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以質為帥 爬坡過坎 ──天津經濟在變革中求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這是必須邁過的坎。 這道“坎”, 天津將如何邁過?

2017年, 天津緊緊圍繞“著力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 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一基地三區”城市定位,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2017年,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環保治理加強, 天津加快淘汰落後產能、低效產能, 積極培育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 新動能雖稍顯稚嫩, 卻嶄露頭角……

在舍與得之間權衡, 在速度與品質之間轉換, 如何摒棄“速度情結”, 放下“數位包袱”, 消弭“換擋焦慮”,

天津在適應新常態的進程中, 爬坡過坎, 尋求突破。

發展理念變化

擺脫舊有模式

打破慣性思維

2017年, 天津經濟增速降到了近年來的低點。

據市統計局公佈的經濟資料顯示, 2017年前三季度, 天津地區生產總值為13449.50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 同比增長6.0%。 其中, 第一產業增加值140.38億元, 增長2.9%;第二產業增長加值5128.49億元, 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8180.63億元, 增長8.5%。

這是去年前三季度的資料。 有關方面預計, 全年經濟增幅還將降低。 自1999年開始, 天津經濟增速一直在全國領先, 增幅長期保持兩位數增長, 2016年還是9%。 在很多人看來, 這個數字下滑得有些意外。

“在經濟領域存在一個現象, 即當一個地區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後, 都會出現增速換擋。 ”市統計局副局長褚麗萍說,

“天津經濟發展面臨的各種不利因素和制約因素較多, 要正確認識天津發展現狀, 找准經濟自身的問題, 轉變‘只升不降’的發展觀念, 經得起百分點的起落, 進一步堅定信心, 保持定力。 ”

從供給側結構看, 天津傳統工業拉動作用減弱, 冶金、石化等傳統工業占比仍較大, 對全市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回落, 甚至出現負拉動。 2017年前11月, 汽車製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以及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重點行業增加值, 合計影響全市工業增加值速度回落3.1個百分點, 而前年同期為拉動工業增長2.2個百分點。

“天津經濟增速回落, 是主動調控、主動作為的結果。 ”市發改委負責同志介紹。 天津大力壓縮低效產能,

擺脫傳統路徑依賴, 淘汰落後生產力, 是經濟暫時走低的主要原因。 2017年, 天津對2.1萬家“散亂汙”企業進行了限產停產停業等處理, 完成市轄行政區鋼鐵產能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的目標任務……

初步測算, 限產停產影響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約500億元, 折合增加值約125億元, 影響GDP速度回落約0.7個百分點。 此外, 與多數省市一樣, 受此輪房地產調控影響, 2017年前11月天津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9%, 2016年同期為增長26.2%;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7.8%, 2016年同期為增長58.4%。 外貿出口方面, 2017年6月份以來由升轉降, 連續6個月出現負增長。

此外, 天津深入開展肅清黃興國惡劣影響, 全面淨化政治生態專項整治, 大力宣導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 經濟資料往下溜,

也有不斷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嚴肅查處統計違法案件力度, 統計資料“擠水分”, 去虛高, 提高資料品質的因素。

“經濟增速下滑, 一定程度上也是為過去一味追求高速度買單, 粗放式的發展導致產能過剩、環境問題等, 到了必須鐵腕治理的時候, 暫時回踩, 是為了走得更遠。 ”天津經濟研究院院長黃鳳羽分析。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發展經濟要‘推動高品質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進一步作出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歷史性論斷。 ”黃鳳羽說, “這一重大論斷的提出, 對於天津來說,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事實上, 過去的2017年, 我們已經在發展理念、方式、目標等各方面有了一些重大轉變。 ”

向高品質發展,

天津正在路上。 2017年前11月, 高技術產業(製造業)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的14.0%, 增長9.8%, 拉動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1.4個百分點, 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擺脫舊有模式, 打破慣性思維, 天津以空前力度打造營商環境, 降低制度成本。

