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貪免費Wi

在智慧手機相當普遍的現在, 免費wi-Fi無線網路經常讓人趨之若鶩。 但研究人員發現, 未加密的免費wi-Fi, 很有可能暗藏資訊安全陷阱,

讓使用者的電腦或手機, 在無意間變成免費的虛擬貨幣礦工。

虛擬網路加密貨幣是相當新興的網路交易媒介, 由於不存在主管機關、幾乎不可能破解、流通性廣, 以及匿名等特性, 比特幣(Bitcoin)、門羅幣(Monero)、乙太幣(Ethereum)等加密貨幣在近期大行其道。 這些加密貨幣, 每一枚都由複雜的密碼所組成;而使用電腦設備提供運算能力, 以“運算“製造出新的加密貨幣, 這個過程就稱為“挖礦“。

先前在巴西的星巴克咖啡廳, 曾爆發過免費wi-Fi無線網路的登入畫面被暗藏挖礦陷阱;該網頁讓顧客等候10秒鐘, 顧客都以為是在等候登入無線網路, 但其實是變成該登入網頁的免費礦工。

而受到巴西這件案子的啟發後, 西班牙研究人員Arnau發現, 甚至不需騙使用者在登錄畫面等候,

只要攔截公開的wi-Fi訊號, 在回應的網頁中植入一串JavaScript, 就同樣能夠讓受害者變成免費礦工。 其採用的攻擊原理是“中間人(Man-in-the-Middle, MitM)攻擊“, 只要傳輸的訊號未受加密, 就能夠挾持公開Wi-Fi無線網路的流量, 連結至惡意的伺服器, 利用Coinhive採礦程式, 讓使用公開Wi-Fi的裝置, 不知不覺間成為挖掘加密貨幣的免費“礦工“。

對於此威脅, 資安業者Sophos表示, 在使用免費wi-Fi時應儘量只使用有“HTTPS“為網址開頭的網站。 HTTPS採用的加密, 才能避免因wi-Fi訊號被攔截, 而變成別人的免費礦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