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屆“九寨”杯大熊貓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副司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張志忠為特等大獎獲獎選手高華康頒獎

1月9日, 以“關愛熊貓、呵護自然,

擁抱熊貓、溫暖世界”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九寨”杯國際攝影大賽頒獎活動在四川都江堰市隆重舉行, 在723位選手提交的4606幅作品中, 20萬總獎被159個獎項分享, 五萬元特等大獎花落來自雅安的高華康組圖作品《野生熊貓進農家》。 該作品生動地記錄了一隻野生大熊貓下山進入一戶農家並與戶主溝通交流的過程, 體現了大熊貓棲息地群眾保護大熊貓的良好意識, 也表現了大熊貓和人類和諧相處的狀態, 圖像珍貴、意義深遠, 被五位總評委一致推選為特等大獎獲得者。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李德生, 九寨溝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志鵬, 四川藝術攝影學會副主席王琦, 四川教育攝影協會顧問董堯堯, 四川省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劉忠俊為單項獎獲獎選手頒獎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副司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張志忠, 大熊貓專家、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張和民,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李忠,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海清、朱濤, 九寨溝縣委副書記、縣長陶鋼, 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田捷硯等出席頒獎活動。 張志忠代表國家林業局保護司作出講話, 張和民通報攝影大賽舉辦情況, 陶鋼、董健、田捷硯分別致辭, 張海清主持頒獎儀式。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張和民,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李忠為金獎獲獎選手頒獎

首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九寨”杯國際攝影大賽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九寨溝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本次大賽積極宣導“熊貓中國走向世界;熊貓文化世界共用;生態文明世界共建”的理念, 創新亮點是, 讓“大熊貓”和“九寨溝”這兩個世界頂級生態品牌疊加, 攜手亮相, 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好中國聲音。

據悉, 大賽自2017年5月開賽以來, 受到國內外眾多熊貓粉絲、攝影師、生態環保人士以及普通公眾的廣泛關注、積極參與和一致好評。 期間, 雖然發生了“8·8”九寨溝地震,

造成許多選手特別是省外境外選手取消拍攝行程的情況, 但仍有數百位選手經過數月的創作, 向組委會提交了大量優秀的作品, 圓滿實現了攝影活動“宣傳熊貓文化、保護熊貓環境、普及熊貓知識”的辦賽初衷。

特等大獎獲得者高華康發表獲獎感言

張和民表示,本次攝影大賽是首次以大熊貓國家官方機構主辦、首次以大熊貓科研保護為目的、首次面向廣大熊貓粉絲及攝影愛好者開展的專項文化活動,開創了大熊貓文化推廣、知識普及和對外交流從專業化走向大眾化的新路徑。所徵集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大熊貓科研保護的各個方面、不同階段以及多個領域的現狀和特點,是有史以來用圖片方式記錄大熊貓數量最多、範圍最廣、成果最好的一次。

除特等大獎外,本次大賽金獎由何勝山《母獸帶仔野化培訓大熊貓成長記》和高華康《搶救大熊貓》獲得,銀獎由肖飆《救助野生大熊貓》、向虹霖《小仔跑出了母親的懷抱》、王淳《聽·說》、龐錚錚《竹海霧境看國寶》、羅波《交流》、張磊《萌翻了》獲得,銅獎獲得者分別是劉仲霞《中華大熊貓臥龍基地》、鄭汝成《救助》、楊東波《九寨溝景區紮如溝金絲猴》、夏樂光《互望》、吳立軍《全家福》、施斌《動作一致》、馬彥秋《坐好發營養品了》、羅波《人工哺乳》和《雪崩》、林文欽《友好的會面》,單項獎中熊貓萌態獎是趙敏《小萌熊》,熊貓人文獎是楊東波《九寨溝縣草地鄉熊貓舞》,熊貓創意獎是唐誠《痕跡》,熊貓生態獎是沈存林《悠閒自得》,熊貓關愛獎是胡玲《飼養員和他的寶貝》。

參會嘉賓觀看獲獎作品

趙新民、張淩娟、魏前程、黃擊拳、王玲、馬川江、李勇、賈超、鐘紹華、陳捷等的作品獲得本次大賽優秀獎。組委會提名獎由郭陶春、左亞麗、周了、鄭汝成、趙渝庚、李代生、龔全意、劉斌等的作品獲得。此外,重慶市老攝影家協會、成都民俗攝影協會、九寨溝縣攝影協會、都江堰市青年攝影家協會、江油市回歸線攝影俱樂部等五家單位獲得大賽組織獎。

圖片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提供。

□連結

大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是世界生物進化史上的活化石,數量十分稀少,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深受全球大眾的喜愛,被譽為“中國國寶”。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顯示,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只,分佈在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涼山等六大山系,涉及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17個市州、49個縣市區、196個鄉鎮。其中,四川省1387只,占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74.4%。

