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領導力即影響力

本節播音核心:

從某種意義上說, 我們每個人都是領導者, 因為每個人都在影響著別人。 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偉大的領導者, 但你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主播 | 汪廣輝

領導力的定義——影響力。

說起領導力, 這也是個恒久的話題, 但極少有人瞭解它的真正含義。 在生活中, 無數人渴望擁有領導力, 而成功者卻寥寥無幾。 在我的個人資料裡, 就收集了至少50條關於領導力的定義和描述。

所謂的“領導力”, 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迷人的概念呢?也許因為我們內心都產生過想當領導者的意識, 因此大家對於定義領導力的概念也是如此熱衷, 又或者是當我們熟悉和喜愛某個偶像時, 就希望能夠複製他的所作所為, 加以發揚光大。

這時“領導力”又被描述成富於個性的人格特徵。 問10個人他們對於領導力的理解, 你一定會得到10個截然不同的答案。

半個世紀裡, 通過對我的家人和我自己領導潛能的悉心觀察,

最終我得出這樣一條結論——領導力即影響力, 千真萬確, 分毫不差。

我個人最喜歡的領導力格言便是:“那些自以為在帶領他人卻無人追隨的人, 其實根本就不曾領悟‘領導力’的精髓。 ”

領導力代表的, 只有一個意思就是:“能夠對他人施加影響, 贏得追隨者的能力”。

希特勒是領導者, 吉姆·鐘斯無疑也是, 耶穌、馬丁路德·金、溫斯頓·邱吉爾、約翰·甘迺迪……這些全都是響噹噹的領導人物。 他們的價值體系和管理能力千差萬別, 但每個人都擁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

當你用“贏得追隨者的能力”作為領導力的明確定義時, 你就自然回到了看清楚如何領導的參照點, 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將領導力視為贏得一個職位,

而不是贏得追隨者的能力。 因此他們為獲得一個職位或者頭銜, 殫精竭慮、孜孜以求。

當這些目標實現時, 他們也就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已經成為領導者了。 這種思維模式引發兩個常見問題:一方面, 某些身居領導崗位的人常常無人響應;另一方面, 那些不在領導崗位卻有領導才能的人, 常常不會把自己當做領導者, 因而也就阻止了他們領導潛能的進一步發揮。

我寫本書的目的, 就是為了説明讀者接受“領導力即影響力”的觀點, 然後再回到我們的起點, 教你學會如何有效領導。

以下每一章都涵蓋了開發領導力的原則, 而第一章正是著眼于開拓你的影響力, 關於影響力的幾個觀點。

每個人都有影響力。 社會學家們說, 即使最內向的人, 一生中也至少要影響到一千個人。 我們每個人都在某個領域影響著別人, 同時也在另外一些領域受到別人的影響。 要麼你是領導者, 要麼你是追隨者。

你有責任認識到你自身的領導力潛質,

在每個特定環境裡的特定人群中, 一定會有一位元特徵顯著的領導人物。

比方說, 孩子上學前, 母親便是直接對他言傳身教的第一人, 孩子衣食住行全都由媽媽來料理, 並受此影響, 孩子到了學校之後, 自會影響到身邊的同齡人。

父母兩人若經常約在一家餐廳裡吃飯, 很可能會受到服務生的推薦影響, 點上那裡的特色菜。 當在家吃晚餐成為習慣, 則可能因父親或母親的口味形成固定的模式。

一個團體中的領袖人物其實很容易找出來的。 觀察一下, 在一群人做決定時, 誰提的建議是最有見地的?當討論問題的時候, 人們的目光最長聚焦在誰身上?誰的觀點能最迅速的得到大家的肯定。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 誰是最受擁戴和追隨的人?

