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注意和培養孩子的孝心和敬畏心?

1、父母之間當著孩子面要互相讚揚對方, 不要互相貶低和拆臺

為什麼很多孩子到大了以後, 對父母一點也不尊重, 父母根本管不了?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做父母的經常當著孩子面互相拆臺。 那些凡是懂得尊敬和孝敬父母的孩子, 他們的父母通常都是當著孩子面來誇對方。 比如母親做好飯了, 這個時候當母親的不可能自己誇自己, 做父親的就應該抓住時機誇孩子母親:“孩子, 媽媽為咱們做了這麼多好吃的飯菜, 她是不是很辛苦啊, 去幫媽媽盛飯吧!以後你也儘快學會做飯吧, 咱們好幫媽媽一起做啊!”這個時候一般孩子看在眼裡,

又聽到父親這麼一提醒, 就會乖乖的為父母盛飯, 生髮了孩子對母親的孝心, 感恩心和敬佩之心。

當晚上父親下班晚回來了, 母親這個時候也可以適當的教育孩子:“你看你爸爸在外面多辛苦啊!為咱這個家操勞, 勤奮的工作, 你一定得好好學習, 要像你爸爸一樣勤奮。 ”孩子雖然沒有看到爸爸是如何工作的, 但經媽媽這麼一說, 爸爸的高大形象和勤奮的樣子就樹立起來了。 慢慢的孩子對父親的那種感恩心以及榜樣的作用就生髮起來了, 這樣孩子也就會尊敬自己的爸爸。 如果父母不懂得這個道理, 互相拆臺。 最後的結果:孩子對父母雙方都沒有敬畏心, 也談不上尊重和孝敬。 在孩子眼裡:母親總說爸爸的不是,

爸爸又總說母親的不是, 那證明你們兩個人都沒什麼讓我可學習和佩服的, 我又憑什麼要孝敬你們呢?

這下完了, 父母誰說的話, 他都不聽。 而且孩子往往拿母親說爸爸的話來反擊爸爸, 拿爸爸說母親的話反擊媽媽。 如此做父母的一點脾氣都沒有。 這是當下很多父母經常在犯的一個錯誤。

孩子教育

2、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要多讚揚老師, 老師也要在學校多讚揚家長

老師在班裡能否管住你的孩子, 取決於家長對老師的態度。

很多家長見不得孩子受委屈, 孩子回來後問的最多的是:你們老師對你怎麼樣啊?你們班裡有沒有同學欺負你?

之前看到一則報導, 因為老師讓孩子罰站, 就跑到學校向老師興師問罪,

不依不饒, 結果老師被停課檢討。

現在當老師的比較難管學生, 因為學生都有家長在背後撐腰。 弄不好, 哪個學生告老師一狀, 老師的飯碗有可能都得丟。 現在為什麼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 家長又不配合的, 老師基本就放任不管了。 是老師失職嗎?不是啊, 是管不了啊, 家長總是挑老師的毛病, 學生對老師又沒有敬畏心, 你說這樣的學生誰能教的好?

所以不論在任何場合, 作為家長千萬說老師的壞話。 即便老師真的有錯, 可以直接和老師私下聊, 指出老師的錯誤。 但當著孩子的面, 必須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 需要讓孩子感覺到, 作為家長都得聽老師的, 都必須尊敬老師, 作為孩子就更不用說了。

這樣當老師的權威樹立起來, 至少你還能多一個殺手鐧。

古代為什麼老師容易管教孩子。 家長帶孩子拜見老師, 除了要準備束脩之禮, 那還要向老師跪拜磕頭。 家長對老師都是畢恭畢敬, 把孩子全權交給老師。 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 家長永遠是和老師站在一條戰線上的。 老師有家長配合, 孩子有做的不對的地方, 戒尺伺候, 那是真管, 是發自內心要把孩子教好。 沒有聽說老師管的嚴了, 家長去找老師的, 那不是等於拆老師的台嗎?老師在學生面前的顏面掃地, 何談威儀?多半是孩子做錯了, 家長領著孩子去找老師賠禮道歉的, 那孩子他再不懂事, 把父母搭上, 他也不能理直氣壯啊!所以他會比較容易認錯, 道理就在這裡。

好的老師,

好的家長是互相烘托, 抬舉對方。 老師不可能自己誇自己, 這個必須由家長來誇;而家長也不能自己誇自己, 這個需要老師來誇。 誇的目的不是阿諛奉承, 獻媚。 目的是讓孩子對老師和家長有一種恭敬心和敬畏心。 有了恭敬心和敬畏心, 家長和老師都好管教孩子, 不然家長震不住孩子, 老師也管不了, 孩子就完了。 他天不怕, 地不怕啊!到最後打罵都不管用啊!誰造成的, 就是父母造成的。

3、最好的教育是用協力廠商, 如孩子的朋友, 或者他敬佩的人。

之前看到寂靜法師曾經說過:父母如果有什麼話,儘量不要自己說給孩子,儘量請孩子佩服或尊重的人講出來,或者請孩子的好朋友講出來。這樣比父母自己講出來要有效太多太多。

所以作為家長的要發現除了自己和老師以外,是否在孩子心中還有一個他認為的權威或者他覺得信任的朋友。如果有,那麼家長要把這種概念和關係強化,目的是借用協力廠商的話語以及權威性來教育孩子。也許當家長和老師都無法教育孩子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孩子的朋友或者他崇拜的人出面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總得有一個人說話,孩子能聽的進去,這樣孩子就容易教一些。

之前看到寂靜法師曾經說過:父母如果有什麼話,儘量不要自己說給孩子,儘量請孩子佩服或尊重的人講出來,或者請孩子的好朋友講出來。這樣比父母自己講出來要有效太多太多。

所以作為家長的要發現除了自己和老師以外,是否在孩子心中還有一個他認為的權威或者他覺得信任的朋友。如果有,那麼家長要把這種概念和關係強化,目的是借用協力廠商的話語以及權威性來教育孩子。也許當家長和老師都無法教育孩子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孩子的朋友或者他崇拜的人出面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總得有一個人說話,孩子能聽的進去,這樣孩子就容易教一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