新的歷史時期,“一帶一路”戰略正在全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進入實質推進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所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時代生態思想正在引領我們昂首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征程。

近年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積極攜手四川、陝西、甘肅等大熊貓分佈省區的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擬以“熊貓中國”為總品牌,開展系列熊貓文化推廣活動,把“熊貓四川”“熊貓陝西”“熊貓甘肅”以及“熊貓九寨”“熊貓都江堰”等不斷推向世界。首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九寨”杯國際攝影大賽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率先啟動的全球性文化活動之一。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是中國政府為加強對大熊貓的保護和研究,於2013年在國家林業局設立的正司局級大熊貓保護和研究專門機構,其主要職能是代表國家開展全國大熊貓野外生態及種群動態研究,負責全國大熊貓人工飼養、繁育、遺傳、疾病防控以及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協助開展大熊貓國內外合作與交流,推動大熊貓文化、科普教育和宣傳工作等。截至目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共有圈養大熊貓270餘隻,占全球圈養大熊貓總量的近60%,其中,在境外及國外的大熊貓達38只,占全球跨國(境)交流大熊貓總數的75%以上。

記者 游飛

張和民表示,本次攝影大賽是首次以大熊貓國家官方機構主辦、首次以大熊貓科研保護為目的、首次面向廣大熊貓粉絲及攝影愛好者開展的專項文化活動,開創了大熊貓文化推廣、知識普及和對外交流從專業化走向大眾化的新路徑。所徵集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大熊貓科研保護的各個方面、不同階段以及多個領域的現狀和特點,是有史以來用圖片方式記錄大熊貓數量最多、範圍最廣、成果最好的一次。

除特等大獎外,本次大賽金獎由何勝山《母獸帶仔野化培訓大熊貓成長記》和高華康《搶救大熊貓》獲得,銀獎由肖飆《救助野生大熊貓》、向虹霖《小仔跑出了母親的懷抱》、王淳《聽·說》、龐錚錚《竹海霧境看國寶》、羅波《交流》、張磊《萌翻了》獲得,銅獎獲得者分別是劉仲霞《中華大熊貓臥龍基地》、鄭汝成《救助》、楊東波《九寨溝景區紮如溝金絲猴》、夏樂光《互望》、吳立軍《全家福》、施斌《動作一致》、馬彥秋《坐好發營養品了》、羅波《人工哺乳》和《雪崩》、林文欽《友好的會面》,單項獎中熊貓萌態獎是趙敏《小萌熊》,熊貓人文獎是楊東波《九寨溝縣草地鄉熊貓舞》,熊貓創意獎是唐誠《痕跡》,熊貓生態獎是沈存林《悠閒自得》,熊貓關愛獎是胡玲《飼養員和他的寶貝》。

參會嘉賓觀看獲獎作品

趙新民、張淩娟、魏前程、黃擊拳、王玲、馬川江、李勇、賈超、鐘紹華、陳捷等的作品獲得本次大賽優秀獎。組委會提名獎由郭陶春、左亞麗、周了、鄭汝成、趙渝庚、李代生、龔全意、劉斌等的作品獲得。此外,重慶市老攝影家協會、成都民俗攝影協會、九寨溝縣攝影協會、都江堰市青年攝影家協會、江油市回歸線攝影俱樂部等五家單位獲得大賽組織獎。

圖片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提供。

□連結

大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是世界生物進化史上的活化石,數量十分稀少,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深受全球大眾的喜愛,被譽為“中國國寶”。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顯示,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只,分佈在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涼山等六大山系,涉及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17個市州、49個縣市區、196個鄉鎮。其中,四川省1387只,占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74.4%。

新的歷史時期,“一帶一路”戰略正在全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進入實質推進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所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時代生態思想正在引領我們昂首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征程。

近年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積極攜手四川、陝西、甘肅等大熊貓分佈省區的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擬以“熊貓中國”為總品牌,開展系列熊貓文化推廣活動,把“熊貓四川”“熊貓陝西”“熊貓甘肅”以及“熊貓九寨”“熊貓都江堰”等不斷推向世界。首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九寨”杯國際攝影大賽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率先啟動的全球性文化活動之一。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是中國政府為加強對大熊貓的保護和研究,於2013年在國家林業局設立的正司局級大熊貓保護和研究專門機構,其主要職能是代表國家開展全國大熊貓野外生態及種群動態研究,負責全國大熊貓人工飼養、繁育、遺傳、疾病防控以及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協助開展大熊貓國內外合作與交流,推動大熊貓文化、科普教育和宣傳工作等。截至目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共有圈養大熊貓270餘隻,占全球圈養大熊貓總量的近60%,其中,在境外及國外的大熊貓達38只,占全球跨國(境)交流大熊貓總數的75%以上。

記者 游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