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進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始建於1948年, 到今年已經走過了70載春秋。 一直以來,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堅持探索校企貫通、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形成了企業體驗實訓、企業頂崗實訓和企業就業實習的企業實踐體系, 探索和構建了各專業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

徐鈞棟是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在校學生, 也是校內實訓基地養雞場的一名實習生, 除了上課時間, 徐鈞棟吃住都在養雞場, 如何照顧好這成千上萬只雞, 是徐鈞棟實習期間每天都在思考的。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徐鈞棟:同學有考一本的, 有考瀋陽的, 有二本還有錦州醫學院, 他們沒有像咱們學校這樣有學校基地, 像雞場、豬場這樣讓你實習的場地, 就像正常就業差不多, 我感覺這種學習方式挺好的, 在學校邊學與實踐相結合, 接觸的更多學習的很多。

像這樣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主要特徵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很多和徐鈞棟一樣的學生受益。 如今, 遼豐葡萄、臺灣蘭花、葡萄酒莊、寵物診療中心等都已經成為學生們的實訓課堂、教師科研基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中心, 為各專業開展生產性實訓和職業能力提升提供了充分保證。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辦公室主任齊桂敏:我們的畢業生是經過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的, 所以他們的職業素質和技能水準都非常符合企業的需要, 畢業就能上崗, 深受企業的歡迎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還不斷彰顯產學研一體化辦學特色, 與遼寧輝山集團、北京偉嘉集團合作辦專業、建基地、搞研究、做服務, 使辦學特色日漸凸顯。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辦公室主任齊桂敏:充分發揮企業在辦學中的作用, 形成我們學校獨具特色的二元三體系的人才培養模式, 企業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當中, 學生接受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培養,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在真實的企業當中體驗真正的實習,

臨崗實習, 職業能力是職業素質都非常的高, 所以就業生的就業率也非常的好, 連續十七年都保持在90%以上。

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 使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認識到校企合作是專業建設的支撐點, 企業需求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牽動力, 學院提出了“走出教室, 進入專案幹;跟著企業走, 隨著季節轉”的教改理念, 並推出了“雙百雙進”工程, 希望通過校企合作讓更多的老師接近行業, 走進企業, 同時也歡迎企業技術人員走進學校, 助推學校的教學, 實現在合作中雙贏, 在雙贏中共進。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現與497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 校外建有緊密型實訓基地231家, 成立校企合作聯盟3個,

為各專業開展生產性實訓提供了充分保證。 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6年保持在90%以上。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辦公室主任齊桂敏:未來學校將繼續深推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特別是鮁魚圈地區的企業, 真正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 形成校企協同育人、協同創新, 協同服務、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服務三農 以科技幫助農民致富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最重要的環節, 是職業院校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 遼寧省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持續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快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同時, 結合學院優勢, 始終堅持服務“三農”不動搖, 積極開展社會服務, 以科技助推“三農”發展。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們正在對種植油桃的於春玲進行上門技術指導, 剛剛進行大棚種植時,於春玲摸不著頭緒,導致第一批油桃的銷路不樂觀。

熊岳鎮莫屯村村民于春玲:未來學校會繼續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特別是鮁魚圈區,皇家園林等,實現資源分享形成校企協同育人協同合作,協同發展,協同創新的發展新格局。

自從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給于春玲進行了專門的技術指導後,於春玲的油桃連年豐收。

于春玲只是受益農民中的一個縮影,在服務農民方面,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扶上馬,送一程”的方式,將農民培訓和田間地頭技術指導結合起來,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現每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法人10000余人,入村技術指導20000多學時。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正在與一家新企業簽訂技術服務協定。在服務農業方面,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企業聯合開展研究等方式開展工作。當前,與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技術服務協定和合作開展研究的企業已達50餘家。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科技處 副處長 白中義:盡力支援,讓企業的發展更好更快了,我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也需要這樣的企業,為我們的學生提供實習實驗場所。

這是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專門成立的職業農民培訓班,由專門的技術服務團隊來授課。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被確定為遼寧省新型農民培訓基地,農民們都可以來這學習和農業相關的知識。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科技處 副處長 白中義:我們主要是堅持走進來,走出去把農培訓,和技術支援結合起來讓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為更好的服務農村,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現建有新農村建設示範點8個、科技扶貧點2個,投放專利技術和資金20萬元,被國家農業部授予“農業部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養實訓基地”。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科技處 副處長 白中義:下一步我們的方向將是扶貧空間,專案經濟發展和農村創業方面做出突破。

剛剛進行大棚種植時,於春玲摸不著頭緒,導致第一批油桃的銷路不樂觀。

熊岳鎮莫屯村村民于春玲:未來學校會繼續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特別是鮁魚圈區,皇家園林等,實現資源分享形成校企協同育人協同合作,協同發展,協同創新的發展新格局。

自從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給于春玲進行了專門的技術指導後,於春玲的油桃連年豐收。

于春玲只是受益農民中的一個縮影,在服務農民方面,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扶上馬,送一程”的方式,將農民培訓和田間地頭技術指導結合起來,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現每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法人10000余人,入村技術指導20000多學時。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正在與一家新企業簽訂技術服務協定。在服務農業方面,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企業聯合開展研究等方式開展工作。當前,與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技術服務協定和合作開展研究的企業已達50餘家。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科技處 副處長 白中義:盡力支援,讓企業的發展更好更快了,我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也需要這樣的企業,為我們的學生提供實習實驗場所。

這是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專門成立的職業農民培訓班,由專門的技術服務團隊來授課。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被確定為遼寧省新型農民培訓基地,農民們都可以來這學習和農業相關的知識。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科技處 副處長 白中義:我們主要是堅持走進來,走出去把農培訓,和技術支援結合起來讓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為更好的服務農村,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現建有新農村建設示範點8個、科技扶貧點2個,投放專利技術和資金20萬元,被國家農業部授予“農業部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養實訓基地”。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科技處 副處長 白中義:下一步我們的方向將是扶貧空間,專案經濟發展和農村創業方面做出突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