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空救援》:“熊系”太空片就是這麼“大力出奇跡”

《太空救援》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 同樣是如《地心引力》這樣的“太空二人轉”作品, 但這部電影更像是《阿波羅13號》——一場源自真實的太空冒險, 不要以為本片是俄羅斯人模仿西方太空電影, 本片從內到外處處體現的是俄羅斯的“熊系”風格。

您可以想像得到在空間站這樣高精密設備和儀器環境中, 用“熱得快”加熱、用榔頭鑿、沒事還喝兩口伏特加“酒駕”的行為嗎?這就是俄羅斯式解決問題的方式, 簡單粗暴的衝擊力, 帶來前所未見的視覺奇觀。

《太空救援》描述的故事, 跟1985年“禮炮七號”空間站“失聯”事件完全一致, 而且除去對兩位角色適當的藝術加工之外, 電影還進行了些許合理的二次創作以增強電影戲劇化的衝突, 藝術的處理增強了電影視覺奇觀效果和驚險情緒, 而特效的運用則使這部災難故事片如虎添翼。

那麼究竟哪些場面是真實的, 哪些是虛構的呢?或者真實歷史歷史有的時候比電影中還要“離譜”。

“失火”

空間站失火那一段情節, 就是藝術創作的虛構, 宇航員因失去了飛行器聯盟號T-13飛船無法回家, 從而有了結尾最後一幕破釜沉舟的舉動, 身逢絕境才用錘子修電池。

在真實的歷史上, 這二位發現空間站太陽能電池板歪了, 回到聯盟飛船, 手動調整聯盟飛船帶動“禮炮七號”滾動, 將空間站太陽翼調整到正對太陽的方向上。

充電一天后, 電池組充滿電, 太空人再將蓄電池組連入“禮炮七號”的電力系統, 完成了修復!而且在太空修好了空間站,

對接了貨運飛船運來補給, 還呆了100多天才回地球。

“相遇挑戰者號”

美國人要搶奪失控的空間站。 這是針對當時的冷戰環境而設計的情節, 暗指美蘇當時的“太空競賽”, 結尾之處兩國宇航員在太空中“相遇”互相敬禮的畫面, 超越了意識形態, 畢竟, 從宇宙看人類世界是那麼渺小, 無論國度, 這樣的壯舉值得任何人稱頌。

真實歷史上, 具體有無相關陰謀論咱們也不得而知, 因為當年的檔案也沒有公開過。 但可以確定的是, 美國挑戰者號確實在1985年有過飛行任務, 還是三次:

★第一次飛行是在4月29日, 就是第一位華人太空人王贛駿以科學家的身份首次進入太空的那一次。

★第二次飛行是在7月29日, 與電影中“維修時間”相近, 兩位蘇聯宇航員是6月6日升空前往空間站, 但16日就已經修好了。

★第三次飛行是在10月30日, 指的是挑戰者號倒數第二次飛行, 因為第二年一月份, 這貨就變成竄天猴了, 7人遇難, 人類航太史上最嚴重的災難, RIP。

電影中的“相遇”場面應該指的是挑戰者號當年的第二次飛行任務,不過進行了一些相關加工。這裡要為電影的編劇點個贊,將真實與虛構進行了結合,造成了強烈的戲劇衝突,“維修任務”成了“限時任務”,必須趕在美國人“得到”空間站之前修好它。

“對接奇跡”

其三、模擬對接演練,因為是“限時任務”,這就讓宇航員不得不提前進入發射狀態,之前在地面上模擬出空間站翻滾軌跡,進行了類比對接,全部失敗。在這樣的條件下,宇航員硬著頭皮升空。

真實歷史上,比這個還要離譜,因為地面與空間站失聯,根本不知道禮炮七號的飛行狀態,兩位元宇航員到了太空距離空間站200米的時候才傻了眼,原來空間站是翻滾狀態。再這樣的條件下對接成功,這在航太史上被稱為奇跡。

電影改變了這一設定,讓之前有了模擬對決實驗,但全部失敗。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豐滿了劇情,另一方面為後來與空間站對接成功與否留下了懸念,增強了故事張力。但還是犧牲了部分“熊系”做派,如果按照真實歷史那麼拍,恐怕更加令人不可信,但真實對接確實是在這樣“不可信”的條件下完成的。

至於用錘子“修電池”,相關資料並沒有表示,只是說他們修好了電池,俺也不知道是怎麼修的。但冰封的空間站是來源於真實歷史,電影中一個細節:宇航員還吐了口唾液到艙壁上,結果發現三秒內凍成冰,這是真的,來源於當時宇航員的訪談。

電影中他們解凍空間站也是真實的,就是冒著短路的危險,用聯盟飛船的蓄電池做了一個“熱得快”,加熱空間站。這種舉動聽著都新鮮,但當時這二位確實是這麼幹的,不愧是“熊系”。

而空間站中還保存著前任乘組留下的餅乾和鹽,這是俄國文化中歡迎朋友的傳統禮節。血性卻也有細膩的感情,宇航員這種兼具內斂與張揚的精神,是多數俄羅斯人現代帝國症候群的一個縮影,視死如歸的使命感深埋于蘇聯這個迅速崛起又沒落的帝國。

“靈異事件”

電影最後有一段宇航員“看見天使”的情節,前後呼應,這也是真實的,是人類歷史上的未解之謎之一。

這次事件被稱為“禮炮七號靈異事件”。

當時前後一共有6名宇航員突然看到“天使”出現在太空站周圍,緊接著整個人便處於一種非常舒服平和的狀態。儘管一直以來圍繞著這件事充滿了許多觀點,有人認為是宇航員的幻覺所致,也有人認為是宇航員遇到了神,但無論怎樣,這無疑是人類探索太空時要面臨的一個嚴肅問題。

