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實現你的新年願望,這裡有一份小小指南

Ⓒ|Ksenia Shokorova

2018年已經過了近6天, 年末暗暗許下的“明年一定要重新做人”的決心在年初這幾天實現的如何啊?

年初寫在小本本上的新年的新目標、新夢想還散發著熱乎勁,

但是別忘了, 去年你立下的 Flag可能還有一大串沒有處理掉。

正如《有這麼多儀式感, 為什麼還過不好你的生活》中說的, 我們熱衷於在某些特殊時刻通過簡單的儀式同那個不盡如人意的自己做切割, 新舊年交替之際正是一個合理又完美的儀式時刻。 可能新年還沒來的時候, 你已經提前想思考怎麼通過各種各樣的跨年儀式向自己重申“我即將是一位積極向上的我”, 也可能買了花樣不同的手帳本準備在新的一年記錄下自己奮鬥的身姿。

但是, 我們都知道, 熱情總會退去, 懈怠的情緒總會來臨, 過著過著這些新年目標就被遺忘了。 明年當你掏出手帳本或許還會和今年一樣慶倖當時留了個心眼買了日期自填版,

估摸著明年接著用也不浪費。

說了這麼多感覺自己一直被打臉, 那到底有沒有什麼辦法讓自己實現新年願望呢?

//////

你寫的不是願望,

而是自己放縱的藉口

從歌單總結到帳單總結, 借助大資料回顧過去一年的同時, 我們也會習慣性的展望一下新的一年。 當我們寫下新年願望時, 其實我們寫下的是對於自己、對於未來的期望:明年我一定要成為怎樣的人。 這種期望或多或少是一些我們一直執著的東西, 比如我們一直想要減的肥;一直希望做到的早睡早起;一直渴望達成的存款。

真是令人羡慕啊

作為一種代表性儀式, 在新年之際寫下這一年我們期待實現的願望, 這種紀錄方式讓我們感覺似乎逐漸接近我們所期望的目標, 它所產生的滿足感在當時當下就生效, 這種虛幻的成就感也確實喚起我們接下來或長或短時期內努力生活的熱情。

雖然這種關於“期望”的依戀和執著會產生樂觀的效果, 但是這種“期望”所許諾的事物, 有的我們明白(比如,

達成我們喜聞樂見的成果), 而另一些則不然。 後者這些被我們忽視的東西就是導致這些目標年年上榜的原因(當然, 最大原因是懶)。

勞倫·勃朗特把這種體驗定義為“殘酷的樂觀”。 它“殘酷”之處在於, 我們過分執著這些事物, 有時並未帶來一如我們期望的那種情緒高漲, 相反, 成為一種無意義的消耗。 一方面是, 沉迷於目標的實現場景之中。 從年年上榜的這些目標來看, 它們共同的特點不可能立見成效, 那麼在漫長的實現週期(一整年)裡, 我們的熱情和毅力逐漸消散。 但是我們也不會放棄這些目標, 因為即使是作為每年的“固定保留”目標出現也比直接放棄這些執念、告訴自己我們做不到讓我們來得安心放心。

另一方面, 不斷作為新年目標出現的這些執念可以讓我們產生“你看我還在努力”的幻覺, 這樣的話或許能夠稍微緩解自己每次肆意吃喝、剁手、喪著的罪惡感。

如果看到這裡你仿佛看到了自己, 那麼恭喜, 今年寫下的那些目標可以存檔明年繼續來啦。

與其寫許許多多的目標,

不如先想想幾個小小的挑戰

前兩天, 紮克伯格又公佈了他今年的 Personal Challenge, 今年他的計畫是整頓 Facebook, 可以看出這個計畫顯然是應對過去幾年來 Facebook 在各方面所面臨的質疑。 當然, 最關鍵的是, 紮克伯格這個習慣已經堅持完成了9年。 從2009年開始, 每年他都會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公佈新年計畫。

看看現實版的“李澤言”每年都做了些什麼

細看這些挑戰,可以發現有些是紮克伯格作為公司創始人為企業和員工而做,有些是他對自己提出的要求,還有一些是作為社會人去履行的責任,符合紮克伯格一直以來希望通過自己讓世界變美好的願望。許多挑戰看起來很微小,跟我們每年制定的計畫差不了太多,但是可以看出每一個都在超越和打破其自身的現狀和常規。將其命名為“ challenge ”而非“ plan ”或“ target ”的意涵就在於此。

與其列下一個個遠大的新年目標,不妨先思考一下兩個問題“我想做什麼和我能做什麼”,找到這兩個問題的交集就是“你要做什麼”的答案。目標和挑戰的區別在於,目標是高高在上需要仰視和眺望的地方,代表的是我們想要抵達的終點,而挑戰是我們根據自身條件定下的一個個逐漸靠近目標的“堡壘”。實現目標的過程終究是要克服自身的局限和突破自我的舒適區,所以與其盯著遙遠的目標盯到雙眼昏花,精神懈怠,不如把這條漫長的道路分解成一個個小小的挑戰。畢竟相較于遙遙無期的未來,實現這些挑戰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可是實實在在的。

這個做法不是隨便說說的,許多名人都親測有效。

蘇珊·桑塔格也有寫新年目標的好習慣,這是一份她在1977年初列出的目標清單,上面寫著:

