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格隆匯一周最top(Ep:19):區塊鏈,撒幣和“瘋投”

導語:神奇“復活”的小藍似乎象徵著ofo和滴滴的決裂已成定局, 這場始於2017由各路風投打造的“共用經濟”逐漸走向尾聲;2018年以前, 我們從沒想過“sa bi”竟能成為流量與財富的代名詞, 各路資本競相參與;一個風口倒下, 必有另一個風口站起, 當真格基金徐小平的微信“無意”中被曝出, 一句句“區塊鏈”革命便甚囂塵上。 參與也好, 旁觀也罷, 2018年的“資本躁動”已經提前開始~~

最深度:

? 你是看戲還是參與其中?你站哪邊?

《中國風投之殤:ofo和摩拜必須死一個》

? 區塊鏈會是革命嗎?如果是, 我們該如何去擁抱?

《文明不會思考, 但會選擇:摧枯拉朽的區塊鏈及其投資機會》

《區塊鏈, 將如何重新定義世界?》

? 從搜索到多元化最後“all in AI”, 百度還能站穩三巨頭麼?

《重回“簡單”的百度》

? 面對發展之下收縮的城市, 我們該有什麼樣的思考?

《中國:收縮的城市》

? 站在2018年的頭上, 似乎一切都還未上演, 未來, 是盛景依舊還是黯然失色、是逐浪兒還是裸泳者, 能夠檢驗的, 或許只有時間。

《大時代的落幕》

? 亞布力只是東北經濟的一個縮影。

《東北商業衰亡史》

? 2011是智慧手機的元年, 也是功能機退幕的一年。

《死於西元2011》

? 找到好伴侶, 就成功了一大半。 無論是在婚姻中, 還是在商業上, 斤斤計較都是個大毛病.

《巴菲特:無論婚姻還是商業, 斤斤計較都是大毛病》

? 做投資要不斷思考。

《段永平2017年投資箴言》

最專欄:

《【秦培景|策略隨筆02】週期股的宿命與救贖》

《目標只有美國——崛起的中國人工智慧》

《出軌經濟學》

《幣圈:生死有命, 富貴在天》

《1988年, 巴菲特為什麼要買入可口可樂?》

最熱點:

《支付寶要“橫掃”紐約》

《堅守、危機、謀變與接班人:你所不知道的娃哈哈30年》

《小程式一周年:張小龍或許還沒想明白, 但超8億人民幣已經投向小程式》

《今日頭條的轉捩點》

《撒幣成兵》

最海外:

《可怕的三星帝國》

《必要的時候就該放下面子, 學 Facebook 抄襲 Snapchat》

《拒絕亞馬遜的LVMH, 為何全線入駐天貓?》

最悅讀:

書名:《區塊鏈技術驅動金融》

作者:阿爾文德·納拉亞南 / 約什·貝努 / 愛德華·費爾頓 / 安德魯·米勒 / 史蒂文·戈德費德

豆瓣評分:8.8分

精彩書評:《普林斯頓大學公開課的中文譯本》

作者:QWhy(來自豆瓣)

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讀了這本書,

本身的演算法基礎不強, 許多概念第一次讀得一頭霧水, 等到反芻起來, 第二次讀才感覺出些門道, 比如挖礦用的雜湊函數, 區塊鏈的資料結構, 比特幣去中心化的實現方法, 比特幣的匿名化等等, 其實細細讀來, 能夠有許許多多的收穫, 在很大程度上講, 我覺得這更是一本電腦的演算法書。 裡面涉及到了密碼學和概率論的許多知識。 當然涉及到社會問題的時候還有法律的一些概念牽扯其中, 其中就包括匿名的問題。

感覺書中的第一章(密碼學及加密貨幣概述), 第二章(比特幣如何做到去中心化)及第六章(比特幣和匿名化), 這三個章節比較重要, 是理解其他章節的基礎, 也是比特幣或者說底層的區塊鏈技術的基礎,

所以這三張我重讀了一遍, 有了新的很大的收穫。 (這也給我一種感悟, 在理解了幾個基礎性問題之後, 看事物的觀點角度就會發生質的改變, 所以不要盲目求速度, 而是要深刻理解最需要理解的基本問題 --!)這三張解決了區塊鏈技術的幾個重大的問題:資料結構是怎樣的?去中心化是如何實現的?匿名是如何實現的?(可能匿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沒有完全實現)

最後關於打破傳統上的分散式共識的研究上來講, 摘錄兩段:

“比特幣到底打破了經典模型裡的哪些假設呢?第一, 比特幣引進了獎勵的理念, 這對分散式共識協議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理念, 這也只有在比特幣裡才可能實現, 因為比特幣也是個貨幣,

所以人們自然而然地會為了金錢的獎勵而變得誠實起來。 所以, 比特幣並沒有真正解決分散式共識問題, 它只是在特定貨幣系統下解決了這個問題而已。

第二, 比特幣系統包含隨機性這個概念。 在後面兩節裡我們將會看到, 比特幣的共識演算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隨機性。 此外, 它也不再糾結於規定共識的起點與終點。 相反, 共識是通過一段較長的時間而達成的, 在實際系統中, 達成共識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但即使在一個小時以後, 節點們也無法確當哪一個交易塊應該進入總帳本。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 我們對某一個塊的認識與最終總體共識相吻合的概率將越來越大, 觀點出現分歧的概率按指數級下降。 比特幣在以上方面的不同,讓它能夠逾越傳統理論關於分散式共識不可達成這一鴻溝。”

我想以上這兩段是對於比特幣如何去中心化的一種總結式的解釋吧。

本書的最後有翻譯者的介紹,我看了一下,各個都很牛逼,這本書1-9章的初稿是一個叫帥初的人翻譯的,他現在是唯鏈科技(vechain)首席技術官,也是中國區塊鏈開源平臺QtumChain的設計者,網上可以搜到他的一些資料和文章。

本文源自格隆匯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比特幣在以上方面的不同,讓它能夠逾越傳統理論關於分散式共識不可達成這一鴻溝。”

我想以上這兩段是對於比特幣如何去中心化的一種總結式的解釋吧。

本書的最後有翻譯者的介紹,我看了一下,各個都很牛逼,這本書1-9章的初稿是一個叫帥初的人翻譯的,他現在是唯鏈科技(vechain)首席技術官,也是中國區塊鏈開源平臺QtumChain的設計者,網上可以搜到他的一些資料和文章。

本文源自格隆匯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