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方山:真情幫扶暖民心 ——記北武當鎮暖泉會村第一書記李淑芳

“我在幹, 群眾在看, 只有幹出一些實事, 才能贏得幹部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這是北武當鎮暖泉會村“第一書記”李淑芳常掛在嘴邊的話。

她緊扣“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核心, 矢志以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為己任, 村民們誇她扶貧奮進的精氣神特別足。

精准村情

如數家珍細如絲

暖泉會村是北武當鎮重點貧困村, 距鎮政府不足4公里, 全村113戶286人, 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1戶170人。 2015年8月, 年僅33的李淑芳從縣園林局幹事駐村擔任第一書記。 駐村後, 她克服“水土不服”等種種困難, 迅速進入角色。 先後同該村“兩委”成員座談, 探討脫貧攻堅規劃、精准脫貧幫扶措施、村環境衛生整治等;再深入精准扶貧戶中走訪瞭解家庭成員基本情況、經濟收入、主要困難、個人脫貧需求意願等情況,

分析致貧原因, 針對每戶中的每個成員制定幫扶措施, 並分類進行統計, 為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談到村情, 李淑芳如數家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1戶170人, 2014年脫貧11戶39人, 2015年脫貧13戶33人, 2016年脫貧20戶41人, 2017年計畫將剩餘的27戶57人全部脫貧, 實現整村脫貧出列。

黨旗引領

凝聚村幹強堡壘

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該村有黨員18名, 其中8名長期外出務工, 在家的黨員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 如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成為淑芳上任的第一件大事。 於是她入戶走訪,

三番五次交心溝通拉家常, 還為黨員開展“兩學一做”教育上門服務。 在走訪中注意團結黨員, 凝聚人心, 不斷喚醒村民奮發圖強的意識。 為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 她組織黨員學《黨章》, 轉作風, 把暖泉會村黨組織建設成了有活力、團結、向上的扶貧攻堅工作隊。 每個黨員積極引導貧困戶, 讓貧困戶及時掌握党和政府的各項惠農政策, 形成帶動和主動同步發展的格局。

她還積極想辦法爭取資金改善村委辦公條件, 添置了幾樣電子辦公設備。 她在村只給村添動力, 不給村添麻煩, 工作注重實效, 很快贏得村民們的好感。 村幹部與黨員工作熱情高漲, 攻堅克難心勁倍增。 村支書李勤貴說:“有她這樣的第一書記為我們做榜樣, 我們這些村幹部沒有任何理由不幹好工作。”“跟著黨支部,群眾能致富”,已成為全村百姓的共識。上下齊奮進,連續幾年被評為“四星級”黨支部。2015年她被評為縣“優秀第一書記”。

真情溫暖

付出一片赤誠心

脫貧攻堅不是喊口號,路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在扶貧幫困上,只有把群眾的難當自己的苦,感同身受才能主動作為。”李淑芳不僅常對村幹部講,而且她自己就是這麼做的。

村主任薛海豔告訴筆者,李淑芳對村裡貧困戶家中的情況瞭若指掌,哪0家孩子在幾年級,哪家有殘疾人,哪家的老人沒人照顧,哪家缺資金技術,她都能一一道來,了然於心。

年已89歲的村民牛元保與患殘疾的五保戶兒子廝守為命,生活拮据,淑芳疼在心裡,常到老人家裡探望老人,並自掏腰包給其買藥,並贈送衣物給老人。

村民王香則曾做過心臟搭橋手術,花去醫藥費用達20余萬元,至今債臺高築,其妻也體弱多病,體重僅70多斤。淑芳將類似老王這樣因病受困的情況,多次向鎮黨委反映彙報,為他們爭取了農村低保名額,使這幾家貧困戶臉上消了愁雲。

實踐告知淑芳,沒有產業的發展,就不會有貧困群眾的精准脫貧。於是她與村幹部一起運作“三條管道”齊下,全力為貧困戶鋪通精准到戶的扶貧“管道”。

一是積極協調爭取扶貧專案。經多次奔波,從縣扶貧辦爭取回扶貧整村推進項目資金50萬元,搭建春秋蔬菜大棚28個,採取村民自願報名,在自家田裡搭棚,已使22戶村民種植無公害蔬菜賺錢致富搭建新平臺。

二是農科技知識培訓上“加碼”。採取外出參觀、實地指導、農科專家講學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共舉辦專題培訓6期,參訓達100餘人次,這種“扶智”、“扶志”深受村民曖昧,強力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役。

三是項目上“幫帶”。按照因人而異、因戶施策原則,開展“黨員結對抱團”活動,通過黨員結對,組織鄉土人才結合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當“土專家”,有經濟實力的黨員、能人給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結窮親”,“手把手”幫助脫貧。

以村為家

愧對小家不言悔

“李書記,你去年鼓勵我經營大棚蔬菜,今年我要擴大種植面積,年底賣個好價錢有指望……”這些日子,李淑芳走進村頭,村民們以前那種見面不打招呼甚至掉頭而走的現象,已被主動上前拉家常所取代,這讓淑芳很是感動。

