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第七期“崆峒好人”候選人公示

根據區文明委《關於全區廣泛開展“崆峒好人”評選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 經各單位、各部門推薦, 區文明辦審核和徵求紀檢、政法等部門意見, 共篩選第七期“崆峒好人”候選人5人, 現將其簡要事蹟予以公示, 接受廣大幹部群眾監督。 如對公示對象有意見, 可在公示期內通過來電、來信、來訪的方式向區文明辦反映。

聯繫電話:0933-8216367

通訊位址:平涼市崆峒區西大街30號 郵遞區號:744000

附件:第七期“崆峒好人”候選人簡介

平涼市崆峒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18年1月7日

第七期“崆峒好人”候選人簡介

1.用稚嫩肩膀撐起苦難家庭的好少年。

荊瑞, 女, 漢族, 現年18歲, 平涼市一中高三(2)珍珠班學生, 家住花所鄉寺溝村二社。 自幼起母親離開了家, 她就和爸爸、爺爺共同生活, 從小就學會了做飯、洗衣服等家務活, 成了家裡的小頂樑柱。 2016年春節剛過, 父親因突發心臟病離開了她, 這對年僅16歲的荊瑞無疑是雪上加霜。 多難的家庭並沒有打倒年幼的她, 而是選擇了與年邁的爺爺一起共同面對。 2015年荊瑞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平涼一中, 由於高中學習緊張, 每個月只能回家三四次, 每次週末坐車回到家後, 她都緊緊張張的做好一切家務, 給爺爺洗衣服、做飯, 幫爺爺幹農活, 和爺爺分享自己的學習成績, 努力讓爺爺走出思想困境。 自強自立、仁愛孝悌、勤奮刻苦、品學兼優,
這是師生們對她一致的讚譽, 她先後榮獲平涼市“三好學生”、平涼一中“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

2.十四年精心照料患病婆婆的好兒媳。 高彩霞, 女, 漢族, 現年67歲, 白水鎮史家溝村二社村民。 30歲下崗創業的高彩霞, 擺過地攤、開過門店, 經過艱難打拼, 家庭生活逐漸得到改善, 也在城裡買了房子。 2002年4月, 婆婆不幸得了腦梗, 生活不能自理, 為了照顧婆婆, 高彩霞停下了手頭的生意, 放棄了城裡的舒適生活, 回到農村和婆婆一起生活。 14年來, 她一人挑起了照顧婆婆的擔子, 每天給婆婆換尿布、洗臉、做早餐、餵飯、洗衣服, 經常把婆婆抱出屋子曬曬太陽, 呼吸新鮮空氣。 在她的細心照料下, 2016年11月, 婆婆走完了她98歲的人生。 她用孝心和大愛滋潤著家人的心田,

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3.帶著癱瘓妻子打工的好丈夫。 李軍平, 男, 漢族, 現年 43歲, 麻武鄉城子村一社村民。 2012年, 妻子朱平月意外受傷高位截癱, 妻子治病不僅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 還欠下13萬元債務, 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兒子初中畢業只好上了職業技術學校。 為了給妻子治病, 他決定帶上妻子外出打工, 先是在建築工地當小工, 把妻子帶上工地自己幹活, 每隔2個小時, 回來照看一下坐在輪椅上的妻子。 老闆和工友深受感動, 每次都給他安排方便照顧妻子的活兒。 為了不讓妻子跟他在工地受苦, 就在城裡租房打零工、配送貨物, 每次出門他先給妻子餵飯、喂藥, 安頓好一切家務, 他才放心地走出家門。

5年來, 他為妻子熬湯、煎藥、按摩、針灸、餵飯、翻身等從未落下, 許多知情的人為他豎起了大拇指——誇他是模範丈夫、男人楷模。

4.堅守貧困山區30年育桃李的好教師。 王小平, 男, 漢族, 現年54歲, 麻武鄉學區教師。 1984年5月參加工作, 從一個民辦教師成為具有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 把自己的大半生奉獻給了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 30年來, 他走遍了麻武的每一個村莊, 送走一批又一批學生。 為了幫助山區貧困學生, 他加入藍天助學志願組織, 利用週末、假期之餘, 走訪了100多名貧困學生, 經他牽線搭橋獲得資助的學生有100多名, 組織開展了“相約‘六一’, 讓愛走進大山”等活動, 在麻武中心小學建成了“藍天圖書室”, 解決了當時學校圖書資源匱乏、體育器材短缺的問題。

累計志願服務時長達到1500多小時。 他先後榮獲 “優秀校長”“小學骨幹教師”“兩基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5.拾金不昧傳遞正能量的好醫生。 卞雅蓉, 女, 漢族, 現年35歲, 平涼市中醫醫院醫生。 2017年11月6日下午五點左右, 卞雅蓉下班時在清理門診收費室窗臺時, 發現了一個紅色錢包。 她知道這可是病人的救命錢, 失主肯定很著急, 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失主。 她沒有急著回家, 將錢包用紙條封了起來, 帶著錢包去醫院監控室, 和保安一起清點了錢包, 發現裡面有4400元現金、身份證、銀行卡等物品, 經過多方聯繫終於找到了失主。 卞雅蓉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 體現了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道德情操,傳遞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