“我們承租的這個大廈的一二樓住著一戶, 已經待在裡面十來年了, 大廈業主一直束手無策。 當我們確定要承租這樓以後, 河西區政府領導想盡辦法, 這才把他們請走……”

2017年的最後一天, 天津甘肅商會在友誼路附近一幢被裝飾一新的大廈裡舉辦年會, 會長馬愛琴告訴記者, 如果沒有河西區政府、市工商聯的真作為、真擔當, 他們不可能有這個津隴商貿及精准扶貧交流平臺。

去年11月15日, 天津出臺《關於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良好環境的規定》(即“天津八條”), 破除“官老爺”思維,樹立市場意識,給企業家當好勤務兵和“店小二”。

實際上,天津行政體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全市保留的市級行政許可事項僅有253項,市級部門審批效率也很高,“一證一碼一賬一票”可一天辦結。全部行政許可事項均開通了網上審批功能。同時,將每個行政許可事項從“接件、補正、受理、辦結、評議、歸檔”等各個節點,全流程鎖控在電腦作業系統中,實行全程監督考核。去年11月底,政府服務門戶“天津市政務服務網”開通運行,誰想開店、辦證、繳費,輕點幾下,一目了然。

“優化營商環境,實際上是為經濟發展降低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經濟學家陳宗勝指出。

發展方式變化

綠色發展為重

民生指標優先

新發展理念是指揮棒。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對這樣的發展方式變化帶來的好處,天津開發區與天津凱萊英醫藥生命科學技術有限公司最有發言權了。

工信部2017年公佈第一批綠色製造體系示範名單中,這兩家單位名列其中。

天津開發區30多年的發展建設之路,是一條發展與保護並進、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共存之路。2017年天津開發區GDP突破3000億元,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3000億元的國家級開發區。與此同時,萬元GDP能耗、水耗以及污染物排放均呈現下降趨勢,2016年全區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270.37公斤標準煤,比上年下降8%,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新鮮水耗3.10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

“在‘節能’方面,凱萊英自主研發的綠色製藥技術──連續性反應技術解決了傳統反應很難實現的工業化放大的難題,自主設計、開發的一系列連續反應裝置,在抗病毒、抗癌等重大疾病領域,新工藝與傳統工藝相比,成本下降了40%,能源消耗減少45%,三廢降低60%,實現成本、能耗、三廢的大幅度降低。”凱萊英公共事業部負責人孫琳介紹。

目前凱萊英培南類藥品關鍵中間體的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32%,居全球領先地位。

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之路上,千千萬萬普通天津市民作出了自己的奉獻。

一年前,原來任職於天鐵集團動力廠線路車間的支部書記顧長青,如今來到東麗區的天津天鐵煉焦化工有限公司,當上了企業食堂的廚師。

清瘦、白皙的顧長青今年46歲。在2016年與2017年天鐵集團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他與他的8000余名同事一起,或分流,或早退,或轉崗。

在新崗位上顧長青學會了切菜、炒菜、蒸饅頭、炸果子。在他樂觀的笑聲裡,記者留意到窗外的藍天與白雲,外面的世界陽光正好。

2017年,天津繼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統籌推進淘汰落後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以天鐵集團為例,2016年與2017年共壓縮煉鋼產能220萬噸。全市當年完成煉鋼380萬噸、煉鐵175萬噸化解產能任務。市國資委則積極處置“僵屍企業”,2017年前11個月,共處置“僵屍企業”307戶。

市工信委提供的資料顯示,2017年天津大力推動綠色發展,狠抓工業節能減排,加快推進清潔生產審核,開展綠色製造工程試點,完成了4630台工業燃煤鍋爐改燃並網或關停,組織鋼鐵等16個行業實行錯峰生產,完成了153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驗收。

“預計去年全市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7.18%以上,完成‘十三五’節能目標任務進度的40%以上。”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發展方式的變化,短期經濟資料的“退”,換來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進”。