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幫助你明確真正的領導者是誰?要深入理解影響力,請回想一下你受到一個人或一件事情觸動時的場景。

不論什麼時代,那些重大的事件總會在我們的生命和記憶裡留下印記。比方說,一對1930年前出生的夫婦會繪聲繪色地跟你講,珍珠港被襲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想想那些給你帶來強烈衝擊的人物和小事情。當我回憶起我的前半生時,不由想起了年輕時參加了露營,那次活動對我職業生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我想起我的七年級老師葛籣,還有那些每年在聖誕樹上閃耀的泡泡燈,它們給我了無比美妙的聖誕感覺。還有從一位大學教授那裡得到的表揚信……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生活裡充滿了各種各樣令我們印象深刻的事物,他們幫助我們完成對自身的塑造。

裡勒說得好,總有一些時刻在生命在永恆之河裡留下些什麼。沒有人能弄明白那些被我們稱作影響的神秘事物究竟為何物?不過,芸芸眾生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對他人製造著影響,或是療傷,或是保佑,或是留下美麗的痕跡,又或是玷污、打擊帶來傷害,甚至毒害到他人的生命。

對未來最好的投資是今天的正確影響,問題不是你是否影響了別人,而是你要如何影響別人。

你的領導力會與日俱增嗎?本尼斯和納努斯在合作的《領袖藝術立憲》,事實上成為領袖的機會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獲得,這絕非妄言。

本章餘下的篇幅正是幫助你成為一個遠勝於今日的率才,創造不一樣的明天,因為影響力是可以不斷提升的能力。

在《權力與影響》一書中有個權力三角的概念,這個三角的三邊分別由溝通、認可和影響構成。首先從有效溝通開始,然後影響相互認可,最後則是影響力。

我們完全可以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領導力潛能。基於對這一點確信無疑,我將領導力按不同級別定義分為五個境界,人們可以借此學會如何提升個人的影響力。

第一境界:職位。

一旦一個人被授予了某項官職或者地位,他好像也就處於了掌控局面的狀態。在那個職位上他也許有權威,不過真正的領導力絕不僅僅意味著擁有權威,也不只是受過技巧訓練,真正的領導力應當是要成為他人所樂於追隨和為之心悅誠服的人。

一個了不起的領導人明白,老闆和領導者有哪些本質的區別:老闆驅使別人,領導者指導員工;老闆依賴權威,領導者富有親和力;老闆激發恐懼,領導者激發熱情。

老闆說“我”,領導者說“我們”;老闆疲于應付問題帶來的指責,領導者則解決問題;老闆知道如何做到,而領導者則展示如何做到;老闆說,幹吧!領導者則說,讓我們一起來。

“職位型領導者”的特徵,他的安全感來自於職位而非內心。

一個參加過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講過一個故事:一次他懷著鬱悶和不滿,在戰場上對著長官大喊:“退出這倒楣的戰爭吧。”沒想到冒犯的卻是美國遠征軍總司令約翰·潘興將軍。可憐的士兵以為會受到嚴厲的處分,戰戰兢兢,結結巴巴地想對將軍表達歉意。沒想到,潘興拍拍士兵的肩,和藹地說:“嗯,沒關係,孩子!幸好我不是個少尉。”

人的能力和底蘊越高深,具有的影響力越廣大,他就會變得越發冷靜和自信。

領導力的第二個境界:認可。

聯邦快遞的創始人說過:領導力就是無需強迫而使人們為你工作,只有你步入影響力的第二級時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因為除非人們知道你多麼關心他們,人們才不會在乎你知道多少呢!領導力來自內心而非頭腦,融洽的人際關係遠比死板的規章制度更有效力。

在職位層次的領導者一般都用強勢的權威來開展工作的。就像挪威心理學家舍爾·德魯普在“啄食次序定律”中描述的小雞,今天它們已經被用來定義更廣泛的社會群體。

時爾德魯普發現雞群中也有尊卑高下之分,這種尊卑地位的建立並非天生的,也不是按照長幼次序排定的,而是靠尖嘴啄鬥出來的。無論在哪個雞群裡總會有一隻領頭的母雞,它可以啄所有別的雞,而其它的雞是不能反擊的。

