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你知道嗎?這兩個城市曾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王爺廟(今烏蘭浩特)

烏蘭浩特(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城市”)位於大興安嶺南麓, 內蒙古自治區東部, 是興安盟的行政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最早的首府, 地處科爾沁草原腹地。

“五一大會”舊址

歸流河、洮兒河繞市境向東匯流而過。 烏蘭浩特原名“王爺廟”, 系因清康熙三十年(1691)於北山修建劄薩克圖旗王爺家廟而名。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時曾以本市為首府。 市內行政及文化機構主要在新建區, 老區為商業及工業區, 有烏蘭浩特鋼廠、 柴油機廠等。 以產地毯及毛皮製品著名。 白城—阿爾山鐵路經過市區。 遊覽地有“五一大會”舊址、罕山之巔的成吉思汗廟等經典景區。

成吉思汗廟

張家口

在國際上, 張家口的名字不是“Zhang Jia Kou”, 而是“Kalgan”(音:卡拉根)。 Kalgan是張家口的蒙古名, 這個名稱至今還在國際航空以及俄羅斯及東歐地區使用。

1950——1951年, 張家口曾經短暫的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但隨著中央確定了內蒙古的行政區域, 決定撤銷熱、察、綏三省, 形成東西部統一的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才遷到歸綏(今呼和浩特)。

張家口“大境門”

卡拉根之名發端於360多年前的大境門, 大境門是萬里長城第一門, 它代表著以粗獷、悲壯、豪放、質樸為底色的長城文化;代表著以民族融合、兼收並蓄為特色的邊塞融合文化;代表著以圍繞著草原絲綢之路、草原茶葉之路和張庫大道形成的勇於冒險、積極向上為特點的商業精神。 草原絲綢之路、草原茶葉之路、張庫大道和大境門的文化內涵, 就是卡拉根的文化定位。

卡拉根的傳奇, 就是幾百年來草原民族和農耕民族在經濟、文化交流中創造的傳奇, 它伴隨著草原絲綢之路、草原茶葉之路和張庫大道的駝鈴、牛鈴, 走向了蒙古、俄國, 走向了西方。

張庫大道

這裡是現行長城最多的地區, 素有“長城博物館”的美稱。

崇禮、赤城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滑雪場, 被譽為東方達沃斯。 2015年7月31日, 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宣佈北京攜手河北省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系蒙古語, 意為“青色的城”, 是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是以蒙古族為主體, 漢族占多數, 回、滿、達斡爾等41個民族聚居的城市。 全國23個公路樞紐之一, 是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中心城市。 歷年來榮獲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十大避暑城市等多項榮譽。

呼和浩特市城區夜景

呼和浩特市是聞名遐邇的旅遊避暑勝地。 境內有全國十大最美峽谷之一的老牛灣黃河大峽谷, “塞外西湖”哈素海等集自然與人文風情於一身的旅遊勝地。 是遊客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觀黃河、東眺京津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和集散中心。

敕勒川草原文化旅遊區

呼和浩特市還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境內有戰國趙、秦漢、明朝的古長城;有北魏盛樂古城遺址;有見證胡漢和親、被譽為民族團結象徵的昭君墓;有著名的喇嘛教(黃教)皇家寺廟大召寺;有清朝管轄漠南、漠北等地的綏遠將軍衙署;有現存世界唯一的蒙古文標注的天文石刻圖的金鋼座舍利寶塔(五塔寺);有號稱“召城瑰寶”的席力圖召……

大召寺內

是遊客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觀黃河、東眺京津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和集散中心。

敕勒川草原文化旅遊區

呼和浩特市還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境內有戰國趙、秦漢、明朝的古長城;有北魏盛樂古城遺址;有見證胡漢和親、被譽為民族團結象徵的昭君墓;有著名的喇嘛教(黃教)皇家寺廟大召寺;有清朝管轄漠南、漠北等地的綏遠將軍衙署;有現存世界唯一的蒙古文標注的天文石刻圖的金鋼座舍利寶塔(五塔寺);有號稱“召城瑰寶”的席力圖召……

大召寺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