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男人出軌最賤的理由:怪老婆太完美

麥瑟爾夫人的老公出軌了, 從她原來以為固若金湯的家裡搬了出去, 麥瑟爾夫人的天塌了。

劇情聽起來耳熟吧?這是眼下最熱門的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給出的, 一個和《我的前半生》差不多的開局。

同樣的全職太太“被出軌”, 老公出軌的理由卻截然不同。 亦舒的書裡, 借女兒的口批評羅子君:“你做過什麼?家務有別人做, 孩子有別人帶!”電視劇裡更是直接把馬伊琍拍成了買鞋買掉八萬塊的十三點。 讀者觀眾多少有點同情俊生——這出軌出得, 也不能說完全不占道理。

但麥瑟爾夫人不同。 她可以把家務料理得井井有條, 把兩個孩子養好, 幾十人的家庭聚會可以輕鬆預備, 更重要的, 她為這個家庭的社交一馬平川——維持著男人在職場、朋友、鄰居圈裡的各種體面。 怎麼看, 這都是已經盡了一個家庭主婦的本分了。

但麥瑟爾夫人不止如此, 否則她稱不上了不起。

她根本不給老公嫌她人老珠黃的機會。 保持完美身材, 穿著無懈可擊, 更誇張的是——從沒讓老公看到自己卸妝後的樣子。 數年如一日, 等老公睡著後, 去衛生間卸妝護膚;老公醒來前, 化好妝做好頭髮再躺回床上, 裝作被他叫醒。

△故意讓陽光照到自己, 以便早起化妝

她還照料了老公的精神層面需求:男人喜歡脫口秀表演, 麥瑟爾夫人直接燉鍋牛肉找酒吧老闆換取演出機會;她為老公寫段子, 讓他表演時使用;老公演出時, 她坐在下面記錄技術參數, 觀察每個觀眾的反應……

△記錄丈夫脫口秀資料

有這樣完美的老婆, 夫複何求?但這樣的完美生活, 老公說不要就不要了。

老公說:我受夠了!

他要找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於是出軌了自己連鉛筆都削不好的秘書。

什麼事情都做到一百分, 還會被嫌棄?讓我想起《絕望主婦》裡的Bree。 美國白人精英女性,

很多有這種“家是我的戰場, 每次戰役我都要一百分”的人生信念。 出得廳堂, 下得廚房, 甚至還浪得行房。

但編劇特別愛寫這種完美夢想的覆滅。

在《絕望主婦》裡, 完美主婦Bree被全家人嫌棄。 老公開始召妓, 兒子看著一桌豐盛的菜, 對她發脾氣:“我們為什麼不能像誰誰家, 吃點罐頭的、速凍的東西?”

△餐桌上的Bree一家

真是豈有此理,為什麼呢?

一種可能,完美的存在,對周圍的人,都是一種壓力。

壓力的一部分在於,它讓身邊的人自慚形穢。某種意義上,完美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不真實。我們鄙夷不真實的東西,從而,一定程度上也鄙夷“完美”,認為那是“裝”,熱愛看到這種“裝”被顛覆。朋友圈裡最恩愛的夫妻,除了羡慕他們之外,人們隱隱地,也在期待著這層幸福被扒皮。

壓力的另一部分,在於我們不相信自己如此好運,能夠配得上這種完美。我們忐忑不安:真的麼?我運氣真的有那麼好?

小淩的老公發達後,她沒有高興多久,就開始疑神疑鬼。今天查手機,明天查電腦,後天去辦公室裡看所有女性生物不順眼。終於有一天,查到了老公出軌的證據,她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如釋重負——“你看,我就知道他會出軌的。”言下之意,我就知道我配不上這樣完美的生活。

麥瑟爾夫人的老公什麼時候離開她的?在他自己一次失敗的脫口秀表演之後。

後來他回來找她,說:“那次失敗後,我就想,你看我絕對不會像從前一樣了。”完美的壓力太大,因為害怕被拋棄,所以我先來拋棄你,激怒你。

但除了壓力之外,還有另一種可能。

我們的人生有限,每個人都想盡力滿足自己的兩個基本需求——安全需求和拓展需求。

面對死亡,面對無常的人生,那麼無力,那麼脆弱,所以需要安全感;人生有限而欲望無限,所以我們時刻想要拋棄現在軌道內的生活,去探索其它無限的生命可能。

好的婚姻,基本都是滿足安全需求的。完美的太太,如麥瑟爾夫人,給了另一半最大的安全感。但是,時間久了,她的付出都被視為理所當然。麥瑟爾先生天真地以為:整潔的家、健康的孩子、永遠得體的老婆、良好的社交圈,這些都是天賦的,是理所應當的,是永遠會在那裡的。

△永遠體面的麥瑟爾夫人

安全需求就像空氣,時間久了,我們都忘了它的存在有多重要。於是,我們開始偏向另一種需求——拓展需求。人生真的只有這樣周而復始的日子了麼?有沒有別的可能了啊?

舊社會很多姨太太,為了吃飽穿暖、穿金戴銀,嫁入了豪門。但是,之後漫長的歲月裡,即使面臨著被打死的危險,她們還是要背叛男主人,要出軌。真的都是為了愛情麼?那些戲子、保安、廚子、表親,真的是她們的此生摯愛?也未必吧。杜十娘花海沉浮,閱人無數,不也只找了一個轉手把她賣掉的男人?