接下來又有一隻母雞,可以啄除了領頭雞以外的其它雞,以此類推,最後剩下的那這當然是最倒楣的了。所有的雞都可以欺負它,它卻毫無反抗之力。

與之相對比,在認可層面的領導者,靠的是人際關係發展,他們思考的是人的培養,而不是啄食次序。

在這個級別,時間、精力、考慮重心都放在個人需求的基礎知識,不能與人建立牢固而持久的人際關係的人,很快將發現,他們也無法發揮長久而有效的領導作用。

所以如果第一境界“職位”是通往領導力的大門,那麼第二境界“認可”則是奠定領導力的基石。

小心啊,不要試圖跳過這一境界。人們最容易忽略最不重視的也是這一層。

比方說,丈夫通常會從第一境界,職位,就是婚禮之日獲得丈夫的這個職位,很快他就步入第三境界,產出的階段。他或許盡到了做丈夫的責任,養家糊口,但此過程中卻可能忽略了和家人的親情關係,家庭解體,而自己的事業也隨之崩潰。

我們要知道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維護是一個投入心力的過程,它像是粘合劑,把人們聯合到一起,並為長久的安寧提供穩定的力量支援。

領導力的第三個境界:產出。

影響力到了這個級別,積極的成效就層出不窮了。效益倍增,士氣高漲,員工流失率降低,需求不斷被滿足,目標接二連三地實現,與這種良性局面相伴相生的是無窮的動力,領導和影響他人已經成了一種樂趣,種種棘手的問題輕易化解,資料很快得到共用和更新。所有的人都被完成任務的使命所驅使。

事實上,“產出”成了一切行動的直接動因,這是第二境界和第三境界的主要差別所在。在人際關係層,人們僅僅是為了呆在一起而在一起,沒有其他的目標。而在第三境界,人們是為了同一個使命和奮鬥目標而相聚。換句話說——以得到結果為導向。

領導力的第四個境界:授能。

領導者的偉大並不在於它本身的權利,而在於它能賦予人們力量。領導者的主要責任就是挖掘和鼓勵更多的人才做出成績。

在領導者的指導下,員工的個人成長將使他對領導者的忠誠度達到最高值。

注意這種進步。在第二境界時,員工是熱愛領導者,在第三境界,員工尊敬領導者,因為領導者能帶來產出。第二境界,因為領導者得到員工的認可,就是在人際關係層面上會建立得很好。而到了第四境界,員工對領導者忠心不二。為什麼呢?因為通過幫助他個人提升,你就贏得了他的心。

我的同事中有一位關鍵人物,謝利·弗萊舍,他最初加入我們團隊並不善於與人合作,我和他並肩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把他扭轉過來。今天他已經成長為一位出色的領導,我和弗萊舍都瞭解他對我的忠誠源自何處,他不會忘記我在他身上投入的時間和經歷,這些現在都換來了積極的成果。有意思的是,他現在投注在其他人身上的時間也給予了我莫大的幫助,這也是我深深銘記的。

你直接的領導物件是那些你個人接觸最多,並且給予悉心栽培的人,惟其如此,他們才會給予你愛和坦誠。

另外,我會有意識地系統地發展組織中的核心領導人,教授他們一些技巧,他們也會對其他人做我對他們所做的事情。

第五個境界:真我。

我們再看一下領導力攀升的過程,做一下補充。

每當你換一份工作,加入一個新的朋友圈子,都要從最低層開始,重新來過,而且級別越高承擔的就會越多。你承擔越來越多的義務的要求,不僅來自於你的內心,也來自于你周圍的人。

假如領導者和下屬中有一方開始懈怠,不願再為更高的目標而犧牲,影響力的光芒就會立刻下降。當然,走的越高,領導起來就越駕輕就熟。

我們注意到第二境界到第四境界的漸變,關注的重心在不斷的變化。第二境界,人們是喜歡你,叫認可階段。第三境界是產出,人們從喜歡你到喜歡你為了共同利益而努力,就是你能幫助人們產生結果。再到第四個境界,就是你能幫助人們成長。

