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優秀作文展」鄉城賦

12

包頭市第二屆中小學生網路作文大賽

包頭市第二屆中小學生網路作文大賽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網信辦、市教育局聯合主辦,

包頭市網路文化協會等承辦, 以“我為家鄉代言”為主題, 分為家鄉“變”、家鄉“美”、家鄉“情”、家鄉“物”四個專題, 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徵集網路原創文學作品, 活動開展以來, 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各中小學校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 238所中小學校參與活動, 共徵集作品15218篇。 “包頭發佈”、“包頭教育線上”、“包頭之聲”、“網家教育”等微信平臺共同參與活動, 系統後臺參與人次、頁面點擊量達到240多萬人(次), 累計投票20多萬票。

獲獎情況

經過網路投票和專家評審兩個環節, 最終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200名、紀念獎1000名及優秀指導教師12名、優秀組織獎12個。

▼▼▼

鄉城賦

作者:王峰敏 指導老師:靳改紅

華夏之北, 荒夷之地, 有城落于此, 南接黃河,

北臨雪原。 萬里之內, 有仙石成山, 九峰以外, 存草甸春坤。 秦將蒙恬修長城抵匈奴, 女真世宗築界壕禦外敵。 西南有鎮懷朔, 北齊高祖高歡發跡於此, 奮揚靈武, 克儉多難, 橫刀中原, 策馬天下, 立國家之基礎, 傳後世之佳話。

天外奇石自太古來此, 集天地之靈氣,

采日月之精華, 久而化山。 山上有奇峰突兀, 怪石嶙峋, 巨鯨吞食, 金雞脫冠, 千奇百怪, 不一而足。 山間有百鳥齊鳴, 花草叢生, 又有山榆倒掛, 礫石點綴, 人遊其中, 如入仙境。 山中巨石矗立, 上刻蒙藏梵文, 神秘至極, 無人能譯。 傳有高僧于此修行, 頓悟成仙, 故此山得名大仙, 往來膜拜, 香火不絕。 一山一城, 一仙一僧, 有天道浩然之美也。

於此城中, 四時之景, 亦有不同。 或青草滿山, 綠樹成蔭;或雪浣風塵, 冰封千里。 行于自然, 覽日暮蒼山, 聞歌賦朝陽。 有人取山川為琴, 蒼生作譜, 撫豪情之音, 歌慷慨之志。 有人納江河為墨, 長空作紙, 畫天地茫然, 書浮生飄渺。 臨於風中, 有千般滋味, 萬股思緒, 湧上心頭。 一人一景, 一歌一畫, 有滄桑隔世之美也。

城內民風淳樸,

待人以誠。 有客至此, 常被邀以宴之。 肥羊鮮嫩, 烈酒沁人, 山藥綿沙, 蓧麵筋道。 觥籌交錯之間, 家事國事天下事, 盡付杯盞之中。 酒過三旬, 有主取馬頭琴來, 拉弦呼麥。 其聲蜿蜒流轉, 高如登蒼穹之顛, 低如下瀚海之底, 寬如于大地之邊, 一人兩聲, 滿座皆歎。 一琴一腔, 一呼一和, 有自然和諧之美也。

至客離時, 主人掩面相送, 客亦忍淚含情, 搖手向望, 五步回首, 十步徘徊。 敘不舍之誼, 述難忘之心。 常有旅者疲敝, 定居於此, 安度餘年。 如此情景, 皆因此地有家之感矣。

七十載風雲變幻, 數千年歲月留痕。 時至今日, 興修民事, 廣培人才, 以山水養一方之人, 以古今訓德行之事。 遠地遊子, 他處學者, 聚而圖之。 有樓平地而起, 有車絡繹不絕。

路有衣帛食肉之翁, 道無饑寒困苦之人。 少悲愁之相, 多歡愉之顏。 舊時無人問津, 今朝有人熟識。 人城之間, 彼此相依, 不可分離。

於是餘有所感, 城若人也, 較之天地, 不過螢火較之皓月。 然人以其短短數十載, 卻可制天命而用之, 留名百世, 況以城之千年歲月乎?故此城雖地處偏遠, 但仍四海有名, 因以其有真善美之至也。

華夏之北, 開拓之地, 有城落於此, 謂之固陽也!

