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社區“微公益” 真情暖民心

□記者 劉斐

“一個月幾百元的收入, 給我們家解決了不少問題。 謝謝社區領導給我提供在家就能掙錢的工作。 ”1月3日, 家住文峰區平原新村40號樓的李娟說。

記者在李娟家中看到, 她獨自一人在家中照看兩個孩子, 她的丈夫因為身體不好無法幹重活, 只能靠送快遞掙錢養活全家人。 由於孩子小無法出門打工, 李娟想找個在家就能賺錢的工作。 東關街道育才路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商豔陽瞭解到這一情況後, 通過社區“微公益”平臺幫她找企業、找商戶想辦法。 商豔陽先聯繫了高新區內衣城做內衣的商戶, 讓李娟穿商標牌。 活兒幹完了, 商豔陽又給李娟聯繫了加工背包的商戶, 讓她在家中繼續穿拉鍊、穿背包帶。 李娟感激地說:“多虧了社區的幫助, 讓我在家就能掙到錢。 ”商豔陽說:“不用謝, 能幫上忙我也很開心。 你只要有困難就來找我。 ”

像這樣的情況該社區還有很多。

商豔陽告訴記者, 2017年12月30日晚上, 轄區居民吳秀芳家中突然斷電。 她是一名殘疾人, 當時愛人不在身邊。 吳秀芳束手無策, 情急中試著給社區“微公益”人員張玉打了個電話。 張玉接到電話後馬上趕到她家, 通過檢查, 發現是保險壞了。 張玉回到家中, 取來一個舊的保險盒, 不到幾分鐘就解決了問題。 吳秀芳十分感激, 連連道謝。

負責“微公益”的東關街道辦事處衛計辦主任郭亞敏介紹, “微公益”活動是社區竭力宣導、深入推行的一項惠民工程, 修鎖店、修車店、家電維修店、華中電動車市場、居家宜等都是“微公益”平臺的合作商戶, 受益人群有殘疾人、低保戶等, 活動內容包括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緊急援助等。

據瞭解, “微公益”活動是2016年4月由東關街道黨工委發起的,

目前已有7支醫療服務團隊和19個“微公益”服務站點, 服務轄區群眾2000餘人次。 “微公益”活動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該活動開展以來, 許多像商豔陽、張玉一樣的志願者踴躍參與, 凝聚愛心善舉, 普惠轄區群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