每一新的境界都會增加一個跟隨者樂意跟隨領導者的理由。而且你走的越高,進步也就越大,也就越快。因為隨著領導力水準的上升,人們會主動的擁護和配合你做出改變。

每個境界都是建立在前一個境界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遺漏了前一個境界,後一個境界也會轟然倒塌。

比如,如果你從認可,也就是說人際關係這個層級到了產出結果的這個層級,但卻不再重視那些幫助過你的人,他們會覺得受你利用。只有當你一級一級的堅實的踏步,才可能與周圍的人群建立起牢固而深厚的感情。

如果你作為一群人的領導,你和每個個體的關係一定不是在同一個層面上的,而且每個人對你的領導給予的回饋和回應都是千差萬別的。

所以,為了保持你的領導力有效,你需要把組織內其他影響者一起帶到更高的層次,你和其他領導者的集體影響力會感染和帶動周圍的人。否則一個群體就因為志趣和忠誠的不同,鬧得四分五裂。

對於不同的物件,我們可能會處在不同的影響力級別,你需要知道自己和別人所處的級別。如果一個集體中影響力最大者位於最高層次,同時又支持你,那麼你領導他人的成功便指日可待了。

現在,只要求你回答兩個問題:你願意釋放你的領導潛能嗎?你想用自己的領導才幹來造福別人嗎?這本書將是你的指路明燈。

-實力主播-

汪廣輝導師是一位元卓越的人際關係網路建造大師和上萬人的生意導師,已經實現財務自由多年,擁有超凡的自由生活!汪老師擁有大思維大格局,敏銳的察覺到互聯網與社群經濟的巨大機會,設定了新的人生目標,10~15年時間帶動上億人讀書學習,並幫助1000戶家庭實現財務自由,願意為帶動每一位有夢想有勇氣的朋友實現自由,實現人生價值!

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幫助你明確真正的領導者是誰?要深入理解影響力,請回想一下你受到一個人或一件事情觸動時的場景。

不論什麼時代,那些重大的事件總會在我們的生命和記憶裡留下印記。比方說,一對1930年前出生的夫婦會繪聲繪色地跟你講,珍珠港被襲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想想那些給你帶來強烈衝擊的人物和小事情。當我回憶起我的前半生時,不由想起了年輕時參加了露營,那次活動對我職業生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我想起我的七年級老師葛籣,還有那些每年在聖誕樹上閃耀的泡泡燈,它們給我了無比美妙的聖誕感覺。還有從一位大學教授那裡得到的表揚信……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生活裡充滿了各種各樣令我們印象深刻的事物,他們幫助我們完成對自身的塑造。

裡勒說得好,總有一些時刻在生命在永恆之河裡留下些什麼。沒有人能弄明白那些被我們稱作影響的神秘事物究竟為何物?不過,芸芸眾生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對他人製造著影響,或是療傷,或是保佑,或是留下美麗的痕跡,又或是玷污、打擊帶來傷害,甚至毒害到他人的生命。

對未來最好的投資是今天的正確影響,問題不是你是否影響了別人,而是你要如何影響別人。

你的領導力會與日俱增嗎?本尼斯和納努斯在合作的《領袖藝術立憲》,事實上成為領袖的機會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獲得,這絕非妄言。

本章餘下的篇幅正是幫助你成為一個遠勝於今日的率才,創造不一樣的明天,因為影響力是可以不斷提升的能力。

在《權力與影響》一書中有個權力三角的概念,這個三角的三邊分別由溝通、認可和影響構成。首先從有效溝通開始,然後影響相互認可,最後則是影響力。

我們完全可以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領導力潛能。基於對這一點確信無疑,我將領導力按不同級別定義分為五個境界,人們可以借此學會如何提升個人的影響力。

第一境界:職位。

一旦一個人被授予了某項官職或者地位,他好像也就處於了掌控局面的狀態。在那個職位上他也許有權威,不過真正的領導力絕不僅僅意味著擁有權威,也不只是受過技巧訓練,真正的領導力應當是要成為他人所樂於追隨和為之心悅誠服的人。

