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美股中該拋售蘋果亞馬遜等科技龍頭股嗎?

美東時間週五, 外媒財經發表專欄文章, 關注被稱為“FAANG”股票的五大科技股——Facebook、蘋果、亞馬遜、奈飛與穀歌母公司Alphabet。 “FAANG”不僅僅是2017年美國股市的“領跑者”而已, 而且為美股的整體上漲作出了巨大貢獻。 摩根士丹利曾指出, 該行仍舊看好這五大科技巨頭, 不過宏觀因素已舉起了“黃旗”, 那麼, FAANG在2018年還能買嗎?

Facebook、蘋果、亞馬遜、奈飛與穀歌母公司Alphabet——去年均錄得強勁漲幅, Facebook全年累計上漲53.4%, 蘋果漲幅46.1%, 亞馬遜漲幅達56%, 奈飛漲幅55.1%, Alphabet的A級股和B級股漲幅分別達32.9%和35.6%。 最大的技術類交易所交易基金在2018年初的交易日創下了歷史新高, 超過了2000年3月網路泡沫時期以來的紀錄, 這代表了互聯網時代的高峰期後, 科技股的價值重登高峰。

成長型股票, 是指那些具備持續競爭能力, 成長潛力巨大的公司股票, 持有這類股票能夠分享上市公司成長過程中帶來的利益。 處於成長期內的上市公司, 這類公司發展速度快,

淨利潤以每年30%-50%增長, 但市場競爭激烈經營風險也比較大, 市場上漲時它會漲得更快, 同樣, 震盪調整時它的風險也會更大。 價值型股票是指帳面值比市價高的股票, 是同其帳面值比較, 股票的交易價格較低。 帳面值是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減去負債的值。 價值型股票的特點是:收益穩定、價值被低估、安全性較高的股票, 起市盈率、市淨率通常較低。

有一些投資者認為, 在2018年選擇價值或成長型股票都是單純地押注於競爭, 這樣投資風格的投資者可能是在自欺欺人。 一位著名的華爾街分析師表示, 不管是選擇價值型還是成長型股票, 都將讓投資者在某些領域進行集中投資。 普遍意義上的成長型指數和價值指數幾乎沒有什麼共同之處。

DataTrek Research的聯合創始人尼古拉斯-科爾斯(Nicholas Colas)表示, 成長型股票投資者集中押注於科技和醫療行業, 而價值型股票投資者則押注于金融和能源領域。

價值投資是一種選擇股價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的策略。 這一想法是投資於那些不受人喜愛但有潛力改善的公司——在這一點上, 市場將使得股票達到合理的價格。 那些市盈率較低, 屬於較為沉靜或不受待見的行業, 在股市大漲時漲幅通常落後的個股。 2017年的情況就是如此。 成長型策略需要投資于能進行高於平均水準的價格增長的公司, 為昂貴的價格提供支援。

“成長型和價值型策略不再是一個有用的概念了。 如果你看看這些指數的組成,

你就會發現這是一系列集中的行業, 而不是另一套。 ” 尼古拉斯-科爾斯說。

科技股, 尤其是所謂的FAANG公司:Facebook、蘋果公司、穀歌母公司和Netflix都是增長導向型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尼古拉斯-科爾斯的資料, 在大盤股中, 技術、醫療保健、消費週期和工業股構成了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的近四分之三。 科技產業僅占標普500指數增的41%, 位於前五名的公司則是:蘋果公司 (7.4%)、微軟 (5.6%)、Alphabet公司(5.6%)、亞馬遜(4.1%)和Facebook、(3.7%)。 僅在2017年, 這些公司就增長了35%到56%, 今年迄今沒有出現任何放緩跡象。 今年以來, FAANG股票組合的平均漲幅接近50%, 在全球主要資產表現中拔得頭籌。 從普通投資者到娛樂明星, 今年幾乎所有投資者都對科技公司表現出的巨大狂熱, 這也是FAANG股票大漲的主要原因。

這樣的組合解釋了為什麼成長型股票在2017年的增長超過了價值型股票。 標準普爾500成長型股票上漲了27%, 而價值型股票僅上漲了15%。 如果你將這些指數組合起來, 你就會得到標準普爾500指數, 兩者的平均值:超過20%的總回報。 相比之下, 科技股僅占標準普爾500指數的7%。

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 超過一半的指數集中在四個板塊:金融板塊(24%)、能源(12%)、消費非週期(11%)和工業(10%)。 排名前五的公司在價值指數中也只占14%。 然而, 當涉及到小市值和增長指數時, 情況就不同了。 醫療保健行業的權重是24%, 緊隨其後的科技行業權重為23%, 、工業股占18%。 在小盤股中, 金融類股的權重最大, 為28%, 其次為房地產和工業, 均為12%。 價值投資作為一種投資策略, 在20世紀70、80年代被基金管理業推廣, 這只不過是一個行銷工具。令人驚訝的是,控制著約3,000億美元資產的EFT或基金經理中,約有10%仍堅持這些策略。

成長股在頭一年的良好表現並不一定意味著,接下來的一年價值股將會反彈。據瑞士信貸,自1951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在一年內上漲逾18%的情況出現過20次,其中有10次該指數在隨後一年再上漲10%或更多,由成長股領漲。另外10次的情況是標普500指數在第二年下跌,平均跌幅為1.7%。Matrix Asset Advisors的首席投資長David Katz表示:“看好科技股的主要理由是增長快,收入增長率高,而這些公司將更受益於稅改。我們認為技術板塊將繼續增長,但很大一部分股票的價格已經過高,如果你不想陷入狂熱,需要更具有辨別力。”考慮到科技公司如此高的集中度,忽視價值投資只投資成長型股票有其自身的缺陷。

更多優質內容,關注中金網微信公眾號:cngold-com-cn(長按複製),或在應用商店下載中金網APP。

“資料顯示,這兩種方法都導致投資組合大幅增加了某些行業的比重,並使其他值得注意的行業投資處於風險之中,而不是選擇一種均衡的方式。這促使投資組合經理們冒著不必要的風險,僅僅停留在他們所謂的投資風格之中,卻沒有給資產所有者帶來任何直觀的利益。”尼古拉斯-科爾斯說。

這只不過是一個行銷工具。令人驚訝的是,控制著約3,000億美元資產的EFT或基金經理中,約有10%仍堅持這些策略。

成長股在頭一年的良好表現並不一定意味著,接下來的一年價值股將會反彈。據瑞士信貸,自1951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在一年內上漲逾18%的情況出現過20次,其中有10次該指數在隨後一年再上漲10%或更多,由成長股領漲。另外10次的情況是標普500指數在第二年下跌,平均跌幅為1.7%。Matrix Asset Advisors的首席投資長David Katz表示:“看好科技股的主要理由是增長快,收入增長率高,而這些公司將更受益於稅改。我們認為技術板塊將繼續增長,但很大一部分股票的價格已經過高,如果你不想陷入狂熱,需要更具有辨別力。”考慮到科技公司如此高的集中度,忽視價值投資只投資成長型股票有其自身的缺陷。

更多優質內容,關注中金網微信公眾號:cngold-com-cn(長按複製),或在應用商店下載中金網APP。

“資料顯示,這兩種方法都導致投資組合大幅增加了某些行業的比重,並使其他值得注意的行業投資處於風險之中,而不是選擇一種均衡的方式。這促使投資組合經理們冒著不必要的風險,僅僅停留在他們所謂的投資風格之中,卻沒有給資產所有者帶來任何直觀的利益。”尼古拉斯-科爾斯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