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正確欣賞玉雕作品(必學)

玉●雕

對於玩玉人來講, 如何欣賞一件玉雕作品是一件必學的功課。 初涉玉雕的鑒賞家、收藏家, 往往不容易分出作品的高下。

認得雕家名氣卻不一定認得雕家作品。 而且現在的情況是, 中國玉雕藝術和真正的玉道大多人看不懂、不會看。 那麼該如何欣賞一件玉雕作品呢?

江帆遊春圖 作者:卓玉館

當前玉雕欣賞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今日, 東西文化碰撞加劇, 加之理論上的混亂、誤導,

人們的思想異常活躍, 部分雕刻大師對傳統藝術產生了動搖, 對現代派、後現代派、形體藝術追捧有加。 一時間出現了大眾普遍不認識, 行家普遍讀不懂, 光怪陸離的新洋象。

目前的問題是:雕刻的多, 雕好的少;喜歡玉的多, 真正懂玉的少。 有的叫喊著“傳統”, 在作品裡卻見不到傳統的影子, 根本就沒鑽進去, 談何從傳統中打出來。 有的呼籲著“創新”, 其作品遠沒衝破傳統的樊籬, 不師自然, 抱殘守缺, 談何出現新面目。

禮佛 作者:卓玉館

有的學雕刻十幾年, 不知黃金分割“點線”法, 不知“六法”為何物, 不曉“三七停”起手式, 不懂“八分”相背法的協調關係。

玉雕上兩個品種, 號自稱“王”, “雕山子不過二三峰, 雕水不過二三波, 雕美女無非一對豐胸, 雕佛禿頂大肚皮, 有的優劣不分, 只學低的, 不師高的, 豈知已有“師其高而得其中, 師其中而得其下”的衷告。

靠山 作者:許延平

欣賞玉雕藝術品要看氣韻

我們且看早在一千五百年前, 先祖們是如何欣賞國畫的, 由國畫欣賞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玉石雕刻, 因為, 我國有青銅雕法, 磚雕法, 木雕法, 唯獨缺少玉雕法, 中國的玉道至今也是從國畫, 青銅, 磚, 木等民間雕刻藝術中傳承, 所以, 在沒有系統的中國玉道理論, 我們結合國畫法來看中國玉道。

南齊的“謝赫”就提出了品中國畫藝術的標準“六法”論, 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六項法則。

氣韻生動, 是對作品的總體要求, 是藝術應達到的最高境界。 同樣我們也可借鑒來品評、賞析中國玉道的主要準則。

野渡 作者:陳義

氣韻, 在傳統中國玉道中, 是指神氣與韻味的總和。 書畫界石濤曰“作書作畫,無論老手後學,先以氣勝得之者,精神燦爛,出之紙上”。同樣,藝術其靈魂都是相同的,玉道同樣要體現在玉石上的“氣韻”則是由“整和細”彰顯它的魂。優質的美玉更能立體的表現它的氣韻。

夢起桃園 作者:李克生

元代楊維楨在評論國畫指出:“故論畫之高下者,有傳形,有傳神。傳神者,氣韻生動是也。”清代唐岱談到:“六法原以氣韻為先,然有氣則有韻,無氣則板呆矣。”清方薰則說:“氣韻生動,須將生動二字省悟,能會生動,則氣韻自在”。

氣韻生動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刻都是首統要義,成為玉雕和畫家在創作中追求的最高目標。也成為中國畫品賞的主要準則,由此而深深的影響著中國玉雕法。中國傳統人物玉雕強調“動勢”、“傳神”、“神氣”,山子雕重視“氣勢”、“意境”、“氣象”,花鳥雕側重“態勢”、“生機”、“意趣”,所有這些無一離開氣韻生動這一繩律。

總之,氣韻生動是玉道的一種整體感應,是一種精神透析,是一種生命狀態領悟。好的作品總是伴隨著氣韻而生,歷史上流傳下來的佳作,都具備氣韻生動的特點。

一頁 作者:許延平

作品要看“整” “細”

把握細節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一種修養,一種精神嚮往,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現代行為,同時還是一股熱情,做藝術的人,尤其因該樹立這種品質。

藝術說白了就是形式的問題,形式打動眼睛的第一要素是“整”,“整”既體現在佈局,均衡,對稱,奇正,虛實,韻律,節奏,完整表達題材的統一性。這僅僅是它的一半,假如要繼續打動你的心靈,那一定離不開細節,惟其細節顯思想,兩半加起來才是上品。

完成“整”的哪一步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而要在“整”的統領下,去關照細節,即點與線,線與面,疏與密,方與圓,光與毛,空與實,動與靜,這些無不體現修養之高下,只有把細節做到位,形式的品位才有可能的保障。

