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康」流感患者增多 一家老小該怎麼及早預防?

編者按:生活當中, 我們難免會碰到各種瑣碎小難題。 掌握一些健康生活的小竅門, 也許就可以讓生活難題迎刃而解了。 來看小編的整理吧!

流感患者增多 一家老小該怎麼預防?

成人防流感:宜辛涼甘潤 助消食導滯

在最近這一波流感中, 成人發病也不在少數。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陳瑞芳教授認為, 這與立冬以來不少人忙於進補羊肉、鹿肉、牛肉等肉類的攝入量增加, 導致積滯和內熱有關。 近期廣東雨水少、氣候比較乾燥, 所以預防流感原則是辛涼甘潤、消食導滯, 她建議普通人(成人)可選用以下方法進行預防——

組成:桑葉15克、北杏10克、浙貝10克、玄參15克、杷葉10克、桔梗10克、神曲15克、布渣葉15克、千層紙10克、葛根30克、甘草6克。

煎服:此方可加5碗水, 煎煮15~20分鐘, 適合2~3人預防性服用。

提醒:如果開始出現感冒症狀, 可將此方加3碗水(一人量), 煎煮15分鐘後再加薄荷6克、青蒿15克, 煎5分鐘, 熄火後燜15分鐘後溫服。 一天2次, 連服3天。

小兒防流感 解濕濁困阻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許華說, 流感屬於中醫“溫病”、“時行感冒”範疇, 疫邪性烈, 故起病急驟。 流行病多有一定的地域特點, 嶺南地區濕氣較盛, 流感患兒常常伴有腹脹、胃口差、腹瀉、舌苔厚膩等濕濁困阻的特點, 可在醫師指導下, 試試下面這條方——

組成:金銀花5克、桑葉5克、葛根10克、藿香5克、生苡仁10克、淡豆豉5克。

煎煮法:將中藥加水兩碗(約500 毫升), 浸泡5分鐘, 中火煮開15分鐘左右, 煎出液約150~200毫升, 過濾取汁;第2煎加水一碗半(約350 毫升), 煎煮10分鐘, 煎出液約100~150毫升, 過濾取汁, 與第1煎藥液合併後, 分次服用。

服法:每日1劑, 連續服用3~5天。 3歲以內嬰幼兒每次50毫升, 每日2次;3~6歲每次100毫升, 每日2次;6歲以上每次150毫升, 每日2次。

提醒:喝前可諮詢醫師。 作為預防用藥, 不宜久服。

阻擊流感 專家提示防治應科學、對症

今冬流感來勢洶洶, 身邊中招人數增多。 專家提示, “流感季”應注意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科學、對症防治流感。 同時注重對高危人群採取預防措施, 避免交叉感染。

流感發病多出現在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4月, 傳染性強。 多數起病急,

表現以全身症狀為主, 包括發熱、全身酸痛、頭痛、全身酸軟, 甚至出現嘔吐、腹瀉。 而呼吸道症狀輕重不一, 包括打噴嚏、鼻塞、流涕。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 而抗生素是用來抵抗細菌, 對病毒無效。 ”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王孟昭說, 濫用抗生素會導致大量耐藥菌株的出現。 因此一般而言, 感冒時除非出現黃膿鼻涕同時伴有發熱, 不宜自行服用抗生素;當感冒症狀嚴重或者併發其他症狀時, 應及時就診, 明確有細菌感染或者有併發症後, 再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生素。

感冒不等於流感!該如何預防流感?

醫生介紹說, 現在很多家長都分不清感冒與流感的區別, 其實, 兩者在症狀、病因和病癒時長上都有很大的區別,

流感是一種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的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常見的併發症有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經系統感染, 潛伏期大約1~3天, 起病大多急驟, 全身症狀較重而呼吸症狀較輕。 開始表現為怕冷、發熱, 體溫可高達39℃~40℃, 頭痛、咽乾咽痛、全身酸痛、軟弱無力。 而普通感冒的潛伏期大約為1天, 起病不急, 以“卡他”症狀, 咽部幹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為主要表現, 開始為清水樣鼻涕, 2~3天后鼻涕變稠, 伴有咽痛;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 或僅有低熱、頭痛。 如果後期沒有併發細菌感染, 病程一般為5~7天, 即可痊癒。

在流感高發季到來時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平時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

避免飛沫傳染他人;日常生活中要均衡飲食, 常運動, 保持充足的睡眠, 避免過度勞累;在流感高發期, 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如發現有身體不適, 出現高熱、咳嗽或咽喉痛,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孩子感冒發燒先別忙奔醫院