更多精彩

1

光陰的故事

作者:要藝文 指導老師:寇曉豔

一個鐵皮盒, 承載了光陰的故事。

——題記

我家抽屜裡, 放著一個鐵皮盒。 四四方方的盒子, 被噴漆包裹, 上面的“新城月餅”四個紅色大字已有些磨損。 藍色背景映襯著幾朵玫瑰, 一輪圓月掛在中央。 盒子四面寫著五仁鹹肉月餅的配料及保存方法, 保質期是至1997年9月。

這在我眼裡看似普通的包裝,卻是媽媽口中那個年代的精美物件。對於這個並不華美的盒子,我登時提起興趣,想要一探究竟。

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盒子,裡面竟存放著五六十年代的一分錢和七八十年代的糧票。我小心翼翼將它們拿出來,仔細觀察著上面的字句。那張一分錢上很深的折痕暴露了它的年紀,果不其然,一九五三年發行,到現在已有60餘年。再著眼那張糧票,貳市兩三個藍色字在右側靜默,左面的建築卻為黑白。‘內蒙古自治地方糧票’的中文與蒙文在正上方,背面是使用說明。小巧的糧票在當時應該是很貴重的吧,我想。

小時候我總纏著姥姥講述過去的事,沒曾想,看到這些代表過去的珍貴物品,才發現那畫面竟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閉上眼,是一番景象。

風沙中喧鬧的菜場摻雜小販的吆喝,每個商販手中都有一桿秤,與菜攤前的買主討價還價,手裡交換的,不過都是幾毛幾分,若拿出一元錢,都算是大戶了。黃沙中的菜場沒有減去半分熱鬧,人們在黃土路上走動,偶爾經過一輛大二八,都會引來陣陣目光。一分錢在人們手中換來換去,或許交易的籌碼是兩根針,又或者是一塊糖。糧票也只能配合錢來使用,一個熱乎餅子需要二兩糧票一毛錢。那個年代,一窮二白,新中國剛剛起步,一切顯得彌足珍貴。

睜開眼,耳畔同樣傳來小販的叫賣,只不過是用了擴音器。我放下糧票,輕輕蓋上鐵皮盒,抱在懷裡,走到窗邊,望著我的家鄉。高樓林立,車輛川流不息,柏油馬路通四方,藍天白雲,微風輕拂。路旁的綠化帶,讓人賞心悅目;遠方的賽汗塔拉,更是令人心曠神怡。社區中,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工廠裡,工人職員,積極工作;教室中,國之棟樑,奮發圖強。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為包頭的建設做著貢獻。若沒有包頭人民的共同努力,就沒有今天的包頭;若沒有包頭政府正確的領導,就不會迎來今日的成就!

文明包頭,我的家;美麗鹿城,是我家!

輕輕摩挲這個鐵皮盒,我相信,包頭的明天會更好!

2

北梁歲月

作者:史雅欣 指導老師:馬麗巍

我的家鄉包頭市北與蒙古接壤,南臨黃河,東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陰山山脈橫貫中部。是中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輕稀土產業中心,被譽稱“草原鋼城”、“稀土之都。”在上個世紀,這裡還坐落著一處處平房,低矮的小院,隨著時間的流逝,它也在發生著一點一滴的變化。悄悄地,無聲的,不知不覺,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一個曾戴著紅領巾眸子裡散發出陽光氣息的男孩——我的父親,在上個世紀爆發出哇的一聲宣告自己來到了這個世界,來到了我們家——父親和爺爺的家,是在北梁一座低矮的小平房裡,面積還不足十五平方米,這個眸子裡充滿好奇與未知的嬰孩,就在這樣的小屋簷下來到這個世界,成長,成熟。在他並不深刻的記憶裡,兄弟姐妹和父親母親總是在同一張桌子上一齊吃飯的,吃飯時,誰都不可以有吧唧嘴,也不可以亂說話,否則會遭到父親嚴厲的目光。

小男嬰一點一點的長大,終於迎來了要上學的日子,望望鏡子裡的自己,已經脫去一些稚氣,這個剛剛成為少先隊員的小男孩興奮的背上自己的布書包跑出家門向學校飛奔。他一蹦一跳的身影在黃土路上留下長長短短的影子。去學校的路很長,即使一路保持著亢奮的精神,到學校也難免汗涔涔的。於是,在小男孩的心裡種下了一粒種子,他渴望有一天可以騎車上學。有一天早晨,寂寞的黃土路上多了一輛大二八。龐大的車輪卷起的黃土讓小男孩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儘管上學的日子會使小男孩疲憊,但每天放學回到家香噴噴的味道會贏得小男孩的心。家中也是鍋連著炕,做飯的火會一直燃著,直到夜晚被用來溫暖一天的疲憊,溫暖每一個人的身體。多年後來他總是不經意間感慨曾經的日子,深深地感受到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我好好珍惜。

