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理大觀」葛新權:學科建設是高校發展的不變主題

摘要 學科建設是高校不變的主題, 2017年開啟了我國學科建設的新時代。 高校面對“雙一流”建設的機遇與挑戰, 需要結合實際, 以學科建設通過學術牽動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創新, 採取分層化建設新思路, 確定學科建設的定位, 實現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和特色一流發展。

關鍵字 新時代 “雙一流” 分層式 學科建設

2017年是我國“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一年。 2017年9月20日, 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印發了《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42所高校進入了“雙一流”大學建設名單, 95所高校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同時, 部分省(市、自治區)相繼公佈了所在地高校“雙一流”建設名單, 開啟了我國“雙一流”建設時代的新工作格局。 2017年12月29日, 教育部新聞辦發佈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無論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還是建設一流學科, 都是以一流學科建設為基礎的。 毫無疑問, 一流學科都是在學科建設基礎上形成的, 也是學科建設的目標與成果。 鑒於當前學科建設現狀, 我們認為, 學科建設是高校發展的永恆主題, 為實施一流學科建設, 實現“雙一流”建設目標, 每個高校應加大力度開展學科建設工作。

一、2017年開啟了我國學科建設的新時代

從實施“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畫”, 到“雙一流”建設,

都是體現國家意志的重大戰略舉措, 都以學科建設為主題。 “雙一流”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 也不是其升級版, 而是全新計畫, 是在“211工程”、“985工程”基礎上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在新的歷史時期推向前進。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的公佈, 標誌著我國學科建設新時代的開啟。 “雙一流”為“中國特色, 世界一流”, 其標準是中國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機融合。 教育部就是按照這個標準, 對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一般1所“211工程”大學, 其餘都是普通高校)同等進行遴選的。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42所高校中, 部屬高校39所, 占92.9%;地方高校3所, 占7.1%。 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95所高校中, 部屬高校55所, 占58.9%;地方高校40所,

占41.1%。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占全國1237所普通高校(本科)的3.4%, 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占全國1237所普通高校(本科)的7.7%, 兩者合計占11.1%。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占全國576所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的7.3%, 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占全國576所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的16.5%, 兩者合計占23.8%。

可見, 進入“雙一流”建設的高校是我國學科建設中的領跑者, 也是最有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高校。

第四輪學科評估於2016年4月啟動, 在95個一級學科範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 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 第四輪評估結果按照“精准計算、分檔呈現”的原則公佈。 根據“學科整體水準得分”的位次百分位,

將排位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佈:前2%(或前2名)為A+, 2%~5%為A(不含2%, 下同), 5%~10%為A-, 10%~20%為B+, 20%~30%為B, 30%~40%為B-, 40%~50%為C+, 50%~60%為C, 60%~70%為C-。 可見, A(A+、A、A-)類比例為10%, B(B+、B、B-)類比例為30%, C(C+、C、C-)類比例為30%。 這個結果反映了我國學科建設的蓬勃發展與主要成就, 將促進高校全面瞭解學科建設整體情況。

通過對公佈的高校95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來看, A類(至少有1個A-及以上)學科的高校146所, 其中至少有1個A及以上學科的高校103所、1個及以上A+學科高校80所、2個及以上A+學科的高校37所。 從高校數量上看, 這個37所與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36所接近, 占全國普通高校(本科)的3.0%, 與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占比3.4%接近;這個103所與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B類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01(即6+95)所接近, 占全國普通高校(本科)的8.3%, 與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占比7.7%接近。

它們的合計11.3%與11.1%接近。

同樣, 這個37所與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36所接近, 占全國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的6.4%, 與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占比7.3%接近;這個103所與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B類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01(6+95)所接近, 占全國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的17.9%, 與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占比16.5%接近。 它們的合計24.3%與23.8%接近。

可見, 在高校數量上,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遴選結果基本吻合, 具體高校雖有個別差異, 但大體是相同的。

通過第四輪評估, 首次為參評高校提供“學科優秀率”(即A類學科占該校博士碩士授權學科數的比例), 以幫助這些高校發現學科佈局問題, 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補一降”,警示“攤大餅”式盲目擴張,集中力量把優秀學科建成世界一流學科,進而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世界高水準大學都應有一定數量的學科塔尖,即位列世界前50名的學科。因此,世界一流大學更應建成一定數量的優勢學科群。每一個優勢學科群由一定數量的優秀學科組成。如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科優秀率超過50%的高校有4所,學科優秀率超過20%的高校有22所,無疑這些高校是最有希望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

二、學科建設的新思路

以全國1237所普通高校(本科)為基準,通過分析看到,只有11%的高校在10%的學科建設中大有作為,有望建成世界一流學科,這是新時代賦予高校的使命。更重要的是,還有89%的高校(其中36%是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53%是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普通本科高校),在學科建設中的使命是什麼,以及如何完成使命?我們認為,“雙一流”建設為每一所高校提供了機遇與挑戰。每個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都能夠有所作為,關鍵是確定其學科建設的新思路。

我們認為,學科建設是高校發展戰略規劃頂層設計的龍頭,同時又能落地,以學術牽引、貫穿“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全過程,實現學校發展目標。需要一提的是,人才培養既包括學生培養,也包括師資隊伍建設。因此,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應是學科建設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對學科建設的考量,不僅從學科建設本身,如一流學科建設考量其頂層的建設成果,還要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方面考慮其落地的建設成果。這一點是對所有高校的共同要求,以實現一流學科與一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有機融合匹配。

客觀上講,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人才。高校學科建設應滿足這種需求。為此,我們提出,高校學科建設在新時代下的新思路是:在“雙一流”建設大環境下,採取分層式定位的一流學科建設。用學術統領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全過程,同時以一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建設回饋支撐一流學科建設,建成一流學科,服務“雙一流”建設。

