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週末讀史」陳雲的用人之道:瞭解人 氣量大 用得好 愛護人

做一個革命者, 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要為革命奮鬥到底。 奮鬥到底是什麼意思?到“底”就是到死的意思, 上海話叫“翹辮子”。 因此, 做革命者, 第一要瞭解革命道理;第二要做好長期苦幹的準備;第三要有犧牲精神, 不怕鐵窗、殺頭, 也不為名利和升官發財。 在個人利益與革命利益相矛盾時, 要服從革命利益。

挑選幹部的標準, 同時是幹部檢查自己的標準。 每個幹部都應該經常進行自我檢查, 有錯誤就改, 不足的就補。

1942年9月, 中共中央組織部從延安的東北籍幹部中挑選十多人, 準備派回日本人佔領的東北工作。 但其中多數人因懼怕淪陷區工作的危險性而不願去, 經組織反復做思想工作後, 仍然有六人公開表示不去。

中組部選調幹部, 幹部不服從組織分配, 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

身為中組部部長的陳雲, 親自找這六個不願意服從分配的黨員談話,

進行嚴肅的批評。 9月29日, 陳雲為中共中央黨務委員會起草決定, 對這六人的行為作出界定, 認為不僅是對工作討價還價的錯誤, 而且是一種政治上的動搖。 他用中央黨務委員會名義給公開拒絕工作的七名黨員加強黨性教育。 使他們明確自己是革命的犧牲者而不是勝利的享受者。 (二)到下層鍛煉。 對他們使用的基本原則是, 多走逆風, 少走順風, 必要時要分配他們不願幹的工作, 以磨練其意志。 (三)加強紀律教育。 組織部門在分派工作前必須多加考慮, 一經決定, 絕不准講價錢, 嚴格糾正過去的遷就作風。 ”為了從選人用人上防範此類現象, 1942年10月5日, 陳雲又以中央組織部的名義專門就此事向中央寫出報告, 再次強調對幹部特別是新幹部的使用條件,
“首先是要忠誠於黨”, 得到中央認可。

從開除劉力功, 到處分不服從分配的同志;從注重用人, 到政治與能力並重, 政治為先, 陳雲通過關注和剖析一個個典型事例, 及早發現問題, 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逐步深入, 繼而總結出經驗, 教育其他。 實踐說明, 這個方法始終是人們解決問題的有效的工作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