當夕陽照耀山頭的時候,那好像是老包頭曾經的模樣,嫋嫋的炊煙,一排排低矮的平房,比起小平房的屋頂點綴其中的電線杆顯得高大有些扎眼,有了它們,才會覺得這裡有一點城市的味道。馬路經過成千上萬腳掌的撫摸也漸顯歲月的蒼老。在那個年代的某一個夜晚,剛剛參加工作的男孩早已是一個健壯的小夥子,他與家人圍坐在桌前吃晚飯,彼此傾訴著一天的疲憊,分享溫暖與快樂。他的耳朵一動,就會聽到熟悉的新聞聯播播報的聲音,疑惑的是,那聲音是從一個像匣子一般的不明物體中發出的——黑白電視機。古怪的鐵架子上擱置著臉盆。慢慢的,這樣的一切開始凝固,漸漸變小,變得發灰,灰中透出些許的黃來,那是歲月的痕跡,是記憶的沖刷。最終它凝聚成了一張小小的照片。記錄了那一晚夕陽斜照下的包頭北梁,老包頭北梁人的光景,那曾經的歲月。

當一隻腳邁進二十一世紀的大門,踏上二十一世的大地時,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會發現它已經不再是那個記憶中的模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已代替了破舊低矮的小平房,寬闊乾淨的柏油路將原來的“崎嶇”早已偷偷抹掉。路旁的樹木花朵令人賞心悅目,精緻華麗的路燈排在兩旁。一路紅旗招展,記憶中的家鄉,早已不見了蹤影,迎接你的,是一個煥發著生命活力的新城市。多年後小男孩的髮絲已悄悄泛白,他的臉上洋溢著笑臉,他為新建起的農貿市場感到高興。舊社區被粉飾的煥然一新,曾經的母校也擁有了新的模樣,向新的面龐的孩子們張開懷抱。一年之中,又有新的城市公園落成。它——包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你的生活。

聽,電視機裡的聲音是如此的清晰,在電視螢幕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們的領袖。是他帶領著我們不斷奮鬥,追求美好生活。在自己家中瞧一瞧,看一看。茶几上的花瓶插滿了鮮花,茶杯裡的香茗沁人心脾。一家人總是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小蘋果傳遍了包頭人的家家戶戶。孩子可以在家盡享名師課堂學習,家庭影院也為年邁的父母帶來不少歡聲笑語。生活響起更高昂有節奏的步調,號召著人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當我輕輕敲擊著鍵盤,在寂靜的夜晚回想著父親曾精心度過的日子,用質樸的文字記載著這稍縱即逝,日新月異的變化。心裡有一種難以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情感,感歎時間流逝的這樣快,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家已經取得輝煌的成就,在將來,我們的城市——包頭及我們的國家將會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主播:張曉琳

保質期是至1997年9月。

這在我眼裡看似普通的包裝,卻是媽媽口中那個年代的精美物件。對於這個並不華美的盒子,我登時提起興趣,想要一探究竟。

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盒子,裡面竟存放著五六十年代的一分錢和七八十年代的糧票。我小心翼翼將它們拿出來,仔細觀察著上面的字句。那張一分錢上很深的折痕暴露了它的年紀,果不其然,一九五三年發行,到現在已有60餘年。再著眼那張糧票,貳市兩三個藍色字在右側靜默,左面的建築卻為黑白。‘內蒙古自治地方糧票’的中文與蒙文在正上方,背面是使用說明。小巧的糧票在當時應該是很貴重的吧,我想。

小時候我總纏著姥姥講述過去的事,沒曾想,看到這些代表過去的珍貴物品,才發現那畫面竟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閉上眼,是一番景象。

風沙中喧鬧的菜場摻雜小販的吆喝,每個商販手中都有一桿秤,與菜攤前的買主討價還價,手裡交換的,不過都是幾毛幾分,若拿出一元錢,都算是大戶了。黃沙中的菜場沒有減去半分熱鬧,人們在黃土路上走動,偶爾經過一輛大二八,都會引來陣陣目光。一分錢在人們手中換來換去,或許交易的籌碼是兩根針,又或者是一塊糖。糧票也只能配合錢來使用,一個熱乎餅子需要二兩糧票一毛錢。那個年代,一窮二白,新中國剛剛起步,一切顯得彌足珍貴。

睜開眼,耳畔同樣傳來小販的叫賣,只不過是用了擴音器。我放下糧票,輕輕蓋上鐵皮盒,抱在懷裡,走到窗邊,望著我的家鄉。高樓林立,車輛川流不息,柏油馬路通四方,藍天白雲,微風輕拂。路旁的綠化帶,讓人賞心悅目;遠方的賽汗塔拉,更是令人心曠神怡。社區中,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工廠裡,工人職員,積極工作;教室中,國之棟樑,奮發圖強。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為包頭的建設做著貢獻。若沒有包頭人民的共同努力,就沒有今天的包頭;若沒有包頭政府正確的領導,就不會迎來今日的成就!

文明包頭,我的家;美麗鹿城,是我家!

輕輕摩挲這個鐵皮盒,我相信,包頭的明天會更好!