駐村工作離不開家人的付出。2015年8月,李淑芳到暖泉會村擔任村“第一書記”時,兩個孩子,大的六歲,小的一歲半,她下鄉離家時,兩個孩子在睡覺,由公婆輪流看護料理,而她晚上回家時,兩個孩子已入睡。

去年冬天,李淑芳母親高血壓嚴重發作,由縣醫院轉省城大醫院,急需她同去料理。誰知村裡貧困戶識別正處關鍵期,全村百姓期待、信任的眼光,催生她不能照顧母親而放棄做好“當家人”的一份責任。於是她向父母做了解釋,換得了理解。人說,做女人難,當村第一書記更難。由於李淑芳的愛人在縣紀委上班,平日工作很忙,家務事一大攤顧不上料理,全壓在公婆身上。當然,她非常心疼公婆,只要在家時,總會忙個不停來減輕老人的負擔。如今,以村為家的李淑芳,舍小家為大家,暖泉會村在她的努力下,步入先進黨支部行列。雖然愧對家人,但她卻深情地說:“既然組織派我來到了暖泉會村,我就應該實實在在地為村裡幹事情,而不是花拳繡腿,做個樣子,做事憑著自己的良心,對群眾和自己負責。”

作者 李乃全

我們這些村幹部沒有任何理由不幹好工作。”“跟著黨支部,群眾能致富”,已成為全村百姓的共識。上下齊奮進,連續幾年被評為“四星級”黨支部。2015年她被評為縣“優秀第一書記”。

真情溫暖

付出一片赤誠心

脫貧攻堅不是喊口號,路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在扶貧幫困上,只有把群眾的難當自己的苦,感同身受才能主動作為。”李淑芳不僅常對村幹部講,而且她自己就是這麼做的。

村主任薛海豔告訴筆者,李淑芳對村裡貧困戶家中的情況瞭若指掌,哪0家孩子在幾年級,哪家有殘疾人,哪家的老人沒人照顧,哪家缺資金技術,她都能一一道來,了然於心。

年已89歲的村民牛元保與患殘疾的五保戶兒子廝守為命,生活拮据,淑芳疼在心裡,常到老人家裡探望老人,並自掏腰包給其買藥,並贈送衣物給老人。

村民王香則曾做過心臟搭橋手術,花去醫藥費用達20余萬元,至今債臺高築,其妻也體弱多病,體重僅70多斤。淑芳將類似老王這樣因病受困的情況,多次向鎮黨委反映彙報,為他們爭取了農村低保名額,使這幾家貧困戶臉上消了愁雲。

實踐告知淑芳,沒有產業的發展,就不會有貧困群眾的精准脫貧。於是她與村幹部一起運作“三條管道”齊下,全力為貧困戶鋪通精准到戶的扶貧“管道”。

一是積極協調爭取扶貧專案。經多次奔波,從縣扶貧辦爭取回扶貧整村推進項目資金50萬元,搭建春秋蔬菜大棚28個,採取村民自願報名,在自家田裡搭棚,已使22戶村民種植無公害蔬菜賺錢致富搭建新平臺。

二是農科技知識培訓上“加碼”。採取外出參觀、實地指導、農科專家講學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共舉辦專題培訓6期,參訓達100餘人次,這種“扶智”、“扶志”深受村民曖昧,強力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役。

三是項目上“幫帶”。按照因人而異、因戶施策原則,開展“黨員結對抱團”活動,通過黨員結對,組織鄉土人才結合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當“土專家”,有經濟實力的黨員、能人給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結窮親”,“手把手”幫助脫貧。

以村為家

愧對小家不言悔

“李書記,你去年鼓勵我經營大棚蔬菜,今年我要擴大種植面積,年底賣個好價錢有指望……”這些日子,李淑芳走進村頭,村民們以前那種見面不打招呼甚至掉頭而走的現象,已被主動上前拉家常所取代,這讓淑芳很是感動。

駐村工作離不開家人的付出。2015年8月,李淑芳到暖泉會村擔任村“第一書記”時,兩個孩子,大的六歲,小的一歲半,她下鄉離家時,兩個孩子在睡覺,由公婆輪流看護料理,而她晚上回家時,兩個孩子已入睡。

去年冬天,李淑芳母親高血壓嚴重發作,由縣醫院轉省城大醫院,急需她同去料理。誰知村裡貧困戶識別正處關鍵期,全村百姓期待、信任的眼光,催生她不能照顧母親而放棄做好“當家人”的一份責任。於是她向父母做了解釋,換得了理解。人說,做女人難,當村第一書記更難。由於李淑芳的愛人在縣紀委上班,平日工作很忙,家務事一大攤顧不上料理,全壓在公婆身上。當然,她非常心疼公婆,只要在家時,總會忙個不停來減輕老人的負擔。如今,以村為家的李淑芳,舍小家為大家,暖泉會村在她的努力下,步入先進黨支部行列。雖然愧對家人,但她卻深情地說:“既然組織派我來到了暖泉會村,我就應該實實在在地為村裡幹事情,而不是花拳繡腿,做個樣子,做事憑著自己的良心,對群眾和自己負責。”

作者 李乃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