對“一流”的思考。“雙一流”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有機融合。基於此,我們認為,“一流”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應從兩個維度來考量。一方面,“一流”指學科在空間上的一流,如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形成一個金字塔。世界一流為塔上方,國內一流為塔中部,地區一流為塔下方。另一方面,“一流”指學科在分支上的一流,如學科面(即整個學科)一流、學科線(即學科的某一分支)一流、學科點(即學科的某一分支的分支)一流,同樣也形成一個金字塔,學科面一流為塔上方、學科線一流為塔中部、學科點一流為塔下方。如應用經濟學一流是學科面上的一流、數量經濟學一流是科學線上一流、微觀計量一流是學科點上一流等。當然,這種劃分學科分支根據需要是可以細化的。

以上從空間和分支對一流的劃分,存在著交集。面、線或點上的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共九個層級,形成學科建設的分層式定位。如應用經濟學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數量經濟學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微觀計量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其中,學科面世界一流為學科建設的最高層級即第一層級,而學科點地區一流為學科建設的第九層級,其餘七種情形分別都是一種定位。這個九級分層大體與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B類、C類對應,即A、B、C分別為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具體地,A+為學科面世界一流、A為學科線世界一流、A-為學科點世界一流;B+為學科面國內一流、B為學科線國內一流、B-為學科點國內一流;C+為學科面地區一流、C為學科線地區一流、C-為學科點地區一流。

需要強調的是,從特色上講,“一流”是相對的,但也有絕對的一面。似乎原始創新,而不論面、線或點的創新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仔細地想,不盡如此。因為原始創新差異很大,可以是面的,也可以是線或點的,所以我們認為,只有那些能夠影響、吸引世界眾多科學家深入持續研究,並基於原始創新創造出巨大的溢出效益,或足以形成一個全新知識體系,或通過世界一流學科點、線形成世界一流學科面,或開創了新的理論或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成果,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我們知道,諾貝爾獎只授予這種原始創新的科學家,並不授予其他的原始創新的科學家。因此,科學面的原始創新最有可能成為世界一流,而線的或點的原始創新也有可能成為世界一流,但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顯然線的原始創新高於點的原始創新。

因此,在學科建設中,高校都任重道遠。每個高校都應有自己的定位,或是世界一流或是國內一流或是地區一流;或是學科面、線、點一流。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一學科點或點上的點,可以做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這也可以理解為一流,也可能成為世界一流、國內一流或地區一流。這也是一些普通高校在學科建設上的最佳選擇。同樣,那些列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在學科建設上應追求學科面上的世界一流。

總之,每個高校在學科建設中都有機遇與挑戰,都需要面向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自身實際找准自己的學科定位,實現一流發展。不同的是,有的高校學科建設的目標是世界一流,有的是國內一流,有的是地區一流,還有的是特色一流。

三、學科建設任重道遠

基於“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學科建設是每一個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服務與支撐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重要任務。針對學科建設中存在的諸如學科發展定位、學科學術評價、學科學術影響、學術牽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融合等問題,我們認為,學科建設任重道遠,應抓住“雙一流”建設機遇,積極迎接挑戰,明確學科建設定位,通過學科建設中學術靈魂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有機融合發展。為此,需要採取以下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為學科建設營造良好的制度(政策)和文化環境。

1.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學科建設定位。學科建設為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創新的抓手,每個高校面對學科建設實際,大力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採取層級化發展,突出特色,確定學科建設定位層級,以實現一流學科發展。為此,我們認為,應根據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高校需要“三去一降一補”:去過多、低水準、無特色的學科,去不招生的閒置學科,去(降低)教育部面對的申請學科過旺需求壓力;降低辦學成本;補社會急需的新學科。就每個高校來說,不可能把所有學科都建設成為一流學科,只有針對自己的學科優勢,做出特色才是有價值的。如對數量經濟學學科,無論博士點,還是碩士點,每個學校的優勢與特色都不一樣。比如,每個學校的研究領域與研究方向,都應該根據各自學校學科基礎條件與積累,以及優勢特點,建設成為名符其實的一流學科,既實現數量經濟學理論、模型技術與方法及其應用領域的層級發展,同時確保在數量經濟學學科下,研究領域、研究方向與研究成果形成穩定的一致性,並做出特色,在層級上做成一流。對於一流的數量經濟學,最大的優勢是不僅能夠引領模型理論與技術,更重要的是創新一流的數量經濟學理論與創造模型技術。具體地,我們建議,每個高校根據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在九級分層學科定位中選擇適合自己又留有發展空間的定位,以有利於調動各方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形成特色,實現建成世界一流學科、國內一流、地區一流,以及特色一流學科目標。

2.基於人才需求層級,完善學科建設評價績效體系。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對人才需求具有層級性,學科建設既需要培養一流人才,也需要培養普通專業技能人才。因此,需要建成世界一流學科的高校,更多需要建成國內一流或地區一流或形成特色一流學科的高校。因此,如何更全面更客觀更積極地評價高校學科建設績效?以此激勵每個高校,尤其給予普通高校自信進行學科建設,為其提供有價值的稀缺的學科建設機會、空間與資源。

第四輪學科評估為水準評估,目的是服務大局、服務高校、服務社會,以深入貫徹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精神,按照“人才為先、品質為要、中國特色、國際影響”的價值導向,劃分人文、社科、理工、農學、醫學、管理、藝術、建築、體育等學科,從“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品質”“科學研究水準”“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重點關注成效和品質,其所形成的評估指標體系是有重要價值的,激勵並助力有條件的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無疑這個評估指標體系具有普遍意義,但對於大多數普通高校來說,其學科建設定位為國內一流或地區一流或形成特色學科,以及學科建設的系統性特點,其評估既需要水準評估,還需要績效評估。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個學科評估指標體系作為高校學科建設績效評價體系。