北京兒童醫院專家特別製作了一份“就診攻略”, 提醒廣大家長, 不管孩子是何種原因引發的感冒發燒, 都應先觀察, 再就醫。 孩子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建議服用退燒藥;如孩子體溫高, 但精神狀態還不錯, 面色如常或潮紅, 服藥退燒仍像平時一樣玩耍, 說明病情不重, 可對症用藥並密切觀察, 同時注意多喝水、清淡飲食、好好休息, 做好居家護理;如孩子表現異常, 精神狀態不好, 嗜睡、煩躁交替, 甚至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抽搐等,則提示病重,應儘快就醫。另外注意的是,感冒發燒也需要一個痊癒過程,很難馬上“藥到病除”,一般首次就診三天后孩子仍發熱或出現新發症狀或原有症狀明顯加重,才需再次前往醫院就診。

此外,專家提醒廣大家長,就醫時記得給孩子戴上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如孩子精神狀態尚可,建議家長儘量白天就診,避開人手相對緊張的夜間急診。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種疫苗

對流感患者來說,應佩戴口罩,自我隔離防止傳播,病情重者及時就診,在醫院隔離治療;托幼、學校、人員密集單位落實晨午檢制度,集體場所的流感患者主動報告,並應居家或住院隔離治療,嚴禁上學、上班;集體場所發現多例流感病例應及時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儘量避免感染流感病毒,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經常開窗通風,適量運動、充分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咳嗽打噴嚏要掩住口鼻,不要對著他人;在流感高發期,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的場所;儘量佩戴口罩;不接觸或不要近距離接觸患者,探視患者應戴口罩,探後立即做洗手等防護。

其中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無論成年人還是兒童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接種。由於流感病毒型別較多,往往一個年度內會出現1至2個優勢亞型流行,每1至3年迴圈一次。而流感病毒又特別容易發生變異,一般2至3年同一個亞型流感病毒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異。而且人患流感後僅對同一亞型的流感病毒有一定免疫,且維持的時間不長。

教您防治冬季流感

生活起居

1.“起居有常,行止適度”,冬三月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晚上保證充足的睡眠,在日出後晨練為宜。

2.“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注意保暖防寒,適時增減衣物,冬季人體特別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頭、頸部、背部和腳,要穿保暖性好的衣服。

3.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冬天氣溫越低人們越不愛開窗,但是這樣做會把細菌關在室內。當室內有人打噴嚏或者咳嗽時,病毒就會快速滋生,從而增加患上流感的幾率。建議人們每隔2~3個小時就要開窗通風換氣,同時空調房裡放一盆水或用加濕器來提高房間的濕度。

4.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抗寒能力。

5.“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調暢情志,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症的發生。在冬季易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應多曬太陽,多聽音樂,保持樂觀情緒。

藥物預防

1.風寒型流感:鼻塞、流清涕,口淡,咽癢,惡寒,關節酸痛等症狀。推薦流感I號方:蘇葉10g、防風10g、桔梗10g、羌活5g、生薑20g。(用法:水煲煎至200ml,每日一劑,溫服,服用3~5天。)

2.風熱型流感:鼻塞、流黃涕,咽幹,咽喉幹痛,頭痛,口幹,咳嗽等症狀。推薦流感II號方:桑葉10g、防風10g、菊花10g、桔梗10g、麥冬10g(用法:水煲煎至200ml,每日一劑,溫服,服用3~5天。)

飲食預防

1.滋補膳食:冬季是人體精氣收藏的季節,服用滋補膳食,能在體內充分、持久地發揮滋補作用,有助於來年體內陽氣的發生。冬季要補陰,又要補陽,一般要滋陰補腎,填精補髓和溫腎補陽並重,但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

2.補充水分:冬季氣候乾燥,注意補充水分,適當食用水果和蔬菜。

3.素體陽虛畏寒者可用蔥姜湯,增強人體抗寒能力。

中醫保健預防

1.推拿按摩:用我們的兩隻手手掌對搓,待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10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2.刮痧:患者坐位俯伏於椅背上,背風,暴露肩背部皮膚。室內要溫度適宜,注意保暖。用刮痧板醮清涼油或香油少許,從脊柱兩旁即脊柱旁開1.5寸處從上向下刮,手法由輕漸重,幹則再醮,再刮,刮至皮膚變紫或出現斑塊為度。

3.泡腳:每晚用較熱的水泡腳15分鐘,水中可以滴入一些醋。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才可以有效驅除體內的寒氣,預防感冒,同時配合按摩湧泉穴,可消除疲勞,增強人體對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注:糖尿病人切忌不可選擇過熱的水泡腳,以免加重病情)。