★第一次遭遇是在1984年7月12日,3名宇航員目擊,據說“天使”大約有一架波音747客機般大小,而且不止一個,至少有7個。

★第二次遭遇是在1984年7月12日,也就是電影開場那次,因為當事人薩維茨卡婭是首位太空漫步的女宇航員。

這次“禮炮7號”上6名宇航員全都看見了,並且情況也和第一次的一樣——看到“天使”在對自己微笑,緊接著整個人進入非常舒服平和的狀態。

事後對這起事件的發酵,有人說是UFO,有人說是靈異,也有高人說是他們因為缺氧或者緊張造成的幻覺,甚至胡說八道,但這個說法很快就被否定了。宇航員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讓6個人同時“致幻”或者全部編造謊言,幾乎是不可能的。

更離譜的是,後來就連NASA宇航局也有人宣稱自己看見了天使,隨後出現了一堆陰謀論,包括人類與外星人合作啊,預測不祥之兆啊什麼的都有,但至今無法定論,畢竟是未解之謎啊。

《太空救援》用這一個細節來呼應當時的真實情況,並且結尾虛構了兩位宇航員修好空間站之後“天使”再度降臨的情節,實際上就是暗示“奇跡的存在”。

畢竟無論在真實歷史中還是在電影裡,以這樣的方式修好空間站,真的是“奇跡”。

電影中的“相遇”場面應該指的是挑戰者號當年的第二次飛行任務,不過進行了一些相關加工。這裡要為電影的編劇點個贊,將真實與虛構進行了結合,造成了強烈的戲劇衝突,“維修任務”成了“限時任務”,必須趕在美國人“得到”空間站之前修好它。

“對接奇跡”

其三、模擬對接演練,因為是“限時任務”,這就讓宇航員不得不提前進入發射狀態,之前在地面上模擬出空間站翻滾軌跡,進行了類比對接,全部失敗。在這樣的條件下,宇航員硬著頭皮升空。

真實歷史上,比這個還要離譜,因為地面與空間站失聯,根本不知道禮炮七號的飛行狀態,兩位元宇航員到了太空距離空間站200米的時候才傻了眼,原來空間站是翻滾狀態。再這樣的條件下對接成功,這在航太史上被稱為奇跡。

電影改變了這一設定,讓之前有了模擬對決實驗,但全部失敗。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豐滿了劇情,另一方面為後來與空間站對接成功與否留下了懸念,增強了故事張力。但還是犧牲了部分“熊系”做派,如果按照真實歷史那麼拍,恐怕更加令人不可信,但真實對接確實是在這樣“不可信”的條件下完成的。

至於用錘子“修電池”,相關資料並沒有表示,只是說他們修好了電池,俺也不知道是怎麼修的。但冰封的空間站是來源於真實歷史,電影中一個細節:宇航員還吐了口唾液到艙壁上,結果發現三秒內凍成冰,這是真的,來源於當時宇航員的訪談。

電影中他們解凍空間站也是真實的,就是冒著短路的危險,用聯盟飛船的蓄電池做了一個“熱得快”,加熱空間站。這種舉動聽著都新鮮,但當時這二位確實是這麼幹的,不愧是“熊系”。

而空間站中還保存著前任乘組留下的餅乾和鹽,這是俄國文化中歡迎朋友的傳統禮節。血性卻也有細膩的感情,宇航員這種兼具內斂與張揚的精神,是多數俄羅斯人現代帝國症候群的一個縮影,視死如歸的使命感深埋于蘇聯這個迅速崛起又沒落的帝國。

“靈異事件”

電影最後有一段宇航員“看見天使”的情節,前後呼應,這也是真實的,是人類歷史上的未解之謎之一。

這次事件被稱為“禮炮七號靈異事件”。

當時前後一共有6名宇航員突然看到“天使”出現在太空站周圍,緊接著整個人便處於一種非常舒服平和的狀態。儘管一直以來圍繞著這件事充滿了許多觀點,有人認為是宇航員的幻覺所致,也有人認為是宇航員遇到了神,但無論怎樣,這無疑是人類探索太空時要面臨的一個嚴肅問題。

★第一次遭遇是在1984年7月12日,3名宇航員目擊,據說“天使”大約有一架波音747客機般大小,而且不止一個,至少有7個。

★第二次遭遇是在1984年7月12日,也就是電影開場那次,因為當事人薩維茨卡婭是首位太空漫步的女宇航員。

這次“禮炮7號”上6名宇航員全都看見了,並且情況也和第一次的一樣——看到“天使”在對自己微笑,緊接著整個人進入非常舒服平和的狀態。

事後對這起事件的發酵,有人說是UFO,有人說是靈異,也有高人說是他們因為缺氧或者緊張造成的幻覺,甚至胡說八道,但這個說法很快就被否定了。宇航員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讓6個人同時“致幻”或者全部編造謊言,幾乎是不可能的。

更離譜的是,後來就連NASA宇航局也有人宣稱自己看見了天使,隨後出現了一堆陰謀論,包括人類與外星人合作啊,預測不祥之兆啊什麼的都有,但至今無法定論,畢竟是未解之謎啊。

《太空救援》用這一個細節來呼應當時的真實情況,並且結尾虛構了兩位宇航員修好空間站之後“天使”再度降臨的情節,實際上就是暗示“奇跡的存在”。

畢竟無論在真實歷史中還是在電影裡,以這樣的方式修好空間站,真的是“奇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