一個了不起的領導人明白,老闆和領導者有哪些本質的區別:老闆驅使別人,領導者指導員工;老闆依賴權威,領導者富有親和力;老闆激發恐懼,領導者激發熱情。

老闆說“我”,領導者說“我們”;老闆疲于應付問題帶來的指責,領導者則解決問題;老闆知道如何做到,而領導者則展示如何做到;老闆說,幹吧!領導者則說,讓我們一起來。

“職位型領導者”的特徵,他的安全感來自於職位而非內心。

一個參加過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講過一個故事:一次他懷著鬱悶和不滿,在戰場上對著長官大喊:“退出這倒楣的戰爭吧。”沒想到冒犯的卻是美國遠征軍總司令約翰·潘興將軍。可憐的士兵以為會受到嚴厲的處分,戰戰兢兢,結結巴巴地想對將軍表達歉意。沒想到,潘興拍拍士兵的肩,和藹地說:“嗯,沒關係,孩子!幸好我不是個少尉。”

人的能力和底蘊越高深,具有的影響力越廣大,他就會變得越發冷靜和自信。

領導力的第二個境界:認可。

聯邦快遞的創始人說過:領導力就是無需強迫而使人們為你工作,只有你步入影響力的第二級時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因為除非人們知道你多麼關心他們,人們才不會在乎你知道多少呢!領導力來自內心而非頭腦,融洽的人際關係遠比死板的規章制度更有效力。

在職位層次的領導者一般都用強勢的權威來開展工作的。就像挪威心理學家舍爾·德魯普在“啄食次序定律”中描述的小雞,今天它們已經被用來定義更廣泛的社會群體。

時爾德魯普發現雞群中也有尊卑高下之分,這種尊卑地位的建立並非天生的,也不是按照長幼次序排定的,而是靠尖嘴啄鬥出來的。無論在哪個雞群裡總會有一隻領頭的母雞,它可以啄所有別的雞,而其它的雞是不能反擊的。

接下來又有一隻母雞,可以啄除了領頭雞以外的其它雞,以此類推,最後剩下的那這當然是最倒楣的了。所有的雞都可以欺負它,它卻毫無反抗之力。

與之相對比,在認可層面的領導者,靠的是人際關係發展,他們思考的是人的培養,而不是啄食次序。

在這個級別,時間、精力、考慮重心都放在個人需求的基礎知識,不能與人建立牢固而持久的人際關係的人,很快將發現,他們也無法發揮長久而有效的領導作用。

所以如果第一境界“職位”是通往領導力的大門,那麼第二境界“認可”則是奠定領導力的基石。

小心啊,不要試圖跳過這一境界。人們最容易忽略最不重視的也是這一層。

比方說,丈夫通常會從第一境界,職位,就是婚禮之日獲得丈夫的這個職位,很快他就步入第三境界,產出的階段。他或許盡到了做丈夫的責任,養家糊口,但此過程中卻可能忽略了和家人的親情關係,家庭解體,而自己的事業也隨之崩潰。

我們要知道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維護是一個投入心力的過程,它像是粘合劑,把人們聯合到一起,並為長久的安寧提供穩定的力量支援。

領導力的第三個境界:產出。

影響力到了這個級別,積極的成效就層出不窮了。效益倍增,士氣高漲,員工流失率降低,需求不斷被滿足,目標接二連三地實現,與這種良性局面相伴相生的是無窮的動力,領導和影響他人已經成了一種樂趣,種種棘手的問題輕易化解,資料很快得到共用和更新。所有的人都被完成任務的使命所驅使。

事實上,“產出”成了一切行動的直接動因,這是第二境界和第三境界的主要差別所在。在人際關係層,人們僅僅是為了呆在一起而在一起,沒有其他的目標。而在第三境界,人們是為了同一個使命和奮鬥目標而相聚。換句話說——以得到結果為導向。

