共同來去做一些創新的事情。

實際上創新有很多維度,比如說個體創新、漸進式創新、顛覆式創新等,那我認為最重要的創新,還是培養一片創新的土壤,然後去招一群非常具有創意和海盜精神的一群人進來,幫助這個企業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這個是我們對創新的一些實踐。

文化與戰略-對戰略的期待

文化跟戰略,它應該是上下同欲的,所以整個同言同語的溝通機制,就特別重要。我們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說高管跟中層的one on one,HR跟業務的人才盤點與績效PIP,全員的All Hands Meeting重點專案複盤,以及部門跟部門之間的技術沙龍與Open Day等。

上下同欲,就是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連接,小人物跟大人物的夢想連接。

當我們去跟員工談他的績效目標設定時:

首先應該尊重的是他對於工作本身是怎麼去定義的,他認為他的工作價值感來自於完成了的哪些事項。

我們會優先讓員工首先去做這個目標的設定,然後再跟leader再去做進一步的探討,我們再做一些alignment,讓這件事情既符合組織的目標,同時又符合個人的目標。

但是在這之前,我們其實是簽訂了戰略目標,從戰略目標到部門目標,總的方向會讓部門的leader去溝通一個整體的構思資料,然後回到小人物目標,再去做alignment,反復有幾輪這樣的過程。

通過這個過程,我們一方面在硬的績效管控上有一定的牽引;從軟的方面,我們把公司的夢想和小人物的夢想之間形成一個捆綁,持續告訴大家,這樣的事情是我們一起想要做的事情,是共同的夢想,是我的夢想,也是你的夢想。

所以通過人物表彰、活動設計、IP故事傳播等,告訴大家我們是一群一樣的人,我們會共同去完成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這樣一軟一硬的相互結合,來啟動每個人的能量,然後讓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產生連接。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以上內容精選自環球人力資源智庫主辦的2017中國人力資源實踐創新(企業)評選中的入圍案例。覺得本文不錯?別忘了,為摩拜HR投票哦!

更多案例學習,立即進入直播間(www.qker.com)學習,HR限時免費哦!

另外,環球君為大家準備了《超全HR年終大禮包》,含績效考核篇、年度計畫篇、年終獎及調薪篇、企業文化篇、總結彙報篇,限時免費領取,詳見下圖。

超2萬人領取的實用資料

▼▼▼

演 講丨郭爽,摩拜HRD

整 理丨環球君

轉載聯繫微信公眾號“環球人力資源智庫”

*本文由 環球人力資源智庫 原創發佈。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環球人力資源智庫)及本頁連結。

今天我們不只是在輸出我們的產品,同時還在輸出我們的核心使命以及價值觀給這個社會。

文化,從外在表達上,我們可能看到的是產品服務以及一些人員的行為,還有空間環境。

但是從內在來看的話,價值觀是持續去影響戰略的制定、生成以及落地,以及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商業品牌和雇主品牌多方位的理解。

所以整個企業文化和雇主品牌,我們希望它要發揮的作用就是:第一,要統一思想,塑造行為;第二,要凝聚人心,同時,對外能感召客戶。

摩拜文化價值體系:

啟動組織、支撐戰略、賦能個體

下面就是我們做了很多調研和思考而提煉出來的摩拜文化價值體系。(瞭解學習完整版摩拜文化力項目思考過程,請進入氫課平臺www.qker.com,覺得不錯,請為摩拜文化力項目點贊投票哦!)

