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電影出品人TOP100權力榜出爐!喇培康、王中軍、王長田位列前三甲!

文 |樊煙 魏建梅

2018年轉瞬而至, 這一年, 電影市場能否突破600億備受期待。

一部電影要想取得成功, 除了需要有好的製片人外, 更離不開出品人。 出品人能夠給影片帶來內容資源、主創資源、宣傳資源和發行資源, 當然, 更重要的是能帶來資金。

如果說製片人是劇組的“總舵手”、“潤滑劑”, 那麼出品人就是一部電影的金主“爸爸”。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繼《中國電影製片人TOP100權力榜》後, 根據走訪調查、資料整理推出了《中國電影出品人TOP100權力榜》, 為電影投資機構、電影製作公司提供參考。

排名規則:

1. 榜單根據出品影片的數量、作品的票房以及作品的影響力、個人及所在公司在行業內的影響力綜合排序。

2.有多部作品的的出品人, 排名要先於只有一部作品的出品人。

3.2017年出品過“爆款”電影的出品人排名相對靠前。

4、內地的出品人排名先於港臺出品人。

5.榜單以主出品人作品為主, 同時參考聯合出品的作品。

出品人排名其實就是出品公司排名

榜單中排名前十的出品人全部來自綜合型影視公司。

這是因為電影的出品公司是一部影片的出資主體, 出品人一般是主要出資方的負責人。 因此出品人排名其實就是出品公司排名, 榜單中的出品人身份以公司老闆居多。

例如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

光線傳媒有限公司總裁王長田;

博納影業集團總裁于冬;

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美國AMC院線董事、五洲電影發行公司董事長曾茂軍;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總裁江志強;

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華益;

貓眼CEO鄭志昊;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任仲倫;

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

這些大型影視公司資金雄厚,在業界掌握話語權,不僅能給影片帶來資金方面的支援, 另外還能帶來內容資源(包括IP、劇本等)、主創資源(包括導演、演員、監製、製片人等)、宣傳資源(包括線上資源和線下資源)以及發行資源等。可以說,一部電影從籌備期到上映期都能得到這些大型影視公司的保駕護航。

也正是因為這些擔任主出品單位的大型影視公司資金雄厚、手握優質資源,因此在榜單中排名靠前的出品人通常在影片中也扮演著主出品人的角色。

“演而優則商”,不少明星也跨界做起了出品人

在過去,演員可能“演而優則學”、“演而優則仕”。而現在“演而優則商”已經成了很多明星的職業規劃。明星工作室變身公司已是大勢所趨,有資本的明星也紛紛投資電影,做起了出品人。

黃百鳴很早就由演員轉型,自己開公司當老闆投資電影。

周星馳在星輝海外、比高集團期間也參與投資了許多電影,周星馳的影片他自己幾乎都擔任出品人。

鄧超投資參股的天津柳丁映射傳媒有限公司,由他擔任董事長。柳丁映射在鄧超出演的兩部影片《惡棍天使》和《分手大師》中擔任出品方,另外鄧超還參與投資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戰狼2》等,鄧超本人也表示,以後想繼續投資電影。

在電影《捉妖記》聯合出品人名單最末尾,出現了董子健。

吳京不僅是《戰狼2》的導演、編劇、主演,也是《戰狼2》的出品人。

隨著電影市場快速發展,大量資本湧入,明星們嗅到了資本市場上的商機,紛紛成立公司參與電影投資。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獲得更多優質資源、開拓疆土,還能更快達成資源變現。

在資本主宰一切的邏輯下,明星開公司玩資本能不能提升整個行業的內容和品質,目前還是一個問號。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會有更多有資源、有資本的明星參與投資電影。

出品人和製片人誰是“老闆”?

眾所周知,好萊塢是“製片人中心制”,製片人是站在導演身後的導演。好萊塢製片人對每一個合作的導演功力、劇本潛力、演員市場行情、電影票房評估做到瞭若指掌;但很多中國製片人相對來說更依仗導演,在劇組中扮演著管理者和協調者的身份。

並且,好萊塢電影只有出品公司,沒有老闆掛名出品人的情況,所以出品人算是中國電影的特色。

目前中國電影產業工業化程度不高,分工不夠明確。對很多中小成本的影片來說,出品公司的老闆往往一人身兼多職,可能既是出品人,又是製片人。但這種投資型模式非常影響電影生產流程,因為一些中小型影視公司的人資歷可能尚未達到能同時勝任製片人和出品人這兩種身份。

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中,像江志強這樣既能擔任出品人又能做製片人的全能型人物並不多。而現在,也確實有很多出品人同時扮演著製片人的角色。這就造成了電影生產流程中分工模糊的情況。

當下很多大IP已經在製作流程方面分工細化,《封神三部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今後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完善、電影製作環節分工明確是大趨勢,對創作一竅不通的投資人將逐漸淡出電影製片人領域,只負責投資。而製片人這一工作將會交給更有經驗、更懂行的專業製片人來做。