基於水準評估是績效評估中最重要得內容,應在學科評估基礎上建立學科建設績效評價體系。鑒於每個高校的現狀,以及在辦學資源、生源與師資、投入、實力與影響力方面的巨大差異,兼顧公平與效率、客觀與公平,這個體系還應增加如下的內容:(1)諸如投入產出比值的績效指標,因為每個高校投入,尤其優質資源,如最優秀的生源和師資、最好的研究條件與環境,有著巨大差異,只比產出的評價顯然有失公允;(2)由於每個高校的起點層級不同,如有無博士授權學科、長江學者和傑出青年、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等等,應增加諸如增加量、增長率等增量指標,考察每個高校學科建設中取得的增量成績,才是客觀的評價;(3)由於每個高校學科建設的目標不同,應針對所設定的目標定位設置指標評價,既不鞭打“目標層級高”的快牛,又激勵“目標層級低”的慢牛;(4)考慮學術貫穿于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全過程的靈魂作用,對於出現學術不端行為和學位事後評估中發現的學術不端行為和低水準問題,在學科學術評估中應引入一個下調的折扣係數;(5)考慮文化傳承創新是大學一項重要的功能,文化與制度(政策)是大學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軟實力,所謂一流學科需要一流制度與文化,進而吸引一流人才等資源。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政策)、營造良好的文化是學科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完成學科建設任務、實現學科建設目標的保證。從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們就能夠看到,一些高校,甚至重點高校正是在學科建設的制度(政策)與文化中出現了問題,導致學科評估成績低或下滑。為此,需要增加一些反映科學合理制度(政策)、良好文化、管理與服務品質水準的指標。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基礎上,還可以引進區分投入和層級的兩個簡單的調整係數,把學科評估結果的絕對水準調整為相對水準,用於綜合反映學科建設的績效評估。這樣,在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基礎上所建立的學科建設績效評價體系能夠激勵每一所高校,既激勵我國頂尖、一流、高水準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或一流學科,還能激勵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的後30%的高校加大力度進行學科建設工作,真正落實學科建設是每一個高校發展的主題,實現在學科建設中一個高校也不能少,讓每一個高校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需要。

3.打造國際一流學術期刊,提高學術國際影響力。無疑,學術國際影響力取決於一流的學術成果,但與發表一流學術成果的學術期刊也不無關係。世界一流的學術水準成果與國際一流的學術期刊堪比孿生兄弟,而我國目前的學術期刊能夠稱得上國際一流的學術期刊卻是鳳毛麟角,以致我們不得不追求把最新、最高水準的成果寫出英文,發表在國外SCI期刊上。正如2014年9月施一公教授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三屆年會”上關於中國的創新人才培養的主旨演講中提到的那樣,我們的大學和研究所科研工作實際上是在為西方免費勞動,而且還是付費在西方發表文章,這些西方雜誌訂閱費用十分昂貴,國內也鮮有企業訂閱,況且大部分工程師很難看懂這些英文文章。一方面,為了發表SCI論文我們支付了包括論文翻譯、潤色、發表,以及期刊訂閱等巨額費用,另一方面還滋長了學術不端行為,如2017年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決定撤回我國學者107篇同行評議造假的論文,正如饒毅教授在科學網博客上尖銳地指出的那樣,SCI在中國科學和教育界長成了一個“畸胎瘤”。為徹底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真正提高我國學術水準,以及在國際學術上話語權和學術影響力,我們認為,應儘快啟動在國內頂尖學術期刊中選拔一些,可能10%的,有可能成為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的候選期刊,大力度支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與相關優質資源,如把發表SCI論文所花費的巨額資金用於支持這些候選期刊建設,如候選期刊定位為發表世界一流水準成果水準的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中英文版、組建世界一流學術水準的編委會和審稿專家,建立嚴密的匿名評審制度和公開透明與公平公正評審程式,並通過實施高審稿費、高編輯費、高稿酬措施吸引世界一流水準的科學家和投稿論文,經過持續支援打造成為國際一流學術期刊。到那時,將會極大有利於提高學術水準和國際學術影響力。

4.大力度加強文獻閱讀,提高論文學術水準。在學科建設中,人才培養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前面提到,高校的人才培養既包括學生培養,還包括教師培養,即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品質與水準是高校的生命線,而提高他們的論文學術水準是關鍵。因此,高校的教師和學生,尤其博士研究生的學術水準,代表著人才培養品質。培養博士研究生是人才培養最高層次,有高水準的博士生導師隊伍,才有可能培養出高水準的博士研究生。無論導師還是學生,他們所發表的學術論文或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決定學校的學術水準,決定人才培養品質水準。我們認為,目前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其論文水準主要受制於有限的低水準文獻閱讀,只瞭解文獻冰山一角或一知半解就以為站在巨人肩上創新,顯然是不可靠的。俗語說,磨刀不誤砍柴功。為此,我們建議,無論教師還是研究生要提高學術水準,必須提高閱讀量、閱讀能力與水準。