(人民健康網綜合廣州日報、新華網、錢江晚報、北京日報、齊魯晚報)

本期編輯:李新宇

投稿郵箱tyqwxb@163.com

甚至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抽搐等,則提示病重,應儘快就醫。另外注意的是,感冒發燒也需要一個痊癒過程,很難馬上“藥到病除”,一般首次就診三天后孩子仍發熱或出現新發症狀或原有症狀明顯加重,才需再次前往醫院就診。

此外,專家提醒廣大家長,就醫時記得給孩子戴上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如孩子精神狀態尚可,建議家長儘量白天就診,避開人手相對緊張的夜間急診。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種疫苗

對流感患者來說,應佩戴口罩,自我隔離防止傳播,病情重者及時就診,在醫院隔離治療;托幼、學校、人員密集單位落實晨午檢制度,集體場所的流感患者主動報告,並應居家或住院隔離治療,嚴禁上學、上班;集體場所發現多例流感病例應及時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儘量避免感染流感病毒,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經常開窗通風,適量運動、充分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咳嗽打噴嚏要掩住口鼻,不要對著他人;在流感高發期,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的場所;儘量佩戴口罩;不接觸或不要近距離接觸患者,探視患者應戴口罩,探後立即做洗手等防護。

其中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無論成年人還是兒童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接種。由於流感病毒型別較多,往往一個年度內會出現1至2個優勢亞型流行,每1至3年迴圈一次。而流感病毒又特別容易發生變異,一般2至3年同一個亞型流感病毒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異。而且人患流感後僅對同一亞型的流感病毒有一定免疫,且維持的時間不長。

教您防治冬季流感

生活起居

1.“起居有常,行止適度”,冬三月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晚上保證充足的睡眠,在日出後晨練為宜。

2.“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注意保暖防寒,適時增減衣物,冬季人體特別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頭、頸部、背部和腳,要穿保暖性好的衣服。

3.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冬天氣溫越低人們越不愛開窗,但是這樣做會把細菌關在室內。當室內有人打噴嚏或者咳嗽時,病毒就會快速滋生,從而增加患上流感的幾率。建議人們每隔2~3個小時就要開窗通風換氣,同時空調房裡放一盆水或用加濕器來提高房間的濕度。

4.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抗寒能力。

5.“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調暢情志,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症的發生。在冬季易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應多曬太陽,多聽音樂,保持樂觀情緒。

藥物預防

1.風寒型流感:鼻塞、流清涕,口淡,咽癢,惡寒,關節酸痛等症狀。推薦流感I號方:蘇葉10g、防風10g、桔梗10g、羌活5g、生薑20g。(用法:水煲煎至200ml,每日一劑,溫服,服用3~5天。)

2.風熱型流感:鼻塞、流黃涕,咽幹,咽喉幹痛,頭痛,口幹,咳嗽等症狀。推薦流感II號方:桑葉10g、防風10g、菊花10g、桔梗10g、麥冬10g(用法:水煲煎至200ml,每日一劑,溫服,服用3~5天。)

飲食預防

1.滋補膳食:冬季是人體精氣收藏的季節,服用滋補膳食,能在體內充分、持久地發揮滋補作用,有助於來年體內陽氣的發生。冬季要補陰,又要補陽,一般要滋陰補腎,填精補髓和溫腎補陽並重,但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

2.補充水分:冬季氣候乾燥,注意補充水分,適當食用水果和蔬菜。

3.素體陽虛畏寒者可用蔥姜湯,增強人體抗寒能力。

中醫保健預防

1.推拿按摩:用我們的兩隻手手掌對搓,待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10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2.刮痧:患者坐位俯伏於椅背上,背風,暴露肩背部皮膚。室內要溫度適宜,注意保暖。用刮痧板醮清涼油或香油少許,從脊柱兩旁即脊柱旁開1.5寸處從上向下刮,手法由輕漸重,幹則再醮,再刮,刮至皮膚變紫或出現斑塊為度。

3.泡腳:每晚用較熱的水泡腳15分鐘,水中可以滴入一些醋。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才可以有效驅除體內的寒氣,預防感冒,同時配合按摩湧泉穴,可消除疲勞,增強人體對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注:糖尿病人切忌不可選擇過熱的水泡腳,以免加重病情)。

(人民健康網綜合廣州日報、新華網、錢江晚報、北京日報、齊魯晚報)

本期編輯:李新宇

投稿郵箱tyqwxb@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