她們只是不能再忍受這樣的生活了,她們必須要尋求別的生命可能。這就是拓展需求。

麥瑟爾先生也是在尋找這種可能。按照猶太人家庭期待地那樣長大、參軍,然後進入大學,遇到一個完美的女孩,結婚,住在紐約上西區的高尚社區裡,一兒一女,社交圈毫無瑕疵,在大公司做一份副總裁的職位……簡直活的是人生贏家的範本。但他快樂麼?

“你知道我每天上班都在做什麼嗎?”麥瑟爾先生問麥瑟爾夫人。

“不知道。”麥瑟爾夫人說。

“我他媽的也不知道!”麥瑟爾先生嚷,“開會、吵架、陪笑、再開會!我他媽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就是他要離開她的理由。

△結婚時多美好

住在骯髒、雜亂但生命力旺盛的市中心,卸掉大公司高管的頭銜去當個酒吧藝人,遇到一個空有美貌但沒有思想的女孩,鬼混、宿醉、夜夜笙歌,不知道明天的生活在哪裡……

這就是麥瑟爾先生,一定要離開完美生活的理由。

拋棄了老婆和舊生活以後,這是他以為自己會喜歡的新生活。當然後來,他發現自己錯了。

△餐桌上的Bree一家

真是豈有此理,為什麼呢?

一種可能,完美的存在,對周圍的人,都是一種壓力。

壓力的一部分在於,它讓身邊的人自慚形穢。某種意義上,完美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不真實。我們鄙夷不真實的東西,從而,一定程度上也鄙夷“完美”,認為那是“裝”,熱愛看到這種“裝”被顛覆。朋友圈裡最恩愛的夫妻,除了羡慕他們之外,人們隱隱地,也在期待著這層幸福被扒皮。

壓力的另一部分,在於我們不相信自己如此好運,能夠配得上這種完美。我們忐忑不安:真的麼?我運氣真的有那麼好?

小淩的老公發達後,她沒有高興多久,就開始疑神疑鬼。今天查手機,明天查電腦,後天去辦公室裡看所有女性生物不順眼。終於有一天,查到了老公出軌的證據,她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如釋重負——“你看,我就知道他會出軌的。”言下之意,我就知道我配不上這樣完美的生活。

麥瑟爾夫人的老公什麼時候離開她的?在他自己一次失敗的脫口秀表演之後。

後來他回來找她,說:“那次失敗後,我就想,你看我絕對不會像從前一樣了。”完美的壓力太大,因為害怕被拋棄,所以我先來拋棄你,激怒你。

但除了壓力之外,還有另一種可能。

我們的人生有限,每個人都想盡力滿足自己的兩個基本需求——安全需求和拓展需求。

面對死亡,面對無常的人生,那麼無力,那麼脆弱,所以需要安全感;人生有限而欲望無限,所以我們時刻想要拋棄現在軌道內的生活,去探索其它無限的生命可能。

好的婚姻,基本都是滿足安全需求的。完美的太太,如麥瑟爾夫人,給了另一半最大的安全感。但是,時間久了,她的付出都被視為理所當然。麥瑟爾先生天真地以為:整潔的家、健康的孩子、永遠得體的老婆、良好的社交圈,這些都是天賦的,是理所應當的,是永遠會在那裡的。

△永遠體面的麥瑟爾夫人

安全需求就像空氣,時間久了,我們都忘了它的存在有多重要。於是,我們開始偏向另一種需求——拓展需求。人生真的只有這樣周而復始的日子了麼?有沒有別的可能了啊?

舊社會很多姨太太,為了吃飽穿暖、穿金戴銀,嫁入了豪門。但是,之後漫長的歲月裡,即使面臨著被打死的危險,她們還是要背叛男主人,要出軌。真的都是為了愛情麼?那些戲子、保安、廚子、表親,真的是她們的此生摯愛?也未必吧。杜十娘花海沉浮,閱人無數,不也只找了一個轉手把她賣掉的男人?

她們只是不能再忍受這樣的生活了,她們必須要尋求別的生命可能。這就是拓展需求。

麥瑟爾先生也是在尋找這種可能。按照猶太人家庭期待地那樣長大、參軍,然後進入大學,遇到一個完美的女孩,結婚,住在紐約上西區的高尚社區裡,一兒一女,社交圈毫無瑕疵,在大公司做一份副總裁的職位……簡直活的是人生贏家的範本。但他快樂麼?

“你知道我每天上班都在做什麼嗎?”麥瑟爾先生問麥瑟爾夫人。

“不知道。”麥瑟爾夫人說。

“我他媽的也不知道!”麥瑟爾先生嚷,“開會、吵架、陪笑、再開會!我他媽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就是他要離開她的理由。

△結婚時多美好

住在骯髒、雜亂但生命力旺盛的市中心,卸掉大公司高管的頭銜去當個酒吧藝人,遇到一個空有美貌但沒有思想的女孩,鬼混、宿醉、夜夜笙歌,不知道明天的生活在哪裡……

這就是麥瑟爾先生,一定要離開完美生活的理由。

拋棄了老婆和舊生活以後,這是他以為自己會喜歡的新生活。當然後來,他發現自己錯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