踏雪尋梅 作者:於朝正

縱觀中國之玉道除了沿用傳統的青銅,石,木的雕刻技法,能真正反映在玉石雕刻上的就是通過不同的線條去體現玉道技巧的動態、勢向、韻律、節奏,以寫神、寫性、寫心、寫意為目的,所以說,寫意性是中國玉道的精神實質。中國玉道多以線條構成,是與中國藝術家對線條的情有獨鍾和獨特感受分不開的。

用於雕刻的線條是有生命力的。抑揚頓挫、疏密粗細、快慢虛實、濃淡幹濕、無不顯現著玉雕大師的才思、功底。

花樣年華 作者:董春玉

中國玉雕講究以氣勢反映意境,有氣勢為活雕,無氣為死雕。雕斷意偈、形斷氣亡、跡斷勢連均有氣接,因而作品才能氣勢逼人。雕琢時所表現出的一種內在節律,情感起伏,通過氣勢與意境的統一變化而形成用雕琢技工的韻律感和節奏感,亦是大師們心弦的撥動。

馬洪偉作品

雕力,琢氣、神韻是有機的統一,以氣勢統意境、統韻律,以韻律助氣勢、助意境,三者完美的結合,方稱上佳的玉雕。或古拙質樸、渾厚蒼勁、剛健挺拔、或含蓄內斂、簡約空靈、飄逸灑脫,無不是玉雕大師千錘百煉,用心血和汗水澆灌的結果。相反,板、刻、結、漏、死、滯、浮、弱、俗的線條是玉雕大師所不取的。駕馭線條的能力,也是衡量玉雕大師水準的關鍵。

欣賞作品要看構圖、形式

龐然作品

中國畫的構圖有多種形式,也有多種提法,習慣稱謂“章法”、“佈局”。東晉顧愷之稱國畫之為“置陳佈勢”,謝赫則稱之為“經營位置”。

提法雖不一,但其意相同,即作者將要表達的內容與形式加以組織、安排,構成一個體現個性、呈現氣勢、和諧統一的整體畫面。一幅作品境界或高或低,或奇特或氣庸,構圖至為關鍵。構圖的好壞,對作品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慧者傳音 作者:王朝陽

在借鑒中國國畫的技法上看中國“玉道”,同樣也尊從在美玉體上反映玉雕大師的構圖,章法,佈局,和藝術品所能表現的思想。構圖法則有其自身規律,最主要的規律就是辯證法中的對立統一。

凡符合對立統一規律的作品,就耐看,就有美感,就有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會大打折扣。構圖的來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養,是格調。

佛天花雨 作者:肖軍

構圖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因為中國“玉道”使用獨特的點線面陰陽法。用這種陰陽法來展現絢麗多姿的世間萬物,給作者帶來極大的自由性和靈活性。它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不求物體現象,只求構思和形象入“理”。

中國“玉道”講究穩中求奇,險中求穩,著意對比,打破對稱,形成一個富有節奏的協調整體。中國唯美藝術的玉雕多採用“三七停”起手法則,多把主體物象放在三七點上,對打破均衡,勻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易於形成韻律節奏,給觀者以視覺美感。

范棟強作品

賞玉還要遠觀其勢,近取其質。利用不固定的視距、觀其物象。遠看大勢氣韻,近看點線品質。“豪放不忘精微”,往往在細小的部分更能體察作者的雕琢能力。

抱佛 作者:侯曉峰 

“ 六法”精論,千古不移,無論是畫學還是玉雕都是傳統的金科玉律。在中國繪畫史上這一理論具有無法撼動的深遠作用。也是時下評價、品賞中國畫的根本法則。凡屬畫人必受這一法則的約束和檢點。在中國尚無真正的玉道論法的今天,用這一法則鑒賞、評價中國玉雕作品,其高低自可辨也。

書畫界石濤曰“作書作畫,無論老手後學,先以氣勝得之者,精神燦爛,出之紙上”。同樣,藝術其靈魂都是相同的,玉道同樣要體現在玉石上的“氣韻”則是由“整和細”彰顯它的魂。優質的美玉更能立體的表現它的氣韻。

夢起桃園 作者:李克生

元代楊維楨在評論國畫指出:“故論畫之高下者,有傳形,有傳神。傳神者,氣韻生動是也。”清代唐岱談到:“六法原以氣韻為先,然有氣則有韻,無氣則板呆矣。”清方薰則說:“氣韻生動,須將生動二字省悟,能會生動,則氣韻自在”。

氣韻生動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刻都是首統要義,成為玉雕和畫家在創作中追求的最高目標。也成為中國畫品賞的主要準則,由此而深深的影響著中國玉雕法。中國傳統人物玉雕強調“動勢”、“傳神”、“神氣”,山子雕重視“氣勢”、“意境”、“氣象”,花鳥雕側重“態勢”、“生機”、“意趣”,所有這些無一離開氣韻生動這一繩律。