這裡,我們以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為例。博士生在學術研究方面,需要大力加強文獻閱讀,提高知識應用與創新能力。每年參加博士論文評審答辯,總體感覺到,博士論文體現出“文獻閱讀”不足以支撐論文創新點。還有少數論文存在低級硬傷,品質與水準改進提高空間還是很大。我們認為,對博士學位論文評價,既要考量創新水準,還要考量在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中應用所學過的理論、專業與技術知識的能力與效果。通俗的講,創新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認為,為此需要清晰以下方面:(1)要研究與解決的問題是什麼;(2)存在什麼難點,以致到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被解決;(3)解決難點要研究哪些主要內容與解決難點的關鍵點是什麼;(4)結合實際,用什麼理論、技術與方法進行並實現創新,以攻克關鍵點。要解決這些問題,唯有閱讀文獻。通過對大量文獻高品質閱讀,真正瞭解要研究問題的現狀、過去的發展與未來的趨勢,以及所應用理論、方法與技術發展過程與前沿發展。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創新才有可能、才有說服力、才能立得住。特別地,由於博士生為了儘早畢業急於發表論文,在文獻閱讀上花的時間與精力不足夠多,文獻閱讀量少且深度不夠,就著手創新發文章與撰寫論文。發表的論文和撰寫的博士論文,由於閱讀有限而制約著應用與創新能力,多少都存在著先天不足的痕跡。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高博士論文水準,還需要完善研究生培養制度,加強科學管理。一是應合理調整培養過程環節時間安排,加大文獻閱讀量,保證文獻閱讀品質與水準。因此,需要改變思路,從過去的“為創新撰寫博士論文”轉變為“為撰寫博士論文創新”。為此,我們建議不把在讀期間發表論文作為授予學位的條件,更有利於學生全心力投入學位論文工作中。二是在博士畢業論文答辯中,應完善規則,建立嚴格標準。答辯過程應該是很嚴肅、神聖的過程,是學術探討、碰撞的過程,也是學術素養文化傳承過程。固然論文通過了匿名評審,答辯是一個再檢查,更重要的是一個提高。為此,應該克服走過場的現象。應明確規定博士生答辯時應面向答辯委員會站著,且不能照著PPT念,同時PPT應該就只有標題,以及圖表、公式、推導過程、引用資料等,其他都不應該有。既然論文及創新點是自己做的,應如數家珍,一氣呵成。在答辯成績中,還應考慮答辯人的綜合概括、提煉核心的能力,如10萬字凝練3萬字、1萬字、3000字,甚至800字的能力。三是近幾年,一些高校效仿美國大學,博士生把在讀期間發表的相關的學術論文組合成博士學位畢業論文,並申請答辯。對於這種情況,從表面來看,有的博士論文就是3篇一般期刊發表的論文,難以讓答辯委員相信達到了博士學術水準。這是一個概率問題,可以說,能達到的是少數,而達不到的是多數。因為,在國內博士生受畢業時間要求,急於發表論文。為了趕時間,就在滿足畢業要求一般期刊上發表的若干篇論文組合成畢業學位論文,這樣的學位論文品質與水準可想而知。因為高品質高水準的論文在重要期刊上發表的週期長,學生即使寫出來了,也等不及,而一般的論文在一般期刊上發表的週期短,結果學生為了趕時間只能選擇把論文,即使偶爾是好的文章發表在一般期刊上。另外,這種由發表的相關論文組合成的博士學位論文,往往不能滿足對學位論文相關的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中應用所學過的理論、專業與技術知識的能力的考量,這種考量還是學位授予條例與細則中的相關要求。為此,學習國外的做法,關鍵是要結合我國的實際,修改相應的制度與管理辦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5.強化學術貢獻評價,大力鼓勵合作科學研究。在學科建設中,科學研究是一個重要的過程。隨著大科學的發展,合作研究成為必然。正如最好聽的音樂是交響樂。隨著科學融合,研究者按照興趣相同、志願原則進行合作研究取得一流學術成果,提高高校科學研究水準是一種有效的選擇。這種合作包括不同單位教師、同行,以及師生之間的合作,能否成功取決於很多因素,一個重要因素是如何評價合作成果及其合作者的貢獻。“只認第一”的規則極不利於合作創新。當然合作成果的前提是交流,因此學校以及社會應為教師提供各種學術交流的機會與管道,教師主動志願積極參與學術交流,通過相互交流、思想碰撞,激發彼此的思維與靈感,產生共鳴,發現突破口與合作機會,從而產生高水準的個人成果和合作成果。

如何評價合作成果,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不管什麼樣的合作成果評價制度,總會有人鑽空子。客觀上講,鑽空子的人是極少數,是小概率事件。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需要通過營造好的學術道德文化解決鑽空子的問題,對合作者的合作成果不能簡單按署名排序評價,而應事實求是地按其所做出的學術貢獻進行評價。也就是說,不管作者署名第幾,只要有具體的學術貢獻,就給予第一的認定。這樣做,有利於合作,有利於做出一流合作成果。

6.加強學術基礎研究,大力支撐社會服務。社會服務是學科建設中最重要的考量內容。目前應用對策研究相對於基礎理論研究而言比較薄弱。結果,一方面應用對策研究的學理支撐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基礎理論研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因此,理論創新與解決實際問題是雙向的要求,不能偏頗。加強基礎理論研究, 提高學術水準是學科建設的頂天度量,我國現在已經成為SCI的大國,占全世界SCI的七分之一,這是學科建設的學術貢獻。但學科建設的成果還應體現在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立地服務(解決問題)上。相比較而言,立地服務的貢獻差距比較大,當然立地需要頂天的理論作為學理支撐,有了學理,能否起到支撐作用,還需要我們創新。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理論聯繫實際,但這裡的理論包括普遍的應用已有的理論,也包括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創新的理論,無論哪種情況都需要把已有的理論與實際結合,或為解決實際問題創新的理論、認識、觀點過程中應用已有的理論與實際結合。這種結合本身就是創新,是立地的關鍵。正如大飛機專案工程中的創新,關鍵是安全地飛得起來、安全地落得下來。