2017年前三季度,老百姓最關心的收入、就業、消費、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48元,增長8.9%,比同期還高0.1個百分點;全市新增就業44.4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3.5%的較低水準。

不僅如此,就業服務需求調查顯示,天津全部就業人口周平均工作時間基本穩定在44小時以上,就業品質一直較高。

市民消費需求旺盛,每逢週末或節假日,大悅城等核心商圈人潮湧動,樓上餐廳往往一位難求。國內最大的O2O平臺口碑給出的全國大資料,2017年天津的線下消費總額排名比去年提升了四個名次,餐飲消費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九,西餐消費亦即“洋氣”指數超越了上海,位居全國第三。

去年前三季度,本市恩格爾係數(即食品支出占個人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1.4%,處於較低水準,反映出隨著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理念也在發生轉變,更多的人追求生活品質,注重健康和教育,消費層次呈現多樣化。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占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的20.9%。

城市環境的改善有目共睹。秋冬以來,好天氣越來越多,很少有人在朋友圈再曬藍天白雲了。一些市民感歎,“這可能是幾年來藍天最多的冬季”,重污染天氣高發態勢得到初步遏制。

發展動力變化

創新成為第一內生動力

新動能展現強大生命力

在天津九安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裡,一個大大的透明花瓶吸引了所有參觀者的目光。

這是九安智慧健康眾創空間孵化的智慧天氣監測設備,這個設備3至5分鐘就能拍攝一張附近天氣照片,

(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

自動上傳至雲端,並將“局域性”天氣狀況資料即時傳送到使用者的智慧手機。

“目前該項目已在矽谷成立了公司,產品也已經在美國上市,估值達2500萬美元。”九安負責人介紹說。

像九安這樣國際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在天津還有預裝式光伏升壓逆變站、高鎳系正極材料、高速鐵路軌道板、乙肝體外診斷試劑……

“在土地、資本、勞動力等投入要素紅利減弱的形勢下,像九安這樣的科技型企業在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將越來越發揮頂樑柱和生力軍的作用,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天津,正在研製的百億億次超級電腦全球最快,將刷新“天津速度”;世界最大的航天器AIT中心建成使用,長征五號、長征七號新一代火箭首飛太空,彰顯了“天津高度”;液壓促動器成為“中國天眼”望遠鏡核心設備,誤差小於0.1毫米,為世界之最,標注了“天津精度”。

天汽模、中材(天津)公司成為國家單項冠軍示範企業,濱海新區機器人產業聚集區、無人機產業聚集區、中歐先進製造業產業園、開發區京東智慧物流研發製造基地、東麗人工智慧產業示範小鎮等一批新型產業示範基地正在成為天津工業的新名片。

市工信委主任尹繼輝向記者介紹,天津製造業創新能力正在不斷提升。2017年,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積極推進,現代中藥創新中心已正式組建並完成授牌,智慧網聯車創新中心已批准籌建。天津企業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50家,2017年又新申報7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增46家,達到620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新認定1家,總數達到16家。

“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確立,去年全年工業企業專利申請量預計突破6萬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比率達到1.38%,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70%以上。”尹繼輝稱。

發展動力的變化,帶動發展的主體在變。新要素、新技術、新市場、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市統計局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前11個月,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城市軌道車輛、太陽能電池、積體電路等新產品產量增長強勁,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產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電信業務量增長66.5%,快遞業務量增長21.8%。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營收分別增長77.1%和40.6%,金融業利用“互聯網+”加速創新,移動支付、P2P網貸、眾籌等新興業態迅速興起。服務業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增大。

發展動力的變化,還體現在民營經濟活力增強。

2017年前三季度,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7.8%,比上半年提高0.9個百分點,民間投資自2017年3月以來,連續9個月高於全市投資,占全市的比重基本穩定在60%以上。2017年前11個月,全市民營市場主體新註冊21.22萬戶,同比增長41.6%,占全市的98.7%。

