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洪晃談中國時尚設計師: 絕大多數人都在討好巴黎和米蘭

作者:Jing Daily

譯者:Teressa Lin

當想要瞭解中國時尚產業的一些訊息和產業消息時, 就一定會想到中國媒體業的大人物洪晃。

洪晃是中國互動媒體集團的總裁, 她也是世界都市 iLOOK 時尚雜誌的主編。 洪晃身兼多職。 她是出版人、作家、博客、節目主持人也是演員, 並曾今在 2011 年被時代雜誌列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人物的前一百名之一。 她更時常在西方的媒體裡被比作是中國的奧普拉, 然而即使不將洪晃比作中國的奧普拉, 熟知她的大眾都知道她在中國媒體界和時尚領域的廣大影響力.

再者, 洪晃對於中國時尚設計師的發展也相當不遺餘力的關注和支持,

在 2010 年的時候, 她創辦了 Brand New China 薄荷糯米蔥, 一間位於北京三裡屯酒吧街的中國原創設計時尚店鋪, 店鋪只專注于展售中國原創設計品牌, 像是馬瑪莎杜暘、優雅烏托邦和今年獲得亞洲賽區國際羊毛標誌大獎賽冠軍的品牌 VMajor。

然而, 這並不表示她逃避面對和討論中國時尚設計師所面臨的挑戰, 相反的, 她採用'"愛之深, 責之切"的態度, 經常對於她認為有必要改進而獲得更大的商業成功的事情加以指正和批評。 精日傳媒想要向洪晃取經以更加瞭解中國的時尚產業, 有幸獨家專訪到洪晃本人, 訪問了她對於中國反貪腐活動、安娜·溫特女爵士、還有探討為何中國時尚設計師應該接納並發揚光大中國文化傳統。

自從你創辦了 Brand New China 薄荷糯米蔥, 您認為在國內和國外, 大眾對於中國時尚設計師的設計需求量和接受度有什麼樣的改變?

中國設計師相較而言比較廣為被市場接受了。 我沒有辦法給你中國時尚設計在總銷售額和市場佔有度的確切資料。 依我來看, 我相信以整個市場來說, 中國還是佔據寡數。 但是中國獨立設計師最近非常的火, 他們受到很多媒體的關注和報導, 有一些雖然還說不上家喻戶曉的品牌已經獲得一些知名度了 。

您認為西方和中國的設計師在結合中國美學元素到設計裡時, 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我知道極少數的中國設計師會將中國傳統元素融合到設計裡, 他們也很少借鏡於中國的歷史文化以獲得靈感。

我更知道在這極少數的當中沒有幾個真正成功巧妙的融合了這些元素到他們的設計當中, 大部分的中國時尚設計師靈感來源都是來自於西方, 這些靈感來源四面八方, 從美國童軍到美國運動服都有。

那些將中國傳統時尚元素結合到設計裡的西方設計師, 真正的感受到了中國時尚的迷人之處, 很多元素巧妙的在晚禮服的設計中被表現出來。 中國時尚設計師借鑒于日常服飾, 譬如說, 張達將無邊設計運用于改良傳統中式棉大衣, 使得大衣成為現代實穿的衣著。

我覺得如果中國的設計師可以鑽研中國的傳統, 他們的設計會更佳的玲瓏有新意, 並且可以活用中國元素。

然而, 西方時尚設計師的設計主要還是著重于本身的文化, 只是有時融入了中國元素。

當安娜·溫特女爵士在秋季來訪中國的時候, 曾經被問到她對於中國時尚設計發展的看法, 她回答說:「我沒有看到中國時尚設計的發展和潛力」。 您會如何回應她的想法?

我並不認為安娜女士的回答有任何錯誤, 她的回答只是非常的坦率。 可能中國的媒體期望可以從有影響力的專業人士那聽到一些鼓勵性的評價。

我同意她的看法, 我還沒有看到中國當代獨特設計潮流的出現。 絕大多數的中國設計師都在試圖討好和迎合法國巴黎和義大利米蘭的口味和掌聲。 設計師們都在向外開拓, 沒有試圖涉略和利用自身國家的文化。