2

北梁歲月

作者:史雅欣 指導老師:馬麗巍

我的家鄉包頭市北與蒙古接壤,南臨黃河,東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陰山山脈橫貫中部。是中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輕稀土產業中心,被譽稱“草原鋼城”、“稀土之都。”在上個世紀,這裡還坐落著一處處平房,低矮的小院,隨著時間的流逝,它也在發生著一點一滴的變化。悄悄地,無聲的,不知不覺,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一個曾戴著紅領巾眸子裡散發出陽光氣息的男孩——我的父親,在上個世紀爆發出哇的一聲宣告自己來到了這個世界,來到了我們家——父親和爺爺的家,是在北梁一座低矮的小平房裡,面積還不足十五平方米,這個眸子裡充滿好奇與未知的嬰孩,就在這樣的小屋簷下來到這個世界,成長,成熟。在他並不深刻的記憶裡,兄弟姐妹和父親母親總是在同一張桌子上一齊吃飯的,吃飯時,誰都不可以有吧唧嘴,也不可以亂說話,否則會遭到父親嚴厲的目光。

小男嬰一點一點的長大,終於迎來了要上學的日子,望望鏡子裡的自己,已經脫去一些稚氣,這個剛剛成為少先隊員的小男孩興奮的背上自己的布書包跑出家門向學校飛奔。他一蹦一跳的身影在黃土路上留下長長短短的影子。去學校的路很長,即使一路保持著亢奮的精神,到學校也難免汗涔涔的。於是,在小男孩的心裡種下了一粒種子,他渴望有一天可以騎車上學。有一天早晨,寂寞的黃土路上多了一輛大二八。龐大的車輪卷起的黃土讓小男孩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儘管上學的日子會使小男孩疲憊,但每天放學回到家香噴噴的味道會贏得小男孩的心。家中也是鍋連著炕,做飯的火會一直燃著,直到夜晚被用來溫暖一天的疲憊,溫暖每一個人的身體。多年後來他總是不經意間感慨曾經的日子,深深地感受到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我好好珍惜。

當夕陽照耀山頭的時候,那好像是老包頭曾經的模樣,嫋嫋的炊煙,一排排低矮的平房,比起小平房的屋頂點綴其中的電線杆顯得高大有些扎眼,有了它們,才會覺得這裡有一點城市的味道。馬路經過成千上萬腳掌的撫摸也漸顯歲月的蒼老。在那個年代的某一個夜晚,剛剛參加工作的男孩早已是一個健壯的小夥子,他與家人圍坐在桌前吃晚飯,彼此傾訴著一天的疲憊,分享溫暖與快樂。他的耳朵一動,就會聽到熟悉的新聞聯播播報的聲音,疑惑的是,那聲音是從一個像匣子一般的不明物體中發出的——黑白電視機。古怪的鐵架子上擱置著臉盆。慢慢的,這樣的一切開始凝固,漸漸變小,變得發灰,灰中透出些許的黃來,那是歲月的痕跡,是記憶的沖刷。最終它凝聚成了一張小小的照片。記錄了那一晚夕陽斜照下的包頭北梁,老包頭北梁人的光景,那曾經的歲月。

當一隻腳邁進二十一世紀的大門,踏上二十一世的大地時,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會發現它已經不再是那個記憶中的模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已代替了破舊低矮的小平房,寬闊乾淨的柏油路將原來的“崎嶇”早已偷偷抹掉。路旁的樹木花朵令人賞心悅目,精緻華麗的路燈排在兩旁。一路紅旗招展,記憶中的家鄉,早已不見了蹤影,迎接你的,是一個煥發著生命活力的新城市。多年後小男孩的髮絲已悄悄泛白,他的臉上洋溢著笑臉,他為新建起的農貿市場感到高興。舊社區被粉飾的煥然一新,曾經的母校也擁有了新的模樣,向新的面龐的孩子們張開懷抱。一年之中,又有新的城市公園落成。它——包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你的生活。

聽,電視機裡的聲音是如此的清晰,在電視螢幕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們的領袖。是他帶領著我們不斷奮鬥,追求美好生活。在自己家中瞧一瞧,看一看。茶几上的花瓶插滿了鮮花,茶杯裡的香茗沁人心脾。一家人總是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小蘋果傳遍了包頭人的家家戶戶。孩子可以在家盡享名師課堂學習,家庭影院也為年邁的父母帶來不少歡聲笑語。生活響起更高昂有節奏的步調,號召著人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當我輕輕敲擊著鍵盤,在寂靜的夜晚回想著父親曾精心度過的日子,用質樸的文字記載著這稍縱即逝,日新月異的變化。心裡有一種難以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情感,感歎時間流逝的這樣快,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家已經取得輝煌的成就,在將來,我們的城市——包頭及我們的國家將會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主播:張曉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