7.構築良好文化,成就學科建設。學科建設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工作,需要營造文化及傳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全過程都需要良好的“態度、自信、合作、創新、服務”文化環境。高校在學科建設中,態度決定一切,瞭解自己,準確定位或尋找夾縫,追求特色是最好的選擇。自信決定動力,並建立在積累的基礎、明確的定位、清晰的目標之上,持續付出了艱辛的汗水,就值得期待!合作決定成功。合作有政產學研用,以及教師、師生之間的合作,都需要建立在誠信、興趣與志願基礎之上,往往通過團隊實現。一個人或單位能力有限,合作團隊無限。在珍視每一團隊成員基礎上正確處理團隊利益、矛盾,形成包容共用的團隊精神十分關鍵。值得一提的是,在團隊建設中按照合作規則確實是一個利益博弈過程,但還應該是一個文化博弈過程,應用文化的力量建立補償機制,團隊的合作才可能持續。創新決定成敗。尊重學術,敬畏學術,營造學術環境,鼓勵學術創新,提高學術地位與影響;鼓勵教學學術創新,提高教學水準與品質;鼓勵發揚工匠敬業精神,踏踏實實工作,成就學術大師,也成就眾多學術工匠。服務決定後勁。注重成果轉化。學科建設服務于人才培養,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創新,服務於政府部門、企業決策諮詢,並以優質服務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與資源。我們知道,在優化問題中,只要最優解存在,尋優的路徑正確,獲得最優解與初始值無關,即只要不斷尋求,獲得最優解是早晚的事。這對普通高校學科建設具有極大的啟示意義。只要建立了良好的“態度、自信、合作、創新、服務”文化環境,在學科建設中就有機會、資源,就有發展空間,就能實現特色學科發展。

學術是把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有機融合的靈魂,建立良好的“關愛學生,尊重教師;崇尚學術,民主決策”學府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它們一起滋潤與根植於師生之心,一代一代傳承發揚光大,並通過師生的一言一行傳播于社會,成為社會文化的重要內容,引領社會文化。

(作者系北京資訊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綠色發展大資料決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智庫)主任、北京知識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專家)

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補一降”,警示“攤大餅”式盲目擴張,集中力量把優秀學科建成世界一流學科,進而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世界高水準大學都應有一定數量的學科塔尖,即位列世界前50名的學科。因此,世界一流大學更應建成一定數量的優勢學科群。每一個優勢學科群由一定數量的優秀學科組成。如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科優秀率超過50%的高校有4所,學科優秀率超過20%的高校有22所,無疑這些高校是最有希望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

二、學科建設的新思路

以全國1237所普通高校(本科)為基準,通過分析看到,只有11%的高校在10%的學科建設中大有作為,有望建成世界一流學科,這是新時代賦予高校的使命。更重要的是,還有89%的高校(其中36%是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53%是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普通本科高校),在學科建設中的使命是什麼,以及如何完成使命?我們認為,“雙一流”建設為每一所高校提供了機遇與挑戰。每個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都能夠有所作為,關鍵是確定其學科建設的新思路。

我們認為,學科建設是高校發展戰略規劃頂層設計的龍頭,同時又能落地,以學術牽引、貫穿“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全過程,實現學校發展目標。需要一提的是,人才培養既包括學生培養,也包括師資隊伍建設。因此,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應是學科建設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對學科建設的考量,不僅從學科建設本身,如一流學科建設考量其頂層的建設成果,還要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方面考慮其落地的建設成果。這一點是對所有高校的共同要求,以實現一流學科與一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有機融合匹配。

客觀上講,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人才。高校學科建設應滿足這種需求。為此,我們提出,高校學科建設在新時代下的新思路是:在“雙一流”建設大環境下,採取分層式定位的一流學科建設。用學術統領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全過程,同時以一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建設回饋支撐一流學科建設,建成一流學科,服務“雙一流”建設。

對“一流”的思考。“雙一流”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有機融合。基於此,我們認為,“一流”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應從兩個維度來考量。一方面,“一流”指學科在空間上的一流,如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形成一個金字塔。世界一流為塔上方,國內一流為塔中部,地區一流為塔下方。另一方面,“一流”指學科在分支上的一流,如學科面(即整個學科)一流、學科線(即學科的某一分支)一流、學科點(即學科的某一分支的分支)一流,同樣也形成一個金字塔,學科面一流為塔上方、學科線一流為塔中部、學科點一流為塔下方。如應用經濟學一流是學科面上的一流、數量經濟學一流是科學線上一流、微觀計量一流是學科點上一流等。當然,這種劃分學科分支根據需要是可以細化的。

以上從空間和分支對一流的劃分,存在著交集。面、線或點上的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共九個層級,形成學科建設的分層式定位。如應用經濟學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數量經濟學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微觀計量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其中,學科面世界一流為學科建設的最高層級即第一層級,而學科點地區一流為學科建設的第九層級,其餘七種情形分別都是一種定位。這個九級分層大體與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B類、C類對應,即A、B、C分別為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一流。具體地,A+為學科面世界一流、A為學科線世界一流、A-為學科點世界一流;B+為學科面國內一流、B為學科線國內一流、B-為學科點國內一流;C+為學科面地區一流、C為學科線地區一流、C-為學科點地區一流。

需要強調的是,從特色上講,“一流”是相對的,但也有絕對的一面。似乎原始創新,而不論面、線或點的創新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仔細地想,不盡如此。因為原始創新差異很大,可以是面的,也可以是線或點的,所以我們認為,只有那些能夠影響、吸引世界眾多科學家深入持續研究,並基於原始創新創造出巨大的溢出效益,或足以形成一個全新知識體系,或通過世界一流學科點、線形成世界一流學科面,或開創了新的理論或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成果,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我們知道,諾貝爾獎只授予這種原始創新的科學家,並不授予其他的原始創新的科學家。因此,科學面的原始創新最有可能成為世界一流,而線的或點的原始創新也有可能成為世界一流,但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顯然線的原始創新高於點的原始創新。