事實上, 好的設計源自于對文化和社會的瞭解, 還有對於社會大眾崇尚價值的理解。 以品牌 Prada來說, 有能誰比繆西婭·普拉達更瞭解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這也是為什麼她可以享受設計的過程, 可以千變萬化的設計, 所以我們才會衍生出「穿著 Prada 的惡魔」的用語。 再來看看 Yamamoto 山本耀司和 Comme des Gar ons 這兩個品牌, 我們都可以輕鬆地看到日本的傳統元素被巧妙的運用於品牌設計之中。 反觀中國時尚設計師, 我們的設計是融合各方文化, 包含紐約、巴黎或米蘭。 中國時尚設計師沒有自己的定位和獨特表現。

中國時尚設計師近日時常參與國際時裝周, 中國時尚設計品牌也逐漸在越來越多世界上主要的百貨商場販售, 您期待中國時尚品牌和設計師的地位持續在國際時尚圈發揚光大嗎?

是的,即使還沒有受到業內評論家正面的讚揚,這並不表示中國品牌在商業上沒有成長。有的時候,在商業市場上的成功會迎來所期望的專業人士的看好和讚揚。

我們聽到很多關於中國反貪腐活動影響到經常作為「禮品」項目銷售的商品,像是手錶。同樣地,反貪腐訴求有沒有對時尚產業造成大程度地影響?

可以說是有影響,也可以是說沒有影響。頂尖高檔的時尚品牌有受到影響。人們因為覺得經濟不穩固,所欲消費力也下降。包養情婦的脫逃,使得她們的購買力跟著下降。妻子配偶對未來感到不確定,她們的購買力也下降。但是中產階級的購買力是如常沒有改變的。事實上,調查顯示人們對於中國本土和個人品牌的興趣度是提升的。

有很多新聞報導關於 bling 潮流在中國消費者市場的式微,您認為這個流行有多廣泛,有什麼新的潮流在取代這個流行嗎?

當 bling 還在盛行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了一股與其價值觀相反的潮流也在崛起,而這新的勢力已經發展有一陣子了。 這股潮流在穩定的成長,白領階級的受薪者離開工作的企業,他們著眼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熱情,可能是廚藝、教育、陶藝或工匠工作室。基本上,他們都不崇尚 bling 的價值觀,而是選擇一個更佳簡樸,但同時優雅的生活方式。

關於精日傳媒Jing Daily

2009年于紐約創立,精日傳媒是專注中國奢侈品文化的權威外媒。每日給你帶來最中肯的中國消費趨勢,行業資訊和精英指南,深度挖掘各個行業現象痛點。精日傳媒頻繁在各大媒體上登載,包括紐約時報,BBC, CNN, 彭博Bloomberg, 福布斯Forbes, Vogue,時尚芭莎等。

是的,即使還沒有受到業內評論家正面的讚揚,這並不表示中國品牌在商業上沒有成長。有的時候,在商業市場上的成功會迎來所期望的專業人士的看好和讚揚。

我們聽到很多關於中國反貪腐活動影響到經常作為「禮品」項目銷售的商品,像是手錶。同樣地,反貪腐訴求有沒有對時尚產業造成大程度地影響?

可以說是有影響,也可以是說沒有影響。頂尖高檔的時尚品牌有受到影響。人們因為覺得經濟不穩固,所欲消費力也下降。包養情婦的脫逃,使得她們的購買力跟著下降。妻子配偶對未來感到不確定,她們的購買力也下降。但是中產階級的購買力是如常沒有改變的。事實上,調查顯示人們對於中國本土和個人品牌的興趣度是提升的。

有很多新聞報導關於 bling 潮流在中國消費者市場的式微,您認為這個流行有多廣泛,有什麼新的潮流在取代這個流行嗎?

當 bling 還在盛行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了一股與其價值觀相反的潮流也在崛起,而這新的勢力已經發展有一陣子了。 這股潮流在穩定的成長,白領階級的受薪者離開工作的企業,他們著眼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熱情,可能是廚藝、教育、陶藝或工匠工作室。基本上,他們都不崇尚 bling 的價值觀,而是選擇一個更佳簡樸,但同時優雅的生活方式。

關於精日傳媒Jing Daily

2009年于紐約創立,精日傳媒是專注中國奢侈品文化的權威外媒。每日給你帶來最中肯的中國消費趨勢,行業資訊和精英指南,深度挖掘各個行業現象痛點。精日傳媒頻繁在各大媒體上登載,包括紐約時報,BBC, CNN, 彭博Bloomberg, 福布斯Forbes, Vogue,時尚芭莎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