經濟運行品質持續提升,發展新動能不斷生成,市場主體得以輕裝上陣,天津經濟正迎來以質掛帥的“豔陽天”。

陳宗勝說,眼下,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正穩步推進,天津原本就處於領跑的位置,坐擁天時地利之便,握有一手“好牌”,全力以赴打好了,整體經濟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破除“官老爺”思維,樹立市場意識,給企業家當好勤務兵和“店小二”。

實際上,天津行政體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全市保留的市級行政許可事項僅有253項,市級部門審批效率也很高,“一證一碼一賬一票”可一天辦結。全部行政許可事項均開通了網上審批功能。同時,將每個行政許可事項從“接件、補正、受理、辦結、評議、歸檔”等各個節點,全流程鎖控在電腦作業系統中,實行全程監督考核。去年11月底,政府服務門戶“天津市政務服務網”開通運行,誰想開店、辦證、繳費,輕點幾下,一目了然。

“優化營商環境,實際上是為經濟發展降低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經濟學家陳宗勝指出。

發展方式變化

綠色發展為重

民生指標優先

新發展理念是指揮棒。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對這樣的發展方式變化帶來的好處,天津開發區與天津凱萊英醫藥生命科學技術有限公司最有發言權了。

工信部2017年公佈第一批綠色製造體系示範名單中,這兩家單位名列其中。

天津開發區30多年的發展建設之路,是一條發展與保護並進、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共存之路。2017年天津開發區GDP突破3000億元,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3000億元的國家級開發區。與此同時,萬元GDP能耗、水耗以及污染物排放均呈現下降趨勢,2016年全區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270.37公斤標準煤,比上年下降8%,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新鮮水耗3.10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

“在‘節能’方面,凱萊英自主研發的綠色製藥技術──連續性反應技術解決了傳統反應很難實現的工業化放大的難題,自主設計、開發的一系列連續反應裝置,在抗病毒、抗癌等重大疾病領域,新工藝與傳統工藝相比,成本下降了40%,能源消耗減少45%,三廢降低60%,實現成本、能耗、三廢的大幅度降低。”凱萊英公共事業部負責人孫琳介紹。

目前凱萊英培南類藥品關鍵中間體的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32%,居全球領先地位。

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之路上,千千萬萬普通天津市民作出了自己的奉獻。

一年前,原來任職於天鐵集團動力廠線路車間的支部書記顧長青,如今來到東麗區的天津天鐵煉焦化工有限公司,當上了企業食堂的廚師。

清瘦、白皙的顧長青今年46歲。在2016年與2017年天鐵集團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他與他的8000余名同事一起,或分流,或早退,或轉崗。

在新崗位上顧長青學會了切菜、炒菜、蒸饅頭、炸果子。在他樂觀的笑聲裡,記者留意到窗外的藍天與白雲,外面的世界陽光正好。

2017年,天津繼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統籌推進淘汰落後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以天鐵集團為例,2016年與2017年共壓縮煉鋼產能220萬噸。全市當年完成煉鋼380萬噸、煉鐵175萬噸化解產能任務。市國資委則積極處置“僵屍企業”,2017年前11個月,共處置“僵屍企業”307戶。

市工信委提供的資料顯示,2017年天津大力推動綠色發展,狠抓工業節能減排,加快推進清潔生產審核,開展綠色製造工程試點,完成了4630台工業燃煤鍋爐改燃並網或關停,組織鋼鐵等16個行業實行錯峰生產,完成了153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驗收。

“預計去年全市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7.18%以上,完成‘十三五’節能目標任務進度的40%以上。”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發展方式的變化,短期經濟資料的“退”,換來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進”。

2017年前三季度,老百姓最關心的收入、就業、消費、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48元,增長8.9%,比同期還高0.1個百分點;全市新增就業44.4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3.5%的較低水準。