因此,在學科建設中,高校都任重道遠。每個高校都應有自己的定位,或是世界一流或是國內一流或是地區一流;或是學科面、線、點一流。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一學科點或點上的點,可以做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這也可以理解為一流,也可能成為世界一流、國內一流或地區一流。這也是一些普通高校在學科建設上的最佳選擇。同樣,那些列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在學科建設上應追求學科面上的世界一流。

總之,每個高校在學科建設中都有機遇與挑戰,都需要面向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自身實際找准自己的學科定位,實現一流發展。不同的是,有的高校學科建設的目標是世界一流,有的是國內一流,有的是地區一流,還有的是特色一流。

三、學科建設任重道遠

基於“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學科建設是每一個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服務與支撐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重要任務。針對學科建設中存在的諸如學科發展定位、學科學術評價、學科學術影響、學術牽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融合等問題,我們認為,學科建設任重道遠,應抓住“雙一流”建設機遇,積極迎接挑戰,明確學科建設定位,通過學科建設中學術靈魂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有機融合發展。為此,需要採取以下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為學科建設營造良好的制度(政策)和文化環境。

1.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學科建設定位。學科建設為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創新的抓手,每個高校面對學科建設實際,大力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採取層級化發展,突出特色,確定學科建設定位層級,以實現一流學科發展。為此,我們認為,應根據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高校需要“三去一降一補”:去過多、低水準、無特色的學科,去不招生的閒置學科,去(降低)教育部面對的申請學科過旺需求壓力;降低辦學成本;補社會急需的新學科。就每個高校來說,不可能把所有學科都建設成為一流學科,只有針對自己的學科優勢,做出特色才是有價值的。如對數量經濟學學科,無論博士點,還是碩士點,每個學校的優勢與特色都不一樣。比如,每個學校的研究領域與研究方向,都應該根據各自學校學科基礎條件與積累,以及優勢特點,建設成為名符其實的一流學科,既實現數量經濟學理論、模型技術與方法及其應用領域的層級發展,同時確保在數量經濟學學科下,研究領域、研究方向與研究成果形成穩定的一致性,並做出特色,在層級上做成一流。對於一流的數量經濟學,最大的優勢是不僅能夠引領模型理論與技術,更重要的是創新一流的數量經濟學理論與創造模型技術。具體地,我們建議,每個高校根據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在九級分層學科定位中選擇適合自己又留有發展空間的定位,以有利於調動各方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形成特色,實現建成世界一流學科、國內一流、地區一流,以及特色一流學科目標。

2.基於人才需求層級,完善學科建設評價績效體系。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對人才需求具有層級性,學科建設既需要培養一流人才,也需要培養普通專業技能人才。因此,需要建成世界一流學科的高校,更多需要建成國內一流或地區一流或形成特色一流學科的高校。因此,如何更全面更客觀更積極地評價高校學科建設績效?以此激勵每個高校,尤其給予普通高校自信進行學科建設,為其提供有價值的稀缺的學科建設機會、空間與資源。

第四輪學科評估為水準評估,目的是服務大局、服務高校、服務社會,以深入貫徹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精神,按照“人才為先、品質為要、中國特色、國際影響”的價值導向,劃分人文、社科、理工、農學、醫學、管理、藝術、建築、體育等學科,從“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品質”“科學研究水準”“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重點關注成效和品質,其所形成的評估指標體系是有重要價值的,激勵並助力有條件的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無疑這個評估指標體系具有普遍意義,但對於大多數普通高校來說,其學科建設定位為國內一流或地區一流或形成特色學科,以及學科建設的系統性特點,其評估既需要水準評估,還需要績效評估。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個學科評估指標體系作為高校學科建設績效評價體系。

基於水準評估是績效評估中最重要得內容,應在學科評估基礎上建立學科建設績效評價體系。鑒於每個高校的現狀,以及在辦學資源、生源與師資、投入、實力與影響力方面的巨大差異,兼顧公平與效率、客觀與公平,這個體系還應增加如下的內容:(1)諸如投入產出比值的績效指標,因為每個高校投入,尤其優質資源,如最優秀的生源和師資、最好的研究條件與環境,有著巨大差異,只比產出的評價顯然有失公允;(2)由於每個高校的起點層級不同,如有無博士授權學科、長江學者和傑出青年、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等等,應增加諸如增加量、增長率等增量指標,考察每個高校學科建設中取得的增量成績,才是客觀的評價;(3)由於每個高校學科建設的目標不同,應針對所設定的目標定位設置指標評價,既不鞭打“目標層級高”的快牛,又激勵“目標層級低”的慢牛;(4)考慮學術貫穿于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全過程的靈魂作用,對於出現學術不端行為和學位事後評估中發現的學術不端行為和低水準問題,在學科學術評估中應引入一個下調的折扣係數;(5)考慮文化傳承創新是大學一項重要的功能,文化與制度(政策)是大學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軟實力,所謂一流學科需要一流制度與文化,進而吸引一流人才等資源。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政策)、營造良好的文化是學科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完成學科建設任務、實現學科建設目標的保證。從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們就能夠看到,一些高校,甚至重點高校正是在學科建設的制度(政策)與文化中出現了問題,導致學科評估成績低或下滑。為此,需要增加一些反映科學合理制度(政策)、良好文化、管理與服務品質水準的指標。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基礎上,還可以引進區分投入和層級的兩個簡單的調整係數,把學科評估結果的絕對水準調整為相對水準,用於綜合反映學科建設的績效評估。這樣,在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基礎上所建立的學科建設績效評價體系能夠激勵每一所高校,既激勵我國頂尖、一流、高水準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或一流學科,還能激勵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的後30%的高校加大力度進行學科建設工作,真正落實學科建設是每一個高校發展的主題,實現在學科建設中一個高校也不能少,讓每一個高校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需要。