領導力的第四個境界:授能。

領導者的偉大並不在於它本身的權利,而在於它能賦予人們力量。領導者的主要責任就是挖掘和鼓勵更多的人才做出成績。

在領導者的指導下,員工的個人成長將使他對領導者的忠誠度達到最高值。

注意這種進步。在第二境界時,員工是熱愛領導者,在第三境界,員工尊敬領導者,因為領導者能帶來產出。第二境界,因為領導者得到員工的認可,就是在人際關係層面上會建立得很好。而到了第四境界,員工對領導者忠心不二。為什麼呢?因為通過幫助他個人提升,你就贏得了他的心。

我的同事中有一位關鍵人物,謝利·弗萊舍,他最初加入我們團隊並不善於與人合作,我和他並肩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把他扭轉過來。今天他已經成長為一位出色的領導,我和弗萊舍都瞭解他對我的忠誠源自何處,他不會忘記我在他身上投入的時間和經歷,這些現在都換來了積極的成果。有意思的是,他現在投注在其他人身上的時間也給予了我莫大的幫助,這也是我深深銘記的。

你直接的領導物件是那些你個人接觸最多,並且給予悉心栽培的人,惟其如此,他們才會給予你愛和坦誠。

另外,我會有意識地系統地發展組織中的核心領導人,教授他們一些技巧,他們也會對其他人做我對他們所做的事情。

第五個境界:真我。

我們再看一下領導力攀升的過程,做一下補充。

每當你換一份工作,加入一個新的朋友圈子,都要從最低層開始,重新來過,而且級別越高承擔的就會越多。你承擔越來越多的義務的要求,不僅來自於你的內心,也來自于你周圍的人。

假如領導者和下屬中有一方開始懈怠,不願再為更高的目標而犧牲,影響力的光芒就會立刻下降。當然,走的越高,領導起來就越駕輕就熟。

我們注意到第二境界到第四境界的漸變,關注的重心在不斷的變化。第二境界,人們是喜歡你,叫認可階段。第三境界是產出,人們從喜歡你到喜歡你為了共同利益而努力,就是你能幫助人們產生結果。再到第四個境界,就是你能幫助人們成長。

每一新的境界都會增加一個跟隨者樂意跟隨領導者的理由。而且你走的越高,進步也就越大,也就越快。因為隨著領導力水準的上升,人們會主動的擁護和配合你做出改變。

每個境界都是建立在前一個境界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遺漏了前一個境界,後一個境界也會轟然倒塌。

比如,如果你從認可,也就是說人際關係這個層級到了產出結果的這個層級,但卻不再重視那些幫助過你的人,他們會覺得受你利用。只有當你一級一級的堅實的踏步,才可能與周圍的人群建立起牢固而深厚的感情。

如果你作為一群人的領導,你和每個個體的關係一定不是在同一個層面上的,而且每個人對你的領導給予的回饋和回應都是千差萬別的。

所以,為了保持你的領導力有效,你需要把組織內其他影響者一起帶到更高的層次,你和其他領導者的集體影響力會感染和帶動周圍的人。否則一個群體就因為志趣和忠誠的不同,鬧得四分五裂。

對於不同的物件,我們可能會處在不同的影響力級別,你需要知道自己和別人所處的級別。如果一個集體中影響力最大者位於最高層次,同時又支持你,那麼你領導他人的成功便指日可待了。

現在,只要求你回答兩個問題:你願意釋放你的領導潛能嗎?你想用自己的領導才幹來造福別人嗎?這本書將是你的指路明燈。

-實力主播-

汪廣輝導師是一位元卓越的人際關係網路建造大師和上萬人的生意導師,已經實現財務自由多年,擁有超凡的自由生活!汪老師擁有大思維大格局,敏銳的察覺到互聯網與社群經濟的巨大機會,設定了新的人生目標,10~15年時間帶動上億人讀書學習,並幫助1000戶家庭實現財務自由,願意為帶動每一位有夢想有勇氣的朋友實現自由,實現人生價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