不僅如此,就業服務需求調查顯示,天津全部就業人口周平均工作時間基本穩定在44小時以上,就業品質一直較高。

市民消費需求旺盛,每逢週末或節假日,大悅城等核心商圈人潮湧動,樓上餐廳往往一位難求。國內最大的O2O平臺口碑給出的全國大資料,2017年天津的線下消費總額排名比去年提升了四個名次,餐飲消費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九,西餐消費亦即“洋氣”指數超越了上海,位居全國第三。

去年前三季度,本市恩格爾係數(即食品支出占個人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1.4%,處於較低水準,反映出隨著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理念也在發生轉變,更多的人追求生活品質,注重健康和教育,消費層次呈現多樣化。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占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的20.9%。

城市環境的改善有目共睹。秋冬以來,好天氣越來越多,很少有人在朋友圈再曬藍天白雲了。一些市民感歎,“這可能是幾年來藍天最多的冬季”,重污染天氣高發態勢得到初步遏制。

發展動力變化

創新成為第一內生動力

新動能展現強大生命力

在天津九安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裡,一個大大的透明花瓶吸引了所有參觀者的目光。

這是九安智慧健康眾創空間孵化的智慧天氣監測設備,這個設備3至5分鐘就能拍攝一張附近天氣照片,

(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

自動上傳至雲端,並將“局域性”天氣狀況資料即時傳送到使用者的智慧手機。

“目前該項目已在矽谷成立了公司,產品也已經在美國上市,估值達2500萬美元。”九安負責人介紹說。

像九安這樣國際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在天津還有預裝式光伏升壓逆變站、高鎳系正極材料、高速鐵路軌道板、乙肝體外診斷試劑……

“在土地、資本、勞動力等投入要素紅利減弱的形勢下,像九安這樣的科技型企業在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將越來越發揮頂樑柱和生力軍的作用,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天津,正在研製的百億億次超級電腦全球最快,將刷新“天津速度”;世界最大的航天器AIT中心建成使用,長征五號、長征七號新一代火箭首飛太空,彰顯了“天津高度”;液壓促動器成為“中國天眼”望遠鏡核心設備,誤差小於0.1毫米,為世界之最,標注了“天津精度”。

天汽模、中材(天津)公司成為國家單項冠軍示範企業,濱海新區機器人產業聚集區、無人機產業聚集區、中歐先進製造業產業園、開發區京東智慧物流研發製造基地、東麗人工智慧產業示範小鎮等一批新型產業示範基地正在成為天津工業的新名片。

市工信委主任尹繼輝向記者介紹,天津製造業創新能力正在不斷提升。2017年,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積極推進,現代中藥創新中心已正式組建並完成授牌,智慧網聯車創新中心已批准籌建。天津企業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50家,2017年又新申報7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增46家,達到620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新認定1家,總數達到16家。

“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確立,去年全年工業企業專利申請量預計突破6萬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比率達到1.38%,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70%以上。”尹繼輝稱。

發展動力的變化,帶動發展的主體在變。新要素、新技術、新市場、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市統計局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前11個月,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城市軌道車輛、太陽能電池、積體電路等新產品產量增長強勁,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產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電信業務量增長66.5%,快遞業務量增長21.8%。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營收分別增長77.1%和40.6%,金融業利用“互聯網+”加速創新,移動支付、P2P網貸、眾籌等新興業態迅速興起。服務業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增大。

發展動力的變化,還體現在民營經濟活力增強。

2017年前三季度,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7.8%,比上半年提高0.9個百分點,民間投資自2017年3月以來,連續9個月高於全市投資,占全市的比重基本穩定在60%以上。2017年前11個月,全市民營市場主體新註冊21.22萬戶,同比增長41.6%,占全市的98.7%。

經濟運行品質持續提升,發展新動能不斷生成,市場主體得以輕裝上陣,天津經濟正迎來以質掛帥的“豔陽天”。

陳宗勝說,眼下,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正穩步推進,天津原本就處於領跑的位置,坐擁天時地利之便,握有一手“好牌”,全力以赴打好了,整體經濟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