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努力奮鬥的你可曾想過,夢想和死亡哪個先來?

1

新年伊始, 各種總結和計畫滿天飛, 我也信誓旦旦的謀劃著2018年的學習和生活, 卻無意中聽到一個噩耗。 我和閨蜜所在的一個公益國學唱誦群的領頭人林老師病重去世了,

僅度過了36年芳華。

雖然與她未曾蒙面, 但去年她懷孕生產之前一直堅持在群內每日分享學習內容, 後期她組織公益書法課程, 閨蜜還帶孩子去聽過課。

據閨蜜回憶, 她不張揚自帶文化氣息, 在她身邊能讓煩躁的心安靜下來。 我們共同回憶與她相處的點點滴滴。

她是有夢想的人, 酷愛國學, 尤其傳承吟誦絕學, 我第一次聽到吟誦的歌聲, 就來自她。 去年10月, 她身患重病, 仍忍著劇痛指導了一場區市級誦讀活動, 直到10月末站不起來才肯休息。 誰知病情發展的那麼快, 12月末, 沒等到跨年, 她便走了。 身後留下未完的事業和年幼的孩子。

翻看有關資訊, 她最後的日子是在老家度過的,

照片中, 她側臥匍匐, 孩子在給她按摩拍打。

從居住條件看, 林老師的家境並不富裕, 但她生前開展的活動大多以公益宣教為主, 足以看出她用一種淡泊名利的心去追逐自己的唱誦推廣的夢想, 令人尊敬。

送別她那天, 因為工作我不能到達儀式現場, 悲傷之情難以言表, 躲在無人的角落哭泣了一會。 半個小時後, 我重新坐回了如山的材料面前。

我們無法逃避自己的責任, 亦無法逃避命運的安排。 逝者已矣, 生者唯有倍加珍惜, 才不辜負!

2

無獨有偶, 去年12月31日, 我在外面辦事的時候看到老同學轉發的眾籌求救的資訊, 一位元離異獨自養育初中兒子的媽媽, 過於操勞突發腦溢血生命垂危。 文字敘述以她兒子的口吻, 訴說著這位母親的不易。

置頂的兩張圖片中, 左側是長髮飄飄粲然微笑的美麗女士, 而右側卻是削光頭髮, 面容木訥, 僅用一床被服遮住半裸身體的重疾患者, 眼淚在那一瞬潸然而下。 腦海中, 一位樂觀堅韌的母親, 行走在12月的風雪交加之中, 沒有半點怯懦,

亦無法預知下一刻的安危……

每逢年根, 完整年度新舊交替之時, 總有些人跨不過去, 即便勉強跨過, 也只怕凶多吉少。 這和大家發紅包, 送祝福, 熱熱鬧鬧跨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日子總得過, 生命還需挽留, 我在擦拭了眼淚之後, 獻出了一份愛心, 微薄卻真誠。 隨後我在老同學的資訊下留言“挺住”二字, 為自己, 為陌生大姐, 也為了無數個尚需努力的明天。

人都是在逆境中學會了堅強, 這份堅強像燙手的山芋, 不想要, 但必須收下。

3

我又想起了若干年前一起寫博客的於娟——是的, 就是復旦大學乳腺癌去世的於娟。

我們都是酷愛寫作的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 我闖進了她的文字世界, 當我從她俏皮的文字中得知她是一位在死亡邊緣的病重患者時, 我不信, 真不信。 直到搜遍了網上的角落, 確定了她的消息後才懷著沉重的心承認了這個事實。

當時, 我對她沒有好奇心, 只有同情心, 因為我們的孩子同齡。 我深知一個母親面對重疾最掛念的是什麼。

近來搜索她兒子土豆的消息, 看到土豆姥爺一直筆耕不輟,博客點擊一千多萬。最新轉發的一篇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于娟的母親蘇老師帶著女兒的遺願,和志願者們一起在曲阜能源林植樹,造福後代。此情此景,感動於心。

今日查看日期,於娟已經走了近7個年頭了,彈指一揮間,歲月匆匆而逝。

第三篇博文是小土豆的作業《寒衣節的花》,文中記述:“明天就是寒衣節,我要去殯儀館看望媽媽,需要帶束鮮花。……我們選擇了白菊,因為白菊用來表示哀悼,寄託哀思之意。所以,我選擇白菊,一方面表達我對媽媽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媽媽的高潔。”

孩子大了,也懂事了,我仿佛看到了於娟的笑容,像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若隱若現。

4

還有一位老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昨天剛剛過完77個生日的宮崎駿。他曾因為心臟病在2013年創作了《起風了》之後,宣佈退隱。

2015年,NHK拍攝了《不了之人宮崎駿》,記錄他的隱居生活。長達兩年的拍攝裡,幾乎沒有人拜訪過宮崎駿,他的老朋友們,一個接一個的過世。他僅有的幾次出訪,是去參加老朋友的葬禮。

他每日伏案工作,總會在片刻失神中自言自語地說:“啊,時間不多了。”