明天就開始——如果不是今天的話:

我將每天早晨不晚於八點起床。(每週可違反一次。)

我將只和羅傑(羅傑·施特勞斯,紐約FSG出版公司創始人之一)吃午飯。

我將把我的閱讀時間限制在晚上。(我讀得太多了——作為對於寫作的逃避。)

我將每週回信一次。

你看,桑塔格列出的清單沒有宏大的目標,相反是更為詳細的每日、每週計畫和安排。挑戰詳細一些,切實可行一點實現的可能性也就大一點,畢竟,我們也不想隨便寫寫就算了,實在不行還可以像桑塔格一樣允許自己每週違約一兩次。

而瑪麗蓮·夢露這份1956年的新年計畫真是實力證明“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去上課——自己的課每次都去——不掛科。

盡可能常去觀察斯特拉斯伯格(李·斯特拉斯伯格,美國電影導演)的其他私人課堂。

從不缺席演員拍攝片場。

利用任何可能的時間工作——做課堂作業——並不斷練習表演。

開始出席克魯曼(哈樂德·克魯曼,美國電影導演)的講座——還有李·斯特拉斯伯格在戲劇協會的導演講座——打聽兩者的情況。

如果可能的話——在大學上至少一門課——文學課。

堅持聽完RCA(美國無線電公司)的東西。

看到這裡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趕緊去改改你的新年目標吧!

如果你還缺少一點點動力的話

......

看到紮克伯格每年在自己的社交帳號(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公佈自己的新年計畫了嗎?雖然本身已經是一個公眾人物,但是在社交平臺上公佈之後可是有著數億雙眼睛在盯著你,替你記著自己立下的 Flag。

如果你擔心自己還缺少那麼一點點動力的話,不妨也試試在朋友圈立一個 Flag。當然我們的留言區也歡迎你們來說說自己的“小目標”。

牢記!

看看現實版的“李澤言”每年都做了些什麼

細看這些挑戰,可以發現有些是紮克伯格作為公司創始人為企業和員工而做,有些是他對自己提出的要求,還有一些是作為社會人去履行的責任,符合紮克伯格一直以來希望通過自己讓世界變美好的願望。許多挑戰看起來很微小,跟我們每年制定的計畫差不了太多,但是可以看出每一個都在超越和打破其自身的現狀和常規。將其命名為“ challenge ”而非“ plan ”或“ target ”的意涵就在於此。

與其列下一個個遠大的新年目標,不妨先思考一下兩個問題“我想做什麼和我能做什麼”,找到這兩個問題的交集就是“你要做什麼”的答案。目標和挑戰的區別在於,目標是高高在上需要仰視和眺望的地方,代表的是我們想要抵達的終點,而挑戰是我們根據自身條件定下的一個個逐漸靠近目標的“堡壘”。實現目標的過程終究是要克服自身的局限和突破自我的舒適區,所以與其盯著遙遠的目標盯到雙眼昏花,精神懈怠,不如把這條漫長的道路分解成一個個小小的挑戰。畢竟相較于遙遙無期的未來,實現這些挑戰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可是實實在在的。

這個做法不是隨便說說的,許多名人都親測有效。

蘇珊·桑塔格也有寫新年目標的好習慣,這是一份她在1977年初列出的目標清單,上面寫著:

明天就開始——如果不是今天的話:

我將每天早晨不晚於八點起床。(每週可違反一次。)

我將只和羅傑(羅傑·施特勞斯,紐約FSG出版公司創始人之一)吃午飯。

我將把我的閱讀時間限制在晚上。(我讀得太多了——作為對於寫作的逃避。)

我將每週回信一次。

你看,桑塔格列出的清單沒有宏大的目標,相反是更為詳細的每日、每週計畫和安排。挑戰詳細一些,切實可行一點實現的可能性也就大一點,畢竟,我們也不想隨便寫寫就算了,實在不行還可以像桑塔格一樣允許自己每週違約一兩次。

而瑪麗蓮·夢露這份1956年的新年計畫真是實力證明“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去上課——自己的課每次都去——不掛科。

盡可能常去觀察斯特拉斯伯格(李·斯特拉斯伯格,美國電影導演)的其他私人課堂。

從不缺席演員拍攝片場。

利用任何可能的時間工作——做課堂作業——並不斷練習表演。

開始出席克魯曼(哈樂德·克魯曼,美國電影導演)的講座——還有李·斯特拉斯伯格在戲劇協會的導演講座——打聽兩者的情況。

如果可能的話——在大學上至少一門課——文學課。

堅持聽完RCA(美國無線電公司)的東西。

看到這裡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趕緊去改改你的新年目標吧!

如果你還缺少一點點動力的話

......

看到紮克伯格每年在自己的社交帳號(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公佈自己的新年計畫了嗎?雖然本身已經是一個公眾人物,但是在社交平臺上公佈之後可是有著數億雙眼睛在盯著你,替你記著自己立下的 Flag。

如果你擔心自己還缺少那麼一點點動力的話,不妨也試試在朋友圈立一個 Flag。當然我們的留言區也歡迎你們來說說自己的“小目標”。

牢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