優質的IP公司、行銷宣發公司老闆通過出品優質電影,有機會幫助公司成長為綜合型影視公司

目前,很多過去只是服務於電影某一個環節的影視公司也開始投資電影。

例如電影宣發公司麥特、影聯、卓然,以及靠保底起家的和和影業,這些電影公司的老闆都開始擔任電影出品人身份。

另外,果麥文化、磨鐵、儒意欣欣等IP公司老闆也加入到電影出品人行列。

其實國內很多大的影視公司也經歷過這一過程,例如博納以純發行起家,後來開始投資電影並成長為大型影視公司。

這些過去只是服務於電影產業某一環節的公司,其老闆能加入到電影出品人行列,是因為手中握有資源(包括行銷宣傳資源、發行資源、IP資源等),且有能力,他們加入項目中,能給項目帶來極大的幫助。

這些老闆利用手中的資源成為電影出品人,一旦能出品幾個好的爆款項目,打好手上的牌,在行業中能掌握更多的話語權,進而使公司向更高的梯隊衝擊,逐漸帶領公司成長為內容公司和綜合性的影視公司。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285295690@qq.com

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華益;

貓眼CEO鄭志昊;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任仲倫;

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

這些大型影視公司資金雄厚,在業界掌握話語權,不僅能給影片帶來資金方面的支援, 另外還能帶來內容資源(包括IP、劇本等)、主創資源(包括導演、演員、監製、製片人等)、宣傳資源(包括線上資源和線下資源)以及發行資源等。可以說,一部電影從籌備期到上映期都能得到這些大型影視公司的保駕護航。

也正是因為這些擔任主出品單位的大型影視公司資金雄厚、手握優質資源,因此在榜單中排名靠前的出品人通常在影片中也扮演著主出品人的角色。

“演而優則商”,不少明星也跨界做起了出品人

在過去,演員可能“演而優則學”、“演而優則仕”。而現在“演而優則商”已經成了很多明星的職業規劃。明星工作室變身公司已是大勢所趨,有資本的明星也紛紛投資電影,做起了出品人。

黃百鳴很早就由演員轉型,自己開公司當老闆投資電影。

周星馳在星輝海外、比高集團期間也參與投資了許多電影,周星馳的影片他自己幾乎都擔任出品人。

鄧超投資參股的天津柳丁映射傳媒有限公司,由他擔任董事長。柳丁映射在鄧超出演的兩部影片《惡棍天使》和《分手大師》中擔任出品方,另外鄧超還參與投資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戰狼2》等,鄧超本人也表示,以後想繼續投資電影。

在電影《捉妖記》聯合出品人名單最末尾,出現了董子健。

吳京不僅是《戰狼2》的導演、編劇、主演,也是《戰狼2》的出品人。

隨著電影市場快速發展,大量資本湧入,明星們嗅到了資本市場上的商機,紛紛成立公司參與電影投資。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獲得更多優質資源、開拓疆土,還能更快達成資源變現。

在資本主宰一切的邏輯下,明星開公司玩資本能不能提升整個行業的內容和品質,目前還是一個問號。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會有更多有資源、有資本的明星參與投資電影。

出品人和製片人誰是“老闆”?

眾所周知,好萊塢是“製片人中心制”,製片人是站在導演身後的導演。好萊塢製片人對每一個合作的導演功力、劇本潛力、演員市場行情、電影票房評估做到瞭若指掌;但很多中國製片人相對來說更依仗導演,在劇組中扮演著管理者和協調者的身份。

並且,好萊塢電影只有出品公司,沒有老闆掛名出品人的情況,所以出品人算是中國電影的特色。

目前中國電影產業工業化程度不高,分工不夠明確。對很多中小成本的影片來說,出品公司的老闆往往一人身兼多職,可能既是出品人,又是製片人。但這種投資型模式非常影響電影生產流程,因為一些中小型影視公司的人資歷可能尚未達到能同時勝任製片人和出品人這兩種身份。

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中,像江志強這樣既能擔任出品人又能做製片人的全能型人物並不多。而現在,也確實有很多出品人同時扮演著製片人的角色。這就造成了電影生產流程中分工模糊的情況。

當下很多大IP已經在製作流程方面分工細化,《封神三部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今後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完善、電影製作環節分工明確是大趨勢,對創作一竅不通的投資人將逐漸淡出電影製片人領域,只負責投資。而製片人這一工作將會交給更有經驗、更懂行的專業製片人來做。

優質的IP公司、行銷宣發公司老闆通過出品優質電影,有機會幫助公司成長為綜合型影視公司

目前,很多過去只是服務於電影某一個環節的影視公司也開始投資電影。

例如電影宣發公司麥特、影聯、卓然,以及靠保底起家的和和影業,這些電影公司的老闆都開始擔任電影出品人身份。

另外,果麥文化、磨鐵、儒意欣欣等IP公司老闆也加入到電影出品人行列。

其實國內很多大的影視公司也經歷過這一過程,例如博納以純發行起家,後來開始投資電影並成長為大型影視公司。

這些過去只是服務於電影產業某一環節的公司,其老闆能加入到電影出品人行列,是因為手中握有資源(包括行銷宣傳資源、發行資源、IP資源等),且有能力,他們加入項目中,能給項目帶來極大的幫助。

這些老闆利用手中的資源成為電影出品人,一旦能出品幾個好的爆款項目,打好手上的牌,在行業中能掌握更多的話語權,進而使公司向更高的梯隊衝擊,逐漸帶領公司成長為內容公司和綜合性的影視公司。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285295690@qq.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