3.打造國際一流學術期刊,提高學術國際影響力。無疑,學術國際影響力取決於一流的學術成果,但與發表一流學術成果的學術期刊也不無關係。世界一流的學術水準成果與國際一流的學術期刊堪比孿生兄弟,而我國目前的學術期刊能夠稱得上國際一流的學術期刊卻是鳳毛麟角,以致我們不得不追求把最新、最高水準的成果寫出英文,發表在國外SCI期刊上。正如2014年9月施一公教授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三屆年會”上關於中國的創新人才培養的主旨演講中提到的那樣,我們的大學和研究所科研工作實際上是在為西方免費勞動,而且還是付費在西方發表文章,這些西方雜誌訂閱費用十分昂貴,國內也鮮有企業訂閱,況且大部分工程師很難看懂這些英文文章。一方面,為了發表SCI論文我們支付了包括論文翻譯、潤色、發表,以及期刊訂閱等巨額費用,另一方面還滋長了學術不端行為,如2017年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決定撤回我國學者107篇同行評議造假的論文,正如饒毅教授在科學網博客上尖銳地指出的那樣,SCI在中國科學和教育界長成了一個“畸胎瘤”。為徹底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真正提高我國學術水準,以及在國際學術上話語權和學術影響力,我們認為,應儘快啟動在國內頂尖學術期刊中選拔一些,可能10%的,有可能成為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的候選期刊,大力度支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與相關優質資源,如把發表SCI論文所花費的巨額資金用於支持這些候選期刊建設,如候選期刊定位為發表世界一流水準成果水準的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中英文版、組建世界一流學術水準的編委會和審稿專家,建立嚴密的匿名評審制度和公開透明與公平公正評審程式,並通過實施高審稿費、高編輯費、高稿酬措施吸引世界一流水準的科學家和投稿論文,經過持續支援打造成為國際一流學術期刊。到那時,將會極大有利於提高學術水準和國際學術影響力。

4.大力度加強文獻閱讀,提高論文學術水準。在學科建設中,人才培養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前面提到,高校的人才培養既包括學生培養,還包括教師培養,即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品質與水準是高校的生命線,而提高他們的論文學術水準是關鍵。因此,高校的教師和學生,尤其博士研究生的學術水準,代表著人才培養品質。培養博士研究生是人才培養最高層次,有高水準的博士生導師隊伍,才有可能培養出高水準的博士研究生。無論導師還是學生,他們所發表的學術論文或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決定學校的學術水準,決定人才培養品質水準。我們認為,目前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其論文水準主要受制於有限的低水準文獻閱讀,只瞭解文獻冰山一角或一知半解就以為站在巨人肩上創新,顯然是不可靠的。俗語說,磨刀不誤砍柴功。為此,我們建議,無論教師還是研究生要提高學術水準,必須提高閱讀量、閱讀能力與水準。

這裡,我們以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為例。博士生在學術研究方面,需要大力加強文獻閱讀,提高知識應用與創新能力。每年參加博士論文評審答辯,總體感覺到,博士論文體現出“文獻閱讀”不足以支撐論文創新點。還有少數論文存在低級硬傷,品質與水準改進提高空間還是很大。我們認為,對博士學位論文評價,既要考量創新水準,還要考量在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中應用所學過的理論、專業與技術知識的能力與效果。通俗的講,創新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認為,為此需要清晰以下方面:(1)要研究與解決的問題是什麼;(2)存在什麼難點,以致到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被解決;(3)解決難點要研究哪些主要內容與解決難點的關鍵點是什麼;(4)結合實際,用什麼理論、技術與方法進行並實現創新,以攻克關鍵點。要解決這些問題,唯有閱讀文獻。通過對大量文獻高品質閱讀,真正瞭解要研究問題的現狀、過去的發展與未來的趨勢,以及所應用理論、方法與技術發展過程與前沿發展。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創新才有可能、才有說服力、才能立得住。特別地,由於博士生為了儘早畢業急於發表論文,在文獻閱讀上花的時間與精力不足夠多,文獻閱讀量少且深度不夠,就著手創新發文章與撰寫論文。發表的論文和撰寫的博士論文,由於閱讀有限而制約著應用與創新能力,多少都存在著先天不足的痕跡。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高博士論文水準,還需要完善研究生培養制度,加強科學管理。一是應合理調整培養過程環節時間安排,加大文獻閱讀量,保證文獻閱讀品質與水準。因此,需要改變思路,從過去的“為創新撰寫博士論文”轉變為“為撰寫博士論文創新”。為此,我們建議不把在讀期間發表論文作為授予學位的條件,更有利於學生全心力投入學位論文工作中。二是在博士畢業論文答辯中,應完善規則,建立嚴格標準。答辯過程應該是很嚴肅、神聖的過程,是學術探討、碰撞的過程,也是學術素養文化傳承過程。固然論文通過了匿名評審,答辯是一個再檢查,更重要的是一個提高。為此,應該克服走過場的現象。應明確規定博士生答辯時應面向答辯委員會站著,且不能照著PPT念,同時PPT應該就只有標題,以及圖表、公式、推導過程、引用資料等,其他都不應該有。既然論文及創新點是自己做的,應如數家珍,一氣呵成。在答辯成績中,還應考慮答辯人的綜合概括、提煉核心的能力,如10萬字凝練3萬字、1萬字、3000字,甚至800字的能力。三是近幾年,一些高校效仿美國大學,博士生把在讀期間發表的相關的學術論文組合成博士學位畢業論文,並申請答辯。對於這種情況,從表面來看,有的博士論文就是3篇一般期刊發表的論文,難以讓答辯委員相信達到了博士學術水準。這是一個概率問題,可以說,能達到的是少數,而達不到的是多數。因為,在國內博士生受畢業時間要求,急於發表論文。為了趕時間,就在滿足畢業要求一般期刊上發表的若干篇論文組合成畢業學位論文,這樣的學位論文品質與水準可想而知。因為高品質高水準的論文在重要期刊上發表的週期長,學生即使寫出來了,也等不及,而一般的論文在一般期刊上發表的週期短,結果學生為了趕時間只能選擇把論文,即使偶爾是好的文章發表在一般期刊上。另外,這種由發表的相關論文組合成的博士學位論文,往往不能滿足對學位論文相關的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中應用所學過的理論、專業與技術知識的能力的考量,這種考量還是學位授予條例與細則中的相關要求。為此,學習國外的做法,關鍵是要結合我國的實際,修改相應的制度與管理辦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5.強化學術貢獻評價,大力鼓勵合作科學研究。在學科建設中,科學研究是一個重要的過程。隨著大科學的發展,合作研究成為必然。正如最好聽的音樂是交響樂。隨著科學融合,研究者按照興趣相同、志願原則進行合作研究取得一流學術成果,提高高校科學研究水準是一種有效的選擇。這種合作包括不同單位教師、同行,以及師生之間的合作,能否成功取決於很多因素,一個重要因素是如何評價合作成果及其合作者的貢獻。“只認第一”的規則極不利於合作創新。當然合作成果的前提是交流,因此學校以及社會應為教師提供各種學術交流的機會與管道,教師主動志願積極參與學術交流,通過相互交流、思想碰撞,激發彼此的思維與靈感,產生共鳴,發現突破口與合作機會,從而產生高水準的個人成果和合作成果。