文化與人才:對人才的期待

我們共創出來,對個體有兩個期待,一個是超越期待,另外一個是持續成長。

之後我們希望把它再往下沉一步,讓它成為一個可傳播的點,或者是可傳播的一種文字。我們又集合了很多的同事一起,再次做共創。

對於超越期待,我們達成兩個理解,第一個就是一定要出色,同時對於困難不妥協。另外一個,我們用一個詞表示——miracle worker,我們希望每個人都是奇跡的創造者,是造夢的人。

對於成長的期待,我們希望它能夠朗朗上口,能夠變得更發自內心,更貼近自然,然後更輕柔,沒有那麼生硬,所以我們希望它的表達能夠有一種自然的感覺。

基於此,我們覺得持續成長有三個部分:

第一,打開天線,擁抱未知;

第二,希望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到了我們這片土壤裡,能夠破土而出,肆意生長;

第三,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在這裡,享受打破認知的重生感和探索未知潛能的興奮感,因此帶來他對於持續成長的渴求。

文化與組織:對組織的期待

我們希望組織裡有很多手段是可以幫助到個人成長的。所以高速增長如何賦能個體,然後來啟動組織,就需要我們從原來嚴格的職能分工變成“項目制”,甚至說“去中心化、自組織”這樣的一種形態,讓更多的人去把握一些機會。

我們去執行、反思、總結,形成一個學習閉環,然後實現突破,獲得成長。

我們有很多自發多維的培訓機制,比如在崗學習、輪崗培養、績效提升計畫PIP、共創會、導師輔導、繼任者計畫、技能培訓等。

在營造創新的土壤方面,我們有一個項目叫“Mo創客計畫”,就是有很多老大難的問題,還有一些大家認為很重要的問題,可以在後臺進行回饋。

我們會抓取很多員工的解決方案,用他的解決方案去幫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等於是發動全員的力量,共同來去做一些創新的事情。

實際上創新有很多維度,比如說個體創新、漸進式創新、顛覆式創新等,那我認為最重要的創新,還是培養一片創新的土壤,然後去招一群非常具有創意和海盜精神的一群人進來,幫助這個企業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這個是我們對創新的一些實踐。

文化與戰略-對戰略的期待

文化跟戰略,它應該是上下同欲的,所以整個同言同語的溝通機制,就特別重要。我們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說高管跟中層的one on one,HR跟業務的人才盤點與績效PIP,全員的All Hands Meeting重點專案複盤,以及部門跟部門之間的技術沙龍與Open Day等。

上下同欲,就是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連接,小人物跟大人物的夢想連接。

當我們去跟員工談他的績效目標設定時:

首先應該尊重的是他對於工作本身是怎麼去定義的,他認為他的工作價值感來自於完成了的哪些事項。

我們會優先讓員工首先去做這個目標的設定,然後再跟leader再去做進一步的探討,我們再做一些alignment,讓這件事情既符合組織的目標,同時又符合個人的目標。

但是在這之前,我們其實是簽訂了戰略目標,從戰略目標到部門目標,總的方向會讓部門的leader去溝通一個整體的構思資料,然後回到小人物目標,再去做alignment,反復有幾輪這樣的過程。

通過這個過程,我們一方面在硬的績效管控上有一定的牽引;從軟的方面,我們把公司的夢想和小人物的夢想之間形成一個捆綁,持續告訴大家,這樣的事情是我們一起想要做的事情,是共同的夢想,是我的夢想,也是你的夢想。

所以通過人物表彰、活動設計、IP故事傳播等,告訴大家我們是一群一樣的人,我們會共同去完成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這樣一軟一硬的相互結合,來啟動每個人的能量,然後讓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產生連接。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以上內容精選自環球人力資源智庫主辦的2017中國人力資源實踐創新(企業)評選中的入圍案例。覺得本文不錯?別忘了,為摩拜HR投票哦!

更多案例學習,立即進入直播間(www.qker.com)學習,HR限時免費哦!

另外,環球君為大家準備了《超全HR年終大禮包》,含績效考核篇、年度計畫篇、年終獎及調薪篇、企業文化篇、總結彙報篇,限時免費領取,詳見下圖。

超2萬人領取的實用資料

▼▼▼

演 講丨郭爽,摩拜HRD

整 理丨環球君

轉載聯繫微信公眾號“環球人力資源智庫”

*本文由 環球人力資源智庫 原創發佈。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環球人力資源智庫)及本頁連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