總之,氣韻生動是玉道的一種整體感應,是一種精神透析,是一種生命狀態領悟。好的作品總是伴隨著氣韻而生,歷史上流傳下來的佳作,都具備氣韻生動的特點。

一頁 作者:許延平

作品要看“整” “細”

把握細節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一種修養,一種精神嚮往,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現代行為,同時還是一股熱情,做藝術的人,尤其因該樹立這種品質。

藝術說白了就是形式的問題,形式打動眼睛的第一要素是“整”,“整”既體現在佈局,均衡,對稱,奇正,虛實,韻律,節奏,完整表達題材的統一性。這僅僅是它的一半,假如要繼續打動你的心靈,那一定離不開細節,惟其細節顯思想,兩半加起來才是上品。

完成“整”的哪一步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而要在“整”的統領下,去關照細節,即點與線,線與面,疏與密,方與圓,光與毛,空與實,動與靜,這些無不體現修養之高下,只有把細節做到位,形式的品位才有可能的保障。

踏雪尋梅 作者:於朝正

縱觀中國之玉道除了沿用傳統的青銅,石,木的雕刻技法,能真正反映在玉石雕刻上的就是通過不同的線條去體現玉道技巧的動態、勢向、韻律、節奏,以寫神、寫性、寫心、寫意為目的,所以說,寫意性是中國玉道的精神實質。中國玉道多以線條構成,是與中國藝術家對線條的情有獨鍾和獨特感受分不開的。

用於雕刻的線條是有生命力的。抑揚頓挫、疏密粗細、快慢虛實、濃淡幹濕、無不顯現著玉雕大師的才思、功底。

花樣年華 作者:董春玉

中國玉雕講究以氣勢反映意境,有氣勢為活雕,無氣為死雕。雕斷意偈、形斷氣亡、跡斷勢連均有氣接,因而作品才能氣勢逼人。雕琢時所表現出的一種內在節律,情感起伏,通過氣勢與意境的統一變化而形成用雕琢技工的韻律感和節奏感,亦是大師們心弦的撥動。

馬洪偉作品

雕力,琢氣、神韻是有機的統一,以氣勢統意境、統韻律,以韻律助氣勢、助意境,三者完美的結合,方稱上佳的玉雕。或古拙質樸、渾厚蒼勁、剛健挺拔、或含蓄內斂、簡約空靈、飄逸灑脫,無不是玉雕大師千錘百煉,用心血和汗水澆灌的結果。相反,板、刻、結、漏、死、滯、浮、弱、俗的線條是玉雕大師所不取的。駕馭線條的能力,也是衡量玉雕大師水準的關鍵。

欣賞作品要看構圖、形式

龐然作品

中國畫的構圖有多種形式,也有多種提法,習慣稱謂“章法”、“佈局”。東晉顧愷之稱國畫之為“置陳佈勢”,謝赫則稱之為“經營位置”。

提法雖不一,但其意相同,即作者將要表達的內容與形式加以組織、安排,構成一個體現個性、呈現氣勢、和諧統一的整體畫面。一幅作品境界或高或低,或奇特或氣庸,構圖至為關鍵。構圖的好壞,對作品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慧者傳音 作者:王朝陽

在借鑒中國國畫的技法上看中國“玉道”,同樣也尊從在美玉體上反映玉雕大師的構圖,章法,佈局,和藝術品所能表現的思想。構圖法則有其自身規律,最主要的規律就是辯證法中的對立統一。

凡符合對立統一規律的作品,就耐看,就有美感,就有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會大打折扣。構圖的來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養,是格調。

佛天花雨 作者:肖軍

構圖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因為中國“玉道”使用獨特的點線面陰陽法。用這種陰陽法來展現絢麗多姿的世間萬物,給作者帶來極大的自由性和靈活性。它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不求物體現象,只求構思和形象入“理”。

中國“玉道”講究穩中求奇,險中求穩,著意對比,打破對稱,形成一個富有節奏的協調整體。中國唯美藝術的玉雕多採用“三七停”起手法則,多把主體物象放在三七點上,對打破均衡,勻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易於形成韻律節奏,給觀者以視覺美感。

范棟強作品

賞玉還要遠觀其勢,近取其質。利用不固定的視距、觀其物象。遠看大勢氣韻,近看點線品質。“豪放不忘精微”,往往在細小的部分更能體察作者的雕琢能力。

抱佛 作者:侯曉峰 

“ 六法”精論,千古不移,無論是畫學還是玉雕都是傳統的金科玉律。在中國繪畫史上這一理論具有無法撼動的深遠作用。也是時下評價、品賞中國畫的根本法則。凡屬畫人必受這一法則的約束和檢點。在中國尚無真正的玉道論法的今天,用這一法則鑒賞、評價中國玉雕作品,其高低自可辨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