如何評價合作成果,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不管什麼樣的合作成果評價制度,總會有人鑽空子。客觀上講,鑽空子的人是極少數,是小概率事件。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需要通過營造好的學術道德文化解決鑽空子的問題,對合作者的合作成果不能簡單按署名排序評價,而應事實求是地按其所做出的學術貢獻進行評價。也就是說,不管作者署名第幾,只要有具體的學術貢獻,就給予第一的認定。這樣做,有利於合作,有利於做出一流合作成果。

6.加強學術基礎研究,大力支撐社會服務。社會服務是學科建設中最重要的考量內容。目前應用對策研究相對於基礎理論研究而言比較薄弱。結果,一方面應用對策研究的學理支撐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基礎理論研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因此,理論創新與解決實際問題是雙向的要求,不能偏頗。加強基礎理論研究, 提高學術水準是學科建設的頂天度量,我國現在已經成為SCI的大國,占全世界SCI的七分之一,這是學科建設的學術貢獻。但學科建設的成果還應體現在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立地服務(解決問題)上。相比較而言,立地服務的貢獻差距比較大,當然立地需要頂天的理論作為學理支撐,有了學理,能否起到支撐作用,還需要我們創新。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理論聯繫實際,但這裡的理論包括普遍的應用已有的理論,也包括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創新的理論,無論哪種情況都需要把已有的理論與實際結合,或為解決實際問題創新的理論、認識、觀點過程中應用已有的理論與實際結合。這種結合本身就是創新,是立地的關鍵。正如大飛機專案工程中的創新,關鍵是安全地飛得起來、安全地落得下來。

7.構築良好文化,成就學科建設。學科建設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工作,需要營造文化及傳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全過程都需要良好的“態度、自信、合作、創新、服務”文化環境。高校在學科建設中,態度決定一切,瞭解自己,準確定位或尋找夾縫,追求特色是最好的選擇。自信決定動力,並建立在積累的基礎、明確的定位、清晰的目標之上,持續付出了艱辛的汗水,就值得期待!合作決定成功。合作有政產學研用,以及教師、師生之間的合作,都需要建立在誠信、興趣與志願基礎之上,往往通過團隊實現。一個人或單位能力有限,合作團隊無限。在珍視每一團隊成員基礎上正確處理團隊利益、矛盾,形成包容共用的團隊精神十分關鍵。值得一提的是,在團隊建設中按照合作規則確實是一個利益博弈過程,但還應該是一個文化博弈過程,應用文化的力量建立補償機制,團隊的合作才可能持續。創新決定成敗。尊重學術,敬畏學術,營造學術環境,鼓勵學術創新,提高學術地位與影響;鼓勵教學學術創新,提高教學水準與品質;鼓勵發揚工匠敬業精神,踏踏實實工作,成就學術大師,也成就眾多學術工匠。服務決定後勁。注重成果轉化。學科建設服務于人才培養,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創新,服務於政府部門、企業決策諮詢,並以優質服務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與資源。我們知道,在優化問題中,只要最優解存在,尋優的路徑正確,獲得最優解與初始值無關,即只要不斷尋求,獲得最優解是早晚的事。這對普通高校學科建設具有極大的啟示意義。只要建立了良好的“態度、自信、合作、創新、服務”文化環境,在學科建設中就有機會、資源,就有發展空間,就能實現特色學科發展。

學術是把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有機融合的靈魂,建立良好的“關愛學生,尊重教師;崇尚學術,民主決策”學府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它們一起滋潤與根植於師生之心,一代一代傳承發揚光大,並通過師生的一言一行傳播于社會,成為社會文化的重要內容,引領社會文化。

(作者系北京資訊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綠色發展大資料決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智庫)主任、北京知識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專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