NHK在拍攝過程中發現,宮崎駿有再次開始製作動畫長片的願望。

宮崎駿說,只是想著如果有“我不能死啊,活還沒做完”這樣的信念,大概會堅持的更久一些吧。

要知道,一部動畫長片需要很長的時間,估計要到他80歲,他甚至已經考慮到自己做到一半就死了的可能,做好了這樣的思想準備。

還記得《龍貓》裡面一段給我們力量的話:“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2017年,宮崎駿正在製作新作的消息傳來,大家歡呼雀躍,期待他在生活的殘酷與孤獨中,發現不被世人察覺的美好。

即使製片人說,“他身體不好,這一次他的長篇動畫究竟能不能完成,沒有人知道。”

然而就像《千與千尋》裡說的,“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5

這幾日思考良多,每個人都與其他人並行生活。相同一秒,有人離開,有人降生,形成一個此消彼長的輪回。

每逢迎新或送別,都會有所感觸,一則新生帶來希望,也點燃了我們心中的燭火,一則送別帶走悲傷,與離開的人發生的一切成為過往,含著淚關上記憶的閘門,努力往多彩的世界奔跑。

那些有夢想的人,過的充實,往往忽略自己,直到倒下的一刻仍不認輸;那些夢想晚慧的人,帶著焦急心瘋狂奔走,每天被夢想喚醒,一刻不敢停歇。即便謀劃了未來十年、二十年的路程,看上去一切盡在鼓掌之間,但他們仍不知道夢想和死亡哪個先來!

這不是悲觀,而是現實。所以為了保存永續的動力,走的長遠,請在日以繼夜向前奔跑的同時,愛護自己的身體。只要每一天按著計畫努力前行,不曾虛度,便是有價值的存在,不論夢想和死亡哪個先來,都將無悔。

寫到這裡,想起法國哲學家福柯告誡迷茫學生的一段話: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要充滿勇氣,不要害怕——既不要怕活著,也不要怕死亡。

是啊,不要怕,既不要怕活著,也不要怕死亡,有什麼好怕的呢!

看到土豆姥爺一直筆耕不輟,博客點擊一千多萬。最新轉發的一篇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于娟的母親蘇老師帶著女兒的遺願,和志願者們一起在曲阜能源林植樹,造福後代。此情此景,感動於心。

今日查看日期,於娟已經走了近7個年頭了,彈指一揮間,歲月匆匆而逝。

第三篇博文是小土豆的作業《寒衣節的花》,文中記述:“明天就是寒衣節,我要去殯儀館看望媽媽,需要帶束鮮花。……我們選擇了白菊,因為白菊用來表示哀悼,寄託哀思之意。所以,我選擇白菊,一方面表達我對媽媽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媽媽的高潔。”

孩子大了,也懂事了,我仿佛看到了於娟的笑容,像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若隱若現。

4

還有一位老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昨天剛剛過完77個生日的宮崎駿。他曾因為心臟病在2013年創作了《起風了》之後,宣佈退隱。

2015年,NHK拍攝了《不了之人宮崎駿》,記錄他的隱居生活。長達兩年的拍攝裡,幾乎沒有人拜訪過宮崎駿,他的老朋友們,一個接一個的過世。他僅有的幾次出訪,是去參加老朋友的葬禮。

他每日伏案工作,總會在片刻失神中自言自語地說:“啊,時間不多了。”

NHK在拍攝過程中發現,宮崎駿有再次開始製作動畫長片的願望。

宮崎駿說,只是想著如果有“我不能死啊,活還沒做完”這樣的信念,大概會堅持的更久一些吧。

要知道,一部動畫長片需要很長的時間,估計要到他80歲,他甚至已經考慮到自己做到一半就死了的可能,做好了這樣的思想準備。

還記得《龍貓》裡面一段給我們力量的話:“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2017年,宮崎駿正在製作新作的消息傳來,大家歡呼雀躍,期待他在生活的殘酷與孤獨中,發現不被世人察覺的美好。

即使製片人說,“他身體不好,這一次他的長篇動畫究竟能不能完成,沒有人知道。”

然而就像《千與千尋》裡說的,“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5

這幾日思考良多,每個人都與其他人並行生活。相同一秒,有人離開,有人降生,形成一個此消彼長的輪回。

每逢迎新或送別,都會有所感觸,一則新生帶來希望,也點燃了我們心中的燭火,一則送別帶走悲傷,與離開的人發生的一切成為過往,含著淚關上記憶的閘門,努力往多彩的世界奔跑。

那些有夢想的人,過的充實,往往忽略自己,直到倒下的一刻仍不認輸;那些夢想晚慧的人,帶著焦急心瘋狂奔走,每天被夢想喚醒,一刻不敢停歇。即便謀劃了未來十年、二十年的路程,看上去一切盡在鼓掌之間,但他們仍不知道夢想和死亡哪個先來!

這不是悲觀,而是現實。所以為了保存永續的動力,走的長遠,請在日以繼夜向前奔跑的同時,愛護自己的身體。只要每一天按著計畫努力前行,不曾虛度,便是有價值的存在,不論夢想和死亡哪個先來,都將無悔。

寫到這裡,想起法國哲學家福柯告誡迷茫學生的一段話: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要充滿勇氣,不要害怕——既不要怕活著,也不要怕死亡。

是啊,不要怕,既不要怕活著,也不要怕死亡,有什麼好怕的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